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是心得体会的基础,反思是其不断提升的动力,好的心得体会可以给读者带来新的思考和启示,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观看榜样四心得参考7篇,供大家参考。
观看榜样四心得篇1
所谓习惯,是之于生活中最平常的存在;早起的一杯温水,是习惯;睡前的一杯牛奶,是习惯;疫情面前,他们始终冲在第一线,亦是习惯。他们不是别人,他们是医务工作者、是工作人员,是我们的守护神,是最美的逆行者。
舍身取义化身“守护神”,情义深责任重。是什么让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毅然前往一线?是什么让无数医生护士主动放弃休假、放弃与家人的团聚,请愿前往一线支援武汉?是为了千千万万家庭的安康,为了确保病患得到及时的收治,于是他们转身逆流而上,不是朝着家的灯光,而是背离家的方向;不是走向年夜饭的饭桌,而是奔向急救室的病榻。看着一封封按满红手印的请愿书,他们说“不计报酬、不论生死”,他们说“我是教授,我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我是共产党员,我要冲锋在前”。不觉中,早已泪目,疫情面前,他们选择不放假、不离城、不退缩,他们穿梭在生死之间,用自己的青春挽救别人的生命,为我们构筑起一道牢不可破防控疫情的铜墙铁壁。在此,愿广大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保护好自己,我们等你们回家!
精准监控成为“保卫神”,措施全应对稳。疫情爆发以来,各地紧急响应,截至25日21时,除尚未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或确诊病例的西藏外,所有发现新型肺炎病例的省份均已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多地卫生系统、公安系统全部取消休假,全员在岗,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之中,时刻坚守岗位,带班值班,做好应对处置准备。各基层组织积极参与疫情防控,成立疫情防控尖刀班,以村民小组为战区,包组连户、责任到人,做到“宣传家喻户晓、排查精准到人、监测各家隔离、村口份分兵把守、情况每日一报”,一系列的措施快、准、稳,有条不紊的缓解了群众的紧张情绪。唯愿在众多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尽早战胜疫情。
众志成城全民“鼓励神”,同命运共风雨。随着疫情的态势不断严峻,众多防护物资,如:护目镜、n95口罩、一次性医用口罩、防护服、手术衣、防护面罩等出现了严重短缺的现象。就连医院,也已经不能满足病患的需求。武汉市蔡甸区,一座崭新的“小汤山”——武汉火神山医院正在拔地而起,无数建筑工人和前线的医护人员一起奋战,争分夺秒筑建起一道道抗击病魔的医护城墙。河南、福建、浙江等地的医用防护品生产线,也马力全开、春节不休息,尽最大所能为一线奋斗的战士们提供最有力的物资保障。在接到武汉的紧急救援后,来自全国各地的救援物资,也在源源不断的运往武汉。希望所有的群众们高度重视,保护好自己、也是保护好他人,我们共同努力,战胜病毒!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英雄,灾难面前,他们毅然逆向前行,不畏生死,他们当之无愧是这个时代的英雄,向英雄致敬,愿英雄早日归来。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爆发,似乎印证了火星男孩的预言。大自然在向我们宣战,无论是疫情、风暴、山火、或是蝙蝠的全方位攻击,多灾多难的一年也注定是团结奋斗的一年,因为,有你们在,有大家在。
可曾想过,新年会过的如此压抑,而这个假期会越过越长,你们是不是还在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为着人类的存亡而拼搏奋战,不眠不休。我想,今年的感动中国人物就应该是你们。
今年的2月14号很特别,有人收到隔空的告白,有人想念一个拥抱的温暖。在武汉金银潭医院里有一对医护夫妇,因为记者的采访才得到短暂的相见,这一层楼的距离,想必是你们结婚十四年来最近又最远的距离。伉俪情深,同在一线彼此挂念,你护守世界,我守护你。
爱是一个眼神便可以与你心意相通,“请问,你是陈炳吗?”“你是小奇吗?”战场上的偶然相遇,仅仅从眼神中便能确认对方,一个短暂的拥抱,让我知道并肩作战的你好,就好。还有着许许多多的你们,在疫情面前,让爱永远成为进行时。
爱还是舍小家为国家,“原谅爸爸不能把你抱在怀里好好疼爱。”隔着玻璃的慈爱会成为一个父亲永生的记忆。这是身为医护人员的你们为大家的一举一动。
爱是一万年太短,来世再见,一对白发夫妻在医院的帮助下携手在icu牵手告别。“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所以牵了我的手,来世还要一起走,所以有了伴的路,没有岁月可回头,这不是告别,这是在约定下次相见。”
爱是一封书信,一句老伴你还好吗,是几个猕猴桃不能承载的关怀。这是老人们的乐观和沉甸甸的爱。
“等你回家,我保证包一年家务。”这是一个男人对妻子的理解,也是对妻子的鼓励,虽不在“战场”,我也要与你同在。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在大自然面前,人都是弱小的,但是此时的你们让我看见了希望,你们是勇敢的,有爱的。爱是携手守护世界,因为有爱,我们不怕灾难,因为有爱,病毒一定会被打败。
在钟南山爷爷的脸上,凝重的表情渐渐散去,灿烂的微笑预示了战胜疫情的曙光即将到来。
感谢你们,可敬的医护人员,你们辛苦了!
祝愿每个人都可以健健康康,爱护环境,对世界温柔,爱护自己,珍重他人。
观看榜样四心得篇2
?榜样》系列节目,为我们展现了当代各行各业党员心怀人民、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的鲜活事迹。从个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先进模范党员的忘我奋斗的行动中,我看到了优秀共产党员的真实形象、体会到了人民公仆的珍贵品格、领悟到了共产主义信念的深刻内涵。
荧幕上的`这些榜样人物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深深热爱自己的岗位,把为人民群众服务当成自己的乐趣和价值追求,并持之以恒付出。有句话说得好:“你把群众放在什么位置,群众就把你放在什么位置”。有人说:“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正是由于他们把群众放在最高的位置,在岗位上热情为群众服务,从而获得了群众的认可和口碑,他们在为别人奉献时实现了自己的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做的是有意义事,他们既普通又崇高,既平凡又伟大,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共产党员,他们用自己的点滴行动,用自己的坚定执着书写着“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优秀共产党员品质,从而走上荧幕成为榜样。
每一名党员都要向他们一样,始终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把坚守的信仰、奉献的人生、勇敢的担当、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时刻牢记的信条,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勇于担当,恪守职责,扎实苦干,无私奉献,践行为民服务宗旨。”
观看榜样四心得篇3
她是一个平凡的女性,膝下无子,却被几百名孩子亲切地称为“妈妈”;她对自己过分节俭,却创办了免费女子高中,帮助数千名山区女孩改写命运;她身体羸弱,仍然不遗余力的践行着“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她就是时代楷模张桂梅。
每当学习张桂梅老师的事迹,我都能被感动得热泪盈眶。同为教师,我深知教育的不易。学生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思想。作为教师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作为教师,我们不仅仅要做好本职工作,还要接受自己良知的拷问。虽然,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不同。张桂梅是高中的校长,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但是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没有变的,为党和国家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是一致的。
张桂梅老师把自己活成了一盏明灯,照亮了大山女孩的学习之路。她说,一个受教育的女性,能够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于是,她自己节衣缩食,却把工资、奖金和各种捐款100多万元全部投入到贫困山区的教育中。于是,她扎根贫困地区40余年,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创办全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帮助1800余名山区女孩圆梦大学。
张桂梅老师对待教育事业是执着的,是无私的。张老师虽然身患多种疾病,却丝毫不影响她对教育事业的孜孜追求。她为了不让一名贫困女孩失学,坚持家访11年,遍访贫困家庭1300多户,行程十万余里。张老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爱岗敬业,什么是爱生如子。张桂梅老师的先进事迹,折射出对党、对国家、对教育事业无限的忠诚与深沉的热爱。
张老师有一段令人肃然起敬的独白:“有人说我爱岗敬业,有人说我‘疯了’,也有人说我为了荣誉,也有人不理解……说到底是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让我直面这片土地时,心里不愧。”多么铿锵有力的话语,她就是这么一个人,有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
我也是一名党员教师,我要学习张桂梅老师爱生如子的高尚师德,别人的孩子当做自己的孩子来教育。我要张桂梅老师学习坚毅执着、与困难顽强斗争的精神,服从学校工作安排,完成学校交给的工作任务。我要学习张桂梅老师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在工作中发挥一名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我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潜心钻研业务,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明珠教育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观看榜样四心得篇4
昨晚收看了中央电视台的两学一做特别节目《榜样:教师党员支月英》,让我认识了这位优秀的共产党员支月英。支月英,女,汉族,1961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教师。19岁的她为了祖国的教育事业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的选择了远离故乡到海拔近千米的泥洋小学,交通不便、环境恶劣多少老师来了又走,但她却用35年的坚守来诠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教师这四个字体现的淋漓尽致。她在平凡的岗位但她却一点也不平凡。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她最好的写照,她生病刚做手术就立刻赶回学校,她为工作忘记自我,心系着山里的娃。她是甘露、是清泉,她用自己的信仰征服了所有人,她可敬可佩。她用她的汗水灌溉出了教育之花,在一条平凡的路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她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她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她赋予了党员新的时代意义。在这35里她一边教书育人,一边在不断学习为探索农村的教学模式,她是党员中活到老学到老的典范。她就是我们学习的模板,是我们的镜子。
她是一泓清泉,流过那片土地;她是棵大树,守望那座大山;她用她的柔弱之躯,行走在大山深处,用脚丈量教育的宽度,用情加深爱的厚度,用心拓展生命的宽度,用爱的火焰托起了孩子们的希望。
观看榜样四心得篇5
心中有三问
一问:如果每名共产党员都是他们,迸发出的力量该是如何的气势磅礴?一群人、一辈子、一件事,一生只做一件事的宋书声,从懂点文化开始苦学两门外语,把马列思想翻译到中国,给我们带来了党的灵魂。贺星龙18年坚守为村民上门医诊,不畏道路艰难,为一线的村民们带来福音。缉毒英雄印春龙、测绘大队郁期春,他们在各自领域里,不畏生死、不惧寂寞,为民分忧、为国担当。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如果我们每名共产党员都是他们,岗位上尖兵、优秀分子,我们的先锋作用就会充分焕发出来,这种力量将汇集成流、气势磅礴。
二问:如果每位支部书记都像他们,干出来的幸福会是什么样的源泉?
治软治穷村党支部书记李元敏,一名女党员,热心带领班子成员,带领少数民族村民勤劳奔小康。鲁家村党支部书记朱仁斌弃商从政,大力抓好乡村建设,人称ppt书记,建起家庭农场,证明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他们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是他们,真正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了极致;是他们,事必躬亲,每一步都留着他们的汗水、心血;是他们,用智慧、苦干为百姓们带来了幸福。如果每一位党支部书记都是他们,我们的连队在奔全面小康的路上是不是欢声更响亮、路途更轻盈!
三问:如果每名共产党员都有他们的境界,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还会远吗?
卫星导航事业20年的追梦人王淑芳、高温超导领域的专家赵忠贤,他们为国家的事业舍小家为“大”家。还有他们:宋书声、贺星龙、印春龙、郁期春、李元敏、朱仁斌,还有许许多多如他们一样党员干部,他们怎么会不知苦累呢?只是他们把岗位当成坚守、把工作当成事业,他们心怀一心为民崇高理想,他们心地善良如清泉,他们坚定信念如山峰。如果我们每名共产党员都有他们这种忘我的境界和情怀,一个个目标就会势如破竹,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还会远吗。
行动如何做
做一个不怕难不怕累的共产党员。工作总会有辛劳,要做到不畏艰难,是需要不断地锤炼的,作为职能部门负责人要躬身实践,面对诸多的工作,学习宋书声等榜样,一个个攻艰克难,完成好每一项任务。
做一个一心为民的共产党员。作为公职人员,在履职尽责中要把为民服务当成第一服务宗旨,学习李元敏等榜样,要有以民为己任的情怀,扩展服务的理念,在即时即办的基础上,考虑长远,让更多人享受到全心服务的更多红利。
做一个有境界情怀的共产党员。在平凡岗位默默奉献的党员干部有很多,真正领悟到、并将无私情怀境界运用到实践、尤其是取得非凡成就的党员干部也许就没有那么多了。我们是普通党员干部的一员,不能因为工作普通、平凡而放弃信念的筑就、信仰的锤炼,我们要学习贺星龙榜样,平凡中见情怀、平凡中见伟业,把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便是境界、便是精采。
观看榜样四心得篇6
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几天来,我先后通过新闻、网站对黄文秀同志事迹的学习,我深有感触。虽然我们素不相识,但我们都是战斗在脱贫攻坚战线上的战友,黄文秀同志是我们驻村工作队员的榜样,是我学习的标杆,是在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中涌现出来的时代楷模和先锋模范,是用生命坚守初心使命的优秀青年共产党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以黄文秀同志精神为榜样,真正做到心系人民,扎根基层,兢兢业业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无私奉献,不悔付出,勇担脱贫攻坚重任的.使命!
二、要学习黄文秀同志默默付出、甘于奉献的精神。
黄文秀同志事迹让我看到了一位优秀第一书记、优秀共产党员的担当和奉献,这激励着我在扶贫任务上要勤于实践、不断奋斗,肩负起这项新时代赋予我的神圣使命和责任。我要立足工作职责,在察民情、听民声、汇民意、解民忧上下功夫,深入到群众中,了解群众真正所需所盼所求,切实在联系群众中找到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把工作做细、做深、做到实处。
三、要学习黄文秀同志忠诚干净、敢于担当的精神。
忠诚干净、敢于担当是共产党人从历史中继承的优秀品质。我要学习黄文秀同志不怕困难、不惧风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切实做到扎根基层,尽职尽责,任劳任怨作为一名驻村工作队扶贫专干,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我要紧密结合工作实际,以榜样的力量激励自己,以满腔热血奔赴基层一线,专注投入,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乐观向上,顽强拼搏,不浮躁,不懈怠,不消沉,努力在平凡的岗位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实实在在为人民谋利益、为群众谋福祉。
让我们共同努力吧!脱贫攻坚战已进入最后关头,我为自己是脱贫攻坚战线中的一员感到骄傲,作为新时代党员,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担当、自己的选择、自己的作为,自觉肩负起历史赋予的伟大使命,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而努力奋斗。
观看榜样四心得篇7
今天晚上我观看了《榜样6》,榜样的身上有动人的故事、质朴的美。
做为我们广大党员干部要追寻“榜样之光”,奋力追逐榜样之光,在新的征程上贡献智慧与力量。追寻“榜样之光”,点燃为民服务的“务实引擎”。为民服务是广大党员干部的初心与使命。从引导牧民“减羊增牛”的廷·巴特尔到团结带领岛上群众兴建家园的海南省三沙市七连屿党工委,再到解决王坝村缺水问题的“当代愚公”黄大发,他们深入为民实践,用真挚之心和务实之行绘就“初心图”。
党员干部要主动对标榜样之“美”,为群众服务不能“坐着等”“慢着做”,而要见行动、有效率,要主动去做、马上就干,以起而行之的姿态为民办实事,以奉献自我、造福人民的热忱与信仰干好为民事业,坚持用真心真情真行践行初心使命,在为民路上“不变向”“不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