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我们在经历中汲取的智慧之泉,是对生活和学习的深刻领悟,写心得体会是为了表达工作中的感受和启发而写的,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观看思政心得体会7篇,感谢您的参阅。
观看思政心得体会篇1
俗话说得好: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更关乎着祖国的未来。因此,认真读书是使中华崛起的不二法门。
作为新时代青少年的我们,应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从小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远大理想,而不是像现在的许多青少年一样抱怨我们伟大的先人给我们现在的青少年创造的学习条件,我们应该不忘历史,认真读好书,不辜负先人,将来等到我们长大后报效祖国,让我们的祖国更上一层楼。
为了让我们的祖国的发展更上一层楼,我们应该上课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遵守校纪校规,按时完成作业,以真诚去关心和帮助同学,用热忱去尊重和协助老师。不浪费时间在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上。
我们的先人周恩来同志是一个震惊中华的伟人,他曾在少年时代立下了宏伟志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他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他激励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远大的志向,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走好人生的第一步路。
伟人周恩来同志读书时候的故事:有一次,周恩来同志学校的校长来给他们上课,他问同学们说道:“你们为什么读书?”有的说:“为明礼而读书!”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有的说:“为父母而读书!”还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当问到周恩来同志的时候,他清晰有力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校长震惊了,他完全没有料到,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大的志气。
所以,作为祖国花朵的我们,向伟人周恩来同志学习吧,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吧!今天我们以我们的祖国为荣,明天我们的祖国将以我们为傲。
观看思政心得体会篇2
金秋九月,我们又迎来了崭新的开学季,而九月___日这天,重返校园的除了学校的教职工,学生,还有大家的老朋友——《思政第一课》。
作为大型教育公益节目,《思政第一课》每年的主题以及教育热点话题都不一样,给学生带去的感悟与启示也不尽相同。
今年上半年好不热闹,跨年之际,中国的“太空出差三人组”仍在遥远的空间站工作、生活,用脚步丈量宇宙的浪漫,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北京冬奥会上,中国的奥运健儿在赛场上挥洒汗水,奋勇拼搏,以体育与世界相拥;再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百年沧桑,风雨兼程,如今依旧砥砺前行,在伟业中书写青春的荣光。.。.。.一一细数,这些“大事”无一不展现中国的大国风采。毫不意外,今年《思政第一课》的主题是____。
全程观看下来,《思政第一课》不仅主题结合当下时事,让学生生能轻松了解身边事,并且通过一个个故事的讲述,传播正向能量,潜移默化中,激发青少年的爱国意识,利于我们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构建。
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也是一个伟大的时代,生在当下的我们,更应明白和平盛世来之不易,当自觉学习文化知识,强身健体,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祖国的光明未来奋发向上,团结一致,为实现伟大中国梦步履不停,砥砺前行。而这也许就是《思政第一课》存在的意义,让处于萌芽发展期的青少年明白,何为家国,何为大我。
不知道你们看完《思政第一课》有什么感悟?一起来讨论分享吧,说不定我们都有一样的学习榜样与前进目标!
观看思政心得体会篇3
中国水墨画流传至今,早已扬名中外。一撇一捺,一钩一回,笔随时生,出神入化,撇捺之间格局自现。做人也如作画,需知如何起笔,如何行笔,如何收笔,如此才能活出精彩人生。
新时代有为青年,当刚柔并济,方圆并用。在《水墨留白,方圆相容》中,作者用于谦为国尽忠却被冤死的悲剧告诉我们当方圆并用,就像水墨留白之道,刚柔并济方为其中要领。若处世只方不圆,则必吃其亏而无处可诉;若只圆不方,则定遭他人冷眼相待。懂得如何在方圆中转换,才能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水墨画。
新时代有为青年,当藏锋守拙,蓄势待发。雄鹰能搏击长空,无他,全凭其蓄势待发的坚硬翅膀。庖丁解牛出神入化,无他,全凭其藏锋守拙修炼自身本领。高凤林能为火箭“铸心”,为民族铸梦,使“龙的轨迹”划入太空,无他,全凭几十年如一日的刻苦钻研……新时代青年初出茅庐,需藏锋守拙,蓄势待发,如此才能亮出自我,搏击长空,建功立业。
新时代有为青年,当行走正道,胸怀大局。有人问“何为正道?”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以星辰大海为征途,以强国复兴为己梦。“禾下可乘凉”是袁隆平的信仰。多年来,他以一路稻香为正道,以养活14亿中国人为大局,一路征程,一路脚印。“眼里看的是病,心中装的是人”吴孟超以救死扶伤为正道,手中一把刀是信仰,游刃有余,几十年依旧精准。新时代有为青年谋求发展,需以先辈为榜样,如作水墨画,行笔不偏不倚,立身持正,胸怀大局,创辉煌人生。
新时代有为青年,当善于借鉴,脚踏实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习落笔的方向,谋事半功倍之法,了解成功者的思维模式,学习行笔之力道,循一举两得之轨迹,领悟先贤哲理。刚柔并济,方圆并用,藏锋守拙,脚踏实地,定能绘出精彩人生!
一撇一捺,一钩一回,绘画就是绘人生。新时代有为青年,肩负国家重任,当习水墨之画,做有为青年。
观看思政心得体会篇4
我是一棵梅花树,我生活在一个叫勾践的人的院子里。我听别人说他是一个国王。
我却一点儿也不相信,哪有国王把茅草当做床铺,哪有国王每天都要舔苦胆的昵?
我在这里已经待了三年,听妈妈说,我今年就要开花了,我高兴得不得了。春天到了,我拼命地发芽生长,我要开花了,我想,迎春花开了……桃花谢了……我依然没一个花蕾,炎热的夏天晒得我头好晕,我什么时候才能开花呢?我往屋里一望,我的主人正在尝苦胆、我不禁打了个寒战:太苦了吧。
秋天到了,我的叶子飘落了,唉,看来我的花是开不了了。
一天,我的主人走到我身边,他在我身旁伫立良久。我看到他那深邃而坚毅的目光,不禁心里一颤,他似乎要从我身上看出些什么呢!
北风劲吹,雪花纷飞,我站在院子里直打寒战,我要死了,我想。
我还没有开花就要死了。梅花是世界上最好的花,它温文尔雅,徐发暗香。可是我却永远不能拥有它了,这难道就是我的命运吗?我就这样了此一生吗?……不,不,我绝不能这样,我不能就这样去了。我一定要开花。
院子里进出的人突然增多了。每日每夜,主人都和他们谈论着什么,夜深人静时,主人躺在茅草上,直瞪瞪地看着我。
天越来越冷了,我真的快支撑不住了。
一天夜里,主人又一次尝了尝苦胆,他走到门外,站了一会儿,突然仰天长啸:“我一定要复国。”啊!他真的是国王,一个国王竟然尝苦胆,卧茅草,我的心被深深震撼了。我不禁也想大喊:“我要开花。”
几度风雪,我硬挺了过来。一天,我突然发现我的主人不见了。
又过了几天,我惊喜地发现我身上长出了几个花蕾,并且越来越多。
一场大雪,我开花了,我开花了!缕缕清香,令人如痴如醉,我不禁陶醉了。这时,一身黄袍的人走进院子,是我的主人,他走到我面前,用深邃而坚毅的目光盯着我。“我勾践立誓,不铲平吴国,誓不生还,出发!”我听见院外万马奔腾的声音越来越大,然后又越来越小,逐渐消失了。
整个院子充满了香气。
观看思政心得体会篇5
今年的《思政第一课》节目内容主要是讲解了对我们的未来的人生及规划起到重要性,在看完节目后,我深刻地领悟到了对于我们个人的发展、以及祖国的将来的重要性。
每一年八点我都会准时观看《思政第一课》这个节目。一听到这个节目,别提我有多高兴了,因为,这是我的最爱;因为,它会使我从中学到很多,受益匪浅。今年的主题也是与往年很不相同,今年的《思政第一课》主题是:__。节目里有许多感人的故事,上帝给你关了给你关上一扇窗必然会打开另一扇窗,每个人的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就像今晚《思政第一课》嘉宾的故事,让我最感动是当所有人觉得不能完成的事情他做到了,可想而知他付出的坚辛和努力是别人的多少倍。未来的每一天都是充满着未知的,作为学生的我们只需要努力学习,长大以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思政第一课》中也提到人生需要不停地奋斗。一个不懂得奋斗的人,注定成不了大事,过着浑浑噩噩、行尸走肉般的生活,犹如失去的了灵魂后仅存的空空如也的躯壳,机械地重复着每天的生活,失去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我知道了,生活不会像我想象中那么美好,在求学的路上也不会是一帆风顺,但最终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成功只是别人看到的结果,而作为一名学生,需要认真对待其中的过程,勤奋、积极、不放弃!
观看思政心得体会篇6
抓着八月的尾声,我们迎来凉爽九月。作为学生,你准备好了吗?准备好融入新的校园生活了吗?还是你执着于这个欢快短暂的暑假呢?在这个九月开学的时候,我们将迎来新一年的《思政第一课》,同学们都期盼已久了吧。
?思政第一课》是____和教育部联合举办了大型教育课,对学生们有着独特的教育意义。今年的《思政第一课》主题是__,让我大受震撼,我们在新时代非常快乐,作为这个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该积极向上,树立目标和理想,努力学习,不仅为了我们自己,也为了我们的祖国。
观看思政第一课之后,我深刻的体会到祖国如今的繁荣昌盛是来之不易的,离不开伟大的党指引带领,离不开先辈的艰辛努力,离不开每个人民的团结互助,是每一代的呕心沥血的奉献,才今天的盛世景象,所以我们要继承先辈之意志,继续为祖国美好建设添砖加瓦。
看完《思政第一课》之后,我获益匪浅,尽管生活中总有许多困难和挫折,但学生们应该保持乐观的态度,勇敢地面对它们,面对困难,相信自己,他们一定会收获成功的喜悦。因此我们怀揣着梦想,不断的努力学习,艰苦奋斗,才能更好的报效祖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我们新时代青年对于先辈们的回应!
观看思政心得体会篇7
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来看,革命先辈们向来都担重任、尽责任,而且脚踏实地、勤勉奋斗的。这是敢为人先的共产党人的真实刻画,也是我们党不断挫败敌人、战胜困难的制胜法宝。
勤勉干事,尽职尽责是赓续千年的中华美德。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三国时的诸葛亮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北宋司马来光“身殉社稷,躬亲庶务,不舍昼夜”。所有先辈的嘉言懿行,无不在诠释着责任、使命,正义、担当。“人生于天地之间,各有责任。”古人用行动告诉我们,对于需要担当的责任,绝不能避难求易、贪图安逸,而是要始终做到心中有责、全力以赴,真正无愧于天地与自己的良心。
担当使命、报效祖国是共产党员的人格写照。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对信仰和真理矢志不移,为传播和实践马克思主义而英勇献身,真正做到了“勇往奋进以赴之”“瘅精瘁力以成之”“断头流血以从之”;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畏难苟安,不是共产党人的品质”,他一生秉承为人民服务的孺子牛精神,勇肩重任,勇挑重担,呕心沥血,任劳任怨,是勇于担当、鞠躬尽瘁的杰出楷模。勇担应尽之责,笃行勤勉之道是中国传统社会的理想人格,代代相传,延续至今,成为现代文明人格的重要标志,亦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