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德育周心得体会7篇

时间:2023-04-17 作者:Monody 心得体会

我们写出来的心得体会不可以很晦涩难懂,具有感染力的心得体会是可以让读者获得思想进步的,赶紧准备吧,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大学生德育周心得体会7篇,供大家参考。

大学生德育周心得体会7篇

大学生德育周心得体会篇1

几乎站了一天的军姿,从一开始的20分钟到最后的四十分钟。我去人都坚持下来了(开心+骄傲)。军训前,有很多人跟我说:“你觉得累了可以打报告出来休息或装晕”。我当时是嗤之以鼻的,可在今天训练的时候才真正意识站40分钟的军姿的过程有多痛苦。感谢自己坚持下来,在最痛苦的时候,咬紧牙关挺到最后。

人的潜力真的是无限的不逼一下自己,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坚持下来,才知道自己是可以做得到的。回想起以前半途而废的事,总是在坚持的过程觉得自己做不到,然后放弃。铭记今天,记得坚持,每时每刻!总是说,总是写“坚持就是胜利”,真正实践过了才明白,高三以后,能坚持下来的事越来越少了。今天的训练唤醒了沉睡和麻木的自己。加油,记得坚持,别忘了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连长说:“一遍做不好,做两遍,两遍做不好,做三遍,只要坚持,只会做得越来越好。”对,坚持,坚持看书,坚持写日记,坚持反省,坚持前进。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正是军训好时光。军训与此等好天气的关系恰如贝斯与吉他般水乳交融,和谐动人。

既然有如此好天色,军训的操练自不会少。站军姿折磨人吗?答案因人而异吧,就我根本不会费精力想这等问题,因为情况不会变化。仿佛教官的严厉指导仍回荡在耳边:抬头,挺胸,眼光往高处看等等。虽然十分想让教官满意我的站姿,奈何双腿僵化如失去意识的的枯草,由不得我自由随意般控制。是否做到此即可称心满意?听闻东山省有一名山曰涂山,山有一女子仿佛古容仪,含愁带曙辉,寂然芳霭内,犹若夫归,久而久之,女子化身为石,在山峰眺望待夫归。今日思之,竟十分佩服女子的毅力。心里仅有一执念:为何能有化身为石的毅力?只是想站好军姿而已。

一步登天做不到,但一步一个脚印能做到;一鸣惊人不好做,但一股劲做好一件事可以做到;一下做到完美无缺不可能,但每次进步一点点有可能。

每次进步一点点,听起来似乎没有冲天的气魄,没有诱人的硕果,没有轰动的声势,可细细琢磨一下,这个却是在默默地创造一个料想不到的奇迹。

每次进步一点点,不是可望不可即,也不是可遇不可求。不停步,不放弃,持着一颗坚持不懈,争取不断进步的心,只要努力,就可以达到目标,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奇迹。

军训中的站军姿,使人挺拔,增加人的力量感和定力感。站立谁都能站得来,可站军姿未必是每个人都能站得好。站立时间的长短对我们来说便是一种考验,从最初的十分钟逐渐延长为三十分钟,继而持续四十分钟,每坚持多一分钟便是进步一点的表现。心中有信念并付诸行动,积少成多,小进步便能成为大进步。

将目光放远,每次力争进步的思想在我们的生活中能起推动作用,终将是我们的一生厚重而充实。

军训--一种人生体验:战胜自我,锻炼意志的最佳良机,军训不但培养人的吃苦耐劳精神,而且能锻炼人的坚强意志,我满怀希望与信心的去拥抱,我向往已久的军训生活。

站军姿,给了我炎黄子孙不屈脊梁的精神,也给了我龙之传人的无穷毅力。不仅增强了我的注意力,更锻炼了我敏捷的思维。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歌声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在高中时也曾体会过,但感觉从未像现在这般深刻,在这里,当一群女生在高温下盘腿而坐,不顾往日的斯文,都是将人的本性,热情,积极性展露出来,就成就了我心中永久的记忆。没有我们每位战士的团结努力,就不可能有一个完整而又有凝聚力的队伍。

军训辛苦是不变的真理,然而有什么可怕的呢?我们正值青春年少,红日初开,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我们应该或是必须拥有无畏的勇气和无限的毅力去战胜未来将会遇到的困难。军训真是为我们提供了磨炼这些品质的一个机会。

疼痛算得了什么,劳累又算得了什么?当多年以后,我们遇到了困难,经历了挫折,当我们拿出了勇气和毅力,我想我们一定会记得,谢谢你,军训!

完美的形容这一天,最适合的语句是“痛并快乐着”。

因为简单,没有烈日加高难度的训练,所以轻松快乐;因为简单,一个军姿动作无限止地重复,直接加速了肢体的疼痛感,所以劳累疼痛。此刻,下肢绝大部分已经酸痛德不愿弯曲,也没有要起飞的心情。但这也是值得庆幸的,值得开心的,因为坚持训练。随着这种坚持,第二天的军训也结束了。

这一天远去的身影,还是很漂亮的。在未知的训练中,似乎寻到了映示的规律。神经总不该都是紧绷的,该充满笑声的地方还是要开怀大笑,也就是这种训练,让我更加珍惜神经轻松的时间。身体的劳累似乎也更有力于睡眠。而这一天我似乎要努力背下三首军歌的歌词,去学歌曲的旋律。在明天集合的时候,还是一如既往的想要唱好军歌的旋律,因为练歌的时间是最轻松的。虽无法完整的描绘,但今天还是美好的一天。

今天是军训第二天,早上天气格外晴朗,虽然偶尔也会吹来一阵凉风,但豆大的汗珠还是止不住地从额头上淌下来,站军姿配上火热的太阳,铸就的是一个带着古铜肤色的金强不倒的我!

站军姿一个看起来简简单单的动作,教官却带着我们站了一天。教官跟我们说,站军姿是基础,以后的动作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做的。人们常说:“万丈高楼平地起”。我想我们现在就处在打地基的阶段,只有把这个“地基”打牢打实了。接下来我们才能更轻松的完成任务,然而这个过程却是漫长而又艰辛的。

顶着烈日,我们需要时刻保持挺拔的身姿,不受外界的干扰一直坚持着直至教官说时间到。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定理,处在这种状态下的我们会觉得每一分每一秒都是那么的漫长。有好几次我都以为自己就要倒下了,但教官一直在旁边喊“抬头”我们便附和着喊“挺胸”。喊完就犹如充电般富有能量,再抬头望望天上的白云,想想一些开心的事,一天就这样挺过来了,内心还是有点小激动呢!真的,有时候很多事就像站军姿那么简单,而行百里者半九十,往往越到最后越需要毅力去坚持。虽然站几天军姿并不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切实的利益,但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我们多去思考,多去领会教官的良苦用心,相信我们收获的更多是精神上的财富。

今天我们的训练是在一片嘹亮的歌声中结束的,《强军战歌》《咱当兵的人》《祖国不会忘记我》等充满正能量的歌回荡在校园内,给疲惫的我们带来片刻的放松,让我们的身体与思想共同得到提升,愿我们能时刻保持军人的斗志坚持到最后一刻。

大学生德育周心得体会篇2

整个寒假过去了,我体会到了工作的辛苦。在做劳动的途中,我理解了“劳动最光荣”这句话的意思。

我们家是做食堂的,平时的时候看见我爸爸妈妈做事感觉好简单,好轻松,做什么看起来一点都不辛苦,在放寒假的这段时间,我把爸爸妈妈每天做的事:收拾碗筷,洗碗、扫地、拖地这些事情亲身体验了几天,做完这些事情之后,我觉得自己腰酸背痛,身体要散架了,我心里想:嘿,这些事情看起来很简单,可实际做起来真的累。我都想不到父母是怎么熬过来的,我觉得我爸爸妈妈真的不容易,每天辛辛苦苦的挣钱就是为了给我和我姐姐更好的生活,让我们有一个好的环境学习。

在做完德育作业之后我受益匪浅,父母不仅为我的生活付出了很多,为我的学习也有很大的贡献,我知道了挣钱的不容易,知道了生活的不易,所以,我必须以满分的努力来回报我的父母,让他们以我为骄傲,在这里我想对父母真诚的说一句:“爸爸妈妈,谢谢你们!

大学生德育周心得体会篇3

经历过鲤鱼跳龙门的高考,我进入了西安理工大学,开始了人生旅途中的美好大学生活。虽然现在只是一名大二的学生,但回首大一,我收获颇多。

大学是什么?有人说,大学就是大,大大的教室,大大的宿舍楼,大大的餐厅,大大的操场。还有人说,大学,就是大概的学,大略的学。但我觉得,大学,就是深入研究。大,乃博大之意,而学,不只停留在简单的知道和了解这个层面。大学里,主要任务还是学习,这样的学习不同于小学中学。大学是人才培养的基地,更专业,更注重因才施教,更能体现大学的本质。纵观我们的课程:人文,自然,科学,应有尽有。而且我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一些选修课。横览图书馆,各类藏书,丰富多彩,语言类,科学类,文字类,理化类,哲学类,艺术类。徜徉其中,我们如鱼入大海,鸟归山林。课堂上,老师的生动讲述,深入浅出。课堂下,我们尽情与老师探讨研究。自习室内,阅览室内,到处是捧书细读的同学,或蹙眉苦思,或执笔摘抄,或点头啧舌。

生活,当然不仅仅是学习。周末,假期,闲暇之余,我们三三两两结伴而行,或放下书包换上旅行包,爬华山游骊山,或骑单车逛郊区亲近自然,或徒步慢赏公园。有时候,校园里也可以看见我们忙碌的身影,各种社团就是我们发展兴趣爱好的好地方。有时候,我们也会在操场上自由自在:篮球架下,我们用汗水浸透青春;乒乓球台前,我们恣肆推挡;羽毛球场,尽显我们飒爽的英姿。

大学之道,在绵绵远,在苍苍茫。走过大一,蜕去青涩,我们收获心情。正值大二,我们正努力前行,愿我们一起飞扬激情,描绘更加灿烂的大学生活!

大学生德育周心得体会篇4

作为一名教师,经常听到一些教师抱怨现在的学生难教,不好管理。诚然,这里包含了家庭与社会的不良影响。但事实上,却是我们的德育工作做得不够所致。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是一手硬,一手软,只注重了教学,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优秀道德品质的养成的培养,从而我们无法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所致。而要想搞好德育工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应该做到德育与智育并举,并且要做到德育先行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大都会陷入这么一个误区:认为要想搞好学生的成绩,只能抓教学,而与德育与关。实际这是大错而特错的。我们可以静下心来想一想:优秀的成绩是从哪来的呢?其实,无论是教育学还是心理学,都早已明确地给我们指出: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只是处于一种主导的地位,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实践也告诉我们:谁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谁才是最后的赢家。再进一步说,就是只有学生素质的优秀,才有优秀的成绩,我们也才能够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二、德育工工作要始于课堂,融于生活

德育工作可不像各学科教学那样,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课上听懂记住了事。我们必须充分地利用好“课堂”与“生活”这两块德育阵地,尤其是生活这个真正的德育大课堂。我们在课堂上所传授的德育内容,须要学生在生活中去践行,检验并指导学生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持之以恒,这样才能够教会学生如何生活,如何做人,把学生培养成思想、道德、品质均优秀的人才。这才是我们德育的最终目的,同时也是德育工作的最高境界。

三、德育工作要言行并举,以言促行,以行养德

现在我们所谓的德育大多只是停留在语言的层面,即以说教为主要形式,而忽略了身教的重要性。德育不仅要言传,更需要身教。作为与学生朝夕相处的老师而言,他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的道德素养的养成起“示范”与“诱导”的作用。可以说,教师是学生的榜样,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以前,我曾在无意之中听到过学生这么一句话:“老师不让咱们在学校吃零食,可他们却在办公室内嗑瓜子……以后我也在学校吃!”多么童稚、直率呀!然而这又能怪谁呢?只能怪我们教师言行不一致,只注重了言教,而没有注意身教对学生的巨大影响。所以,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言教与身教并举并重,言行一致,以言教指引学生与自身的行为,在符合“道义”的行为中养成学生与自身高尚的道德素养。

四、德育应从低年级抓起,并且要长抓不懈

学生道德素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我们在进行德育工作时,必须做到随时随地进行,并且要长抓不懈。这样才会使我们的德育效果持久,才能促进学生优秀的道德素养的形成。低年级阶段是学生道德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时的学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只有从这个时期抓起,才能使我们的德育工作事半功倍地进行。

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那什么是人才呢?用一个简单的公式表达便是:“人才=道德+才能”。从中我们不难看出,首先是人才要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如果一个“人才”缺少了高尚的道德素养,那就成为了歪才、坏才。所以,我们教师必须重视德育工作,重视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力求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

五.注意德育工作的隐性衔接

现在大家对德育工作十分重视。几乎所有学校不仅设置了德育领导小组,而且还有校长室、政教处、团委、少先队、班主任等来层层把关,许多学校还专门建立了校外德育基地。但笔者认为,针对德育工作的特殊性、复杂性,不应一提到德育工作就是听书记报告、校长训导,或是由团委、学生会上课,学生没完没了地写心得体会,或是把学生拉出去参观少管所、各种先进事迹陈列馆、祭扫革命烈士墓等等。而应该寓德育于一切活动之中,注意隐性衔接。讲究实效,不搞“花架子”。要让学校开展的每一次活动都有德育内容的渗透;让学校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会“说话”,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校的每一幅图画、每一条标语、每一片板报都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学校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或管理者都应该做到“重教育,晓之以理;勤服务,动之以情;作表率,导之以行;以教育学生为己任,以学生为天。

大学生德育周心得体会篇5

对青少年开展富有成效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为他们以成为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的公民打下坚实基础,是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新课题。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社会发展迅速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这对学生的思想产生极大的影响,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带来新的挑战。我们如何应对新的形势迎接挑战,有效的开展中学生的德育工作?这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不得不深思的问题。在这里我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一个好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更要让学生领悟的做人的道理,学会做人。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产生深刻影响,因此教师应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为学生树立榜样,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要树立为人师表的荣誉感,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要保持较强的勤奋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更要当好学生的表率。例如,教师要求学生不讲粗话,要讲文明、讲礼貌,要求学生不乱扔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等等,教师首先应要求自己做到这一点,也就是说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绝对不做。

“言传不如身教”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说一百遍不如做一遍给学生看有效。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这一点我就深有体会,在我任教的班级中,同学们以前不注意教室的清洁,经常在教室里面乱扔纸屑、果皮,特别爱讲粗话,虽然班主任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效果很小。一次上课,我走进教室看到教室里扔了很多纸屑,就默默的把纸屑捡起来,同学们都感到很惊讶,纷纷捡起身边的纸屑放到抽屉里头。捡完纸屑以后,说了一句话:“看,我们的教室多么整洁,我们也觉得很舒服,没有老师的批评,心情也好,如果我们每一个都自觉保持教室的整洁,每一天都有好的环境,好的心情不是很好吗?”从此以后,教室总是保持得很整洁。因此我们教师要强化自身修养,以文明的言行,高尚的品格去影响学生,时时、事事、处处为学生以身立教,以德育人,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

二、开展形式的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创设广阔平台

课外活动是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二课堂,是思想道德教育行之有效的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课外活动是为学校教育目的,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在课外对学生实施多种影响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受到教育、启发与鼓舞,是提高德育工作时效性的有效途径,课外活动多以集体的方式进行,是学生自愿参加。因此,他们会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这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团结互助的团队意识及集体主义精神,克服困难的毅力。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修养,开拓视野,同时也起到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

此外,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公共意识,培养学生积极的思想情感。组织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开展“远离,珍惜生命”的宣传活动,这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关爱他人,助人为乐和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

三、深入学生生活,了解学生,亲近学生,及时发现出现的不良行为及时纠正,及时引导

教师要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从多方面培养学生教育学生。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在这过程中需要有人引导他,当他偏离道德准则时及时把他拉回来,引导他走入正轨。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做一个细心人,深入学生生活中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积极开展个别谈话与反映他们心声的集体活动,用“因材施教”的方针,重视做好转化工作,变简单灌输为启发诱导,变消极约束、看管为积极自我激励、自我管束增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效果。例如,有几位同学的时间观念较差,纪律散漫,上课迟到,我就及时找他们来谈话,在谈话的过程中我特别注意自己的引导方式方法,以免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不是直截了当的指出他们的不是,而是给他们讲一些关于时间观念、纪律的故事,给他们讲珍惜时间、遵守纪律的重要性,从而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能改正过来。通过个别谈话,这几位同学都很快转变了过来,再也不迟到,再也不捣蛋,对待人也文明礼貌了。因此,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只要深入学生的生活,充分了解学生,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教育原则,将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四、密切与家长联系,争取家长的配合

家庭是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广泛、深远而持久的;老师是学校与家庭取得联系的纽带,争取家长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学生。老师要主动向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外的表现,介绍学生在校内的表现,介绍学校教育的计划和对学生的要求,向他们宣传教育的意义以及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交流教育经验,共同探索教育学生的措施、方法,提高思想教育的可实施性。在取得家长的联系,向家长反映学生情况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首先要尊重家长,抱着和家长共同研究、探索的态度,其次是向家长反映的是真实情况,而不是告状,所以语气要委婉,方法得当,既反映缺点又反映优点,既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能起到促进的作用。教育是长期的,持久的,因此,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也应是长期的,持久的。

总之,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要多管齐下,与时俱进,因材施教,不断提高道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道德标准的合格人才。

大学生德育周心得体会篇6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因此,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并认真学习德育工作政策文件,提高认识,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为了确保对学生德育工作的顺利实施,我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理论学习和德育实践研究。

1、加强师德理论学习。我们在教师政治学习的时候,认真学习了《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和省、市教委有关师德教育和建设的文件资料等,有效地加强了师德建设。

2、积极参与德育科研活动,我们以新课程理念努力转变班主任的角色,并通过小课题研究、理论学习、案例撰写等形式开展德育科研活动。每位教师都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撰写学习心得体会,提高了自身的德育理论水平。

1、爱国主义教育:

学校德育处认真抓好了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国家意识,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

2、安全法制教育

(1)加强安全知识的宣讲教育;

(2)继续抓好学生校内、校外的安全工作,签定有关责任书,规范制度,落实好各种措施。本学期此项工作运行良好,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3)各班深入学习贯彻《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一些苗头性现象及时加以教育,杜绝学生的各种违纪现象;

(4)开展了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如黑板报、专题广播等,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

大学生德育周心得体会篇7

一、摆在首位,做到心里

德育教育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一项育人工作。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教育工作的首位,把它作为主导,“要抓住机遇,大力推进德育工作,切实把德育工作做到学生心里”。

二、重在实践,体验过程

思想道德教育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德育,把德育置于一个特殊的地位。在德育教育的方式上,我们的做法是“重在实践、体验过程”,做到“三个结合”。既“以人为本”与“依法治校”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校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广泛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进感情,获得友谊。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大家和谐共处、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从而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必须使学生获得对“美与丑”、“善与恶”,更加鲜明的辨别力。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紧扣时代脉搏,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的注入新鲜血液,才能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

三、巧抓机遇,不失时机

人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在自然的生活中形成的,这是人的德性形成的一个基本规律。因此,抽象道德戒律,光说教是不能深入人心的。特别是现在人们的思想已驶入了现代化的快车道。小学生耳闻目染,其思想认识也已变的逐渐复杂起来。如不能及时的、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工作,势必造成社会危害。

四、走进学生,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就是要以人为本,要把关怀作为德育的内在要求,去关注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感情世界,关注学生的生命。人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在自然的生活中形成的,这是人的德性形成的一个基本规律。因此,抽象的道德戒律,光说教是不能深入人心的。特别是现在人们的思想已驶入了现代化的快车道。小学生耳闻目染,其思想认识也已变的逐渐复杂起来。如不能及时的,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工作,势必造成社会危害。加强小学生教育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细致的育人工程。它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精心策划,不断用生动的、贴近生活的实例来充实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