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生与死,大家的看法都不尽相同,当今社会中,利益与道德情感的冲突其实一直存在的。以下是范文社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弑母死刑犯吴谢宇手写5万字求原谅会被谅解活下来吗相关参考资料,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欢迎你的阅读。
一则弑母死刑犯吴谢宇手写5万字求原谅的消息,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有人觉得这样的人才,应该人尽其用,就这样结束实在太可惜。也有人觉得在人伦道义面前,没有任何谈判的资格。这是社会的底线,因为一旦越线没有得到制止,后果将不堪设想。
在我看来,其实这是一个法律程序问题,他有自由申诉的权利,也有选择求生的权利。他只是试图通过所谓获得受害者家属谅解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法律申诉的目的。他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为自己赢取活下去的资格。但是,他成功的概率几乎为零。现在讲究人性化审判,而不是程序化审判。他只是在利用这样的小聪明,在做最后的挣扎。
不过,该事件给我们的教训是极其深刻的。在社会上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教育乱象,不仅毁了孩子,更毁了自己。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加入短期变现的发展模式。他们认为一切只有最真实的变现,才是最有用的。如果不能进行变现,则是一种华而不实的东西。
假如,我们所有人都抱有这样的心态,去发展社会,那么一切都会乱套。不管是科学技术的研发,还是一个思想文明的发展,都将陷入一种极端。我们追求实用,并没有什么错,但是,过于追求实用,只会限制大家的思维。如果为了实用性,而忽略欣赏和享受,就会变得枯燥。
于是,我们的生活变成了这样,与人结婚不是因为爱情,而是因为需要一个男人赚钱养家,让自己不被指指点点。与人交友,不是因为友谊,只是因为双方可以有利用的价值。如果都带着这样目的性很强的方式去生活,我们的生活会怎样呢?
因此,如果吴谢宇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得了原谅,依旧不会改变什么。除非,我们愿意眼睁睁看着,大家多年来,建立的人伦道德观在一夜之间全部崩塌。即使有一些人抱着侥幸的“私利”,原谅了他,也不会改变什么结局。因为这已经不是在审理一个案件,而是在审视我们自我的人伦道德底线,也是向整个社会强调审判的意义。
如果吴谢宇活了下来,大家就一定会疑惑,对于死刑犯的定义,究竟是什么?为何一名背负自己母亲“血案”的成年人,利用程序和利益营销就能活下来。那么罪犯的意义该是什么呢?
古往今来,不乏有各种天才,你可以特立独行,也可以恃才傲物,但是,不管怎样的天才,都必须接受人伦道德的约束。这应该是所有人的共识,我们不能因为怜惜所谓的人才,而挑战社会底线,何况,这吴谢宇真有那样的才能吗?这样的人最多只能算是一个有用的人,离所谓天下还差十万八千里。
在我看来,社会上之所以有公诉的存在,就是为了一些人为了“蝇头小利”,随便丢失自己的道义。作为一个受害者,你可以丢失自己的尊严,但是,这个社会不能跟你一样目光短浅。我们要从整个社会的层面,去考虑整件事情的影响,以及后续所带来了麻烦。你可以不追究别人对你造成的伤害,但是,大家绝对不能容忍他的行为,给予这个社会道义的伤害。
家庭有老幼尊卑,国家有法度,社会有公义,容不得任何人耍小聪明,因为耍小聪明的代价,就是自取灭亡。
因此,即使吴谢宇被谅解了,他也很难活下去,首先,社会不会容他,因为他不孝又不义。民众不能容他,因为民众心中的道义不准许自己原谅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