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际油价也随之大涨,除了供应问题,乌克兰紧张的局势对油价推波助澜。油价的飙升自然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不少的影响,对此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范文社小编和大家分享的国际油价涨至7年来新高背后的原因,以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路透社2月14日报道,全球股市当日下跌,欧元走低,国际油价上升到7年来新高。投资者们开始回购政府债券避险。不过,乌克兰政府债券下跌幅度达到10%。
报道称,反映欧洲股市流通情况的STOXX 600指数14日下跌2.5%。美国华尔街期货下跌0.6%。东京日经指数下跌超过2.2%。欧元下跌0.3%,达1.1317美元。
此外,中国A股三大股指低开后均跌超1%,临近收盘,跌幅收窄。截至收盘,沪数跌0.98%,报3428.88点;深证成指跌0.77%,报13123.21点;创业板指跌0.52%,报2732.01点。
截止发稿前,欧洲市场的北海布伦特原油指数(Brent Oil Futures)上涨0.19%,达每桶94.62美元,北美市场的WTI原油指数上涨0.16%,达每桶93.25美元。两只指数近期连续攀升,已创下7年来新高。
近一段时间,美国持续“拱火”俄乌局势,炒作俄罗斯“16日入侵乌克兰”,或说俄罗斯“基本上随时”都可能“入侵”乌克兰。这些说法虽然都遭到了俄乌双方的驳斥,但仍造成一定的恐慌。
而且,美国近期面临惊人的高通胀情况,外界猜测美联储很可能在3月直接加息50个基点。资本市场一直处在动荡之中。
美国摩根大通首席经济学家布鲁斯·卡斯曼(Bruce Kasman)称“广泛的通胀压力导致全球早于预期面临压力同步转向限制性经济政策”。
因此,避险债券再次受到投资者青睐。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最新报1.94%,上周曾高达2.06%。德国政府债券收益率下降10个基点。日本央行14日表示,将无限量购买政府债券。
此外,近期油价上涨还和上周五国际能源署发布的报告有关。
2月11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月报称,若欧佩克+组织的中东产油大国供应持续短缺,未能达到产油目标,全球油价可能会进一步攀升至201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并加剧原油市场的波动。
IEA月报显示,今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增长320万桶/日;如果欧佩克+完全撤回减产,今年全球石油产量可能增加630万桶/日。
IEA预计,截至今年年底,欧佩克+预计产量与实际交付产量间的缺口可能达10亿桶。该机构警告称,如果欧佩克+的产量与其目标水平间的缺口持续存在,供应紧张将加剧,并加大市场波动和价格上行压力。
背后原因:地缘局势紧张+供应偏紧
对于油价的飙升,2月14日,恒泰期货总经理助理顾劲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油价强势背后,核心逻辑在于供需两端向好及海外经济的复苏韧性。供应端方面,OPEC成员国增产量不及配额目标,叠加低库存水平对油价构成持续支撑。需求端方面,春节期间,海外服务业PMI存在修复趋势。结合欧美冬季天气寒冷及美国非农就业数据超预期,印证终端实际需求依旧较好,市场对于一季度海外经济表现预期转好,短期油价偏强。
另一方面,美国对俄罗斯采取进攻性军事行动的预期增大,令市场对乌克兰局势的担忧加重。乌克兰紧张的局势也对油价推波助澜。
此外,对于油价的飙升,2月14日,长江期货原油研究员汪浩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国际油价上涨与地缘局势紧张息息相关。地缘方面,除去乌克兰局势还要关注伊核谈判的走向。在之前的伊核谈判中,伊朗与美国不直接对话,由其他国家代表转达双方诉求。1月下旬伊朗外长暗示可以和美国直接对话,美国方面也迅速跟进,同时美国在谈判前解除了部分对伊朗的制裁,种种信号显示谈判达成的可能性在上升。根据俄罗斯特使和美国国务院一官员近期的讲话推测,伊核谈判若在2月达成,那么4月预计将生效,伊朗供应有望回升;若2月无法达成,则在一段时间内或无望达成。目前伊朗原油产量低于美国制裁前产量130万桶/日,恢复后会较大程度的改善油市供应不足的情况。
另一方面,对于油价未来的走势预测,汪浩铮表示,原油短期还会强势运行,有上行空间。需求方面,目前处于后疫情期的逐步上升状态中。欧美地区虽然疫情依然严重,但以英、法为代表的部分国家陆续解除防疫措施,经济活动和居民出行的增加推动成品油消费进一步上升,成品油裂解价差一直保持在同比高位。供应方面,美国产量增长缓慢,全球主要剩余产能集中在OPEC+。因为部分成员国缺乏上游投资难以增产,OPEC+总体增产进度不及计划,导致全球石油库存不断下降。本周EIA数据显示,美股商业石油库存反季节性下滑了863万桶,库欣库容率也下降至37%的极低水平,目前尚未看到趋势逆转的信号。
汪浩铮称,总体上,目前全球石油库存相对季节性的下降趋势还没有改变,同时地缘事件带来供应中断风险,油价短期预计还将维持强势。后续额外关注伊核谈判进展,以及OPEC+可能的应对措施。
对于原油短期、中期价格展望,顾劲涛向记者分析表示,春节期间,根据美、欧公布的数据,服务业 PMI 修复,叠加美国非农就业数据超预期,驱动市场对于终端实际需求预期转好。原油这一品种吸了大量资金入场。另外,在市场持续炒作供应偏紧、库存偏低的情况下,同样在前期给油价带来了支撑。然而,市场对于供应增加超预期的情绪也在逐渐酝酿。一方面,美国或逐步开启对于伊朗制裁的解除,伊朗原油供应大幅回归的可能性继续提升。另一方面,在如此之高的油价下市场对于页岩油产量大幅扩张的预期也在形成。包括美欧加息周期开始,资本市场流动性不断回收,都将是中期对油价承压的因素。
短期来看,顾劲涛称,原油仍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乌克兰紧张的局势也对油价推波助澜,布油触碰100美元也不会另市场太过意外。未来一周建议继续关注海外通胀数据和乌克兰危机进展,油价波动或将放大。中期来看,未来供需情况逆转且金市场流动性收缩后,油价压力将逐渐增大。预计2月份,布油平均价格约为90美元/桶;2季度,布油平均价格水平将降至在85美元/桶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