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本书籍都是值得我们阅读和欣赏的,当我们熟读一本书籍之后,内心肯定会拥有巨多的感受,你是否也有这样的体会呢?写一写相关的读后感吧,以下是范文社小编和大家分享2022战争与和平读后感优秀模板相关参考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参阅。
2022战争与和平读后感优秀模板1
用人间的`爱去爱,我们可以由爱转为恨;但神圣的爱不能改变。无论是死还是什么东西都不能够破坏它。它是心灵的本质。
这一句话,是《战争与和平》中的经典句。列夫·托尔斯泰的这本巨着,用极其平和的语调,流露出了对时代和人们的悲悯。
“我倒下了么……我只知道,我再也不用举着旗子奔跑……再也不用为战争而烦恼了……”安德烈公爵静静地躺在地上。这是战争,为了信仰而有的战争,也许帝王以为这只是一场有关荣辱的如同过家家般的战争的话,那么就错了。如果只是认为受了屈辱,而不和拿破仑议和的斗争,就不是战争了,别人在战场上流血牺牲,而帝王却很无耻的说上一句,“我将准备酒肉。你们准备战争。”这一点,是最令人痛惜的。帝王——是历史的奴隶。那么,真的是吗?别人在牺牲,他可以说出这种话。
“桥炸掉了吗?”军官发问。“当然。”另一个军官洋洋得意地说。“代价是多少?”“不值一提,两伤一亡。”军官无所谓的耸耸肩。看到这里,不由自主地捏紧了拳头,有这样把生命当做是儿戏一样吗?但是转念又想,这不就是战争吗?死伤是肯定要有的,可是,这种将生命当做儿戏,漠不关心他人死活的事情,不就是只有军官阶级的人才做得出来的么?今日,在战场上,你冲锋陷阵,明天的今时,你就有可能沉睡在这个洒满了鲜血的修罗场。
战争本就是丧失人性的最野蛮的行为,为何还要想到什么爱、诗、哲学等人类最文明的东西呢?我认为这句话说的一点都没有错。已经是为了信念组成的不是战斗的战争,再谈到美好的东西,正是抵触的东西。但是,我又认为,在这时候,谈谈这些美好的东西没有错。说实话,本人是很佩服彼埃尔的。在任何情况下,温和却不懦弱。他看上去,是一种美好的结合。在最危难的时候,想到的不是绝望,而是美好的余辉。摇身一变成为别霍斯夫公爵的他,人生充满了戏剧性。
2022战争与和平读后感优秀模板2
《战争与和平》是俄国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创作于1863—1869年。
该作以1812年的卫国战争为中心,反映从1805到1820年间的重大历史事件。以鲍尔康斯、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和库拉金四大贵族的经历为主线,在战争与和平的交替描写中把众多的事件和人物串联起来。
“至高无上的智慧和真理,正如我们想要汲取的最洁净的甘露,我能用不洁净的器皿盛这种甘露,而评论它是否洁净吗?只有把内心洗净,我才可能使所汲取的甘露保持一定程度的洁净。”
而当皮埃尔成为俘虏,过上了最为艰难困苦的生活之时,我却像皮埃尔一样感到这个世间一切都充满阳光与幸福,我的心也随着埃尔的灵魂在这苦难之中的改变而变得洁净并且充满感动,我几乎带着一种嫉妒的心态羡慕地望着皮埃尔自身所发生的改变,看着他受到启示找到真谛并且最终获得超脱。就像娜塔莎所说的“他像刚从浴室里走出来一样”,他心中最终获得的那份洁净与信仰,是这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
读完战争与和平,我深深的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宝贵,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和平时光,尽量不让战争再次来袭。
2022战争与和平读后感优秀模板3
这本书是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记载了1805年至1820年拿破仑统治的法国与亚历山大统治下的俄国之间发生的战争。从书中我看到了高大肥胖,为人正直善良,喜欢思考的彼埃尔;博学多识,英俊严肃的安德烈;天真、率直,但又容易冲动的女主人公娜塔莎;有虽然热情,但又目光短浅,不善思考的尼古拉;还有外表不招人喜欢,在作战时却非常勇敢的大英雄图申。
当然,还有些像库拉金这样的个性:贪婪和堕落,也被刻画了出来,让读者所看见,和那些无谓的大英雄们进行了鲜明的对比。
读了这本书,我看出了列夫·托尔斯泰是个关心他人,关心底层人,同情农民的人。也知道了一种人:他在获得遗产后贪图享受,后来又要上战场打仗。可以看出他的性格变化有多快,他就是彼埃尔。
《战争与和平》是要让我们知道:生命、和平都是非常宝贵、重要的。想想现在的我们,过着“小皇帝”的生活,有吃有穿,有上课的课桌;再看看书中的人们,全是因战争而过不了现在的生活,整天在废墟中生活,而我们是幸福的,所有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吗?
2022战争与和平读后感优秀模板4
《战争与和平》
2022战争与和平读后感优秀模板5
看到停不下来,中午没去走路,终于看完了,只想说托尔斯泰太伟大,每一个人物都是立体的。我的视角很不同,最喜欢那十五六岁的少年军官彼嘉,他热情真挚,为了去前线,跟大人们磨,遇到战俘还想着给他吃东西,温柔地照顾他,彼嘉死了,杰尼索夫耳边回荡着彼嘉的一句话:“我吃惯甜东西。非常出色的葡萄干,你们全拿去吧!”
我也喜欢库图佐夫,历史上真实的独眼将军,托尔斯泰说“他的目标只有三方面:第一,竭尽全力打击法国人,第二,把他们打败,第三,把他们赶出俄国,尽可能减轻人民和军队的苦难。(最终,人民爱戴他,皇帝讨厌他)
娜塔莎和安德烈公爵的爱情悲剧让人动容,但托尔斯泰又是温柔的,最终又有了皮埃尔,而皮埃尔对自己的怀疑,也因为妻子娜塔莎得到了好的映证,在妻子身上只反映他身上真正善的一面,他们彼此得到了救赎。
尼古拉和玛丽雅这一对完全不同的人走在一起,一样得到了幸福。
一个个丰富的人物,恢宏的战争场面,让我欲罢不能。草婴先生的译文真好,读起来很流畅。
今晚开始看《生存与命运》,据说是现代版《战争与和平》。
2022战争与和平读后感优秀模板6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那就是著名的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写的——《战争与和平》。
《战争与和平》这本书主要写清了人道主义与博爱精神。作者将“战争”与和平两种生活、两条线交叉描写,构成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阔宏诗,《战争与和平》的基柱是肯定这次战争中俄国人民正义的抵抗行动,赞扬俄国人民在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爱国热情和英雄主义。但作品的基调是宗教仁爱思想和人道主义,作家反对战争,对战争各方的受难都给予了深切的同情。
和平是怎么来的,是那么多不怕死、不怕难,勇于拼搏的战士们为我们搏的,用什么去搏的?那就是他们的鲜血、他们的生命。
我愿是一名使者,使各国消战争,愿是一只和平鸽,带着和平的飞向四面八方!在我看来作者的一些思想,我还不懂,不过,我知道,我们要拥有一颗心,一颗爱国的心,一颗和平的心。
看完了这本书,我知道了战争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敢拼搏,不敢去夺取和平,失败的不要紧,受伤了也不要紧,重要的是千千万万的人对你期望啊。
2022战争与和平读后感优秀模板7
俄罗斯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撰写的《战争与和平》,被人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这部巨著以儿女情长衬托出法俄战争,生动地描写了1805至1820年俄国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各个社会领域,非常值得回味,我怀着崇敬的心情,拜读了这部著作。
小说描写的是:俄罗斯的罗斯泰尔伯爵的女儿娜塔沙美若天仙,在一次舞会上和一位年轻的公爵安德烈。保尔康斯基相爱。可是,不久后法俄战争爆发,安德烈奔赴沙场,最终负伤身亡。娜塔沙悲痛欲绝,在别人的劝说下无奈改嫁。此时,在俄国人民的打击下,法军溃败。俄国有恢复了其乐融融的景象。这本书充分地表现出俄国人民坚强不屈的精神。
读了《战争与和平》这本书,我感触异常深刻:主人公安德烈忠心报国,最终为国捐躯,他的爱国情怀使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安德烈为了祖国、为了人民,放弃了自己的幸福,终身长眠于九泉之下,守护着自己的.祖国。娜塔沙天真善良,十分纯洁。彼埃尔善良真诚,凭着继承的遗产成了上流社会的瞩目人物,可他并不像其他贵族,坚强与邪恶作斗争……这本书真是把那时候的俄国人的思想感情描述的淋漓尽致。
读完这本书,我衷心祝愿人世间不在发生战争,和谐永在!
2022战争与和平读后感优秀模板8
用人间的爱去爱,我们可以由爱转为恨;但神圣的爱不能改变。无论是死还是什么东西都不能够破坏它,它是心灵的体质。——题记
在拜读完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部著作——《战争与和平》,我觉得列夫·托尔斯泰不仅仅只是一位作家,从书中我仿佛也看到他对军事、哲学、历史等也有高度的透彻,对他的喜爱与崇拜使我对这本家喻户晓的著作有点感想。
小说从1805年奥斯特利茨战役写到1821年俄国专制加强潜伏危机的时刻,以法国和俄国之间关系恶化,战争一触即发为主线。但内容并不全是以战争为话题。故事的主人公青年公爵安德烈为了心中的信仰投身到“硝烟四起”的战争中去,把怀孕的妻子交给父亲与妹妹玛丽亚照顾,在军中担任库图佐夫将军的副官,他期望这次战争能为自己带来辉煌与荣耀。而主人公二彼埃尔,他是安德烈留学归来的好友,身份高贵,由于继承了伯爵身后的全部遗产,也是莫斯科数一数二的资本家。居心叵测的监护人拉金公爵看上了彼埃尔的这一点,便计划把相貌美丽但品行不端的小姐爱仑嫁给了他。而同一时间在奥斯特里茨战役中战败的安德烈不幸受了重伤,身心也受到重创的他只好静静养伤。另一边的新婚后的彼埃尔,在不久后就发现妻子爱仑与好友多勃赫夫之间若有若无的暧昧关系,他为了卫护自己的名誉最终与爱仑分居,内心陷入了纠结当中,直到认识了互助会的领导后慢慢开始找到了新的信仰。而在战场上的安德烈回到家的那一晚,妻子正好产下一名男婴后逝世,这让安德烈顿时感到人生已走到尽头,直到遇到活泼漂亮,充满生命力的年轻小姐娜塔莎,可父亲的强烈反对,使得安德烈出国和娜塔莎无奈分开一年,娜塔莎最终奈不住寂寞与爱仑的哥哥阿那托尔私奔。后直到1812年的一次战争,娜塔看到了将死的安德烈,她向他谢罪并热诚地照顾他,可安德烈最终还是和死亡一起走了。彼埃尔化为农夫刺杀拿破仑却反被俘虏,其妻爱仑在这战火连连的环境下依旧放荡行为,最后因误服堕胎药而死。几番奋战后,俄国最取得胜利。像每个故事完美结局一样,大家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
战争,充满着杀戮,为了所信仰的去战争,不去管生命的高贵。的确,战争本就是丧失人性的最野蛮的行为,我记得书中有这么一句话:“我倒下了么……我只知道,我再也不用举着旗子奔跑……再也不用为战争而烦恼了……”安德烈公爵静静地躺在地上。这就是战争,我想大概没有人喜欢战争吧,它不能与一切美好的事物相提,战场不过是洒满鲜血的修罗场。帝王永远是冷漠无情的,战争在他们眼中不过是事关国家利益和荣辱的“打架”。
我厌恶战争,帝王永远是历史的奴隶。但在战争中我看到了俄国人民同仇敌忾,战争,必定会有牺牲者,为了和平,他们甘愿为保卫国家、人民流血。书中也有多处描写在战争这样的环境下,人丑陋的欲望是多么令人厌恶,像放荡的爱仑,示财权如命的拉金公爵,他们的时代终将过去,迎来的只会是和平。
和平的到来,是用铺满鲜血的花朵迎接,战争不会永远,因为正义存在。在这本书中,人间的一切惨剧,各种情欲,人从生下的啼哭婴儿到白发老人的一生阶段,这本书中都应有尽有,斯特拉霍夫曾这样评价。我喜欢安德烈的单纯坚忍,娜塔莎的活泼善良,彼埃尔的温和并不懦弱……他们都不完美,各有各的人性欲望,但上帝说,每个人都会有缺陷,就像被上帝咬过的苹果,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正是因为上帝特别喜欢他的芬芳,也许他是被上帝咬得特别多的苹果,所以,他是最被上帝所最爱的人。
结局,和平的年代真正来临,婚礼,生育,就像小尼古拉说的:我所能做的,只不过是令爱的人都感到幸福。
2022战争与和平读后感优秀模板9
对于《战争与和平》我设想这样一个结局;娜塔莎因为与阿纳托利私奔弄得身败名裂,罗斯托夫家面临破产,玛丽娅与尼古拉结合可财产却给了她的侄子,小尼古拉公爵。最后玛丽娅因患重病,在丈夫的怀抱里安详的去世了。皮埃尔将自己的钱财施给农民,将土地归于农民,与海伦离婚,最后,跟娜塔莎,与她结合。在上层社会看来,这是一对堕落人的结合,事实上却是两位天使的结合。索尼娅因怕再给这家庭添麻烦,便离去了,在某一庄园做家庭教师。安德烈公爵去世了,他所留下的只是一个模糊的印象------。
妈妈说这个结局悲惨,对我说;你为什么都希望他们不好呢?我认为妈妈这次错了。在我看来这是十分美好的结局。娜塔莎与皮埃尔,他们将会幸福(虽然以后说不准,说不定他们抵抗不了社会的偏见)。玛丽娅虽然去世,但她已经得到家庭的温暖,在丈夫的怀抱中去世,她将十分幸福,她可以不再去经受全家的贫困和饥寒。索尼娅的结局完全是依照我的意愿。我同情她,她身无分文又无父母兄弟。母亲同情娜塔莎,玛丽娅,可我觉得索尼娅更可怜,从来没得到片刻的温暖,其余两位有财产,有地位,可她什么也没有。索尼娅是那么高尚,那么温顺(我最恨这一点),我希望她能独立,可我明知道她不可能离开罗斯托夫家的。对于尼古拉,姥姥说他是个本本分分,忠于职守的青年,妈妈说他有责任心,我也同样这么想,可是我觉得他缺乏勇气和胆量。他与娜塔莎都是蜜水里长大的,我对他们有财产与地位的人是十分怨恨的,正如妈妈所说的,我拿钱财来衡量一个人,我是有点,这我承认。
下面再谈我所喜爱的唯一人物(是暂时的),多洛霍夫,他聪明,勇敢,活泼,具有一颗高尚的心(我认为),可就有一点,太浪荡。说实在的,他若是不浪荡,那还叫什么多洛霍夫?他岂不和尼古拉一样了吗?在上层正派社会,容不得他的这些高贵品质,他对她母亲,姐姐那么好,孝顺,他鄙视一切,除了那些他认为高尚的人外。他若是和索尼娅结婚,那该多么美妙呀!可索尼娅拒绝了他。其实他们并不配,可我始终相信多洛霍夫结婚后会对索尼娅非常好,因为索尼娅具有一颗高尚的心灵。
另外我一直不理解娜塔莎,并不喜欢她。大概是因为她的结局太好,但更重要的是她是女主人公,我并不感兴趣。特别是当娜塔莎上当受骗以后,她觉得她的美好的青春生活已经过去,她的大好年华在虚度,她的精神好似进一步升华,对上帝的诚意,对她的仇敌祷告,这又似乎与玛丽娅公爵小姐相似。我十分不清楚,娜塔莎怎么会觉得美妙的青春生活远去了呢?她心目中的完美形象已经让她失望了,应该万分悲痛才是嘛!我曾经问过妈妈,她说是因为我的年龄还小不能理解,等我再大一点的。可我已经13岁了,也不过比娜塔莎小3岁而已。妈妈说一个年龄一个想法,以后你会理解的。但愿如此,我现在暂时不去想。原先我以为娜塔莎对安德烈,完全是一个少女初开情怀,不甘寂寞,对外界充满好奇而成的。当安德烈离开她时,她便因此失去了所有乐趣,为他空守感情而苦恼。而后遇到了阿纳托利,自然便为他着迷,当阿纳托利使她失望时,她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这几点让我理解了点。但后来便使我有些迷茫了。
再谈多洛霍夫,妈妈说,他像叔叔,样样好,就是不能有家。我听了有些气愤,但表面还是笑了笑。妈妈的这几句话使我对他的好感减了大半,似乎觉得妈妈是对的,我好像对整本书都失去了兴趣,我不再指望看下去会使我有何高兴的。现在我是在勉强的看,唯一想看的只是关于战事方面的,这确实是全书的精华,它比另一部分有意思多了,至少在看了托尔斯泰关于战事的介绍和描写后,我脑子里便出现一幅作战图;“左翼……右翼……散兵线……”使我脑子里有些可想的东西,实在是件好事。
在我写这篇读感的时候,有同学以为我在写歌词,我也并没有告诉他们我在写什么,以后我不将这些告诉任何人,这是我的想法。
2022战争与和平读后感优秀模板10
《战争与和平》不仅描写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一场战争,它还唤起我们对民族和世界历史的浓厚兴趣,唤起我们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深切关怀。这是任何专门描写和研究战争的论着代替不了的。而作为一部伟大而深刻的文学作品,它还是任何学术论着代替不了的,因为它还是一部人们心灵的史诗,一部生命的史诗。我们在这里不仅看到了战争和民族的历史,还看到了在战争与和平的转换中活生生的人和他们的心灵,看到了他们深深的渴望、痛苦、欢乐和追求
我把娜塔莎比做皎洁的明月,因为她美得像神话,有大美之形,像天赐。
当安德烈公爵遭受丧妻之痛和在惨败的奥斯特里茨战役的惨败之后,感慨于他之前一直所追求的名誉荣耀情感只是大梦一场,感觉受到了命运的欺骗和遗弃。安德烈的感情世界曾象是古拙的老橡树:“唯独它不欲屈从于春日的魅力,不欲目睹春季,亦不欲目睹旭日。”但他的难以言寓的绝望和痛苦敌不过少女的快乐。当饱经沧桑的安德烈到罗斯托夫家的庄园时,不是被清脆的少女的笑声吸引的吗?少女娜塔莎是多么快乐啊!
娜塔莎用她那强大和青春的生命力顽强的抵抗住了命运的挑战,忍受住了美的背后那巨大的担当;没有一遇苦痛,便忧怨、乞怜、颓伤,呈现败像,变成丑陋。在莫斯科即将沦陷之时,娜塔莎肯于舍弃家财,以救治、运送伤员为第一要务,谱出一曲高尚、美好人性的千古绝唱。
经历风雨屈辱、苦难煎熬之后,还能典雅迷人、唇齿留香,便是不朽。
书中总不乏悲惨而凄凉的场景,对于生活在那个战火连绵的时代的人,对死亡都有各自不同的见解。刚毅而有英勇的安得烈就几次触摸到死亡的底线。虽然他最后还是没有逃过死亡之神,但他的死伟大而令人敬佩。死亡对与这本书中所有的人来说都是并不遥远的,也许今天躲过了明天还会在来,若又躲过了明天,总有一天死亡也会临近。但他们面对死亡的做法却可以深深启发我,也许这本书中还有太多的启迪,但对于我来说这的确是启发我最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