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读《活出生命的意义》读后感读书笔记

时间:2022-01-09 作者:lcbkmm 读后感

现在的我们,生活中一直忙忙碌碌,当我们静下心来读一本书的时候,你有什么总结呢?那就坐下来好好写一份读后感吧。以下是范文社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学生读《活出生命的意义》读后感读书笔记相关参考资料,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欢迎你的阅读。

中学生读《活出生命的意义》读后感读书笔记

中学生读《活出生命的意义》读后感1

近日,单位开展了“我喜爱的好书”专题读书活动,前段时间正好捧读了弗兰克尔的著作《活出生命的意义》,心弦为之一颤。作者维克多·埃米尔·弗兰克尔(1905—1997)是奥地利临床心理学家,犹太人。书中记述了二战时作者在恐怖与窒息的集中营中的惨烈经历,在面对频临的肉体与精神的毁灭,作者的"意义探索"一次次挽救了他的生命,并且使生命力顽强延伸。他被纳粹先后关押到奥斯维辛等4个集中营,他的父母、哥哥、妻子,都在集中营里不幸死亡,而他自己也遭受了难以想象的身心折磨及垂死挣扎。重获自由后,他只用了9天时间完成了这本书,更将自己的生命体验与学术结合,开创了意义疗法。

在书中,弗兰克尔首先描述了自己在集中营内的可怕非人待遇,在生死的挣扎与极端体验中,他仍然发现即便在这种极端扭曲的现实中,在一无所有的状况下,在集中营集体退化到禽兽一样的行为时,也依旧有戳破至暗黑夜的一丝亮光,这就是人性的闪耀。比如有人走过一个屋子安慰别人、把自己最后一块面包给别人,然后凄然赴死。在集中营里,他正是靠着一丝人性的心灵之光,发掘了痛苦的意义,点燃了他强烈的求生欲望,更期盼有朝一日能够活着与妻子重逢并完成自己的心理学著作,然后他从这强烈愿望中汲取力量,并奇迹般的活了下来。他领悟到,“有一样东西你是不能从人的手中夺去的,那就是最宝贵的选择,人们一直拥有在任何环境中选择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自由”。生命在任何条件下都有意义,即便是在最为恶劣的情形下。如果磨难不可避免,那就把磨难作为自己独特的任务,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责任,认识到自己对所爱的人或者未竟事业的责任,就永远不会抛弃自己的生命,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无穷无尽力量,能够毫不畏惧地经受任何艰辛困苦。

我们生命的充实和丰满,需要我们为了一个有意义的目标而努力与奋斗。弗兰克尔认为,发现意义的途径有三条:创造、工作;体验某个事件和人物来发现生命的意义;受苦。当痛苦被发现有意义时,我们便不再逃避痛苦,可以通过认识人生的悲剧性和处理困境,促使自我深思,最终发现人生的意义,达到自我超越。

作为普通人,不断地重复平凡,懈怠与挫折感也时而出现。弗兰克尔启发我们:现实可以被分为身体、心理和灵性,而后者可以远离甚至对抗身体和心理的层面。克服工作生活中的大小困难,平凡之外的改变与创造,体验朋友的意义,都会使工作困境与痛苦体验变淡褪色,我们需要的是发现自己的灵性。

另外,弗兰克尔67岁取得了飞行员驾驶执照,80岁还攀登了阿尔卑斯山,享年92岁。

中学生读《活出生命的意义》读后感2

作者用事实证明,即便在集中营,他也能保持自己作为人的尊严。在心理和精神的层面,基本上任何人都能够决定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

怎样看待集中营的苦难、人生的苦难呢?

生命的意义包含了苦难、剥夺和死亡。苦难、厄运和死亡是生活不可剥离的组成部分。没有苦难和死亡,人的生命就不完整。陀思妥耶夫斯基说过:“我只害怕一样——那就是配不上我所受的痛苦。”苦难都是有意义的。当然这不包括能避免的苦难。

作者提出了面对困难的态度:“那一刻,我从科学的角度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着折磨我的一切。通过这个办法,我成功地超脱出当时的境遇和苦难,好像所有这些都成了过去。我和我的痛苦都成为自己心理学研究的有趣对象。斯宾诺莎在《伦理学》中谈到‘作为痛苦的激情,一旦我们对它有了清晰而明确的认识,就不再感到痛苦了’”

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借鉴。每当默默努力工作,还看不到成效时,通过想象自己将来的成功,激励当下的生活。

对于这些客观上无法避免的磨难,别人并不能够替代你的痛苦。因此,自怜也没有用。

芒格也认为,自怜没有用。我们常常和他人比较,总觉得自己付出很多,依旧看不到收获的时候,容易自怜。

很多理性、活得开心的人,并不是没有遭受厄运,而是他们不去想自己有多惨,把精力用在了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上。

中学生读《活出生命的意义》读后感3

意义疗法对那些因为失去生活意义而陷入抑郁的人来说,当然是有所帮助的。我以为心理医生的治疗本身就是要找出病因,对症下药。但这往往是困难的,不能说意义疗法就可以一药治百病。

人的意识的形成首先是有感觉而来的,不是所有感觉到的都形成意识,绝大多数停留在潜意识中。当人的感觉流动像一条平缓的小河,人的意识也会是比较平静的,不会自动形成湍流或浪花。但是当外界的刺激加大,感觉信号成倍增加,犹如河水突然加速,奔腾喧嚣的向前,意识之河也就难免不形成各种各样的漩涡,陷入混乱之中。但人的意识一定还是在一定范围内有自我调节,回到平衡状态的能力,无论是怎样达到这一目的的,我相信不同的人可能通过不同的方法,对意义的确定和坚信,一定属于其中之一,也就是在混乱的漩涡中有一个中流砥柱般的的信念,当然会有助于使意念回到平衡状态,避免精神的崩溃及自杀。

但我觉得意义的确立只是方法之一,而且只对一些人有效,这是毫无疑问的。就像作者的那个朋友,梦里预见到战争三月底结束,结果,四月初就因为没有看到战争结束而放弃生命。其实对未来的期望,通过确立生命意义来度过苦难,是一种常见的策略,大多数人都使用过。为什么有些人放弃了,而另一些人坚持下去,这个才是人与人之间的的不同。其实人的心理素质也是大多是天生的,后天的努力当然可以改进不少,但是面对极端的考验,人的承受能力有巨大差别的。

就像长跑,每天都跑的人肯定耐力会提高,比起缺乏锻炼的'人自然是好很多。即使每天都跑,人还是有体力的极限。心理的极限是一个意思。肯定不排除,在集中营里,有不少人是通过与别人竞争而胜出的策略,来保持自己的心理正常,他们也许毫无道德底线,唯一的目的就是自己的生存。也许应该做一个调查,在所有集中营的幸存者中,有多少是通过生命意义的确立来度过难关的,有多少是犬儒主义动物本能而胜出?这也可能永远不会知道答案。

中学生读《活出生命的意义》读后感4

今天要推荐的是《活出生命的意义》,作者是维克多·弗兰克尔,职业:维也纳普利克里尼克医院神经官能症科主任,《活出生命的意义》名列“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十大图书”之列。 作者作为一个犹太人,通过自己在二战集中营亲身经历的苦难来讲述意义对一个人的重要性,意义能让人坚强的生存下来,也能让苦痛得到解释从而舒解。 如果你在生命中正遇到悲伤,或者你沉浸在过往的悲伤中不能自拔,我推荐你看这本活出生命的意义,如果你能为悲伤找到一个意义,那将能极大的缓解你的悲伤,让你从悲伤中自拔出来,复返乐观。 如果你处于迷惘,也可以为自己的人生定义一个意义,前去追求,事业爱情公益都可以。 如果你恐惧某件事而无法面对,请你加倍的虚拟恐惧去面对。如果你过于期盼某件事而无法达到,那请你遗忘目的去关注于事情的过程。 如果你曾经经历过痛苦,那痛苦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经历的财富,让你更加无畏的去追求自己的目标。 如果你处在内疚当中,那请去担当,承担应负的责任,然后勇敢前行。 如果你面对死亡,请坦然面对。比如老人老去并慢慢死去,请正确的看待老人老去,正确的看待老人的死亡,这是不可逆转的,不要因为老人的失能而去歧视,因为他们也曾经和你一样成功过,因为你的未来也是如此。 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的挫折、伤痛、分别、离去,可以挽回可以避免的,应该竭尽全力。而那些已经过去或无法避免的,只能正确面对,赋予它以意义,以抚慰自己的内心善待身边人。对未来应该抱有希望,才能更勇敢的面对每一天的开始,愿你与我都能拥有面对生活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