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写心得体会的过程中,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也会得到提高,心得体会的写作是可以让自己的思想获得不断的更新的,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冬残奥会学生心得体会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冬残奥会学生心得体会篇1
北京残奥会是残疾人运动员享受体育的节日。从这几天的比赛情况来看,残疾人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提高了,参与范围拓宽了,残疾人体育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重视和认可。
赛场上,选手们争金夺银,精彩异常;赛场外,运动员们的故事让无数残疾人朋友深受鼓舞。北京残奥会不仅仅是残疾人运动员为国争光的舞台,更是扩大残疾人体育影响的绝好时机。
9月13日女子200米t36级别比赛中,德国姑娘尼科莱齐克夺得了一枚银牌。年仅19岁的她跑出了个人本赛季的最好成绩。她在接受采访时特别提到:“体育有助于我身体的康复,提升了我对未来的自信心。”
9月11日男子铁饼f35/36级别比赛结束后,铜牌获得者雷金纳德·贝内德讲述了他对体育的感情:“很小的时候,当医生告诉我,我的腿将慢慢萎缩并无法站立时,我很绝望。是体育救了我的腿,救了我的命。”类似的感受还能听到许多许多。
在生活中,时常可以听到有人在受伤后通过锻炼帮助恢复的事例,其实对于残疾人来说也是如此。尼科莱齐克和贝内德都是先天性残疾,他们说:“家人和朋友总是鼓励我们接触体育,他们把我们‘赶’出家门。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动作协调多了,心情也愉快多了。”
有专家研究表明,体育有利于残疾人增强适应力,防止或降低抑郁,增加自信心,减少隐居式生活,获得乐趣等。在对一些残疾人运动员的调查中发现,有90%左右的残疾人运动员认为体育活动和锻炼使身体能力知觉有比较大的提高;93.1%的人认为体育活动使他们的心理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变化;93.4%的人认为活动后与活动前相比,自信心有所提高。
我们相信,通过北京残奥会,体育运动将会在残疾人中间进一步得到普及,今后将会有更多的`残疾人参与运动,残奥会比赛将会越来越精彩。
冬残奥会学生心得体会篇2
2021东京残奥会开幕式在北京时间19:00时间开幕,这次的开幕仪式与以往比有些不同,故事是从一个短片开始的。
短片一开始就出现了一片羽毛,这也与本次开幕式的理念“we have wings”,翻译成中文的意思“我们拥有翅膀”相呼应。不是我们是否有残疾,我们都拥有追求梦想的翅膀。
本次东京残奥会共有22个大项、539个小项,共计13天的比赛。
相比于一个月前的奥运会开幕式,这次竟没有那么阴间,还有一种温暖的感觉。
色彩丰富、主题和配乐都挺欢快的,氛围和现场布置都很积极阳光,竹蜻蜓太温暖了!让网友们竟有些不习惯。
在欢快动听的音乐下,由红、绿、蓝三色的气球组成了残疾人奥林匹克的标志agitos。
节目虽然有些简单,但是还是让我们感受到了来自“阳间”的温暖,这次运动员入场方式与之前相比也有些许的不同,无论来还是没来的运动员,他们的名字都被打在体育场的观众席环形屏幕上。他们所有的人值得更多的关注和掌声。
虽然之前阿富汗残奥委会决定放弃参加东京残奥会,但是开幕式上,一位志愿者还是带着阿富汗国旗进入会场,即使没有一个运动员的阿富汗,还是参加了开幕式,我承认我又破防了......
看到各个国家的代表团,或许有的国家只有三两个人,但当他们缓缓入场的时候,还是被深深的感动了。
他们代表着自己的国家入场,国旗手以各种方式把国旗带入场内,他们自信、乐观、积极向上,这或许就是奥林匹克精神吧,也是他们心中的信念。听到主持人介绍他们历年过往的成绩时,敬佩之心油然而生。
中国残奥代表团开幕式在第98个出场,周佳敏、王浩担任本次东京残奥会开幕式中国体育代表团的旗手。
本次残奥会,我国共有251名运动员出征东京残奥会,他们将参加射箭、田径、硬地滚球、羽毛球、皮划艇、自行车、盲人柔道、举重、赛艇、射击、游泳、乒乓球、轮椅击剑、轮椅网球、跆拳道、铁人三项、盲人足球、轮椅篮球、坐式排球、盲人门球这20个大项、341个小项的比赛,这也是中国参加境外残奥会参赛大项最多的一届。
或许很多人不知道,从2004年雅典残奥会以来,中国已连续四届卫冕残奥会的金牌榜奖牌榜第一。
2004雅典残奥会上摘得63金,第一名;
2008北京残奥会收获89金,第一名;
2012伦敦残奥会获得95金,第一名;
2016里约残奥会拿到107金,第一名。
今年也有望5连榜冲击第一。他们虽然身体有残疾,但是却用拼搏告诉我们“没什么不可能”,为祖国的荣誉而战。
每一位运动员都值得被尊敬,有梦想谁都了不起,祝大家取得好成绩,平安归来。
冬残奥会学生心得体会篇3
冬残奥会开幕式的舞台中央,几名视力障碍的孩子拿着画笔,泼洒出热烈鲜艳的颜色和可爱的笑脸。他们稚拙的作品被叠印到鸟巢现场巨大的“画布”中,90名舞者翩翩起舞,把颜色尽情挥洒到天地间,最后,呈现出2022冬残奥会圣火雪花的图案,伴随《冬奥之花多美丽》的音乐,圣火缓缓升起在鸟巢上空....
据记者了解,这个环节拥有一个浪漫的名字——《冬残奥圆舞曲》,它的创意来自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张海迪的建议。
而这些演员中,约有一半来自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听障舞者。
“开口说话”的舞蹈鞋
为了这朵绽放的雪花,舞者们已经排练了三个多月。
11月30日至1月2日,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驻地进行前期训练;1月3日至1月22日,前往大兴北京市残疾人文化体育指导中心进行封闭集中排练;1月23日转场到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下称“体管中心”),进入模拟场地排练阶段,这也意味着,进入了高强度的训练阶段。
这期间,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30位聋人演员还承担了央视春晚和北京春晚的演出任务。
时间拉回到2月13日凌晨1点,距离冬残奥开幕还有19天,位于顺义体管中心的场地依然灯火通明,临时搭建的十米高台上,编导裴云用麦克不断喊着指令,演员们在手语老师帮助下调整着自己的位置。
面对这样高强度的排练,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舞蹈一队的聋人演员魏菁阳习以为常,她打着手语告诉记者:“我们通常是早上9点排练到晚上11点,如果是在这个模拟场地排练就会排练得晚些。然后,每天工作人员会在群里发各个节目第二天的排练时间和场地。”
记者注意到,提及《冬残奥圆舞曲》的结束时间,她们的言谈中总是会出现“拉晚”两个字。
“拉晚就是没有点儿,直到完成当天的排练任务,最晚一次是到两点。”一天的排练,魏菁阳已经很疲惫,匆匆喝口水,又回到了排练场上。
模拟场地是三个训练场馆中最大也是最冷的一个,演员都穿着厚厚的长羽绒服,舞蹈中有很多翻滚动作,需要演员躺在地上去完成,一晚练下来,地面已被擦的干干净净。更让人心疼的是,长时间排练下来,大部分演员的舞蹈鞋都磨破了。
“你可以看看刘巧的舞蹈鞋。”艺术团三队演员徐可心捂住自己的脚趾头调皮地说,舞蹈三队演员刘巧的舞蹈鞋已经可以开口“说话”了。
据记者了解,其实,艺术团新买的舞蹈鞋早早就到了基地,但没有人去换新鞋,不是不喜欢,而是磨损得太快,这样可以节省一些。
“这是我们的战绩,我们要坚持到最后一刻。”演员们纷纷秀出了自己的战绩,而同样被她们视为战绩的还有腿上、胳膊上、腰上的淤青。
魏菁阳翻看着手机里的照片,“我们刚开始练,身上被椅子硌的到处是淤青,感觉身体都不是自己的,睡觉都能疼醒。”
记者了解获悉,《冬残奥圆舞曲》需要演员通过旋转椅子完成舞蹈动作,椅子和人如何协调一致,如何控制好旋转,就成了舞蹈的关键,也是训练难度最大的地方,这需要长时间不断地练习和磨合,才能形成人椅一体。艰苦的训练,身体的疼痛,也有演员为此流泪,但最后大家都坚持了下来,没有一个人退出。
“为了祖国、为了冬残奥的信念,大家互相打气,让大家都坚持了下来。”魏菁阳坚定地说。
让平凡生命极致绽放
在舞蹈情境上,《冬残奥圆舞曲》立足于雪花纷飞的冬季背景,采用了三段式结构:开篇描绘银装素裹、洁白无瑕的冰雪世界;中段雪花漫天飞舞,尽抒随境而舞、随心而歌的坚韧信念;末尾徜徉于充满生机的未来,呼唤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为了首次在残奥会上的亮相,除了演员外,幕后的很多工作人员同样演绎着“呼唤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场景。
谈起《冬残奥圆舞曲》,编导李文倩非常兴奋地拉着记者一路小跑去欣赏她们用一根根牙签摆出的各式各样的雪花造型,每根牙签就代表了一名演员,“我们这个舞蹈俯瞰才是最好看的,只有在裴导那个位置才能看到整个雪花的造型,并单单就这个节目的雪花造型,我们就曾想了100组。”
手语指挥刘倩是艺术团的化妆师,团里两个舞蹈老师都被借调导演组了,她临危受命担起了手语指挥的角色。
据记者了解,她同时也是两个女孩的妈妈,“我回去要用这些照片教育我的孩子,演员穿着这么厚的衣服,在这么冷的场地排练,多艰苦,她们只看到了电视上光鲜的一面。”
看着演员训练的照片,已经两个月没回去看孩子的刘倩,心里还惦记着回去怎么教育孩子。谈起演员训练,刘倩也是感慨万千,“艺术团的精神在这些演员中传承了,魏菁阳、祝悦她们不管训练多苦多累,都咬牙坚持。”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是艺术团一代代演职员保持的精神,潜移默化地在她们中传承。
作为编导之一的李文倩,同样借调于艺术团。她有两个活泼可爱的儿子,爱人是位外交官,长期驻外,两个年幼的儿子只能扔给父母照顾。提起孩子,在演员面前表现格外坚强的李文倩还是没能忍住眼泪,“我是一个不称职的妈妈,对孩子充满愧疚,忙完活动,就想好好陪陪他们。”
据记者了解,《冬残奥圆舞曲》的中心思想是同心圆,它有着中国古老的哲学寓意,包含着人和人的团结、友爱、携手向前,这个中国最古老、最质朴的情感。如今,这些舞者和幕后的英雄们,在舞台上,准确诠释了“以生命的绽放”的主题,舞台下,她们自强不息、突破自我,展现了残疾人对“更美好的生活、更包容的世界”的不懈追求。
此外,在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上,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邰丽华带领数十名残疾人表演者用手语“唱”国歌……她们以温暖而充满力量的演绎,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残疾人的风采,向残奥精神致敬。
冬残奥会学生心得体会篇4
伴随着8月24日晚中国残奥健儿周佳敏和王浩高举五星红旗入场,中国残奥健儿的东京奥运之行便揭开了序幕。今年的东京残奥会我国共派出251名运动健儿参赛,是我国在境外举行的残奥会中,参赛大项最多的一届。残奥会不仅仅是运动竞技的赛场,更是彰显自强底色的精神象征。在这个赛场上,我们往往能看到不凡的感动、不屈的拼搏、向阳而生的绽放……在象征着“平等、参与、共享”残奥精神奥运火焰的映照下,中国残奥健儿将保持乐观向上、奋力拼搏的姿态以自强之名做赛场上的“追光者”。
以自强之名,追逐“使命之光”。自强的光芒来源于“使命在肩、为国争光”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始终是流淌在奥运赛场上最朴素的情感。所有奥运健儿们的.赛场表现是“小我”与“大我”紧密相连的生动诠释。他们的风采展示承载了祖国和人民的深切期望,每一个“小我”的夺金瞬间都让整个中华大地为之沸腾与欢畅。而祖国同时也是奥运健儿们永远坚强的后盾。中国倡导全民健身计划,也不断推动残疾人运动健康事业的发展。岁月更迭,今日之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突飞猛进,残奥健儿身在如此强大的祖国,更有底气、更有自信。正如残联主席张海迪提到的,“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为更多残疾人创造了参与的机会。残疾人参加体育训练的设施越来越好,越来越先进”。炽热的爱国心凝聚而成的爱国主义精神一定会汇聚起磅礴之力,激励着残奥健儿们拼搏到底。我们期待残奥会上运动健儿们的优秀表现,向世界展示“中国力量”,让同胞看到奋斗光芒中闪烁着的爱国主义精神。
冬残奥会学生心得体会篇5
12天的残奥运动会,通过运动员们激烈角逐,终于落下了惟幕。世界各国体育残奥健儿在比赛中各人表现独特,发挥了自己的最佳水平,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赞扬。
残奥会闭幕在鸟巢馆如开,各国残奥运动员领队手撑国旗,一排整整齐齐的队伍缓缓进入鸟巢体育馆。接着由残奥运动员向中国志原者献花圈,代表世界人民对北京的感谢!对中国的感谢!对中国人民的感谢!
为了庆祝残奥会在北就召开,园满成功,我国人民载歌载舞祝贺,首先鸟巢上空一片红叶飘飘落下,顿时地面一片鲜红,它像征着残奥会红红火火胜利结束。接着在一片欢呼声中大型歌舞,一会儿排成长方形,一会儿排成未拆开的信封,他们的表演如此精美,那更精美的是站在表演舞蹈,中央的盲人歌手,歌唱一首给未来的信心,播种,并由盲人领舞,那大头娃娃天上摘星地上种,他们希望光明传递人间。接着盲人的笛声悠扬,欢庆丰收的舞蹈,像征着残奥梦想丰收,继往开来。接着由聋哑人表演千手观音,一会儿排成长串像蜈蚣,一会像千手观音,一会儿又像十五的圆元,真是表演得栩栩如生,千姿百态的造型赢得了人民雷鸣般的掌声,冲出鸟巢上空,响彻云霄。
烟火辉煌灿烂,这时残奥会主席出席发言:“感谢中国对残奥会的支持,感谢北京,感谢中国人民……”宣告残奥会在北京园满成功,降下残奥会会旗,奏英国国歌,北京奥委会主席刘琪传递会旗给残奥会主席,英国接会旗。祝贺下次残奥会在英国如开园满成功。
冬残奥会学生心得体会篇6
我来了!是谁来了?当然是我们中国人来了!是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东道国来了。想到这儿,我心里满满是自豪感。
我们中华民族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接近于两个多欧洲的人口,有我们中国参加的奥运会才是盛大的国际体育盛事。更有意义的是,2022年世界冬奥会和残奥会将在北京举行。去年冬奥会和残奥会的吉祥物揭晓,“冰墩墩”和“雪容融”脱颖而出。
冰墩墩,他寓意深刻,“冰”象征着纯洁、坚强,是冬奥会的特点。“墩墩”意喻敦厚、健康、活泼、可爱,契合熊猫形象,象征着冬奥会运动员强壮的身体、坚韧的意志和鼓舞人心的奥林匹克精神。
冰墩墩头部外壳造型取自冰雪运动头盔,装饰着彩色光环,其灵感源自于北京冬奥会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流动的明亮色彩线条象征着冰雪运动的赛道和5g高科技,左手中的心形图案,代表着我们国家对全世界朋友的热情欢迎。冰墩墩整体形象酷似航天员,寓意创造非凡,探索未来、体现了追求卓越、引领时代,以及面向未来的无限可能。
雪容融名字的寓意同样深刻,“雪”象征洁白、美丽,是冰雪运动员的特点。“容”意喻包容,宽容,交流互鉴。“融”意喻融合、温暖、相知相融。“容融”表达了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和谐发展的理念,体现了通过残奥运动创造一个更加包容的世界,体现了通过残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
雪容融,以灯笼为原型进行设计制作。灯笼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有着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世界公认的中国符号。他是欢乐喜庆节日气氛和“瑞兆丰年”喻意的完美结合,表达了共同参与、共同努力、共同享有的办奥理念。
我喜欢你们,冰墩墩和雪容融。
冬残奥会学生心得体会篇7
北京时间8月24日,东京残奥会的开幕式成功举行,作为每次奥运会之后又一项大型赛事,残奥会的举办让更多人对于“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有了新的认识。而与奥运会开幕式相比,残奥会的开幕式也有很多亮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此次开幕式是以一段节奏十分明快的短片作为开场,其中的羽毛元素恰恰对应了本次残奥会的主题“我们拥有翅膀”,随后100位身穿蓝色服装的舞者欢快地起舞,随后出现的声光电效果十足的现场倒数画面相当震撼。
本次开幕式的主题地点设定在“帕拉机场”,每一段表演都是以这座象征着残奥会主题的机场来延伸的。随着一声令下,身穿蓝色制服的员工开始工作,复杂的启动模式之后,身着“机关人偶”服饰的演员翩翩起舞。一名身穿义肢的运动员在场地中央奔跑,而他的奔跑形成的光圈推动着各个“机关”的运行。
在介绍比赛项目的短片中同样显示了明快的特点,电子音乐作为背景导致的迅速切换和快节奏的镜头感十分具有日本代表性。而在运动员入场仪式中,也是由dj现场打出的电子音乐作为背景,让现场的气氛非常轻松活跃。在运动员入场仪式中,每个国家的运动员入场式,现场场地大型led屏幕都会显示该国家国旗颜色的特效,科技感十足。
在运动员入场结束后,帕拉机场再度出现,各种不同形状的飞机代表着各类运动员面临着各种挫折,以一架独翼小飞机的视角来阐释如何面对逆境鼓足勇气展翅飞翔。这段表演十分励志,就像一幕舞台剧一般,而肢体残障的演员贡献的演出让这一幕更为动人。
这一幕演出分上下两个部分,小飞机虽然面对很多鼓励,但始终未能迈出关键的一步。在宣誓环节结束后,下半部分表演开始,小飞机依旧未能飞行,此后一辆大卡车入场并与小飞机进行对话。各种不同境遇的舞者纷纷鼓励小飞机,最后小飞机在大家的掌声鼓励中一飞冲天!“我们拥有翅膀”,正是这场演出的主题!
最后的圣火点燃仪式相对更为简单,也沿用了奥运会的花瓣模式,不过这更加凸显了圣火点燃的神圣感。开幕式在圣火点燃之后随即结束,这也意味着东京残奥会正式拉开帷幕,未来的12天里,我们将见证残奥会运动员一次次向着更高的目标冲击的精彩时刻。东京残奥会,我们共同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