自我保护的心得体会6篇

时间:2024-03-13 作者:Trick 心得体会

一篇内容丰富的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记录下内心的想法和感受,为了让心得体会看上去更有深意,也要加入自己的感受,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自我保护的心得体会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自我保护的心得体会6篇

自我保护的心得体会篇1

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生命如此美丽,又如此脆弱,我们要珍惜生命。

人的一生中要经历许多坎坷,会遇到许多危险,比如:遇到火灾时要怎么办?火灾时,千瓦们不要慌乱,要保持镇静,量力而行。火灾初起阶段,一般是很小的一个火点,燃烧面积不大,产生的热量不多。这时只要随手用沙土、干土、浸湿的毛巾、棉被、麻袋等去覆盖,就能使初起的火灾熄灭。如果火热较大,正在燃烧或可能蔓延时,切勿试图扑火,应立即逃离火场,拨打火警电话,通知消防队救火。

再比如:遇到勒索时,我们首先要冷静应对,不要慌张,把身上的钱交给对方,满足对方的要求,记下那个人的外貌特征,想办法逃离现场,保护自己的生命,学会随机应变。事后再报警,让警察把坏人逮住。不要让他们在危害其他人。总之,遇到勒索是应该沉着冷静,随机应变,以自己的生命安全为第一,不要多考虑其他事,这样才不会对自己造成伤害。举了两个例子,我也不再费话了,向大家说几点小学生自我保护法吧!

1。遇到电线断头,切不可随意拉、拔。不熟悉的电器不乱摸,以免危险。

2。没有家长带领,不能擅自游泳。

3。若遇闪电打雷,刮台风,要尽量避开大树和危险建筑物。

4。自行参加社会活动,要注意安全,防止被人挤伤踩伤。

5。不在公共场所、校园内放鞭炮,也不围观他人放鞭炮。

自我保护的心得体会篇2

寒假里,我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虽然我没有流泪,可是我的心已经承认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情,乡国之恋……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伟大。《爱的教育》诉说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在升华。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它让我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于爱的一些思索。首先《爱的教育》的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纷纭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常常会被我们所忽略,可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实它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爱,恩里科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中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

?爱的教育》一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读《爱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

?爱的教育》中,把爱比成很多东西,确是这样又不仅仅是这些。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知道爱是没有限制的,小到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大到捐献骨髓,献血,帮助希望工程……虽然如同空气般的爱有时会被污染,稀释,甚至消失,但是还是希望更多的人去感受一下朴实语言中深厚的爱,我想《爱的教育》这本好的书将会把这种美好的感受带给更多的人。

几年前曾看到过这样一段话"我在四年前始得此书的日译本,记得曾流了泪三日夜读毕,就是后来在翻译或随便阅读时,还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觉眼睛润湿.这不是悲哀的眼泪,乃是惭愧和感激的眼泪.除了人的资格以外,我在家中早已是二子二女的父亲,在教育界是执过十余年的教鞭的教师.平日为人为父为师的态度,读了这书好像丑女见了美人,自己难堪起来,不觉惭愧了流泪."我一直想拜读这本让夏丐尊先生如此感动的书《爱的教育》,这个寒假终于如愿以偿了.

?爱的教育》,我是一口气读完的,虽然我没有流泪,可是我的心已经承认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伟大.《爱的教育》在诉说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在升华.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可我们对此的态度行为可能不同.它让我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于爱的一些思索.

自我保护的心得体会篇3

几年前曾看到过这样一段话"我在四年前始得此书的日译本,记得曾流了泪三日夜读毕,就是后来在翻译或随便阅读时,还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觉眼睛润湿.这不是悲哀的眼泪,乃是惭愧和感激的眼泪.除了人的资格以外,我在家中早已是二子二女的父亲,在教育界是执过十余年的教鞭的教师.平日为人为父为师的态度,读了这书好像丑女见了美人,自己难堪起来,不觉惭愧了流泪."我一直想拜读这本让夏丐尊先生如此感动的书《爱的教育》,这个寒假终于如愿以偿了.

?爱的教育》,我是一口气读完的,虽然我没有流泪,可是我的心已经承认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伟大.《爱的教育》在诉说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在升华.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可我们对此的态度行为可能不同.它让我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于爱的一些思索.

首先《爱的教育》的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纷纭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带着这个思考,我与这个意大利小学生一起跋涉,去探寻一个未知的答案.一个四年级小学生在一个学年十个月中所记的日记,包含了同学之间的爱,姐弟之间的爱,子女与父母间的爱,师生之间的爱,对祖国的爱使人读之,尤如在爱的怀抱中成长.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常常会被我们所忽略,可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实他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爱,恩里科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中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爱的教育》一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外,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这里面不能忽视的是每个月老师读给那群少年听的"精神讲话.这一个个小故事,不仅使书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样让我这个外国读者也被其中所体现出的强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读《爱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

自我保护的心得体会篇4

时间如流水,转眼间又到今年的暑假了,在家呆着真无聊。

妈妈不知道怎么回事,却要说她和爸爸要加班,把我送到姑姑家,有一转眼,3天时间过去了,我有点想家了,便给妈妈打了个电话,刚接起来,不知道是谁,就糊里糊涂的喊了一声妈妈,谁知道接电话的是爸爸,爸爸和我说着话,我却没用心听着,说了个啥,都没听来,只听清楚了一句,就是过几天去接你。

10天到了,妈妈怎么还没有来,我便询问姑姑,他们怎么还不来接我,在我的再三追问下,姑姑把实情告诉了我------妈妈住院了,什么,不可能,我大吃一惊,在姑姑的带领下,我到了市医院,找到了妈妈。在平日里刚强的她,如今在病号服的衬托下,显得那么的脆弱,我跑过去,爬到妈妈的身上开始大哭。在爸爸的劝诫下,我停止了哭泣,和妈妈小谈之后,我离开了医院。

过了几天,妈妈出院了,爸爸因为上班忙,不能在家照顾妈妈,说以照顾妈妈的重担就落在了我的身上,医生嘱咐过我,药要用温开水冲服。

于是就拿着半温的开水,来到妈妈面前,先让妈妈把药吃了,

后来我学着医生甩甩温度计,给妈妈量起体温来,病人不能吃油腻的食物,我于是又给妈妈熬了红枣粥,妈妈还直夸我熬得好呢!!

数月后,妈妈的病好了,爸爸也不在加班了,我们一家三口和和睦睦的过起了日子。

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现在才理解了做母亲的苦和累,妈妈,你就等着我来孝敬你吧!!

自我保护的心得体会篇5

#2024育儿季#

第二节 3—6岁:完善自我,遵守规则

摘要:

3-6岁开始形成自我中心

(1)影响孩子自我形成的因素

a.在幼儿时期经常其他孩子进行比较的,产生“我不如人”的自卑心。

b.经常被引导“要乖、要听话”,产生了“不需要我,没必要”的错觉。

c.经常被指定、被安排,产生了“不要我”的动力,放弃自我。

(2)通过游戏完善自我

家长要有游戏的心态,千万不要以成年人的心态去看待。

(3)爸爸给孩子确认

a.爸爸的人生观决定孩子的人生观。

b.爸爸对孩子的鼓励赞美,确认决定孩子的自我形象。

c.爸爸对孩子的性别认同决定孩子的性别认同。

(4)幼儿期的思维特点

a.把想象当现实

b.泛灵论

c.不可逆性

d.不守恒性

爱是一种营养,但不是全部,孩子从3岁开始,逐渐具有了理解和表达的能力,是给孩子“立规矩”的关键时期。

“三岁看大”。三岁时,家长要学会对孩子说“不”。在3岁左右,孩子的哭闹已不是生理需要,而是心理需求。

如何制止孩子无理的哭闹?那就是让孩子明白:哭闹没有用!

比如孩子因为得不到手机,不能看动画片,在家里哭闹。此时家长的做法应该是把孩子抱进卧室(一间清静的房子或地方),一对一笑眯眯地看着孩子哭闹。

直到孩子哭累了,家长可以起身离开,去拿一个热毛巾给孩子擦擦脸,让孩子体会到对他的爱。待孩子情绪稳定下来,家长再心平气和地跟孩子讲道理:“如果妈妈想看手机,爸爸不给妈妈,妈妈就像你刚刚那样哭闹,好吗?你已经长大了,有什么需求可以说出来,哭闹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孩子四—五岁时,要培养孩子的自律意识,学会自我管理。

四岁时,家长要教会孩子等待和自律;五岁时,家长要在诱惑训练中,教孩

子学会自我管理,并身体力行地示范给孩子,教给他如何与人分享。

四岁上下的孩子开始懂得等待和忍耐,如何培养自律意识?举一个例子:有计划的给孩子买玩具!

选择一个轻松的周末,父母可以带孩子到商场里去挑选玩具。

孩子挑好后,家长可以说:“这玩具超出我们的计划,你知道爸爸妈妈每天为什么去上班吗?30天才发一次工资,家里买所有东西都需要计划,你这个玩具要120元,但是按照妈妈的预算计划,我们只能买100元的玩具。如果今天买回家,我们下星期买菜的钱就没有了”

“如果妈妈这个礼拜辛苦工作加加班,下周末就可以把这个玩具买回家了”!

父母可以利用这个机会给孩子提要求,因为要加班,你要早点上床睡觉,要乖乖吃饭,收拾自己的玩具……

延迟满足,会让孩子学会等待和忍耐。

孩子三岁以后,除了买玩具,家长还可以利用周末时光,让孩子坐在书桌前安静做一件事情,可以是拼图、绘画、组装玩具等。三岁时坚持10分钟完成一幅画,四岁时每次坚持20分钟,五岁时,坚持半小时这样循序渐进,为一年级做准备。等孩子六岁上学后,就能在课堂里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达35分钟。

孩子从四岁就要多参与体育活动,培养孩子吃苦耐劳。

跑步可以锻炼孩子的呼吸和耐力,还可以锻炼孩子的胆量。孩子在跑步中会上气不接下气,当过了这个阶段,会发现没什么不良反应,这时家长可以告诉孩子“生活中也会遇到这种情况,刚开始工作特别难,坚持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我原来害怕的困难,也不过如此”。

孩子在学游泳时,会非常害怕,觉得要死了,后来他会发现只要不放弃,一定能学会。这时家长可以告诉孩子“什么事情都是由会到不会,这个过程就是自己驾驭外界的过程,不能因为害怕就拒绝尝试”。

孩子五岁起,自我管理能力和与他人分享的能力也应该逐渐养成。这时候,家长要适当利用诱惑训练,来帮助孩子形成这样的能力。

又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首先,“巧克力的诱惑”是有效的方法!

准备一份孩子最喜欢的零食,比如巧克力。设计一个游戏,把巧克力分成三份,拿出其中的两份对孩子说:“宝宝,这两份巧克力都给你,你可以自主管理。如果你能做到今天吃一份,明天吃另外一份,那么明天妈妈再额外奖励你一份。”

大多数情况下,孩子首次掌握决定权,大多会把两份巧克力一次吃掉,自然拿不到第三份巧克力的奖励。

一个月后,当第二次做游戏时,孩子会吸取教训,按照计划品尝巧克力,逐渐养成自律的好习惯。

告诉孩子“这是妈妈对你的考验,不要着急,长大后要学会等待”。

其次,饭桌上的分享,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以前,我们自己小时候总是会在饭前准备好桌椅和碗筷,等家人都入座后,才会动筷。父亲加班不能按时就餐,母亲一定会用干净的碗筷,给他单独留一份饭菜。最好的水果也会留给不在家的家人。

父母在生活中的点滴的行为,会让孩子学会如何分享。

六岁开始,孩子要在体育运动中,学会吃苦耐劳的精神。

自我保护的心得体会篇6

一、有理想

【“这是新时代中国青少年应该有的样子”】

一叶红船,在风雨飘摇中启航。1921年夏,浙江嘉兴南湖,他们神情坚毅,目光坚定。

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如惊雷划破暗夜,给暮霭沉沉的旧中国带来希望的光芒。一大代表平均年龄28岁,正是毛泽东当时的年纪。

2021年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这是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代表集体致献词。新华社记者陈晔华 摄

2021年7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红旗如海,鲜花绚烂。

【“笔友”间难得的见面,一番话意味深长】

“笔友”间难得的见面,一番话意味深长——

“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断流的古老文明。五千年的历史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了解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的屈辱史,我们才能更深刻理解现在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烈愿望。”

志,气之帅也。

青年者,国家之魂。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民族的未来。

【赞许“90后”电焊技师,青春事业与党和国家的事业、人民的事业高度契合】

裴先锋的发言充满着朝气和锐气。这名“90后”农村孩子,通过勤学苦练,短短几年就成为技术过硬的电焊技师,在世界技能大赛中夺得焊接项目银牌,实现了这一赛事中国人奖牌零的突破。

谈及自己的成长体会,裴先锋说:“练就国家建设需要的过硬本领,才能实现自己的青春梦想,才能成就自己的美好人生。”

二、敢担当

【点赞抗疫一线的“90后”“00后”】

2020年3月10日,武汉,大学生志愿者谢小玉。 新华社记者程敏 摄

家住武汉东湖新城社区的谢小玉,青春记忆里有终生难忘的一笔。世纪疫情突袭,回家过寒假的她,成为社区最年轻的志愿者。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成为当代中国青年发自内心的最强音”】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18岁的陈祥榕烈士写下的战斗口号。卫戍边疆安宁,这位年轻的军人用生命保卫了家国的尊严。

班长孙涛记得,他和陈祥榕有过一段对话:“你一个‘00后’的新兵,口号怎么这么‘大’?”

“班长,这跟年龄没关系,我就是这么想的,也会这么做的。”

青春之火,为民族而燃烧;青年之心,为祖国而跳动。

【乡村振兴的希望田野,是青年人干事创业的舞台】

2024年3月,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魏巧代表在发言。 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这位来自镇江市镇江新区永兴农机机械化专业合作社的年轻理事长,6年前辞去北京的工作回到乡村,成为数字化大田种植的行家里手。

“像魏巧这样的同志到农村去,很好!”乡村振兴的希望田野,是青年人干事创业的舞台。

林海田野、海岛边疆、车间厂房……放眼中国,奋力打拼的青年身影忙碌在新时代的广阔天地里。

三、能吃苦

【“你们是从艰苦奋斗中走过来的,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们在戈壁荒滩上,吃着窝头就盐碱水、睡着没门窗的地窝子,爬冰卧雪、人拉肩扛,城市拔地而起,青丝成了白发。

青春的记忆,永不褪色。

回望那段日子,他说:艰难困苦能够磨练一个人的意志。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后来遇到什么困难,就想起那个时候在那样的困难条件下还可以干事,现在干嘛不干?

【“年轻人在基层墩一墩”】

【“今天不在办公室交接,到基层去”】

【“有这个经历很好,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武警新疆总队巴音郭楞支队博湖中队。”

“在那边待了几年?”

“两年。”

四、肯奋斗

【引用《永久奋斗》中的讲话寄语莘莘学子】

1939年5月,在延安庆贺模范青年大会上,毛泽东同志深刻指出,“中国的青年运动有很好的革命传统,这个传统就是‘永久奋斗’”“什么是模范青年?就是要有永久奋斗这一条”。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每个青年都应该珍惜这个伟大时代,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我非常敬佩你”】

【青年是常为新的】

青年是常为新的,最具创新热情,最具创新动力。

北斗卫星团队核心人员平均年龄36岁,量子科学团队平均年龄35岁,中国天眼fast研发团队平均年龄30岁……“墨子”“天问”“嫦娥”,寄托着民族复兴梦想的事业中,处处可见青年人的身影。

【寄语苏翊鸣:在奋斗中创造精彩人生】

这是2024年2月15日,中国选手苏翊鸣在北京2024年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决赛夺冠后庆祝。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摄

北京冬奥,非凡的“冰雪盛会”,身披五星红旗的“00后”小将苏翊鸣明亮如火。

“翊鸣同学:你好!来信收悉。”不久后,苏翊鸣收到了温暖的鼓励,也收到了沉甸甸的期望,“希望你们心系祖国,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奋斗中创造精彩人生,为祖国和人民贡献青春和力量。”

文字:朱基钗、黄玥、董博婷、齐琪、张研

来源: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