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叙夹议的心得,可以引起读者的共鸣,为了记录我们内心的真实情感,需要将心得写完善,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少年中国说课心得体会7篇,供大家参考。
少年中国说课心得体会篇1
五四运动过云了__年了,这一百年来留下的青春理想,青春活力,青春奋斗,正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生命力所在。
五四精神传递的第一点,是青春理想。邓小平说:“青年一代的成长,正是我们事业必定要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五四运动不就是承载着许多青年的爱国理想吗?随着时代变迁,祖国的发展,每个中国人心理都有一个宏伟的中国梦,这不就是五四精神历久弥新的体现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五四精神永存,并且伴随着我们走向新的时代,接受新的使命!
如果说,“青春理想”是五四精神的基础,那“青春活力”就是五四精神的第二层地基。“相信自己的力量吧,我们是青年。”臧克家的这句话很到位地诠释了“青春活力”来自于新时期的新青年。来自于我们,我们作为新一代的青年,背负着新的时代使命。使命从何而来?从长存的五四精神而来。接受使命的动力从何而来?从五四精神传递而来。
五四精神的精髓是什么呢?是青春奋斗。“青年要敢于做先锋,而不做过客、当看客。”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为了国家,有许多青年在这场革命中奋斗。为了国家的安危,有数不胜数的人在战场上奋斗。到现在,为了国家富强繁荣,不计其数的人都在努力奋斗。这就是五四精神教导我们的精髓。它没有随着时间消逝或是时代进步而没落,反而在时间的增长中扎根于我们心底!毛泽东也说过这样的话:“什么是模范青年?就是要有永久奋斗这一条。”
能凌驾于五四精神之上,就要包含在五四精神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爱国精神。我曾经看琮一则报道,一个小学生上学迟到了,跑到学校门口的时候国歌响起了。那个学生立马停下脚步,敬礼,向国歌致敬。这就是新时期新青年传承的爱国精神。虽然微小,但是新时代的我们仍能继承五四精神中最重要的部分,甚至历久弥新。
少年中国说课心得体会篇2
20__年我通过国考成为一名人民警察,20__年8月正式授衔。20__年入警誓词修订,制定新的警歌;20__年7月,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21年起,将每年1月10日设立为“中国人民警察节”;2020年8月26日中国人民警察警旗授旗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在我从警的第7个年头,我们有了自己的节日和自己的旗帜。我再次真切感受到了身为人民警察的职业荣誉感和肩负的职责使命。
我相信,大部分年轻的同志都和我一样,尤其是非公安专业的毕业生,在刚刚成为一名人民警察的时候,整个人都是懵的。我们知道警察是一个职业,能够给予我们相对稳定的生活和收入,却不知道自己究竟能够做些什么、做到什么程度。入警誓词、警歌、警旗给我们传递的就是身为警察应尽的职责、应担的责任。
我们要踏实。身为一名基层铁路警察,尤其是在扎兰屯这样的小城,我们偏安一隅,安稳的工作让人容易丧失斗志。但是,我们的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的枪林弹雨,并不需要我们随时准备以身犯险。这不代表我们就能放松自己,我们执法执勤就要坚守岗位,认真负责;我们办案就要精益求精,务求完美;我们公文写作就要涉猎广泛,字斟句酌;我们参加竞赛就要全力以赴,勇夺第一。我们明明年轻,富有活力,为什么偏偏只想在英雄峡谷逞能?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才能不浪费时光,不枉青春一场。
我们要锋芒。年轻人在脚踏实地的同时,更不能安于现状,故步自封。安稳一生固然很幸福,但是相对于漫漫一生,我们年轻的岁月十分有限。我们越来越不能熬夜、越来越容易疲惫,学习新的知识越来越慢、记忆力越来越不好,我们现在的每一天都是未来人生中最有活力的一天。我们要敢于挑战,羞于说“我不会、我不能”。我们还有大把的机会去尝试,大把的时间去试错,为什么只想在虚拟的战场逞强?敢于挑战不可能,才能收获沁润心扉的成果。
我们要担当。我们这一代人是幸福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甘于把最好的都给我们。我们不用承担撑起一个家庭的责任、不必为明天筹谋打算,所以才会评价我们是难当大任的一代。但是,在大灾大难面前,我们“80后”“90后”让人们刮目相看。在今年的次疫情防控中,千千万万个“80、90后”甚至“00后”医护人员、党员干部、公安民警、社区工作者、新闻工作者、志愿者奋战在各条战线,在疫情防控中发挥青年生力军作用。青年一代是闯关夺隘、攻城拔寨的先锋力量,是心系国家命运、敢于担当作为的一代。我们不应小瞧自己,为什么只敢想着在虚拟世界里逞英雄?我们要立足岗位、勇于奉献、敢于牺牲,我们不是生而勇敢,而是在责任、担当和考验面前,选择勇敢。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你我都是其中光荣的一员。让我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脚踏实地,敢露锋芒,担当作为,为建设平安中国、和谐中国、富强中国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少年中国说课心得体会篇3
中国共青团跟着党在前进中不断发展壮大,共青团是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在当今时代,也是青年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学校。共青团的全部奋斗都在实践着一个真理,也就是务必永远跟着党走。
这天,我们正奋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将建成富强民主礼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将变成现实。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是中国青年团的光荣使命。担负起这样的历史使命,共青团就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永远跟着党,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昂首阔步,奋勇前进。
作为一名共青团员,在思想上则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及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努力提高自我的思想素养,并在行为上和思想上努力向党组织靠拢。贯彻党的思想路线、政策方针,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我的力量。
少年中国说课心得体会篇4
吕顺芳,女,64岁,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官林镇义庄村农民。
吕顺芳小时因家境贫困,年幼的妹妹被忍痛遗弃。为了圆母亲晚年骨肉团聚的心愿,她四处奔波寻找妹妹,然而直到母亲去世也未能如愿。寻亲路上,吕顺芳发现还有更多有着同样遭遇的家庭,她暗下决心:“我要帮天下父母寻找他们失散的儿女!”
2000年5月,吕顺芳在家中办起了“寻亲驿站”,先后接待了来自内蒙古、陕西、河南、河北、山东等14个省区的3000多名寻亲者。为帮人寻亲,吕顺芳辞去工作,几乎花光了家中的积蓄。14年来,吕顺芳帮助300多名寻亲者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了亲人,使一个个离散多年的家庭破镜重圆,用爱心演绎着感人至深的人间真情。她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寻亲大姐”。
“虽然我自己的妹妹还没有找到。可是,想到有那么多的老人不再像我母亲那样抱憾,那么多的家庭能够骨肉团圆,我感到付出再多也是值得。”吕顺芳说,“不管有多大困难,我都会坚定而快乐地走下去。”
少年中国说课心得体会篇5
看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我印象最深的是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是凉山北部峡谷绝壁上的彝寨,海拔2800米,进出极为艰难,村民一年难得下绝壁一次。从汉族地区来的李桂林、陆建芬夫妻扎根这里18年,把知识的种子播种在彝寨。
18年如一日,李桂林、陆建芬夫妇教书育人,共培养了6届共149名学生。陆建芬现在还是代课老师,1个月的工资才230元。夫妇俩第一次来到北京,连照相机也没有。是他们,为偏远山区的教育事业撑起了一片蓝天。
评委给他们的颁奖词是: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求学的小手,19年的清贫、坚守和操劳,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发芽。
多么可敬的教师呀,在最艰苦的环境中拼搏,为了能后代学到知识,他们付出了一切,却无怨无悔,这种精神深深打动并激励着我,我也是一名教师,在较优越的环境中教书,还时而有些抱怨,叫苦喊累,真是惭愧,今后我要立足本岗,脚踏实地,做一名优秀的教师。
少年中国说课心得体会篇6
首先,党中央对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党的xx届六中全会对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加强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人事纪律提出了许多新的明确、具体的要求。党的xx大进一步提出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其次,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形势有了新的变化。试行条例的主要精神和主要内容是我们在1995年以前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认识和研究成果。试行条例发布实施近七年来,我们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更好地贯彻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xx大精神,保证我们党努力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必要及时对试行条例进行修订。
再次,新世纪新阶段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有了新的进展。适应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需要,既要从严治标,又要着力治本,逐步加大治本力度,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使广大党员干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必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的纪律和纪律处分方面的法规。
这次修订在具体内容和条款的设计上,注意正确处理了三个方面的关系:
通过例会上李书记的带领和工作空闲之余的自学,我对我党的纪律要求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同时也时刻提醒我要遵守机关相关政策法规,鞭策我做一个遵纪守法的机关干部。
少年中国说课心得体会篇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