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十一心得体会6篇

时间:2023-05-20 作者:Brave 心得体会

如果没有一个深刻的思索,就无法将体会写得更有意义,心得体会是提升我们个人思想高度的有效材料之一,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庆十一心得体会6篇,感谢您的参阅。

庆十一心得体会6篇

庆十一心得体会篇1

国庆节前天晚上去天安门看升国旗,我们是晚上10点左右出发,大约过了1小时到达王府井,虽然已经深夜,但由于是国庆前夕,王府井还是人流涌动。我们是走着逛着到的天安门,天安门前已经是人山人海,我们知道明天看升国旗可能有点困难了。

由于都想容易的看旗,所以我们都费力的往前挤,其实根本不是你挤,而是你随着人流往前挤。周围已经有很多人,有的在唱着有关国家富强的、祝愿祖国的歌曲,有些人在围着打牌来打发时光,而这些人屁股下边都坐着一张报纸,周围还有不少再买报纸,嘴里喊着卖报纸,称既可以看还可以座。

2点开始往广场里面走,一点秩序也没有,警察同志维持秩序,排成人墙,挤得东倒西歪。我们终于进去了,位置有些偏,警察让我们全坐下,因为站着的话根本什么也看不见,但就有很多人一直站着。

升旗开始了,奏国歌升国旗,国民们一哄而起,警察叔叔根本控制不了。

升旗结束了,太阳升起,举目一看,天安门广场上全是废旧报纸、矿泉水瓶子,环卫工人们在奋力的清扫着,垃圾如山。当人流渐渐散去,抬眼望去,天安门广场其实是很美丽的,福娃雕塑,布达拉宫新景,鲜花锦簇,美丽无比,但垃圾却也在其中斗妍。

高中时曾读过一篇文章,好像是叫《可怕的日本人》,书中捉了一个故事,日本人参加完一个大型演讲,地上竟然没有一张纸片。大和民族确实有它的伟大性!在这一点上,我们是败给了日本。

首都广场在国庆节竟成了垃圾广场,让外国人看见,我们的颜面何在?

庆十一心得体会篇2

蒋方舟对李咏的评价是:“大叔中把握分寸很好的,处于猥琐和不猥琐之间!”这话放到微博上,可能要掀起一股腥风血雨骂仗,放在李咏的新节目《中国面孔》里,就成了个淘气的调味品。当然,调侃不是目的,口水之外,对文化的挖掘才是节目的核心价值。

仅从《中国面孔》的节目的构架看,一位主持人,两位“观察团”嘉宾,加上由三男三女构成的“男才”和“女貌”明星嘉宾竞答阵容,可以说是大多数文化或益智类节目的标配,并无稀奇之处。节目的创新点在于,它仅只围绕着中国人的面孔做文章,首期节目的九道竞答题涵盖历史、科学、人文,甚至将触角深入考古和人类学领域,从一个面孔的截面上将文化类节目朝着纵深向牵引。

节目《中国面孔》可谓是以小博大,每道小题目背后都可能引申出大文化。以第一道古人类头骨问题为例,邀嘉宾竞猜的是其“他们拔掉上颚骨侧门牙齿最不可能是哪一项”,如要嘉宾猜直接侧门牙缺失的原因,那不科学,因为这样的问题可能就连人类学家也没有答案,但是通过对最不可能的原因的猜测,引发的是嘉宾对5500年前的先人生活习俗、审美情趣和社会阶级等方方面面的畅想,甚至还有嘉宾从非洲唇盘族的风俗上取经。

其实最终答案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通过一颗古人的头骨,将古、今、中、外的文化和习俗等来了一次大贯通,这大抵也是节目希冀图谋的文化深度。为此,节目组还请来了相关专家答疑解惑,尤其是独具慧眼的刑侦专家通过对古人头骨的洞察,为我们还原了这位5500年前大汶口文化人类的样貌,而他通过面孔技术破获的千余起案件,同样令人肃然起敬。

在文化深度的基础上,节目同时还不乏娱乐的追求。以“四位古代美男子中哪一位是因为貌美而死”题为例,除了话题带出的人物历史和当时社会风物,问题本身也够三八,够八卦,耶够劲爆,非常符合当代人的娱乐精神,节目为丰富表现形态,这部分的人物介绍还采取了演员无厘头表演的形式,喜感十足。

而该题的答案亦十分有趣,原来晋朝帅哥卫玠是因相貌出众,生活备受困扰最后抑郁而终,只能叹息卫玠生不逢时,要是生在当下,那一准是位偶像巨星。而节目中请来的“色教授”更是语出惊人,一眼就看穿并直言不愧地道出了女嘉孟瑶宾经血不调,说得性感的孟瑶恨不得找个地缝。在这方面,《中国面孔》也可以说是雅俗共赏,套用蒋方舟的话说:“是文化节目中把握分寸很好的,处于猥琐与不猥琐之间!”

近来文化类节目多在汉字上打转,《汉字英雄》、《成语英雄》、《中国成语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走红的背后,其实是信息爆炸带来的文化疏离,而这些节目以益智竞答居多,嘉宾往往以大秀知识储备来蛰伏大众,节目收获的更多是紧张和惊叹,并无太多文化纵深的延展。

山东卫视推出的《中国面孔》则立足于文化本身,它并不以高密且精准的知识量作为基准,仅仅九道题就撑起了时长一钟头的节目,小小题目的背后,是由点及面、以小博大的文化追求。到目前为止,仅从一个文化额截面来挖掘中国文化的节目似乎还是首度。

庆十一心得体会篇3

在不知不觉中,一周又过去了,今天我们开始了预备党员培训班的第三次课程,每一次的课程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和感受,当然,这次也不例外。

在这次课程当中,老师所讲的主题是党性修养,老师十分系统的讲解了其含义、必要性以及如何提升我们党员的党性修养,我觉得对于广大党员来说是一个十分有用的课程,那么经过老师的讲解,我们对于党性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从而我们可以在日常的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党性修养,完善自己。

党性,即一致的行动,一致的意见,集体主义。我们要使许多自觉的个性集中起来,对一定的问题,一定的事情采取一致的行动,一致的意见,有统一的意志,这是我们党性所要求的,每个干部都要把党性放在第一位。党性一方面表现在党组织的整体上,另一方面党性还具体体现在每一个党员的政治立场,思想观点,理想信念,道德操守,工作作风,纪律观念的工作实践等方面。

作为一名大学生,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们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党性修养,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在同学们当中起到榜样作用,以严谨的态度和素养来面对学习生活中的一切事情。那么在当今面临各种挑战的环境中,包括新的党情、国情、世情,新的挑战,经济全球化挑战等等,提升党性修养就更值得我们去注意。

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修养、政治修养、思想道德修养、文化知识修养、作风修养以及组织纪律修养。不断加大理论学习力度,并且对相关的活动积极参与,以一个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更加优秀。

庆十一心得体会篇4

2020年的庚子春节,街道上看不见熙熙攘攘的人群和车水马龙的繁忙,行色匆匆的人们面戴口罩,眼神中互相是戒备与疏离……每天增长的确诊数字,不断扩大的疫情地图,时刻牵动着14亿人民的心。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形势严峻,在这场看不见“敌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却有这样一群人,逆流而上,用尚且稚嫩的肩膀,众志成城,扛起了“爱的桥梁”。

那一天,白衣着身,是英雄出征战场的铠甲。近日,网路上有一个热门话题,“最美的背影”,点赞最多的一张照片就是几位医护人员,穿着严密的防护服,站成一排,赶赴病房。我们在过年,他们在帮所有人过关,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为了谁,因为你们的坚守,让我们不再恐慌,因为一袭白衣,让我们看见最美丽的铠甲。曾经将名字写在校服上的90后们,变成如今将名字写在防护服上的一线战士,防护服下的他们,也和你我一样,是子女、是父母、是挚友,是鲜活灿烂的普通人。他们怕吗?当然。但正是他们,在危急时刻,克服恐惧、义无反顾地“顶上去”,是他们,面对肆虐的疫情,始终坚守在自己岗位上;是他们,用逆行的单薄身躯,筑起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正如武汉市中心医院的护士长唐莎所形容那样:“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罢。”这群90后,是拥有着隐形翅膀的天使。

那一刻,青丝斩断,是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1月26日,一则“光头护士”的新闻一度引起关注,武大人民医院东院区神经内科护士单霞,身为90后护士、两个孩子的妈妈,在医院被确定为定点救治医院后,她果断将两个孩子送离了身边,并且因为毛发也可能沾染病毒,所以自己在家毅然剪掉了齐腰长发“光头明志”。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同样拥有长发的我,更能理解这一决定的深重意义。女孩儿爱美,剪掉长发尚可,但是剪成光头,哪怕男士,又有几人有此勇气?当大家感动地说“这身白衣穿得太沉重”,单霞却觉得剪个光头真心没什么,“只是为了我好戴帽子,好穿防护服,好上战场,好保护自己和同事”。因为穿上了这身白衣,戴着护士帽,有了信仰,即使害怕也不能后退,为了切断传染源,努力救治病人,他们做的事情,比剪发还多得多。“如有不幸,请捐献我的遗体研究攻克病毒”“关键时刻我不会逃避,我也不会做逃兵”,这些话,都出自一名95后的小女孩之口,武汉科技大学天佑医院肿瘤科的护士李慧。疫情爆发到现在,从除夕夜开始,她坚守在工作岗位,从未离开。因为有这样一群年轻巾帼英雄无私勇敢,在病毒面前毫不害怕,舍身为民为国,让人们看到了他们为之战斗的决心,坚定了我们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强大信心。

那一句,义无反顾,是赤子心怀感恩的大爱。24岁,恰是青春正好的年纪,但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的护士佘沙,却有远超这个年纪的担当和感恩。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幸存的她,见证了全国各地对灾区人民无私的援助。医院发布召集第二批援汉医疗队成员的通知后,她就主动报名请战,在她和护士长的申请理由中,最让人动容的就是那句“因为我和其他护士不一样,我是汶川人”,与此相似的,还有一名95后男护士许汉兵所说的,生在中国是件幸运的事情,危险的时候肯定不能退缩”,奋战抗肺炎一线的他,在防护服上郑重写着“精忠报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句话,看似简单,生活中很少有人能够做得到。为了家国大义,付出所有、哪怕生命的代价,他们,为我们诠释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澎湃爱国情。年轻的90后,曾经被人们称作是“垮掉”的一代,很多人质疑,我们是否能够担负起建设国家和民族的重担?是否能扛起中国走向未来的坚定脊梁?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无数90后在严峻疫情面前挺身而出,奔赴一线,不顾个人安危,深入一线探访疫情真相的青年记者;除夕夜整装待发,支援前线的解放军医疗队;各地医院,在请战书上坚定地按下红手印的医护工作者;还有心系武汉,捐助物资善款的海内外爱心人士。无数感人肺腑的事情中,90后用实际表现告诉社会:我们,一定行!滴水汇成江河,有14亿同胞站在我们背后,众志成城万众一心,请相信每一个人的付出,相信阴霾过后终有灿烂彩虹。

庆十一心得体会篇5

我们小组三人是在卓老师介绍的一工地施工队上参加实习的,在一个多月的日子里我们几乎每天都和施工队形影不离。从一开始的陌生人到随意闲谈的朋友,我们学着一点一点主动的去与人相处,交流。我觉得这一点很重要,不管是为了更好的学习,还是仅仅为了能与他人友好和谐相处,主动,礼貌的交流都应该是很必要的。只有掌握了一定的交流能力、交流技巧,氛围和谐了很多事情协调起来就简单得多了,毕竟任何一个工程都不是某一个人之力建起来的。建筑工业是一个跨多个专业领域的行业。尤其是当你是一位管理层人员或即将往该方向发展,交流,协调就变成了工作的重点。在这一点上我们表现都还不错,以一个施工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身体里充满了那份应有的激情与责任感,切切实实的融入到施工队中,成为其中的一分子。

房屋建筑工程是我们专业的方向,所以建筑工地是此次实习的重点。在此次实习中,我们了解了商品住宅房屋建筑工程的功能布局、造型美观等设计理念和施工务实的方法与工艺。由于我们加入时工程已经建到十三层,所以错过了很重要的那部分基础工程。每天我们都是站在施工员的角度,做着一些施工员该做的事,放线,打标高,检查模板、钢筋,浇筑混凝土,验收砌体……

给我体会特别深刻的是:

建筑工程一般都存在分包现象。由于这个工地上的管理模式稍有一点儿不同,工人拿钱与施工队签字没什么联系,所以存在一些素质较差的班组对施工员的话经常是爱听不听。不按要求施工或要求整改的不按期进行,这就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一些细部工程的进度及质量,增加一些不必要的工作。如有一楼层的阳台装饰柱浇筑完了一复核,垂直度都跑得没边了,最后不得不全部打掉重做

“关注就是责任,实践自有力量”这是我在一份报纸上看的,现在也成了我所信奉的格言,更是此次实习的最大感受。也许是对本专业的爱好与兴趣,也有可能真是实践的力量,总感觉此次实习活动过得轻松而又充实。

认识实习,培养专业兴趣是此次实习的目的。我们看了许多工地,每个工地都有种流连忘返的情节。正是这种刺激感,我们对每个工地的状况和实际的印象也更深。下面就是我在此次认识实习中所见所闻所想的,也可以说是一点总结或心得体会。

这次实习非常匆忙,时间比较紧,也正是这样才让我们在较短的时间内接触了相对丰富的内容。此次实习,我们走访参观了如:港口工程,桥梁工程,民用房屋建筑工程,工业厂房工程,商业写字楼工程等。对此,我就分门别类的记叙此次实习。

房屋建筑工程是我们专业的方向,所以建筑工地是此次实习的重点。在此次实习中,我们了解了如商品住宅、商业写字楼、教学专用、工业厂房等房屋建筑工程的功能布局、造型美观等设计理念和施工务实的方法与工艺。

给我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刻的是:

1、外脚手架的高层搭设。

2预留孔洞的施工。预留孔洞施工在建筑工地施工中常会出现忘留,留置错位等通病,在建筑工地屡见不鲜,也是我此次实习所见到的最多败笔。对此,我决定作为一个工程技术人员必须熟读图纸,把握细节,并加强与个施工班组之间的协调与交流,是孔洞预留等细部构造处理完美。

3文明施工问题。对文明施工的印象,此次实习中确实给了我耳目一新的感觉,也改变了对工地的一些看法。在市场经济的制约下文明施工较以前几年有了很大的改善,无论是在工地ci形象识别,还是材料堆放都已经开始接近标准化,但是与书本理论相比还存在不足与瑕疵,众观全局还是有很大的改良。

4特种工种持证上岗。如:塔吊司机,电焊工,消防等特殊工种的技术要求高,从业人员都必须取得职业上岗证书才有资格进行工作,而现在的工地在这方面还不是相当的完善。因此,我觉得工地在招聘工人的时候应严格把关资格审查,这样既有利于工地现场安全,质量可靠。同时也能激发工人接受教育获取证书的热情。

在这些印象深的方面,我是利用辩证观的是思考方式来浅谈其好与坏。此次实习,在房屋建筑项目中还认识了许多以前未见过的工艺与材料如:后浇带、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无梁楼盖、等一系列工艺和结构。让我在理论联系实际,实践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大大开阔了眼界。

庆十一心得体会篇6

17年薪火相传,17年坚守初心,17年砥砺前行,17年顽强拼搏。17年前,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众志成城、迎难而上,守护了20__年的春天,如今,还是不变的共产党人,也必将迎来20__年的春暖花开……

赏浪漫樱花、品楚遗风韵,武汉这座温和而美好的城市在人们欢聚喜迎庚子年的时候生了一场大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疫情肆虐下,有一群人“逆向而行”,无畏出征。

“医院是战场,作为战士,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拥有60多年党龄的共产党员钟南山告诉公众“尽量不要去武汉”,自己却义无反顾地冲到了最前端。“把所有人都换下来,共产党员上!”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硬核”发声,他们用亲身行动诠释着入党誓言。“我是党员,让我来”,北京“小汤山”非典定点医院设计者黄锡璆博士年过八旬,郑重请战赴武汉支援火神山医院设计建设……

这些英雄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共产党员,他们责任重大,他们使命光荣,哪里任务急难险重,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是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给了他们前行的勇气和斗争的力量。

回顾17年前,钟南山“把重症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在非典战役中敢医敢言,带领人们走出噩梦;黄锡璆24小时完成小汤山非典医院的设计图,七个昼夜建成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级传染病医院;医学博士刘维宇病重后要求在自己身上做试验,誓言为抗击非典病魔贡献最后一份力所能及的力量,尽一名共产党员应尽的责任……

共产党人初心使命薪火相传,17年前的那些坚毅的身影又再一次显现,我坚信,那场伟大的胜利也必将接续而来,今日,战“疫”必胜!

共产党员,就是时刻准备着,当祖国召唤的时候,当人民需要的时候,全力以赴、冲锋在前,用平凡之躯,筑防护堡垒,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全国各地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们也在防控疫情斗争中充分发挥着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聚焦我生活的重庆市璧山区,一面面旗帜正涌现出来。

“党员多跑腿,居民少出门”,璧兰河1号小区党支部发动党员身先士卒、免费提供“保姆式”生活服务,用党旗筑起居民疫情防控的“安全墙”;“疫情不结束,每天都会走下去”,丁家街道三五村党支部书记孙绍容每天步行10公里挨家挨户排查疫情;身残志坚,不失为民之心,失去右臂的残疾党员尚东田主动请战,配合党员干部在防控一线贡献独特的“一臂之力”……这一面面旗帜在祖国的广阔大地上高高飘扬……

无论风雨沧桑,或是岁月斑驳,共产党人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用双手托举起希望和美好。

我们坚信“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的时刻必将到来;我们坚信“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的时刻就要到来;我们期待春暖花开时,相约樱花树下……

加油,武汉;必胜,武汉!

加油,中国;必胜,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