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CCTV1专题节目《榜样6》观后感精选5篇范文

时间:2021-12-10 作者:Fallinlove 读后感

当看完一部作品,我们从中肯定会学到新的知识,产生新的感想,此时我们可以认真写一篇后感来表达自己的想法。看完《榜样6》你有什么感受呢?以下是范文社小编和大家分享的2021年CCTV1专题节目《榜样6》观后感精选5篇范文,以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2021年CCTV1专题节目《榜样6》观后感精选5篇范文

CCTV1专题节目《榜样6》观后感1

今日之中国,清晰勾画出走向民族复兴的方略和路径,中国共产党人正以攻城拔寨的步伐,一步一个脚印把这一宏伟蓝图铺展在神州大地上。新时代、新征途、新使命,还有许许多多新的“娄山险关”需要我们齐心跨越,还有许许多多新的“大渡铁索”需要我们奋勇征服。开展颁授和表彰工作,为启航新征程树立学习榜样、树起价值标杆、注入精神力量,其本身就是一次生动学习的过程,一次精神洗礼的过程,一次心灵震撼的过程,也是学习先进、崇尚先进、追求先进的过程,必将激励和感召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创造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业绩。

颁授“七一勋章”,表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充分展示功勋模范和先进典型的精神风范,充分展示广大党组织和党员在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各项工作中取得的丰硕成果,大力弘扬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有利于推动全党形成见贤思齐、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激励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要以“优秀”为标杆,以功勋模范人物为榜样,更好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我们党就会很有力量,我们国家就会很有力量,我们人民就会很有力量。

CCTV1专题节目《榜样6》观后感2

12月8日晚,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全体学生党员在会议室共同学习了中央组织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录制的《榜样6》。本期节目重点宣传“七一勋章”获得者和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对象典型事迹。

节目一开始,伴随着激昂的音乐背景,主持人缓缓走出。通过典型事迹再现、现场访谈、重温入党誓词等形式,生动展现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践行宗旨、拼搏奉献、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彰显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是党员教育培训的生动教材。时代呼唤英雄、造就英雄、崇尚英雄。党员观看《榜样6》后心得如下:

12月8日我观看了CCTV专题节目《榜样6》,这场节目令我深有感触,时代呼唤英雄、造就英雄、崇尚英雄。我们不能忘记先人前辈走过的路,更不能忘记自己加入共产党的初心,我们要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勇于担当重任,磨砺意志品质,锻炼过硬本领,以实际行动为祖国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作为青年党员要从榜样中吸收奋进力量之光,自觉扛起历史使命,挑起时代担当,以“不忘初心”的坚守、“逢山开路”的本领,披荆斩棘,谱写新时代青年党员之歌!

CCTV1专题节目《榜样6》观后感3

她数十年如一日,坚韧执着,勤俭节约,无私忘我,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让“学生们远方有灯、脚下有路、眼前有光,在山沟沟里也能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看到美好的未来。”她做到了!历尽种种磨难,她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她始终冲在最前线,敢与时间赛跑,敢和病魔抗争,竭尽全力帮助一批又一批贫困山区的孩子走出大山,托举起他们的希望和梦想。

我也会向您一样,去敬畏那个讲台,敬畏那份为人师的事业。我们平凡的生命会因这样的敬畏与坚守而闪耀出光芒,带着这份初心,希望我们都能遇见的自己!

如果我们真爱我们的学生----就绝不是只爱他们的成绩,我们更爱他们眼里有光彩,脸上有笑容,心中有信仰的样子。

如果我们真爱我们的学生----就绝不是只爱他们伏案夜读专注学业的样子,我们更爱他们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胸怀。

如果我们真爱我们的学生----就绝不止只爱他们的现在,我们更应该爱他们的明天和未来。

通过对张桂梅校长事迹的学习,让我愈加明白我唯有以这一生不变的初心来为你们筑梦未来,用一支粉笔写出我对自己一生钟爱的教育事业的忠诚,无悔,无愧,无憾!

今天,再次审视自我,才愈加清楚这初心它究竟是什么?穿过这长长的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走过我们党这艰苦卓绝,辉煌灿烂的一百年,才真的能体会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历史使命的荣光,这才是我们一生要追寻,坚守的教育初心!

只要初心不忘,我们一定可以在那方三尺讲台之上耕耘出一路花香;只要初心不忘,我们的脚下就是诗与远方;只要初心不忘,乡村教育就是我们的星辰大海!

CCTV1专题节目《榜样6》观后感4

张桂梅,像一团火、一盏灯、一颗星,燃烧着、闪烁着、散发出爱的光芒,向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播撒希望的种子,引领她们走出大山。在她身上,体现出一名共产党员勇担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接班人的使命,她以自己的行动和忠诚诠释基层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展现了新时期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仁心大爱和大公无私的崇高品质。

一个心愿: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接班人

60岁后,能够干什么?

多数人是退休回家,含饴弄孙,悠闲自适。但在张桂梅眼中,60岁则是焕发生机活力的又一个起点,培养山区贫困家庭女学生的“第二春”。

“我一定要让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学生考上清华、北大,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接班人。”今年62岁的张桂梅激情满怀地向记者“规划”着未来。

随着年岁的增长,张桂梅非但没有放缓将贫困山区女学生带出大山的节奏,反而增加了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

“每天5点半起床的张老师,便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丽江华坪女子高中教师韦堂云说,每天早上,叫完学生集合后,张老师回到办公室一边啃馒头一边开始处理日常事务,等忙完手里的活,她还要去各个教室检查,常常没有一个完整的早餐时间。

很多人问张桂梅,华坪女子高中建校以来,你已经帮助了1500多名山区贫困学子走出大山,还把自己获得的70多万元奖金全部捐献给贫困山区,丽江华坪女子高中也连续10年获得了丽江市高考综合第一的好成绩,如今都这把年纪了,有必要这么拼吗?

“我没时间了,多抢一点时间,多培养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就是多作一份贡献,特别是要培养出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张桂梅说。

身体本就不好,还长时间超负荷工作,张桂梅全身时常疼得动不了,可她却瞒着所有人,吃点止痛药,稍好一些,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今年3月,张桂梅再一次住院。医生要求静养。这对视时间如生命的张桂梅来说,简直和病痛一样难受:“静养,把我照顾管理学生的权利都夺走了,这样干待着,太浪费时间!”

好不容易熬过了3天3夜,张桂梅稍微缓过劲来,没等医院同意出院,她就自己偷偷跑回学校。“孩子考上好学校,就是最好的药!我一定要培养出能上清华、北大的女学生。”说话间,张桂梅的眼睛里闪烁着充满希望的光芒。

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让张桂梅忘记了病痛,忘记了年龄,使她浑身充满了力量。为了学生,她长期带病坚持工作,几次晕倒在讲台上,而每一次张桂梅都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始终坚持把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命运放在心坎上。

CCTV1专题节目《榜样6》观后感5

张桂梅,像一团火、一盏灯、一颗星,燃烧着、闪烁着、散发出爱的光芒,向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播撒希望的种子,引领她们走出大山。在她身上,体现出一名共产党员勇担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接班人的使命,她以自己的行动和忠诚诠释基层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展现了新时期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仁心大爱和大公无私的崇高品质。

一个心愿: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接班人

60岁后,能够干什么?

多数人是退休回家,含饴弄孙,悠闲自适。但在张桂梅眼中,60岁则是焕发生机活力的又一个起点,培养山区贫困家庭女学生的“第二春”。

“我一定要让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学生考上清华、北大,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接班人。”今年62岁的张桂梅激情满怀地向记者“规划”着未来。

随着年岁的增长,张桂梅非但没有放缓将贫困山区女学生带出大山的节奏,反而增加了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

“每天5点半起床的张老师,便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丽江华坪女子高中教师韦堂云说,每天早上,叫完学生集合后,张老师回到办公室一边啃馒头一边开始处理日常事务,等忙完手里的活,她还要去各个教室检查,常常没有一个完整的早餐时间。

很多人问张桂梅,华坪女子高中建校以来,你已经帮助了1500多名山区贫困学子走出大山,还把自己获得的70多万元奖金全部捐献给贫困山区,丽江华坪女子高中也连续10年获得了丽江市高考综合第一的好成绩,如今都这把年纪了,有必要这么拼吗?

“我没时间了,多抢一点时间,多培养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就是多作一份贡献,特别是要培养出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张桂梅说。

身体本就不好,还长时间超负荷工作,张桂梅全身时常疼得动不了,可她却瞒着所有人,吃点止痛药,稍好一些,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今年3月,张桂梅再一次住院。医生要求静养。这对视时间如生命的张桂梅来说,简直和病痛一样难受:“静养,把我照顾管理学生的权利都夺走了,这样干待着,太浪费时间!”

好不容易熬过了3天3夜,张桂梅稍微缓过劲来,没等医院同意出院,她就自己偷偷跑回学校。“孩子考上好学校,就是最好的药!我一定要培养出能上清华、北大的女学生。”说话间,张桂梅的眼睛里闪烁着充满希望的光芒。

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让张桂梅忘记了病痛,忘记了年龄,使她浑身充满了力量。为了学生,她长期带病坚持工作,几次晕倒在讲台上,而每一次张桂梅都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始终坚持把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命运放在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