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一部影片,为了帮助我们铭记当时的感受,一篇观后感的写作尤其重要,观后感的写作过程也是对于自己观看内容的全面回顾,以下是范文社小编和大家分享的热门关于《狙击手》观后感参考范文3篇,以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狙击手》观后感1
在观看电影《狙击手》的时候,我把多年积淀的情感,落实到实际行动,开始着手宣传抗美援朝,讴歌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
我重新学习和认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和人民军队军威,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英雄战歌,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8000个功臣集体。他们不愧为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不愧为祖国安全和世界和平的坚强卫士,无愧于“最可爱的人”的光荣称号。
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在朝鲜处于生死存亡、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的危急关头,党中央应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开赴朝鲜。历经千难万险,打败了不可一世的美国侵略者。志愿军指战员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现,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进而形成了中国人民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我们伟大的志愿军战士不愧是最可爱的人,他们圆满完成了中国人民赋予的光荣而伟大的使命,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以宝贵的生命维护和平与安宁,以壮丽的青春谱写了历史的光辉篇章。正是因为有了那些先辈的牺牲,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生活。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争的创伤随着岁月的流失似乎慢慢地抹平了,但那场战争留在中国人民心中的印迹却永远不会消失,10余万为国捐躯的中华好儿女的英名更是永远铭记不忘。
勿忘过去,珍惜今天。我们今天的一切来之不易,我们要时刻珍惜这一切。
追忆那场战争,我们应该满怀感激之情向最可爱的人——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致敬!向牺牲在朝鲜土地上的光荣的烈士们和他们的家属深深致敬!向尚健在的参加那次战争的整整一代人深深致敬!
有人说:忘记历史等于背叛!虽然有些偏激但并不无道理。那些历史是由先辈们用鲜血白骨泼写的,用他们的青春换来的,虽是保家卫国之战可谁都不能否定它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亚洲的作用,对朝鲜半岛的作用。如今无数的先辈长眠于绵延的长白山脚下,那号角之声已经消散在朝鲜半岛的上空但那声声号角之声不该在我们心中消散,中国虽未多强大但绝不低头。
《狙击手》观后感2
近日在公司组织下,我们观看了抗美援朝红色电影《狙击手》,影片讲述了一段中国志愿军狙击小队与美国狙击队之间的殊死对决,展现了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战士艰难取胜的英勇故事和可歌可泣的奉献精神。在一个冰天雪地的无名山坡上,五班的狙击战士与美军英勇对抗,为了救自己的战友回家,在敌我装备力量悬殊的情况下,用难以想象的毅力和智慧战胜敌人,影片最后,当听到牺牲的一个个战友的名字时,我们看到了有许许多多同样的热血英雄在不断涌现,追随着奋勇前行,那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久久不能平静。
目击战争的残酷,我们更应感恩今日的和平与安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砥砺前行。要以史为鉴,汲取英雄前辈们不怕牺牲、不畏艰难的革命精神,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将对国家、对企业的热爱转化为我们工作的激情,传播正能量,为公司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观看后让我体会到了,所有为我中华民族崛起而牺牲的人都是英雄,是真正民族之脊梁!
今天我们纪念抗美援朝,就是要学习中国人民志愿军在祖国危难时刻,无私无畏挺身而出的伟大精神,学习中国人民志愿军战争面前不怕牺牲舍我其谁的使命担当。
《狙击手》观后感3
我很少看战争片,因此不懂得如何对比一部战争题材电影的好坏,但至少我认为《美国狙击手》是一部好作品。
故事起初,介绍克里斯·凯尔身为一个牛仔,接受“羊、狼和牧羊犬”的家庭教育——一类人爱好和平认为世界从不存在邪恶,于是在遇到邪恶的时候束手无策,是羊(sheep);一类人天生邪恶生性残酷,以羊为食,是狼(wolf);还有一类人是天生具有保护他人能力、能与狼抗衡的,称为牧羊犬(sheepdog);他的父亲告诉他他们家决不饲养羊或者狼,只有牧羊犬才是好样的。
后来他在电视了解包括911在内的一系列恐怖袭击,克里斯决定保卫国家参军,在海豹突击队的训练期间认识热爱家庭的好妻子,可惜爆发伊拉克战争,一对新人便草草分离。
然后讲到克里斯第一次狙击的对象:妇女和孩子。“对方带着的是反坦克地雷诶。”他透过狙击镜观察对方的一举一动,随时报告,心跳加速,碍于国际法之类的保护异国人法律,他只能在别人发动袭击的刹那扣动扳机。他在后面越来越习惯伊拉克平民随时可能摇身一变为游击士兵的日子,毕竟偶有战友意外死在这些“平民”手下……他从而将愧疚感转变为必须保护队友的责任感,在狙击镜后成为对敌人冷血残酷、对战友义薄云天的传说狙击手。故事的高潮,就是跟他从第一次派遣到中东战场就有孽缘的恐怖狙击手对决,在两千米之外一枪爆头。
四次出征,给克里斯留下很严重的战后创伤综合征。他的妻子也察觉并明说了这种异象。为了挽救婚姻,他毅然决然退役。此时他已经是官方记录狙杀超过160人的美国第一狙神了。他通过与同样患有战后创伤综合征的病友互相帮助,走出阴影并创立基金会,不留余力地帮助有阴影的退役军人。可是故事的结局总是出人意料,不如说生活和现实就是如此出人意料、令人悲哀,一个病友反咬帮助者一口,他最后在靶场被射杀,当场死亡。
伊拉克战场他令敌人闻风丧胆,项上人头十八万美元,却死在美国同胞手下啊。
最后再来谈谈电影的虚构内容。
首先是弘扬美国精神的“美化伊拉克战争”嫌疑。这是无可避免的,观众需放宽心态。
其次是内容的虚构。电影中提到克里斯枪杀手无缚鸡之力之人的罪恶感、对辜负妻儿女的罪恶感,这份罪恶感随着故事的发展愈来愈重——真实情况是,(自传内容)
“我只希望我可以杀更多的。”他写道,“我喜欢我所做的,现在也是。如果情况不同——如果我的家人不需要我——我会马上回来。我没有说谎或夸大说这很有趣。我终生致力于作为一名海豹突击队成员。”
除此之外,还有作为对头的游击士兵狙击手——叙利亚唯一一名奥林匹克枪击比赛获得金牌的运动员——是虚构的。虽然该人物是有原型的、貌似也是死在克里斯枪下的游击士兵,但当初两千米外一枪爆头的对象也仅是一名普通的游击士兵而已(现实就是这么无趣?)。或许还有一些。总之,为了提高艺术性,对现实材料的改编喜闻乐见。死扣其真实性的话,干脆去看纪录片、自传之类的了,求别看什么电影。
这电影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战后创伤综合征作为一种心理疾病,其表现让我心里油然而生“这就是军人无法融入现实社会的写照”之感。这次有幸又在《美国狙击手》里学到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