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强能够承受着人生的不堪和磨难,但不能感受到事件美好的,只有折磨时,再加上推手,人也会走向深渊,迈向死亡。以下是范文社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刘学州寻亲含恨自杀网爆新闻事件相关参考资料,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欢迎你的阅读。
2022年1月24日,周一。
对很多人,这仅是个普通的上班日。
然而,对一名叫做刘学州的男孩来说,却是生命的终点,亦是一场解脱。
对于刘学州这个名字,一米和很多爱吃瓜的网友们一样,并不陌生。
就在一个多月前,“刘学州寻找亲生父母:出生3个月被卖,4岁养父母过世”的新闻出现在热搜。
后来,事件逐渐发酵。
12月15日,山西临汾警方通过DNA找到了他亲生父亲所在的家庭。
1月10日,刘学州前往内蒙乌兰察布与生母见面,他表示“特别开心,妈妈一整天都拉着我的手”。刘学州还称生母想让他在这边一起过完年再回去。
1月16日,刘学州发文称亲生父母受不了网上对他们的谴责,已将自己的微信拉黑,还称两人拿卖他的钱当结婚彩礼。
出生时被生父母卖掉,4岁时养父母去世,随后在读书期间遭遇欺凌,千方百计踏上寻亲之旅后却屡遭拒绝,因“买房”事件还被母亲拉黑、被网友网暴,但自己并未提到买房,只是想要一个家。
让人更加心痛的是。
1月24日,15岁的寻亲男孩刘学州在微博发布遗书,吞下几十片药片,最终不幸去世。
他是自杀,却也是谋杀,谋杀者们漫山遍野,来势汹汹,将他活活逼死,这就是一桩活生生的,事先张扬的凶杀案。
刘学州遗书的标题叫做“生来即轻,还时亦净”,一个轻如鸿毛的轻,一个干干净净的净,两个如此寻常又简单的汉字,这背后却是无尽的苦泪和屈辱。
遗书最后是这样一句话:“想给自己的一生一个交代,把痛苦倾诉到大海中。”
一个年轻的生命,到此终止。
不得不叹息,流言、网暴伤人的成本实在太低,但威力是如此的大,如屠刀一般杀人如麻。
老话说得好: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还记得五年前的江歌案么?远在日本留学的江歌在自己住处被闺蜜前男友杀害事件。
2016年,她的女儿江歌为了保护朋友刘鑫,被刘鑫的前男友杀死在公寓大门外。
身后,是反锁的大门,屋内,是没有开门的刘鑫。
纵然凶手陈世峰已经在日本被判入狱20年,但她依旧追问刘鑫在悲剧中的责任。
江秋莲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个把灾难引到女儿身上,无视女儿惨死门外的人,不用承担任何责任?
为了给女儿讨回公道,这些年江歌妈妈一直都在奔波。
然而接受白发送黑发人的煎熬,却还要遭受着键盘侠们的诋毁:
杀死江歌的又不是刘暖曦(刘鑫),凭什么江歌妈妈不能原谅她?
同为受害者,江歌遇害只能说运气不好,关刘暖曦(刘鑫)什么事儿?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案件发生了多久,江歌妈妈就被骂了多久。
一开始,他们私信江歌妈妈,用不堪入目的文字出言挑衅:
后来,江歌妈妈起诉刘鑫侵犯爱女生命权索赔200万,大批网友们坐不住了,说她只是做戏:
再往后,她开始赚钱,直播带货,大家仍然没有放过她,开始不断掀开伤口:
如果江歌妈妈真的只是为了钱,那她现在状态应该很好吧,可是明眼人都能看到:
2017年的江歌妈妈,知道噩耗后以泪洗面,但精神尚可;
但2021年,已经两鬓斑白,苍老不已。
可他们不顾江歌妈妈说自己要攒钱应对陈世峰回国,只是大声嚷嚷:钱呢?你骗人!
五年的时间网友们变了,现在随手在各大平台一搜,大部分居然是诋毁。
这对于一个从年轻就离异,独自抚养女儿成人,却又经历失独的母亲,是有多残忍,字字诛心啊。
古时,人们憧憬着足不出户却知天下事的生活,如今已成为现实。
如今,人们可以在网络上观天下事,畅所欲言,这也为网络暴力的出现提供了条件。网络的无名制给予了人们敢于直言的勇气,但也让部分人对网络安全法失去了敬畏之心。
2020年8月初,一段的视频、几张伪造的聊天截图,伴随着“富婆出轨快递小哥”的故事,在网上疯传,最后传到了公众号,又登上了杭州同城热搜,这个视频中的“富婆吴女士”被迫成了“吃瓜”群众的谈资。
随之而来的,是不明真相网友写下的谩骂。骂吴女士“不守妇道”的陌生电话数之又数,周遭的试探、谴责和议论纷纷也扑面而来。
而这一切的起源,仅仅只是别人开的一个“小玩笑”。
2020年7月7日的下午, 吴女士在服务点取快递。
没想到,有人偷偷打开了手机相机,将这一幕拍了下来。
这人正是对面超市的老板郎某。
随后,他将这段时长9秒的偷拍视频发到超过200人的车友群中,并和群友何某用小号分饰“快递小哥”及视频中的女孩,捏造出“风骚少妇寂寞难耐,勾引快递小哥偷情”的桃色故事。
流传的故事中,吴女士被描绘成独居带孩子的“小富婆”,因丈夫忙于应酬、寂寞难耐,主动勾引快递小哥“约炮”。
为求逼真,郎某还伪造了酒店定位、酒店房间照片、色情音频等,让一些人兴奋不已。
这些内容又被陶某打包发到别的群,群传群,谣言开始像癌细胞一样疯狂扩散,引爆网络。
而吴女士直至一个月后,才从朋友那得知,自己被偷拍了。
朋友担心她受的刺激太大,和另一位朋友到她家给她看了聊天记录。
她直勾勾地盯着手机,越往下翻,越焦虑。“整个人懵了,大脑一片空白。”
她用了很长很长的时间,来理解和消化这一切。
最后她报了警。
但此时,从邻居,到她的上级领导、同事、朋友都已对她议论纷纷。
同小区的业主群、公司的事业群,涌入了一波又一波的信息。
连多年没联系、人在海外的前同事也发来私信,语气鄙夷:“你跟别人出轨的视频,在网上都传疯了。”
她删掉了大部分通讯录。
因为流传的照片非常清晰,她甚至不敢出门,在外即便是戴口罩,也不敢抬头。
她开始躲避手机镜头,不再打扮自己。
最终公司将她劝退,她试着找新工作,却一直被拒绝。
这些都让她备受煎熬,焦虑得白天感觉不到饿,吃不下饭,晚上从噩梦中尖叫着醒来。
最终被诊断为“抑郁状态”。
而始作俑者们,却认为自己不过是开了个玩笑,理应回归正常生活。
甚至要求他们戴墨镜、戴口罩录视频道歉,都嫌“太丢人!”
但值得庆幸的是,这一次正义没有迟到,在吴女士长达十个月的诉讼期间,杭州最高人民法院最终做出判决,造谣二人分别获刑有期徒刑一年,并判于了民事赔偿。
信息大爆炸时代,总会有那么一群人,躲藏在屏幕背后,不现身份、毫无顾虑地在别人身上倾泻着自己的愤怒。
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瓜看戏,一边戾气满满地发表评论、推波助澜。看到事件中人们指责的对象,就如鲨鱼闻到了血腥味,不清楚事件的全貌,就肆意发泄着自己的戾气,以满满的恶意去揣测他人,造成精神上的伤痛。
到了真相显露出来,又狡辩着自己不过是维护公义,最后不了了之,有的甚至连道歉都不曾说出,就开始对下一位肆意评价,造成伤害。
言无刀锋,却能杀人。
在此呼吁大家:未窥全貌,不予置评。拒绝网暴同时也不要让自己成为施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