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现代生活中,很多人都会花心思在房产上面,最近老人卖房被骗的事情关注了吗?以下是范文社小编和大家分享的老人卖唯一住房被中介私吞60万元,防诈骗心得体会3篇,提供参考,快来看看吧!
警惕!
警惕!
警惕!
针对老年人的新骗局出现!
一不小心房款就没了!
近日,厦门市思明法院
就审理了这样一起合同诈骗案
事情是这样的
年近七旬的王大爷退休后就一直独自生活,在厦门其名下有一套唯一住房。
因急需资金周转,王大爷委托某房产中介公司经理张某居间出售该套房产。然而,张某却在王大爷和买家林某不知情的情况下,冒用另外一家房地产公司的名义,与二人签订了《房产买卖协议》。
签约过程中,张某以帮助王大爷偿还该房屋设定的抵押贷款为由,提议将用于接收首付款的银行卡交给自己,并谎称银行卡会由其所在公司统一保管。
王大爷虽心生疑虑,但在张某一番劝说后,也就相信了张某的话,同意将售房、偿还贷款、过户等相关事项全部委托给张某办理。签约时,除张某外,没有其他该房产中介公司的员工在场。签约后,张某又编造了一个新的谎言,获取王大爷收取房款的银行卡及密码。
林某依约支付购房款后,房屋顺利过户到林某名下。而张某却私吞了王大爷银行卡里六十余万元的售房款,用于个人消费、赌博等。王大爷发现被骗后心急如焚,立即报警。
经查,张某赌博成性,欠下了不少高利贷。迫于经济压力,能说会道的他利用工作上的便利,以及王大爷年纪大警惕心不强的弱点动起了歪脑筋。
最终,法院这样判
思明法院判决被告人张某犯合同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十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元;责令张某退赔被害人王大爷的经济损失人民币近六十万元。
该案进入执行程序后,因张某名下无多少财产,经法院多方努力后仅执行到部分金额。后王大爷又起诉该房产中介公司要求索赔,最终法院判决房产中介公司向王大爷赔偿30%的损失。目前,该部分赔偿已执行到位,最大限度为老人挽回了损失。
法官提醒
近年来
针对老年人的诈骗案件多发
不法分子打着各种旗号
对老年人的房屋、养老钱实施诈骗
层层设套
诱使老年人陷入“房财两空”的困境
对于老年人来说
如何有效防范这种骗局?
怎样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房产、财产?
法官作出了以下几点提醒:
01在房屋买卖居间交易过程中,要对房产中介公司的资质进行核实,建议找信誉程度高的大公司进行居间委托。
02签订合同时,建议在房产中介公司的正规办公场所进行,且有二名以上的房产中介公司员工在场见证,并查看员工的工作牌,确认员工是公司的在职人员。
03仔细查看签订合同的主体,对居间方的公章进行核对,若与房产中介公司的名称不一致,不予签订合同,并向房产中介公司核实确认。
04通过合同上约定的房产中介公司的对公账户支付相关款项,不轻信他人,不将个人银行卡及密码交由他人保管、支配。
太过分了!
赶紧提醒下身边的老年人~
防诈骗心得体会1
电信诈骗可能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会给我们带来危害,所以学校精心组织安排我们学习关于网络安全的专题讲座,保卫科的老师为我们讲述了电信诈骗的相关知识、典型案例和如何防范诈骗等,使我受益匪浅。
在校园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见诈骗事件,他们也许会问我们是否需要网贷,也许会问我们是否有偿出借银行卡,甚至参加一些非法传销组织。如遇上述事件,我们要坚决的对他们说“不”。倘若一不小心误入歧途、中了圈套,不仅会使我们的财产安全受到极大的损失,也会对我们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如果要让自己的钱包和人身安全不受到损失,就要让自己的大脑时刻保持清醒,警惕着一切可能发生的不良网贷、电信诈骗事故。
讲座中提及的诈骗事件,主要分为网络诈骗和熟人诈骗两部分。其中,网络诈骗随着电信事业的发展,在近几年,对网络安全造成了诸多不良影响,那些无孔不入的小广告和虚假邮件信息,引诱着我们一步一步走入陷阱,一旦错误进入某某网站,会被这个假冒网站非法读取个人信息,罪分子通过窃取用户的账户密码等私人信息后,当病毒植入计算机,可能会对用户的信息进行篡改,从而造成个人的资金损失。而熟人诈骗更为可恶,往往是由犯罪分子假冒熟人、领导,利用受害者的信任,对其实施诈骗。
面对各种诈骗手段,根据安全讲座的教导,我们应该树立网络安全防范意识,时刻保持警惕,远离网络陷阱。其一是面对不明短信、邮件,不予以主动回复,拨打提供的所谓咨询电话,不进入提供的网址,自己进入正规网址查询相关信息,时刻保证自己处于主动方,而并非被动方。其二是不要过分依赖网络,如遇借钱,贷款等事件,应主动与对方电话或视频联系,如果数额过大应该与家人朋友联系,进一步确认事实真相,方可汇款。其三,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对所遇电信诈骗事件,进行举报和上报,向官方客服和辅导员进行汇报,防范团队再次作案。
面对网贷和电信诈骗,骗子所施展的手段五花八门,我们只要清晰的纠出其中利益,发现他们所实施的就是一个“骗”字,掌握一定的防御手段就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网贷和电信诈骗事件的发生。
防诈骗心得体会2
星期五,我们观看了一些防网络诈骗的相关视频。
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提防和惩治诈骗分子,除需要依靠社会的力量和法治以外,更主要的还是自身的谨慎防范和努力,认清诈骗分子的惯用伎俩,以防止上当受骗。
所以我们以后上网要小心,不能大意地上了骗子的当,绝对不能让这些有害于我们身体的健康的诈骗内容渗透到我们的心里。让我们迷失自我,最后害了自己,留下伤心而悔恨的眼泪,让自己难受。
所以我们要做好以下措施:
1、上网要小心。
2、尽量不上网,做一些绿化的事情,开拓心情。
3、交朋友时,留意他人的资料,不要加一些陌生人,然后让他人展开对自己的诈骗。
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话,反倒让自己悔恨,伤心。
一定要小心!防网络诈骗。别让自己的言行最后让自己伤心,让自己难受。
防诈骗心得体会3
在学习《网络安全与不良贷款》的讲座中,使我对各类电信诈骗手段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深刻地意识到了“校园贷”的危害,提高了对网络安全的警惕,也让我更有信心能够在未来防止此类事情的发生。可以说,此次讲座对我们的大学生活起到了很强的预防和保护作用。
“校园贷”的发生,使得许多怀揣着青春梦想的青年人失去对未来的期许,甚至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这对于任何一个家庭而言都是沉重的打击。而更加令人感到气愤的是,“校园贷”目前很难用法律的手段去为受害者维权,对此,讲座中提到,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要主动远离“校园贷”,落入“校园贷”的陷阱无非是因为缺钱,实在缺钱的话一定要告诉父母,切记不可轻信网络上的.贷款,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有效地避免落入“校园贷”的陷阱之中,真正的做到“远离校园贷,青春不负债。”
除此之外,讲座还让我深刻的意识到网络安全是何等的重要。现如今的大学生已经是人手一部手机,虽然方便了学生与家长之间情感的联络,同时也为许多网络上的不良分子提供了作恶的机会。他们会通过聊天,视频聊天等作为幌子,其目的是获得我们的人脸信息,之后再通过AI换脸的技术将我们的脸换到一些淫秽视频之中,以此要挟我们交赎金。这是当前十分常见的一种危害网络安全的手段。在讲座中提到,面对此类问题,我们应该提高警惕意识,同时要沉着冷静,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若是已经落入陷阱中,也不要惊慌,应立刻向有关部门大胆的反应自己被要挟的事实,不要惧怕不法分子所谓的“把视频发给你的亲朋好友”这种言论,只有自己勇敢起来才能最大程度的维护好自己的利益。
此次讲座令我受益匪浅,我相信,在经过这次讲座之后,我们的学生一定会安全使用网络,提高自己安全防范的意识,长此以往,我们的社会将会越来越和谐,网络环境会变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