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心得体会优质7篇

时间:2023-06-16 作者:tddiction 心得体会

积极向上的心得体会,能够更好地提升我们精神世界,心得已经成为当下职场中较常见的文件之一了,想要写好还是要花些心思的,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梁家》心得体会优质7篇,供大家参考。

《梁家》心得体会优质7篇

《梁家》心得体会篇1

作为组工干部,我们要从中汲取向我看齐的表率力量,发挥“关键少数”的示范带动作用,坚持领导干部当“头雁”,走在前、干在先、作表率,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凝聚起爬坡过坎、追赶超越的强大合力。

《梁家》心得体会篇2

这次走进梁家河实地参观,是一次精神洗礼,脑海中仿佛闪过一幕幕梁家河人民挖沼气池、修梯田排子、打水坠坝火热的劳动场景。年轻后生们扑满灰尘的脸上流淌下的汗珠,姑娘、媳妇们憧憬新生活露出的欢欣笑容,老人们爬满皱纹的脸上被岁月写下的沧桑,孩子们迎着新时代的朝阳茁壮成长,这里孕育着希望,这里窖藏着信念的磅礴力量,就是这块曾经贫瘠的土地用实干孕育出了中国梦新的希望。

《梁家》心得体会篇3

我们党通过97年的奋斗,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面对十九大确定的“三步走”到“两步走”战略,新的征程,路险且艰,我们任重道远。

《梁家》心得体会篇4

我将把个人的所思所感所悟带回到石甫村,学以致用,学以促用,把考察学习成果转化成指导石甫村发展的动力,结合我村实际,合理谋划好本村发展规划,不断增强村“两委”班子成员的服务意识和水平。

章贡区水西镇石甫村第一书记唐伟

梁家河之行给我的感受是,习在梁家河谋事、创业、做人处处都透露了一个“实”字。可以说,40多年前,年轻的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三严三实”这个做干部的重要遵循。我理解习的“实”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我认为凡事必须实事求是,只有结合实际,才能真正做到好心办好事。看到当年习打坝淤地的地方,感觉陕北跟我们赣南比,耕地少、农业生产条件恶劣得多。习当年在解决这个困难的时候,就给我们树立了榜样,他通过因地制宜,从梁家河实际出发,带领群众通过打坝淤地,来增加耕地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相信正是有了在梁家河的宝贵经验,让能够“居高位而知基层,揽全局更懂细节”。

其次,工作必须真心实干,只有干部带头,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想当初梁家河缺柴少油,燃料、照明、用水是生产生活的问题,习就站在群众的角度,群众想什么,他就带头做什么,群众盼什么,他就带头干什么。于是他就带领村民打井,建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创办铁业社等,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用水、照明等问题。他也以“能吃苦,干实事”的党员干部良好形象,赢得广大群众的高度赞誉和真诚拥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定不能在群众面前夸夸其谈,说漂亮话,做表面文章。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干部带头干。作为一名基层的党员干部,今后,我们更应该在服务群众的工作实践中,以群众满不满意、实不实惠、幸不幸福来衡量和检验。

第三,我觉得做人做事必须实实在在,只有求真务实,才能真正树立干部的良好形象。据了解,梁家河村在建大坝时,在水沟旁铲土是个苦差,习总是会主动去水沟旁铲土。这虽然是个微小的细节,但却体现出习做人做事实实在在的朴实品质。我时常在思考,我们干部的形象怎么树?威信从哪里来?去了梁家河,听了事迹后,我觉得就是靠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实实在在、点点滴滴的工作累积起来。我相信自己多一点苦、多一点累,群众就会少一点愁、少一点难。

通过学习习当年在梁家河的动人事迹,更加坚定了我扎根基层,真心服务群众这一理想信念。

《梁家》心得体会篇5

3月底的梁家河学习考察之行,对我而言,这是一次十分有意义的经历。

1969至1975年,同志在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度过了七年艰苦的上山下乡生活,吃糠咽菜,住窑洞,睡土炕,点煤油灯……梁家河的艰苦环境没有把他击垮,反而让他更加坚定服务群众的决心。他很快适应了当地生活,不但在生活上过了跳蚤、饮食、生活、劳动和思想“五关”,而且扎扎实实地沉到基层一线,带领群众一起挖水井、打坝淤田、修沼气池、建代销社……为群众做了大量实事好事,与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成为最后一个离开梁家村的知青。

正像习讲的“基层的艰苦生活,能够磨炼一个人的意志”。在梁家河的七年,他带领群众战天斗地、征山治水,攻坚克难、百炼成钢,从知青成长为大队支部书记;七年的插队生活,他融入群众、团结群众、服务群众,成就了深厚的为民情结。

赣南与延安同属革命老区,虽然目前还贫困落后,但我们赣南山青水秀、土地肥沃、资源丰富、自然条件好,发展农业产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特别是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在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时,专门嘱咐国家部委对赣南油茶等产业发展进行调研。

面对党中央和习的关心,面对众多的好政策,我想,我们更应该牢牢把责任扛在肩上,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群众学习梁家河人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的精神,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机遇,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把油茶、脐橙等产业做大做强,把精准扶贫工作做实做细,带领更多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

“学习使人进步”“学无止境”这两句话从小学开始就已经很熟悉了,但这次梁家河之行让我有了更深的体会。习在那样的艰苦条件下,还不忘向书本、群众和实践学习,通过不断“充电”来丰富自己、完善自己。

梁家河给了我一笔无法用金钱衡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终身难忘的一次经历。今后的日子里,不管我身在何处,从事何种岗位,面临多大的困难,我都坚信“人定胜天”“付出就有回报”。

一口口小小的沼气池,看似小事,但在当时的条件下,却是一个勇敢的创新,它极大地方便了梁家河村民的生产生活,点亮了梁家河村迈向新生活的第一簇火光。

《梁家》心得体会篇6

梁家河,这是一个座落于中国大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一个小山村,但就是这个看起来不很起眼的陕北小村庄,却是一个有大学问的地方。

陕北是中国革命圣地,延安是伟大的延安精神产生地,梁家河就成长在这片红色革命圣地上。在延安精神光茫的照耀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梁家河,这是一个能找到初心的地方。

梁家河,这是一个见证艰苦奋斗的地方。

梁家河,陕北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山村,曾经是筑满着美好梦想的地方,如今是沧桑巨变梦想成真的地方。

《梁家》心得体会篇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