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帮助老师们积极吸取先进的课改成果,写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养成独特的教学风格,需要认真对待,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文具》教学反思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文具》教学反思篇1
本节课仅仅是对小数的一个初步认识,结合“买文具”这样一个具体的情境,以现实生活用钱(“元、角、分”)为基础,使学生初步建立小数的概念,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而理解小数的意义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为了突破本节的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联系生活情境买文具,认识商品的标价牌,帮助学生认识小数,理解小数的意义。
“买东西”是学生都有的生活经历,读懂商品的标价牌又是购物所必须的一项技能。教学中我创设生活情境买文具,通过看懂商品的标价,在付钱给商人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认识小数,理解小数的意义。让学生知道我们通常用几元几角几分来表示一定数量的人民币,现在还可以用小数来表示,建立元角分与小数一一对应的联系。
2、设计同桌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人说小数,另一人说是几元几角几分,然后再交换进行,这 样既巩固了小数与元角分的互相转化,也加深了对小数意义的认识和理解。
3、初步认识小数后再与整数进行比较,建立小数的概念。什么样的数是小数?让学生观察标价牌上的小数与以前学的整数有什么不同?学生说多了一个点,教师此时说明这个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把小数分成两部分,左边是整数部分,右边是小数部分接着探讨小数与元角分的关系,从形式上来讲,小数都有小数点,从理论上小数由三部分组成“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认识了这些就可以来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小数。比如后来的“5.0”是小数还是整数。由于5.0有小数点,因此5.0应该就是小数。
3、读、写小数。通过“买文具”这一具体情境,先让学生们自己读一读,然后老师讲解,,整数部分的读法与整数读法一样,小数部分的读法象电话号码那样读,是几读几,小数点读作点,。
4、加强以元为单位的小数与带有元角分的数的相互改写。本环节利用主题图让学生试写,然后引导学生归纳方法。
5、重视对学生的评价,尽量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信心,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总之,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自我感觉程序较为清晰,一环扣一环,每一步教学目标明确,极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从学生反馈的情况来看,效果还不错。
《文具》教学反思篇2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节数学课,新年过去了,孩子们都长大了一岁,听课状态出乎我的意料,个个学习劲头很足,今天学习的新课是《买文具》,这节课是学生第一次认识小数,是对小数意义最初步的了解。教学时我结合买文具的生活情境,在购物的活动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标价牌上用小数表示的价格,自然引入小数;再经历把这些表示价格的小数改写为几元几角几分的形式,和把几元几角几分改写为小数表示的过程,初步理解小数的具体意义,认识小数的特征,并会认、读、写简单的小数,同时让学生充分地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由于大部分学生都有购物的经历,因此他们对于标价所表示的几元几角几分能够很清楚地知道,我及时地抓住这个时机,趁热打铁,研究这些价格的组成部分,让他们小组讨论这些数的共同特点,从而了解小数的意义:当我们不能用整数表示一个数的时候就可以用小数来表示,如5角是1元的一半,不能用1元来表示,我们就可以用0。50元来表示。像0。50、8。00、3。50、16。85、1。06等这些数我们就叫做小数。
巩固练习时我发现有不少学生对于“贰圓、贰角、壹角、壹分、贰分”小面额的人民币不认识,其原因:一是因为学生对汉字的“壹、贰、叁……”不认识,二是因为有些小面额的人民币目前已经很少见了,有的已经不流通了,学生不认识。发现问题后,我及时把“壹、贰、伍、拾”这几个汉字写在黑板上,并在字上注上了拼音,让学生读一读,这样学生在完成第三页“练一练”第一题:用小数写出具体的几张钱币为几点几元时错误就少多了。我还要求学生这样表述:“几个几元几个几角几个几分合起来是几元几角几分,写成几点几元。”这样不但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用“合起来”的回答方式可以帮助他们今后理解小数加法的算理。
总之,全课围绕着价钱的两种表示形式认识小数及小数表示的意义,较好的达成了本课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了新的知识。虽然是开学第一天上课,但是孩子们的学习状态比我想象中的好多了,我感到心中也有说不出的喜悦。
《文具》教学反思篇3
这篇课文的开头我同样用了猜谜的方式来进行导入,学生对于这种方式通常很感兴趣,当谜底手揭示的时候,我在手之前加了个( ),让他们在里面填上合适的形容词,于是“美丽的”、“可爱的”之类的形容词就有好多,当有一个学生提到“胖乎乎的”时候,我抓住了这个词语将其导入进今天的课文中,在这堂课中我觉得我用的这个课前导入是比较成功的。第一课时注重的是生字词的识记,在教生字的过程中,我采用了齐读、开火车读及男女声朗读等方式来进行,学生很喜欢这种朗读方式,所以气氛也显得比较热烈,在这里我还套用了一个“小小播音员”的游戏来帮助记忆生字,效果比起以前的死记烂背自然是要强的多。这节课也有些不足之处,在指导书写时,我没有太注重与过去生字的连接,比如说“看”和“着”,缺乏知识的连贯性是我教学思路上所不足的。
在这节课的开始我先复习上节课中的生字,让学生对生字有了进一步的巩固,这在第二课时中是十分有必要的,在教朗读的过程中,我重点提出了三句话:“这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拿过拖鞋呀”、“这胖乎乎的小手给我洗过手绢啊”和“这胖乎乎的小手帮我挠过痒痒啊”,这三句话分别是爸爸、妈妈和奶奶说的,所以在指导学生之前,我先让他们想一想在家时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对他们是怎样说话的,在出示这些句子,我觉得这样对于学生模仿语气会有些帮助,在说到挠痒痒的时候,我让学生模仿动作,学生特别感兴趣,后来我进一步提出要求,让他们边做动作边朗读,有些学生做起来很滑稽,学生们在开心的气氛中朗读,这是在这节课中我觉得比较成功的地方。不足的地方便是在创作画的过程中,我让学生写上想说的话,很多学生并没有理解意思,结果并没有达到我预期的效果,我觉得在拓展性训练上还有待加强。
《文具》教学反思篇4
?买文具》一课是学生在三年级学过“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这一基础上学习的“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本课教学中我首先通过“买文具”的具体情境,从学生熟悉的现实题材中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这不仅充分利用了学生原有知识、经验这一宝贵的学习资源,而且表明了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然后将问题集中到用“竖式计算”,突出本节课的知识重点,掌握基本的笔算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先估商,再计算,将对估算意识的培养渗透在每个环节中;最后通过适当的练习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笔算技能。
一节课下来自认为很完美,认为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应该很好接受。结果在练习中发现错误百出:
1、商的位置不对,尤其是商是两位数的。
2、当商是两位数时,写上十位上商后不知道跟除数相乘,直接写一个跟被除数一样的数。比如:“100除以10”,应该让学生学会从高位算起,前一位不够除,就看前两位,然后再进行计算。也就是十位上商1与除数相乘应得10,而有些同学直接写出商10,与除数相乘得100。
3、做“140除以20”这样的题时,应是个位上7与20相乘得出140,而有的同学写商的位置不对,把商写在十位上,再把7与除数相乘得14,个位上的商又补上0。
《文具》教学反思篇5
?买文具》第二单元《购物》的第一课时,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购物活动中认识小面额的人民币,体会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于人民币的认识并非是一张白纸,因为这是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大部分学生都有过随家长或单独购物的经历。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这一概念的学习设计成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认识人民币,学会简单的购物,并了解元与角、分之间的进率关系。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并进行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的教育。
导入时我首先创设了一个情境,让学生帮老师买文具,充分利用教材提供文具种类和价格,让学生知道买文具需要钱,明白认识人民币的重要性,再次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小组内拿出之前准备好的人民币学具,先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通过交流解决买1支钢笔应该怎样付钱,然后老师再此基础上通过认一认的活动,利用课件强化学生对人民币的认知,并归纳出人民币的单位。
本节课的难点是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因为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对分的应用几乎为0,学生有的根本没有见过面值是分的钱,因此在换算单位的时候就成为了本节课的难点,为了突破难点,我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展各种学生熟悉、感兴趣的数学活动。安排兑换不同面值人民币的游戏。尤其是在用一元钱换零钱时,学生更是积极的参与其中,答案异彩纷呈,有换10张1角的;2张5角的; 5张2角的; 1张5角、2张2角、1张1角;1张5角、1张2角、3张1角。通过学生的拿、数、想、比等手段,使学生体会到兑换方案的多样性,富有趣味地得出元、角、分之间的关系:1元=10角,并推出:1角=10分。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因为本学期开始我们实施的是灵动课堂,所以在课堂上我主要是学生发现问题,然后解决自己的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购物活动,学生在组内讨论,互相付钱,每一个人都能参与到发现与解决问题中去,此时学生兴趣高涨,在一种兴奋、积极的心态下学习数学,学生在买卖之中互帮互学,在付币、找币中体验购物过程,积累经验,加深了知识的实际应用,也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文具》教学反思篇6
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认识红色的性格:红色代表着吉祥、喜庆、热烈、奔放、激情、斗志、革命。性格色彩中代表积极、主动、开放、乐于与人交往的性格。通过学习学生的感觉不错。
在许多国家和一些民族中,红色有驱逐邪恶的功能。比如在中国古代,许多宫殿和庙宇的墙壁都是红色的;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五行中的火所对应的颜色就是红色,八卦中的离卦也象征红色;由于红色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因此许多警告标记都用红色的文字或图像来表示。
例如在红绿灯中红色表示停止;红色在政治上经常用来象征革命以及左派,共产主义国家用来表示共产主义;红色被被认为能激起人雄性荷尔蒙的分泌,所以在运动比赛中身着红色服装者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在中国,红色传统上表示喜庆,比如在婚礼上和春节都喜欢用红色来装饰;红色表示爱的颜色;红色是圣诞节常用的一种颜色;北美的股票市场,红色表示股价的下跌,在东亚的市场,红色表示股价上升;自古以来,以红色字书写信函表示向对方严重侮辱,如收件人是寄件者的相识,则更带有绝交之意,略有魔法的意味;多支著名足球俱乐部会使用红色为球队主色,包括英格兰的利物浦及曼联的米德尔斯堡,前两者因球队主色而称呼为红军及红魔鬼;德国的拜仁慕尼黑队主场球衣的颜色也是红色。在学习的过程中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全程渗透,收效好!
让学生能够分清红色的种类,在调色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大红、朱红、嫣红、深红、水红、橘红、杏红、粉红、桃红、玫瑰红、玫瑰茜红、茜素深红、土红、铁锈红、浅珍珠红、壳黄红、浅粉红、鲑红、猩红、枢机红、勃艮第酒红、灰玫红等。
本课可以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认识三原色中的红色和相邻近的其他颜色。针对如何利用深浅不同的红颜色,使画面有层次,主体突出这一难点,教学中可采用对比借鉴的方法,以唤起学生强烈的色彩感觉。如:把事先画好的红色物象剪下来,请学生为它选择一个合适的红颜色作背景;欣赏评述一些以红色为主的画面,并指出其色彩搭配的优劣。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本课的学习效果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