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杨绛《我们仨》读后感精选范文4篇

时间:2022-03-15 作者:lcbkmm 读后感

你有读过杨绛的《我们仨》吗?在散文中,作者记录了一个家庭的63年的风风雨雨,你知道怎么写相关的读后感吗?以下是范文社小编和大家分享的关于杨绛《我们仨》读后感精选范文4篇,以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关于杨绛《我们仨》读后感精选范文4篇

杨绛《我们仨》读后感1

在我身边的夫妻楷模,是我的一个表哥和表嫂的爱情故事,朋友们里公认的人生赢家。他俩自初中情窦初开起,携手九年恋爱长跑后步入婚姻殿堂。那是整个青春;人生中的每一个重要阶段,都有彼此陪伴。他们经历了学校毕业后前路未知的迷茫,经历了重大火灾被困,经历了赚到第一桶金,也和大多数夫妻一样,婆媳关系处理,工作矛盾纠纷,柴米油盐。没有谁的生活总是顺风顺水的。

在我印象中,他们好像从未有过争吵,什么事都是一起商量着来,难得的是,他们总能意见一致,齐心协力朝着一个目标。有些亲戚会说他们很自私,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不问世事。我却觉得,他们总是彼此鼓励,奋勇向前,像一队团体,谁都不掉队。我无论什么时候见到他们,都能感受到爱意绵绵;仿佛在初恋,仿佛在新婚。

我记得那年,在表哥家做客,饭后表哥洗碗,我们起哄说,怎么不让嫂子洗,他说:“我洗,我能做的我都做,我就想让你嫂子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他好像随口说了一句很平常的话,我们却眼里渗满泪水。那时候我觉得,表哥个子不高,人也不帅,但却像日出时的青山,巍峨、炽热。

表哥从一开始的高薪工作,到事业滑铁卢,如今自主创业,不是什么大生意,但也安然自得。嫂子在一家公司里勤恳工作了近十年,从一个小职员逐渐做到了分公司懂事。他俩在各自的工作领域中都逐渐成为了佼佼者。婚后苦于一直无子,多方治疗,如今都二胎了。就这样一步一步的,走过了相恋二十五年,走向了下半辈子的人生。

我们可能会说,有多少人能有这样的青梅竹马啊,这样的故事发生概率太低了。也如同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又有多少懵懂的少年,能一见如故,就此相知相守一生,既是知己,又是伴侣。在90岁高龄的时候,还写着家庭回忆录,积攒了满满的照片与信笺,记着几十年前相守的时刻。

我们所见大部分夫妻的生活,无非是因“柴米油盐”争执不休,耗尽感情,或许有了第三者。自私自利而一味索求,偶尔挂念,时常埋怨。就算《梁山伯与祝英台》、《泰坦尼克号》这样的故事,即使能熬过喜结连理,婚后生活,我们也绝不会相信能如初见般美好,从小生活环境及认知悬殊的两个人,只能在最开始彼此吸引时有片面的激情,除非彼此有足够的耐心,足够的智慧,才能艰难的长久相伴。

经济学家薛兆丰说:如果世界上有两个人,是彼此一生的唯一,他们这辈子都不会见面。世界上有70亿人,想象一下,有70亿个绿豆在一个大缸里,有两颗红豆放进去,搅啊搅啊,它们会碰上吗?在短暂的一生中,它们不会碰上。如同我们海誓山盟许下终身承诺的那个人,实际上只是我们身边看上去,觉得差不多时间到了而挑选的人。

有些人终其一生在等那颗“红豆”,大部分人选择了身边的“绿豆”,而我们所羡慕的,其实是那些能让“绿豆”变成“红豆”的“魔术家”。我们要从这些“魔术家”身上学习这种技能。这也不难发现,他们总有很多相似之处。

我认为理想的伴侣,是相互依赖,却又彼此独立。能帮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钱钟书闻名遐迩,但在生活上很依赖杨绛,不会修灯泡,不会洗桌布,家里维修的活都得杨绛做,杨绛丝毫没有抱怨,迎难而上,做他坚固的后盾。杨绛有自己的探索领域,才气不熟钱钟书,她不喜做饭,早饭也都是钱钟书早早起来做好。他们经常教女儿“格物致知”,以身作则的示范求知精神,他们的女儿钱瑗也是位很有成就的人。他们并不善交友,有自己的一套处事观,外人看来会觉得,傲慢、自私。他们是一个团体,像极了我的表哥表嫂。

有些人很计较得失,因为害怕自己利益受损,在夫妻相处中索取变成了本能。很少赞美对方,甚至打压对方变成了习惯,觉得自己是站在上风。但夫妻本就是团体,你的得意如果是通过对方的失意所换来的,那这对团体的综合水准并未提高,还有可能隐藏着深不见底的暗礁。你的婚姻是否成功,多瞧瞧你的另一半是什么状态吧。

还有一些人,本性纯良,丝毫不知保护自己的利益,如果所遇非良人,会在亲密关系中逐渐失去自我。我记得我的初中班主任说,“爱是一种责任和付出”,这句话一直影响着我的爱情观,经过了十几年我才明白,她只说了一半,我们爱别人,首先要做的就是爱自己,在你足够爱自己之后,再去承担责任,去义无反顾的付出。这缺一不可。如果两个人都能如此,这对夫妻团体才能稳步向前。

在彼此的陪伴中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是多么幸福的事。这样在经过了四五十年的相伴后,到老了你才会感慨“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翠”,这辈子都没处够。有他/她的地方,才是家。

家在哪里,我们都在寻觅归途。

杨绛《我们仨》读后感2

他们两老了,爱做梦了,做了一个万里长梦。

父女两人闹的可爱,都在向杨绛先生告状,一家人的温馨跃然纸上。

这是一条古驿道,写不尽道不完的离愁别绪在此堆叠。没有折柳惜别,就这样三个人走着走着就成了一个人了。

阿圆是忙碌的,一边是学校的事务,一边是父母。为人子女,而她还有自己的婆家,那个她和大伟组成的甜蜜的家。我们都会如此,抽不开身去理会公务,分不开心来关心家人。而她匆忙的身影下,是一副旧病复发的躯体。

杨绛先生和阿圆每天都走尽古驿道,寻找那条小船看望她的丈夫,她的父亲。顺着驿道走下去,每天都在变换客栈。寻到311,踏上长堤,踏上斜坡,踏过跳板,他们三个人重逢了,团聚了,这就足够了。没有过长的陪伴,又该分别了,只好匆忙告别,明日再见。

阿圆去忙学校的事了,只能每周日一见。她放心不下杨绛先生那刚缓过来的身体,也放心不下船舱里那躺着的父亲。没有办法,面对生活,我们不得不学会妥协,再有不舍,也得迈出步子,抽身离开,任凭心儿在这里挂念。

柳树一年四季的变化最勤。秋风刚一吹,柳叶就开始黄落,随着一阵阵风,叶子一批批落了下来。春风还没有吹,柳条已经发芽,远看着已经有了绿意,柳树在春风里,飘荡着长条。然后飞絮蒙蒙,飞上一两个月。没过多久,叶已成阴,然后又一片片的黄落。

杨绛先生在古驿道上一脚一脚的,走了一年多了。

阿圆也病了,得一年多才能缓过来,短暂告别,便进了医院。

驿道上,长堤上,跳板上,只有杨绛先生的身影。

一场场梦,将杨绛先生带到了阿圆的病房,看到了那里的两床一人,听到了大伟与医生的对话。阿圆是有人缘的,花朵越来越多,与病友也相处颇好。

钱老开始发烧了,杨绛先生不得不将阿圆的情况告诉他,哪怕是梦里的情形。他两的梦很相似,都是关于阿圆的。

阿圆回来了,来看钱老了,可他让她回去,回家去。阿圆的脸上满是笑容。千叮咛万嘱咐后,阿圆走了。带着祝福走了。她可以休息了,好好放松放松了。

杨绛先生的胸口仿佛有什么东西掉了出来,慌忙捧起,又送入胸口。

杨柳又绿了,又黄落了。

长堤不见了,斜坡不见了,跳板不见了,连同那艘小船里的钱老也不见了。

杨绛先生再也找不到那艘船了,找不到钱老了。记忆模糊了。隐隐约约记得钱老曾在下船前嘱咐她“绛,好好里(好生过)”

一场场梦都会醒来,噩梦也是。

杨绛先生醒来了,以为那是个梦,醒来后和梦里又没有了区别,阿圆走了,钱老走了,无论是梦里还是现实,三个人成了一个人。三里河的家已经不是家,而是一个客栈了。

他们两的万里长梦是属于三个人的,梦终会醒来,人终会离开。而那切身的爱,切身的痛让我感同身受。

杨绛《我们仨》读后感3

人在,家在。人散,家只是客栈。

聚与散,尤如一场做了万里的梦。

正值清明时节,读杨绛先生著作《我们仨》。杨先生将本书分成三部分,看着目录中的三个标题,“我们俩老了”“我们仨失散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我的眼中已有泪。人生尤如梦一场。杨先生从梦讲起,讲了一个长达万里的离别梦。

开篇首段,她说,“有一天,我做了一个梦,我和锺书一同散步,说说笑笑,走到了不知什么地方,太阳已经下山,黄昏薄暮,苍苍茫茫中,忽然锺书不见了。我四顾寻找,不见他的踪影,我喊他,没人应,只我一人,站在荒郊野地里,锺书不知道哪里去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因为害怕失去陪伴自己的眷侣离去,自会做如此的梦,这是因爱才升起的梦。

第二部首段,她说,“这是一个‘万里长梦’,梦境历历如真,醒来还如在梦中,但梦毕竟是梦,彻头彻尾完全是梦。”第二部的梦,读来,让人真的很心酸。杨先生用诗意幻化的笔,用精妙入胜的结构,诉说着一个让人辛酸的故事,她如在梦中,伤心欲绝,浑浑噩噩,以耄耋之躯奔波于病重的爱人与女儿之间,白发人送黑发人,永失所爱,何等悲戚!她写道,“三里河的家,已经不复是家,只是我的客栈了。”

第三部开头,她说,“三里河寓所,曾是我的家,因为有我们仨,我们仨失散了,家就没有了。剩下我一个,又是老人,就好比日暮途穷的羁旅倦客;过往徘徊,能不感叹‘人生如梦’‘如梦幻泡影’?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温馨的场面很多。1941年暑假,锺书辗转回到上海。两年不见,圆圆好像已经不认识爸爸了,他看见爸爸带回的行李放在妈妈床边,很不放心,猜疑的监视着。晚饭后,圆圆对爸爸发话了,“这是我的妈妈,你的妈妈在那边。”她要赶爸爸走,锺书很窝囊地笑说,“我倒问问你,是我先认识你妈妈,还是你先认识?”“自然我先认识,我一生出来就认识,你是长大了认识的。”这是圆圆的原话。读到这段文字,含着眼泪在笑。

本书的最后,杨先生说,“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的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我想,杨先生在回忆“我们仨”在一起的时光一定是带着泪幸福着。我还想,杨先生现应已寻得归途,“我们仨”已经再相聚。

正清明时节,哀悼逝去的先人们。

杨绛《我们仨》读后感4

《我们仨》是92岁的杨绛用心记录了他们这个家庭63年的点点滴滴。杨绛,我国著名的作家、戏剧家、翻译家,他所翻译的《堂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她早年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长达六十多年,她被尊称为:杨绛先生。

刚开始,是以一种淡然的感情读《我们仨》——一本回忆自己与丈夫钱钟书、女儿钱媛点点滴滴的回忆录。杨绛先生笔下的一家三口,总是让我感觉到温馨。怀念往日的生活,她的笔触总是温暖而洋溢着淡然的味道,平静而柔和。平缓、叙述、回忆,这三个词足以概括整本书的基调,可是越读越能体会到杨绛先生笔下的力量。

一个“梦”、一个“美丽的梦”、一个“长达万年的梦”,深处梦中却不愿意相信这是梦。是啊,在梦中与家人离合聚散,道一声再见,但又能在下一个古栈道相遇,又怎舍得一觉醒来梦里的人却不在身边,这是杨绛先生笔下一家人在一起走过的最后一段人生路的写照。

钱钟书生活上的憨厚与学问上的严谨,杨绛自由温和出得厅堂入得厨房,女儿圆圆大胆聪颖有孝心。几十年来,他们一家人过得平淡安稳却富有滋味。在国外留学期间自己学做饭攻克学问难关,回国后遇上战乱文革相互支持,文革后伴随病痛的老年生活也能在读书工作中安详静默。无论多么困难,对他们来说都是生活的一部分。他们不去打破世界的方圆,只求在自己的方圆里求得一份自由闲适。

无奈,美好的生活总是容易消逝,九七年春钱媛去世了、九八年岁末钱钟书去世了,曾经的永远,成为了渐行渐远。“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她难过、她怀念,可她却将自己波涛汹涌、喷薄欲出的情感埋藏在了这平缓的字里行间。这是她对现在生活的满足,更是对平凡生活的流连忘返,他们是知福的人,所以也更加懂得惜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