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记录下阅读的历程,回顾自己的阅读轨迹,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不仅仅是盲目接受,还要有能力分析和评价所读内容,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流浪的地球读后感7篇,感谢您的参阅。
流浪的地球读后感篇1
最近看到很多朋友在看这本书,电影也已经上映了,想着在看电影前预热一下,没想到书并不长,手机页面也就刚到一百页的样子。看完的总体感受是:作者脑洞真大。
宇宙的浩瀚是我们无法用脑子想象的出来的,人类从一次次的提出假说到验证到探索,越来越发觉自己在宇宙(之前还没有这个概念)中的渺小无知。
书里的为拯救地球而开启的流浪地球计划在实施不久后却被民众发现是私利阴谋。一些人为了统治世界,不惜一切的想要用给地球装发动机把它变作一艘巨大飞船的做法来控制它。是的,看到这里一定会觉得这些人为了自己的私利阴谋而这样干太不可思议了,怎么可能花这么大的代价,费这么大的劲?如果真是想统治世界而,那么像美国大片里演的,研发核武器,控制某些政府机要都比这个来的容易很多吧。但是之所以他们向公众说出太阳已经出现问题,就是因为人类在安逸的生活下根本不会相信这种推论出的真理,所以更不会去支持,当局者只好说未发生的事情已经发生,这应该是个善意的谎言。就像现在人们常说要居安思危,但是真的.能做到的只是极少数吧。而那些发现这一“谎言”的民众在长期的生活压抑,惶惶不可终日的惶恐之下已经失去了理智的判断能力,就像人过于向往会产生幻觉一样企盼着好的情况发生。
最后还是鸡汤总结一下吧,人生命的长度在历史长河中只是细砂一粒,人生存的环境在恒远的宇宙中更是小到不如尘埃。所以时刻提醒自己,眼睛要看的更远一些,思维要想的更广一些。
流浪的地球读后感篇2
说实话,我是学渣。评论里面各种物理学霸的科普其实我都不是很懂,虽然有些是高中物理知识。
小说很精彩,但我更喜欢电影的版本。
作为一个物理白痴,我只有以下这些感想:
1.如果我们当下生活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但这种优越的生活条件是建立在后代子孙痛苦之上的,我想我们这一代人也不会觉得高兴。本书的男主提到,当他听到那首赞颂太阳的歌时,想到将来他的第一百代子孙生活在一个美好的星球,感动到流眼泪,即便第一百代子孙的福祉是建立在前九十九代子孙的痛苦之上的。
2.在看到电影里莫斯向全球宣布“流浪地球”计划宣告失败时,里面有的人用枪自杀;有的人则稍微幸福一些,能跟家人相拥,度过最后的时光。我则握着我的爱人,试图记住他脸庞上的每一根毛发,每一条皱纹。虽然这只是电影,虽然还没有到世界末日,但影片结束时我由衷地感到幸福,能握着自己爱人的手,而且大家都还活着。真是太好了。
因为我是又感性,又矫情,物理又不好的人,所以在我看来,整部戏的内核就是在表达家人的重要性。
如果问我死前我最想做什么事?我想应该就是这件了——再好好看你一眼。
流浪的地球读后感篇3
?流浪地球》是刘欣慈即《三体》后的又一科幻题材小说集中的一本,我是通过有声阅读的方式读完这本书的(过春节了,其实最后还剩余少小几页没看完,等几天后把他看完,但不影响对整书的一些感想与感悟),感受着中国式下的科技幻想魅力,在他构建的世界里遨游,或是上天或是遁地,剥开无比奇妙下的幻想,对未来世界发展的设想、期盼、向往与担忧,或许你刚开始会认为是一篇篇独立分体的小短文,各有各的精彩,其实早已在各段内容中埋下了伏笔,以点创面的手法,让人耳目一新。它需要通读完一整个篇幅后才能明白故事的脉络,我认为这也是它的魅力所在。文章描述着前太阳时代人类对地球过度的窥探和资源的消耗,而使得后太阳时代的人类去渐变、适应、承受前者所带来的灾难环境。印象深刻的片段:
1、虽说科技技术在人类看来非常的牛b,但为探究跟弄明白自己无法理解和跨越的科学鸿沟,愿意为未来科学献身的一批走上神堂的科学家。
2、当最后一个人类开着宇宙飞船回来地球的时候,以为自己是最后一个人类的时候,地球已经由宏纪元进入了袖珍的细菌微纪元。
3、一位从西北农村出来的奋斗青年史,他并不知道有朝一日自己会登上中国太阳,还能与霍金一起太空散步,我想也只有作者能想的出来,应现在的一句流行话语,“人生达到了高潮”,也不过如此吧。人生有时候就是这样,并不知道前行和远航的路已经有意无意的在下一个路口等着我们去开展与探索。与流浪地球光年时间的宽度和纬度相比较,缩短到现今的时间点人类的想法与认知是多么的渺小和微不足道,游走在流浪地球的心路旅程是拓开对想象的颠覆前行中的一个有力支点,让人有这个幸运和机会对科技科幻小说的一次畅享。本小说电影版已上线,特别期待通过电影的编排和视野呈现出小说中的中国科幻场景会是怎样一番电影下的现实场景。文中最贴近电影气息的是本书的最后一段很有画面的代入感。
通过深入剖析和自己的理解:警醒着我们一定要好好的呵护和珍惜身边拥有的东西。比如灿烂的阳光、新鲜的空气、绿色的植被、或是人亦或是物,当这些宝贵资源、情感被慢慢消耗殆尽时,才幡然醒悟,自己是多么的愚蠢和不可取,唾手可得的会不经意间让其溜走而不自知,这都需要去反思和自省的。感知着心灵的触摸,抚慰着脚下的热土,时代的步伐在大刀阔斧,科技的创新在时空里颠覆,未来的世界在想象里奋勇前进,留下纯真留下美好,又是另一番天地。
流浪的地球读后感篇4
前段时间,《流浪地球》这部电影很火,我也看了。因为不过瘾,就开始看《流浪地球》这本书。书有电影好看吗?有电影感人吗?带着这种好奇心,我打开了《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这本书中讲的是在几个世纪前银河系因太阳的继续扩大而被慢慢吞噬。人类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在地球外的宇宙中做了一个站点,并让地球上安装了几百个推进装置,使地球前进寻找一个更好的地方生存。“流浪地球”这个计划就开始实施了。书中还有一位爸爸宁愿放弃自己的儿子和妻子也要去守护地球,甚至是自己的生命,最后因所有人的努力地球终于安全的找到了栖息点。
读完这本书我泪水涟涟,因为看到了那位爸爸的执着和所有人的努力才有了如今的地球,我被他为了人类牺牲自己的精神感动了。那我们是不是也要好好爱护地球呢?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地方,是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但地球上有很多垃圾,天空中,陆地上甚至是海洋里都有非常多的垃圾。那我们是不是要减少垃圾的产生呢!例如吃饭时吃完、少用一些塑料袋,把垃圾放到有序的垃圾桶里等等,这些都是减少垃圾的做法。汽车尾气的排放、工业废水废气等的排放也是污染地球的原因。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可以从选择绿色出行开始,对于保护地球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够爱护地球,保护地球。
我希望这本书也来越火,因为他是我们中国作家创作的,显示了我们中国人爱护地球、保护地球的决心。但更重要的是读过书后我们要从小事做起,爱护地球,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流浪的地球读后感篇5
春节期间在家乡读完《流浪地球》,回到深圳再去看电影吧。
书中有飞船派、地球派,飞船派坚持要坐着飞船逃离地球和太阳系去寻找新的行星作为落脚地,而地球派坚定的要带着地球去寻找替代太阳的恒星。——我想到了家园,春节前无数的人奔回家乡团圆,春节结束后又要再次背井离乡,此故乡即为彼地球啊,永远无法舍弃的精神家园。
很喜欢太空舰队父亲说的那句话:“你听着亲爱的,我们必须抱有希望,这并不是因为希望真的存在,而是因为我们要做高贵的人。在前太阳时代,做一个高贵的人必须拥有金钱、权力或才能,而在今天只要拥有希望,希望是这个时代的黄金和宝石,不管活多长,我们都要拥有它!”——高贵取决于精神和灵魂,心中要永怀平等、仁爱和希望。即使是对脚下的狗,也是心中有爱做不得假的呀。
联合政府的最高执政官在最后决定投降的时候说了同样震耳欲聋的话语:““我们理解所有的人,因为已经进行了四十代人、还要延续一百代人的艰难奋斗中,永远保持理智确实是一个奢求。但也请所有的人记住我们,站在这里的这五千多人,这里有联合政府的最高执政官,也有普通的列兵,是我们把信念坚持到了最后。我们都知道自己看不到真理被证实的那一天,但如果人类得以延续万代,以后所有的人将在我们的墓前洒下自己的眼泪,这颗叫地球的行星,就是我们永恒的纪念碑!”——永远保持理智并坚持信念,确实很难,随大流动摇似乎成为常态。愿我们能忠于自己,保持理智并坚持自己的信念,不要迷失自我。即使每个人都在不顾一切想过自己的生活,也是有原则和坚持的,我一贯欣赏这样的人。
流浪的地球读后感篇6
“我没见过黑夜,我没见过星星,我没见过春天、秋天和冬天。”这便是《流浪地球》这部小说富有诗意的开头,一段富有旋律的乐章,而沉浸其中,令人久久无法释怀的,除了人心,还有小说的内容。
在这部小说里面,所有人都是普通人,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普通人,所有的人都没有能大幅度地改变历史,正如人们不能操纵太阳氦闪随便爆发一样。而这个小说讲述的故事也是在科学界和科幻小说界老得不能再老,甚至都有一点发酸的问题——太阳爆炸,地球何去何从?全书讲述地球逃亡的过程则近乎疯狂——人类通过岩石,以重元素核聚变的方式将它们转变成燃料,而用无数的巨大的地球发动机来消耗这制造出的大量的能量。每个发动机都堪比甚至超越当今地球上最高的山峰。就这样,人类带着地球上路了。
在很多小说家的笔下,也有许许多多人类逃跑的办法,但是由于品种内容杂乱无章,这里不再一一列举了,但是细细看去,才会发现流浪地球和其它科幻小说里面描写的人类在历经文明灾难的时候做出的逃跑大不相同。在其它的小说里面,人类不是异化了自己的身体就是异化了自己的灵魂。而在《流浪地球》里的人类,并没有赋予自己一个无比强大的身体,也没有歪曲各种人性。可以说,这是最符合人类价值观的一种逃亡方式。
流浪的地球读后感篇7
在未来,太阳最终将会变成红巨星,吞噬地球,人类为了继续生存下去,唯一的出路是进行星际移民,目标星系是半人马座比邻星。但是对于移民方式存在飞船派和地球派之争。飞船派计划人类乘坐飞船逃离地球,但是依照当时人类的技术,在到达目的地之前,由于飞船设计的太小,内部生态系统会失去平衡;地球派则计划在地球上安装发动机,使地球飞向比邻星。最终执行了地球派的计划。
依照地球派的设想,人类的逃亡过程分为五步:第一步,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停止转动;第二步,开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到达逃逸速度,飞出太阳系;第三步,加速飞向比邻星;第四步,在中途使地球重新自转,调转发动机方向,开始减速;第五步,地球泊入比邻星轨道,成为这颗恒星的卫星。人们把这五步分别称为刹车时代、逃逸时代、流浪时代i(加速)、流浪时代ii(减速)、新太阳时代。
整个移民过程将延续两千五百年时间,一百代人。
本文为处于流浪时代i的我回忆逃亡过程的前三步。逃离过程中一方面要应对地球逃离过程中所引发的一系列挑战,另一方面还要和飞船派进行抗争,使得地球逃离计划能够成功执行。经过重重困难,最终地球成功逃离了太阳系,进入流浪时代i,加速飞向比邻星,等待着地球的仍然是长达两千四百年的的漫长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