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默了两个月的上海,如常的生活正在归来,这也是经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得来的,以下是范文社小编和大家分享的相关资讯,以供参考。
6月1日的零点,到了!家住瑞金二路的丁老师听到朋友相邀,立即启动停了两个月、积了一层灰的车。拐上内环,遭遇堵车,她们却满心欢喜,“这才是熟悉的上海。”
因疫情实行静态管理两个月的上海,在大上海保卫战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之际,于5月30日宣布从6月1日零点起,有序恢复住宅小区出入、公共交通运营和机动车通行。
半小时后,停车、扫了两辆共享单车,丁老师她们沿中山东一路骑过十六铺、海关大楼、陈毅广场……再拍拍黄浦江对岸的“三件套”——上海中心大厦、金茂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忽然,拥堵的车流里,大家不约而同揿响喇叭,连绵的“嘀”声中,有年轻人忍不住从天窗伸出头欢叫起来。
车灯照亮整条马路,像嵌在江岸的一条灯带。环顾四周,有带着父母的,有带着孩子的,“每个人都在笑啊!外滩是上海的标志,有大家的情感记忆。看一眼,踏实。”丁老师有点哽咽。
零点以前,黄浦江、苏州河两岸的路障开始拆除。人流和车流涌出,流向外滩方向。观景平台上,年轻人摆出各种造型——此岸是凝结着上海百年开埠历史的“万国建筑群”;彼岸,是代表改革开放成果的陆家嘴金融中心,和他们的笑脸一起被摄入镜头。
凌晨两点过后,这里渐趋宁静。
6点30分,海关大楼钟声悠扬,再度敲醒沉睡的城市,薄雾被阳光渐渐驱散。
时隔两个月,住在黄浦区久事大厦的张阿姨第一次出小区散步。“地面这么干净,花草这么美,还是那个熟悉的外滩啊。”
住在豫园附近的叶先生正在晨跑。“停了两个月,体力有些跟不上了。跑几天,很快就能调整过来。”他一边擦汗一边往家赶,“洗个澡,换身衣服,7点半出发去陆家嘴上班。”
7点,延安路过江隧道口车流渐稠。“这个时点,从未见过如此顺畅的延安路隧道。”从浦西开车去浦东一家投资公司上班的肖女士说。
据上海市公安局介绍,1日早上7点到9点,上海交通运行的车流量约为疫情前工作日早高峰的六成左右,8点30分许出现峰值,约为32.8万辆,未出现拥堵路段。
经延安路隧道过黄浦江,便是陆家嘴金融中心——“竖起来的金融街”。肖女士匆匆走进久违的办公室,惊喜地发现了一抹绿意——她拍发了一个朋友圈,“日历还停留在3月29日这一页!‘多肉’植物在两个月无水状态下自我生长。”
沿街很多小店铺尚未开张。不过,一家连锁便利店开门了,每当有人路过,熟悉的进门音乐声会响起。有顾客说,“和地铁报站一样,这是两个月来最想念的声音。”
9点,浦东新区北蔡镇御桥村,第一个村民来做核酸采样。灰白相间的小屋,作为常态化核酸采样工作站,5月31日晚上刚刚吊装完成。采样工作人员周美姣说,“终于不用待在闷热的帐篷里了。”御桥村党总支书记王慧情有些不放心,一大早就来探看,“还不错,各项设备都正常运转”。到了中午,100多人完成采样。
地铁世纪大道站,是上海最繁忙的四线换乘中转大站,客流多的时候一天超过30万人次。黄浦区一家外企的财务小汤,以前要等两趟车才能挤进地铁2号线车厢,“今天轻松就有座位。公司复工第一批名单就有我。”
“6月1日这天,大部分公司有两类员工复工。”长宁区江苏路街道党工委书记戴涛做过调研,“一是公司主管,要盘点业务。再就是基础职能部门的员工,如财务、工程师、保洁等。接下来准备更大范围复工复产。”
上午10点,上汽乘用车临港基地总装车间内,工业机器人将车身前挡风玻璃涂上胶水,用吊具安装到车身上。两名工人全神贯注仔细调整位置,检查后撤离吊具,完成安装。车身跟随生产线,“走”到新的工位,继续组装,最终出厂。
5月27日起,上汽乘用车临港基地开启双班压力测试,这对供应链、零部件保障提出更高挑战。“随着疫情好转,越来越多的一级供应商、二级供应商正逐步进行产能爬坡,释放港口、仓库潜力,我们复工达产越来越有信心。”上汽乘用车零件计划与控制科高级经理蒋宁说。
静默了两个月的上海,如常的生活正在归来。
疫情防控工作总结1
防控阻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人民群众是这场战争的主体,更是打赢这场战争的最可依靠的根本力量。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坚决落实***重要指示,广泛动员群众,全面开展联防联控、群防群治、自防自控,打响了疫情防控阻击的人民战争。
联防联控:织就天罗地网。“基层*组织和广大*员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的重要指示,为我们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指明了方向和路径,这就是:万众一心、群策群力。领导有担当,防控无空挡。危急时刻,基层*组织和广大**干部不畏艰险、无私奉献,以冲锋者姿态、守护者身份坚定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在疫情一线,乡镇、街道、社区、村组的基层干部们纷纷放弃休假,“逆行”回到岗位,组织发动群众共同防控疫情。“全民排查、全民监督、全民防疫”,防控严峻疫情,没有捷径,必须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疫情防控体系,编织联防联控的天罗地网阵,把疫情防控举措落实到每一个乡镇(街道)、社区,**干部深入社区农村,与基层干部和卫健部门工作人员,对到过重点疫区的人员分类采取居家隔离、医院留观和诊治措施。公安民警与医务人员、镇村干部一起,逐门逐户了解情况,及时掌握辖区内流动人员近期动态,挨家挨户宣传最新的防控措施,打通群防群治“最后一公里”。落实落细联防联控,不能落下任何环节和地区,农村、社区和家庭是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广大**干部走农户、进社区,同群众结成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全力切断疫情传播途径。
群防群治:八仙过海显神通。“老百姓有大智慧。”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必须充分发动群众,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强大力量。充分认识防控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广泛动员群众,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全国各地志愿者们在行动,大批志愿者迅速组成志愿队、应急分队,开展地毯式摸排,提供全方位服务。社区工作人员化身防疫安全卫士,主动认领楼栋,每天戴着小红帽、红袖章,背着小喇叭,穿梭在街巷,摸排、宣传……很多地方人人争当战士,人人伸出援手,个个贡献力量。老干部、老*员、老教师、老军人、老医生主动请缨,臂带“执勤”红袖章走街串巷,劝阻村民不串门、不聚餐。正因为有了百姓力量的汇集,这场防控战必将会取得胜利。“医护用品频告急,八方捐助汇中华!”眼看口罩等医护用品短缺,防治效果堪忧,各大公司企业,海外侨胞、侨团、侨商踊跃为家乡捐款捐物。阿里巴巴、腾讯、百度、恒大等等伸出援手,从德国、意大利、俄罗斯、巴西等国紧急采购防疫物资,陆续运抵国内,驰援我国疫情防控。华侨们自发从世界各地运回物资,有了这些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中国人,这场防控战的胜利是势在必得的。
自防自控:是魔是仙我命不由天。“是魔是仙,我命由我不由天,我命由我不由人。”搞好疫情防控,阻断病毒传播,最终要靠每个人自身。遏制疫情蔓延,关键在“防”。“防”做得好,就会事半功倍。人人为防,时时为防,才能筑牢疫情“防火墙”,实现我命由我不由天。这个假期大多数人都是宅在家,待在家中就是普通人们为防控攻坚战做的贡献,“宁愿长点膘,也不往外飘。长膘是‘富态’,乱飘是祸害。我宅家,我骄傲,我为国家省口罩……”广大群众发挥聪明才智,创作了一大批接地气、暖人心的顺口溜响彻田间地头、街头巷尾,“花式”劝导群众安心在家,做好自防自控,防患未然。做好自防自控,每一位普通人为疫情防控做的最普通又最重要的事情。
疫情依然汹涌,防控不能松懈;生死攸关,岂能大意!只有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继续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群防群治、自防、自控的严密防线,我们定会迎来春暖花开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