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中国经济开局平稳韧性强,关于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心得体会

时间:2022-04-19 作者:Gourmand 其他文案

随着时代的进步,大家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肯定也有了深刻的了解吧,以下是范文社小编和大家分享的相关资讯,以供参考。

最新资讯:中国经济开局平稳韧性强,关于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心得体会

4月1日,天津市和平区税务局工作人员指导纳税人进行小微企业增值税留抵退税操作。新华社发

4月18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经济数据。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7017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8%,比2021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3%。面对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国内疫情频发带来的多重考验,中国一季度国民经济延续恢复发展态势,这个“开门稳”来之不易。

《华尔街日报》4月18日报道称,中国经济第一季度同比增长4.8%,好于预期。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4月18日文章表示,1 月和 2 月出人意料的良好经济表现提振了增长。半岛电视台援引牛津经济研究院相关研究报告表示,中国第二季度将采取更强有力的宏观政策应对措施来支撑增长。

当前,国际形势更趋复杂严峻,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没有改变,一些不利因素还在复杂演变。2022年以来,国内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特别是3月份以来,具有强传染性的奥密克戎变异株在多个省市迅速蔓延,中国经济爬坡过坎的难度加大。面对复杂局面,中国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确保经济运行总体处在合理区间,实属不易。

从消费端看,尽管受近期疫情影响,消费增长受到了一定抑制,但是消费恢复态势不会改变,消费“压舱石”作用仍会显现。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659亿元,同比增长3.3%。最终消费支出增长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是69.4%,增长3.3个百分点,仍然是三大需求中贡献最大的。

从投资端看,2022年以来,各地积极推进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带动投资较快增长。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04872亿元,同比增长9.3%,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5.6%,基础设施投资增长8.5%。特别是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7.0%,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32.7%、14.5%,保持较快增长。

从外贸端看,货物进出口较快增长,贸易结构继续优化。一季度,货物进出口总额94151亿元,同比增长10.7%。其中,出口52260亿元,增长13.4%,进口41891亿元,增长7.5%。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10369亿元。这是在上年高基数基础上实现的,也充分反映出中国外贸发展的韧性。

透过“三驾马车”可以看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持续恢复态势没有改变。但也要看到,当前,中国经济仍有许多难点和挑战,短期经济运行存在不小压力。从国际来看,受地缘政治冲突,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可能性较大,部分国家间的制裁和反制裁,也影响全球供应链效率。从国内来看,受疫情等因素影响,诸多企业正遭遇成本上升、库存压力加大、产业链供应链堵点卡点增多、现金流吃紧等诸多困难。部分企业用工需求收缩、招工放缓,就业形势面临着严峻考验。中国必须积极应对各类风险,兜牢兜好民生底线,确保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为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当前中国正在持续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从减税降费到房租减免,从对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铁路运输等特困行业实施缓缴社保政策到向困难中小微企业发放留工培训补助……一系列纾困政策正在密集出台。近期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释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将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有利于缓解企业困难。

“开门稳”来之不易,接下来中国将继续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全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努力实现全年预期目标任务。

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心得体会范文

“十二五”规划圆满收官,“十三五”规划建议审议通过,发出了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冲刺的信号。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科学判断中国经济所处的历史方位,主动作出适应新形势新发展的战略选择,至关重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着重强调,“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这是做好新时期经济社会工作的纲领性思想,对于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认识新常态要到位。首先是正确认识经济增速,真正理解增速逐步放缓是客观发展使然,是符合国际经验所支持的经济发展规律。由此,才能驱散“经济悲观论”的雾霾,摆脱“速度依赖症”的困扰,避免加大刺激手段、强行推高经济,防止矛盾进一步积累拖延甚至引发诸多风险。其次要看到增长动力转换、经济结构再平衡是新常态的基本特征。例如农业、制造业比重下降,服务业上升;投资率明显下降,消费率明显上升;企业收入占比明显下降,居民收入占比明显上升,等等。在这些升降起伏之中,落后生产力不断萎缩和退出,先进生产力不断生长和扩张,涌现一系列新的增长点,形成新的增长动力。这些都是客观趋势,不会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认识到这一点,才会有所说的“战略上的平常心态”。

适应新常态要主动。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必须把着力点放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上。有较高效率支撑的增长,才是符合我们愿望的新常态。如果增速下降而效率没有改善,不仅过去经济高速扩张掩盖的诸多矛盾会暴露出来,而且会陷入减速过快、加剧矛盾的困境。主动适应新常态,就要紧紧围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这个基点,调整宏观调控思路,瞄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确立定向调控靶点,在精准、及时、适度上下功夫;调整地方发展思路,改变过去以GDP论英雄的偏好与思维定式,将更多资源和精力用于加强市场监管、创新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保护生态环境上;调整企业转型升级战略,把研发创新、工匠精神作为生存发展的关键,真正把价值创造作为企业立足的根本。

引领新常态要作为。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将面临复杂的系统转型,也意味着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全新阶段。实现新常态下的新发展,不能坐着等、站着看,只有加快改革,才能闯过关口,推动经济迈上新台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重大创新和必然要求,也是解决现实问题、谋划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它既要求我们调整存量,下决心、下大功夫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把资源要素从产能过剩、增长空间有限的产业中释放出来;也要求我们培育增量,进一步简政放权、降低税负,充分释放市场主体活力和内部增长潜能,为传统产业挖掘新动力,为新兴产业开辟新空间。

发展要靠改革,改革要靠思想解放和理念创新。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尤其要强调摆脱惯性思维、树立科学理念。正如所强调的,发展理念搞对了,目标任务就好定了,政策举措也就跟着好定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各自有其深刻内涵,又相互联系贯通,为做好新常态下的各项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我们要在五大发展理念指引下,深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把握时不我待的历史性机遇,创造中国经济更加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