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影《守岛人》的观后感精选范文4篇

时间:2022-01-06 作者:lcbkmm 读后感

电影《守岛人》吧主人公聚焦于一位普通民兵,将守岛人王继才既平凡又伟大的人生故事搬上了大银幕,表达了他对祖国的无比忠诚和不变初心,看完你有什么感受呢?以下是范文社小编和大家分享的关于电影《守岛人》的观后感精选范文4篇,以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关于电影《守岛人》的观后感精选范文4篇

电影《守岛人》的观后感1

爱国是一个人对自己祖国的一种诚挚的热爱和深厚的情感,是一个人最原始的感情之一。26岁的王继才接受了守岛任务,从此与妻子以海岛为家,与孤独相伴,在一个没有淡水、没有电、面积不足20亩的弹丸小岛上坚守32年,只为五星红旗每天冉冉升起。

今年7月27日,王继才在执勤时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去世,年仅58岁。王继才在平凡的岗位上,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默默无私的奉献,把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

有一种信仰叫坚守,有一种精神叫质朴。王继才夫妇俩在艰苦卓绝的困难面前不低头,在邪恶势力面前更表现出了一位守岛卫士的凛然正气。他们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

通过学习,我们深受震撼,我们新时代的国家公职人员就要有这种爱国奉献精神,我们要学习王继才夫妇,热爱祖国、忠于职守,无私奉献,不图名利的精神,以他们为榜样,脚踏实地、不畏艰辛,立足本职、扎实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爱国、敬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新时代的建设贡献自己力量!

正因为有这么多的先进典型,正因为有很多像王继才一样爱国奉献的人,我们的事业才蒸蒸日上,国家的前景才无限光明。王继才走了,更多的人应该接好他的接力棒,从王继才身上汲取爱国奉献精神的正能量,让弘扬爱国奉献精神成为全体国人的自觉行动。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作为青年一代都应该向王继才看齐、学习,给自己补充道德之钙,为自己补钙壮骨、强筋健骨,将爱国奉献精神融入到每个人的实际生活中,让爱国奉献精神筑牢新时代的价值地基!

电影《守岛人》的观后感2

每天国旗同太阳一起在开山岛上升起后,王继才夫妻俩便会开始一天里的第一次巡岛,他们来到哨所观察室内,用望远镜扫视海面,看有无过往船只,看岛上的自动风力测风仪、测量仪是否正常。

“岛东边是砚台石,西边有大狮、小狮二礁和船山。这上面的4个灯塔也是老王当初建议设立的。老王说,有了灯塔就可以保障过往渔船的行驶安全。”妻子王仕花指着海面上的4座灯塔说,有了这几处灯塔,路过的渔民心里就踏实。

登上灯塔,四处远望,怪石嶙峋,才感受到小岛的陡峭。“这段路很陡,离海又近,千万注意脚下。”走在后山的台阶上,瘦弱的王仕花攥着记者的手,怕记者摔倒。

不知有多少个雨大风急的日子,在这段狭窄陡峭的山道上,王继才也是这样牵着王仕花的手一路巡逻;不知有多少个寒冬的冷夜,一根背包带系着一前一后两个人在倔强地前行。

同样的巡岛场景晚上7点再次出现,不同的是,夫妻俩的手里多了一个手电筒。一天的工作结束后,夫妻俩就要记录当天的守岛日志。一摞摞的巡查日志被王仕花装在大麻袋里,拿出来,带着一股动人的厚重铺满了整个桌子。

日志上一笔笔字迹,正是王继才生命中的一个个刻度,写尽了忠诚、责任和坚守。沿着一级级石阶巡逻、瞭望,顺着王继才留下的印记一路走下来。这条路,他们走了32年。一年四季,日复一日,一日两次,没人要求,没人监督,他们从风华正茂走到了鬓发花白……

如何铭记一份32年的坚守?不论是家国大爱还是至亲相处,我想黄海边防的哨所会记得,开山岛上的五星红旗会记得,王继才用脚步坚守过的每一寸土地会记得……

因为,祖国不会忘记每一个平凡坚守背后的边防人!

电影《守岛人》的观后感3

《守岛人》由陈力执导,刘烨、宫哲领衔主演,于2021年6月18日上映,电影根据“人民楷模”王继才同志守岛卫国32年的感人事迹改编。故事发生在一个名叫开山岛的小岛上,开山岛位于黄海前哨,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意义,现隶属于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常年遭受台风的侵蚀。1986年驻守开山岛的部队撤编,改制为民兵哨所。

由于开山岛的环境过于艰苦,没有人愿意长期驻守开山岛。鉴于两家人的情谊,王继才(刘烨饰)答应民兵队长王长杰(侯勇饰)先上岛驻守一段时间,等到王长杰找来可以替换的守岛人。刚上岛时的王继才还在岛上画着正字计算着下岛的日子,不曾想正字越画越多,命运为王继才缔结了与开山岛不解的缘分,心系家国情怀的王继才和妻子王仕花(宫哲饰)默默在祖国的边陲小岛上坚守了32年时光。

那岛那人那狗

影片伊始凭借视听语言的默契生动地描绘了八十年代开山岛恶劣的生存环境,开山岛的主体几乎都是坚硬的岩石,环视一周则是一整片茫茫大海。岛上的生存资源必须通过外界补给,而一次突如其来的白鹿台风将开山岛与世隔绝。风暴之下,暴雨和汹涌澎湃的海水交织,似乎随时都能将开山岛吞没掉。王继才居住的房屋如同被镂空了一样,狂风夹杂着雨水一拥而入,透过极具压迫感的光影和声效能清晰地感受到暴雨冲刷下房屋内的冰冷、饥饿和不堪。

镜头多次聚焦在陪伴王继才守岛的几只小狗身上,两只白色的小狗从暴风雨中跑回房屋后安静地蜷缩在角落,而迎风对抗的王继才艰难地设法去堵住不断被狂风吹破的大门,动与静的交错画面凸显出了守岛人内心的无助和不安。小狗们突然起身向门外不停地叫唤时,王继才甚至害怕得犹豫着不敢往门外看,而门外其实是刚回来的大狗大黄。大黄并未进门,而是领着王继才在暴风雨中一个劲儿地往大海的方向跑,镜头随即转到海浪不断袭来的开山岛的岩石边缘处,满岸都是被海浪拍上岛的活蹦乱跳的鱼。

深夜里王继才在黯淡的烛光下记录着开山岛的观察日志,每隔一小会王继才都会往自己身上狠狠地一拍,然后留下豆大的一滩血印。烛光微微照亮穿着背心的王继才,他后背上的皮肤几乎没有一块干净的地方,全是蚊虫叮咬的痕迹和受伤后留下的疤痕。台风过后,王继才接通了王长杰打来的电话,简单的几句抱怨后,便开始了由狗与人组成的牌局,聊以慰藉岛上的孤独。主演刘烨和狗的感情线不由得让人联想起刘烨的经典影片《那山那人那狗》,同样发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讲述的是中国湖南西南部绥宁乡间邮路上的故事。

你守岛,我守你

作为一部新时代下的主旋律电影,《守岛人》的叙事是有欠缺的,但是在主角人物的刻画上,妻子王仕花的付出是十分令人动容的。最初王仕花对丈夫欺骗自己上开山岛驻守是心存不满的,她总是念叨着什么时候才能把王继才从开山岛上换下来,也一度埋怨王长杰。王继才品质质朴、为人老实,他力图证明自己去回应父亲的期许,认为一个人一辈子只要干好一件事,就不白活。直到王仕花从王继才的父亲那番话里得知王继才多半是下不了岛了,她便下定决心要上开山岛去。

王继才父亲同王仕花讲的一番话里隐隐透露出这样一个道理,有人往前进攻,就要有人坚守。正如同王继才当年渡江时,王长杰的父亲为他坚守一样。王继才坚守开山岛对国家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可以提醒渔船避免触礁危险,维护常亮的灯塔为迷失方向的航船指引方向,另一方面可以盯防外敌,监督非法走私,保障国家利益不受损失。只是要做好坚守开山岛这一件事情也并不容易,无可避免地要做出牺牲,不仅是王继才个人的牺牲,还包括他的家庭。

王仕花对王继才说的一句“你守岛,我守你”是看似平淡的影片叙事中最动情的告白,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凸显了王仕花对丈夫深厚的爱。王继才是一个具有爱国精神和奉献精神的好公民,但他算不上一个好父亲,而王仕花确乎是一位好妻子和好母亲。王仕花抚养女儿小宝并不容易,她在第一次带女儿上开山岛时,小宝甚至被王继才风吹雨打后的邋遢形象吓哭了。但王仕花在见到丈夫时并没有埋怨,而是悉心替丈夫整理仪容,收拾家里。

根据影片前后情节所透露的信息可以推论王仕花在上开山岛前和娘家人也做过不少思想斗争,但她还是毅然决然地跟随了丈夫坚守开山岛,为了让王继才安心还向丈夫撒了善意的谎言。怀孕的王仕花因放心不下丈夫一个人在岛上,就没有提前下岛,却不曾想台风到来的时候,恰逢临盆,于是弟弟就这样在开山岛出生了。已是长期坚守岛上的王仕花在得知奶奶为了弟弟的学业要让小宝辍学时,母亲视角下的王仕花仍坚持让小宝完成学业,表达了自己对小宝的满满爱意,也表明了对重男轻女思想的反抗,尽管最终在残酷的现实下事与愿违。

负重前行之人,更值得被优待

其实《守岛人》在故事的讲述上或许有更好的方式,影片的美术、影像质感都令人称赞,但是在关键情节上过度煽情就稍有得不偿失了。影片在片段式故事节选的叙事方式上消弭了时间流逝的岁月感,摘取的耀眼时刻的段落中,在歌颂苦难时又用力过猛了,由于营造的戏剧冲突略显刻意,反而生出了舍本逐末的嫌隙。以小见大的题材理应春风化雨,在时代的局限下守岛人迫不得已做出的牺牲情有可原,影片中很多细节也都体现出了守岛人的无私和坚毅,过度渲染的情感部分值得敬佩,但不应效仿。

《海燕》是王仕花最喜欢的诗,更是萦绕在开山岛的那片大海之上的浪漫主义。对父亲满怀抱怨的小宝跟随父亲到达码头时早已释怀,她向王继才道歉时说道,小宝已经不是花仙子了,而是一只海燕,翱翔于王继才和王仕花心中的海燕。王继才说守岛就是守国,守国就是守家。王继才一家都是极具家国情怀的,夫妇二人每天坚持充满仪式感的正步、升国旗、唱国歌,肩负职责,守御海疆。弟弟长大成才后也通过了申请,站到了在开山岛上透过望远镜能够远眺到的海上巡航军舰的甲板上,致以父亲崇高的敬礼,继承了父亲的爱国理想。

32年里王继才写下了189本日志,挥舞过368面红旗,完成11680天出勤,每一本日志,每一面旗帜,都承载了王继才的爱国信念。负重前行的人不仅仅值得被称颂,同样值得被优待。王继才几乎用了一生去坚守开山岛,是这个时代下罕见的传奇。《开山岛》是一篇守岛人的人生史诗,有着极致的孤独与浪漫,也充满了坚定不移的爱国主义信念与情怀。

电影《守岛人》的观后感4

看完《守岛人》这部电影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在观影过程中我也曾多次落泪。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故事,电影中没有离奇的神话,也没有惊悚的场景,却能够紧紧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将我们带回那个年代,感受王继才在守岛过程中的艰辛以及他强烈的爱国之情。

在那个年代,物资匮乏,设施不完善,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远不如现在,守岛人的生活则更加艰苦。王继才26岁时登上开山岛,成为一名守岛人,自此之后的32年,他始终坚守在开山岛上,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坚守这两个字的真正含义。电影开头便出现了王继才在狂风暴雨中奔跑的场景,而这个场景也深深的触动了我的内心,在狂风暴雨中,王继才的身躯显得十分渺小,却又展现出他的坚韧,展现出他面对狂风暴雨时的勇敢无畏。

王继才是瞒着妻子接受了“守岛”的任务,起初他答应的只是“一个人,守岛半个月,15天”,但却由于组织上找不到像王继才一样忠厚可靠,并且能够让王继才也完全信任的守岛接班人,所以王继才便日复一日的坚守在岛上。一开始,王继才迷茫犹豫,内心并不坚定,岛上的生活让他无法适应,天天盼着有人来接替他的工作。孤独是王继才最大的敌人,他和狗一起打牌的场景让人泪目,刚踏上开山岛时,恶劣的环境并没有让他退缩。夏天蚊子多,他的身上全是蚊子叮咬的痕迹,冬天阴冷难忍,还时常遭受狂风暴雨的袭击,房屋被一次一次的破坏,而王继才也一次又一次的修补。

从最初的迷惘到最后的坚定,王继才选择了坚守,在这32年里,他从未有过怨言,他认为“人这辈子,能干好一件事,就不亏心;不亏心,就不白活。”他燃烧了自己的青春,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着,在这几十年里,他一日又一日的挥动着五星红旗,一日又一日的高唱国歌,哪怕无人观看,他也从未懈怠。我想,王继才的坚持不仅仅是因为他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妻子的陪伴与理解也是他在开山岛上坚守的主要动力。“你守岛,我守你”这句话是妻子对王继才最深情的告白,也让我看到了爱情最真挚的模样。

如今,山河无恙,岁月静好,但我们应当始终牢记,有那么一些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王继才是当之无愧的时代楷模,他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祖国,始终坚守在岗位上,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