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的读后感100字6篇

时间:2023-11-07 作者:Fallinlove 读后感

读后感是对书中人物的情感反应,通过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同身受,通过读后感,我能够与其他读者分享我的阅读经验和洞察力,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狼的读后感100字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狼的读后感100字6篇

狼的读后感100字篇1

去电影院看了两遍,很热血的一部影片,在燃烧的热血退去后又让人不禁思考人性,影片中的细节伏笔都是很值得回味的,从对人物的刻画设定中看出了用心。

1、哪吒。哪吒在影片中基本上就是个小孩的形象,这时的哪吒虽然是魔丸转世,但在乾坤圈的作用下,他只有孩子顽皮和纯真,并没有受到魔的影响,影片中就用了一个孩子的形象来表达。哪吒第一次变为少年形象是知道真实的身世后,少年才会有叛逆和心魔。第二次变为少年形象是他拯救陈塘关,这时还出现了三头六臂的形象,当你想要保护自己想保护的人时,自己就会变得强大起来。在影片中的最后哪吒遭受天雷又是以一个小孩的形象出现,展现出了哪吒的赤子之心。

2、申公豹与太乙真人。我们得知申公豹出生不如太乙真人,但是他非常的刻苦努力,想通过自己后天的努力得到认可。可是不随人愿,出生原因使申公豹处处受压制,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结巴的申公豹在为影片制造笑点的同时也蒙上一层忧伤,结巴的申公豹是不自信的。反观太乙真人,每天吃喝玩乐,无忧无虑,枕着功课睡觉,天资也不是很优秀,但是却得到认可。申公豹和太乙真人他们两能得到上层认可与否的不是能力而是出生。你不费吹灰之力得到的东西也许是别人穷尽一生都无法追求到的,社会就是这么现实,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3、敖丙与龙王家族。敖丙是全族的希望,他出生就背负着巨大的使命,使得他谨言慎行,不张狂。他一出场我们就感觉到了他的自律,他的沉稳,他的克制,和他的孤独。龙王家族默默在底层奉献,渴望得到认可和翻身的机会,像极了底层小人物,即便燃烧了自己也不曾会有烟花般绚丽能得到赞美,默默燃烧后只剩下灰烬不曾被人关注。

4、李靖夫妇。李靖夫妇做陈塘关所有人的英雄,却做不了哪吒的铠甲,哪吒是他们的软肋。在哪吒面前他们只是一对怜儿的普通父母,愿用自己的一切去换孩子的一生安好。

影片最后,灵珠和魔丸又回到了最初的起点,完成了一个轮回。灵珠与魔丸代表着善与恶,其实善与恶本就不分离,没有绝对的善恶,善中有恶,恶里有善。

狼的读后感100字篇2

林黛玉,金陵十二金钗之一,多愁善感形容她再适合但是,什么事都爱钻牛角尖,总是抑抑郁郁,最终落得自我一身是病,何必呢?至于贾宝玉,总是和丫头们玩在一块,却也真的喜欢黛玉,这是让我很的,虽说最终是个杯具,但那过程却也是刻骨铭心啊!

狼的读后感100字篇3

读完这本书以后,我想:保尔并不是天生注定就是一个英雄的,他可能也有很多缺点,可是他及时改正了了错误,并且树立了正确的目标,不断努力地去实现自我的梦想;可能他也有想放弃的时候,可是他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又带着信心,重新找到自我,振作了起来;可能他也有骄傲的时候,可是他总是能找出自我的不足,继续努力。如今,他已经成了许多人眼里的楷模。他坚定的信念、钢铁般的意识受到了人们的敬仰。

我们虽然生在和平年代,可是我们也应当树立远大的梦想,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为了实现崇高的人生目标而奋斗

狼的读后感100字篇4

阅读了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深有感触。罗曼·罗兰是20世纪法国著名作家,他的作品是人们强大的精神支柱。《名人传》写的是贝多芬,米开朗基罗和托尔斯泰的故事,他们经历了各种的磨难却没有向命运屈服,在生命的最后一秒仍不屈不挠的抗争着,最终成为了伟人。这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艰难和挫折是对命运和人生的最好锤炼!

狼的读后感100字篇5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名字叫《爱的教育》。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以一个三年级小学生安利柯日记的形式写的。

在书中我们和他一起感受生活中发生的,遇到的,遭受的种种事情,有起初的记录,也有父亲的评语,还有听到的真实的和不真实的事情。

狼的读后感100字篇6

这几天我怀着好奇的心情阅读完了《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这本书是一部很强的报道性文学作品,作者是埃德加-斯诺。他是一位美国的新闻作者,在1928年来到了中国,在报社工作,常年跟随红军共同生活,一个公正客观的角度叙述当时人民百姓的生活和心理状态。身处其中的经历,触发了他当时写作的愿望。

这本书共12个章节,作者斯诺并没有添加过多的修饰性词汇或者一些美化的文字。本文虽朴实无华,但正因为此,笔下的人物才更有血有肉,带着鲜明的个人特色,拥有陕西一带鲜明的文化特点。

在本书的第一章,作者先用了反问句强调了红色中国这一写作中心,此后,他又记录了一些革命的领导者,如,贺龙,周恩来等。作者对主要的历史事件也进行了大概叙述,如苏区的教育,人民抗日剧社,长征,西安事变等。但在这么多章节中,只有其中的第四章节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一个共产党员的来历。

这一章主要讲述了共产党领导人的人生经历,思想改变以及成为红军领导人的过程。它诞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因为父亲的聪明头脑使他们家成为了富农,但又因为父亲的封建愚昧,使他早早辍学,由此便激起了在幼小的心里的反抗愿望。在的童年中,一方面备受母亲的疼爱,与之又形成了鲜明对比的是,另一个方面父亲对他则格外严厉。由于自幼受父母双方的影响,他铸就了特殊的个人秉性。父母亲给予的不仅是的生命,而且对他的一生影响深远。年少时,就产生了让所有的中国人都吃上饭的朴素愿望,立志为大多数中国穷苦人民谋得幸福。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决定改造中国,打倒剥削和压迫人民的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就算在那些压迫的环境下,他还是秉持着他内心的初衷去实现内心的抱负。他用火一般的热情与铁一般的意志,百折不挠,自信乐观的坚持着自己心中那最崇高的革命理想。

这本书用讲故事的形式详细的介绍了工农红军如何用智慧和斗志战胜了蒋介石的国民党集团,勇猛战斗,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毅力战胜了敌人。在失败中不灰心,不气馁,在途中帮助过许多百姓,深受百姓的爱戴。

红军的精神是一笔精神财富,精液,中国的后来人,红军将士们为了崇高的理想而百折不挠,奋勇拼搏的革命精神。从这里给我的启发是:我们不能辜负了将士们对我们的期望,要勤奋的学习,做一个祖国的栋梁,为祖国做更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