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读后感优质7篇

时间:2023-04-21 作者:Iraqis 读后感

所谓读后感就是我们在读过作品之后的一些感想,撰写一篇读后感帮助加强人们对书上知识的认识,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我的教育读后感优质7篇,供大家参考。

我的教育读后感优质7篇

我的教育读后感篇1

暑假期间我认真读了朱永新编着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感触很深,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它的引言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教育是神圣而崇高的,教育是育人的事业。教育的伟大使命是让人们从无知走向睿智。从幼稚走向成熟。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形成自我教育的人格。

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已经有十几个年头了,虽说没有多大的建树,但也产生了一些自己的想法。我总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人:“道德情操高尚、心胸宽广、有正义感充满爱心”,使每一个人能够幸福的生活每一天,过自己认为幸福的生活!平平淡淡过一生不是我们所追求的,能够体现自己的人身价值,不求轰轰烈烈、但求无怨无悔。

教育是要让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本质是育人,使一个自然人变为社会人。全面发展,就是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能获得正常、健全、和谐的发展,学生的脑力与体力、做人与做事、继承与创新、学习与实践同样不可偏废。人的身心是一个和谐发展的整体,人的认知、情感和意志应该互相支持、协调发展。理想的教育不应该只重视智育而轻视德育,忽视美育和体育。思想不好是危险品,学习不好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心理不好是易碎品。智力因素是学生发展的基础,非智力因素是学生发展的动力。

教育更应该是全程的教育,立足于现在,着眼于未来,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亮丽的“底色”。教师应当体会生命的最大丰富性和主动性,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教师应当是使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发展的引路人,根据学科特点,我要做的是增强学生体质,了解体育与健身的理论知识,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掌握几种健身娱乐的技能,培养他们不怕吃苦、顽强拼搏的作风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做一个智慧的教育者,需要虚心学习,勤于反思,注重积累。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在参照他人中认识自己,在认同他人中改变自己,在怀疑他人中成为自己。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的呈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只要那一种形式能产生特色效果就有生命力,就能为我们用来更好的因材施教,营造出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氛围。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把理想播在学生的心中,更要把理想珍藏在自己的梦中。”是啊!每个人都有理想,更应该把理想珍藏在自己的梦中,并努力使梦想成真,作为一名教师,如果单从教育而言,我想理想第一位的便是做一名理想的教师吧!在《我的教育理想》的第二章——“我心中理想的教师”中,从八个方面详细论述了理想教师应具备的理想素质。理想确实是理想,真的想做到也许很难,但它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前进的阶梯,这样不断前行才会让我们不断进步!所以,要做一名理想的教师,首先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至少要有更高一点的理想以促使自己不断前行。

要想做好教师职业,首先要做到的是要有丰富的知识,这是古往今来不变的真理。惟有如此,才能让学生更有所学、更有所获!否则,拿什么来教给学生呢?这就要求教师:要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使自己的知识海洋不断得到补充和完善,这样才会永不枯竭,才能源源不断地使自己充满活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获得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我们要做的是学习、学习、再学习!

我的教育读后感篇2

读完朱永新老师的《我的教育理想》,细心品味作者的教育理念,尤其是上篇使我感触很深,我不由得按着书中理想教师的“标准”去叩问自己:我是不是一个理想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而且使我对未来的教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书中朱教授把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相结合,他认为理想是对现实的超越与提升,理想不能脱离现实,要使理想最终变为现实,就要洞察现实、把握现实。《理想》一书的指导思想,是作者在通过对中国现阶段教育现状的剖析和对中国教育现实深入考察后提取出自己的教育理想观,为中国的教育发展探寻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譬如:作者对心目中的理想学校、理想教师

?理想校长、理想学生、理想父母的描述,就是作者通过共性与个性交融、优点与缺弊共存的教育现实,来揭示现代化教育过程中学校、教师、校长、学生、父母应具有的基本规范、精神或素质,从而将作者的学校观、教师观、学生观、父母观展现在读者面前。这种切近实际教育又不失前景指向的研究思路,既能使人感悟到目前教育现实中存在的种种流弊与矛盾,又能使人从中找寻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或方法,读后使人油然产生一种强烈的使命感。

要想做一名理想的教师,首先要做的便是要有丰富的学识吧,这是古往今来不变的真理。以前崇尚教师有一桶水,现在随着各种新的课程标准的推行,恐怕一缸水、一池水都是不行的了,而应该是一条河流,而且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更有所学、有所获!否则,拿什么来教给孩子呢?这就要求:一定要勤于读书,充实自我,使自己的知识海洋不断得到充盈,不会枯竭,才能源源不断地使自己充满活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获得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勤于学习,充实自我,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础。一个理想的教师,一个要成为大家的教师,一个想成为教育家的教师,他必须从最基础的做起,扎扎实实多读一些书。

作为一名教师,我想能从这本书中学习点经验,所以比较关心书中对于理想教师的描述。朱教授在书中描述: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追求是我们永恒的主题。没有理想的教育不可能在教育活动中洋溢着激情、诗意,也不可能有优质的教育。为了未来的教育,我们必须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总之,对于这本书我感受很深,引起了我的思考,以前我是非常喜欢看教育类的书籍,但在这几年没怎么看过,是因为没有,可现在有了,我就看看,不管是多么忙,我在休息时都会看看,从中学到一些经验,有些随机带到教学活动中去。了解当前教育的需要,特别是朱教授写的《我的教育理想》,我读了几次,感受很深,受益匪浅。

我的教育读后感篇3

最近有幸拜读李镇西老师的《我的教育心》。读罢,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李镇西老师朴实的言语中饱含着教育的热情,普通的教育事例中折射出深刻的教育哲理。字字句句如黄钟大吕警醒着我,把如井中之蛙的我拽出那方窄窄的洞口,才发现教育的天空那么蓝那么广阔。

一、 爱,曲线地去表达

老师都是爱学生的,往往爱之深,但往往表达方式不当,给彼此心灵和身体造成伤害。可谓,爱是一把双刃剑。什么样的爱是有效的呢?想起了:寒风和春风比赛看谁能把游人身上的衣服吹掉。寒风越猛烈的吹,游人就越裹紧衣服。而春风月温暖的吹,游人渐渐的不由自主的脱去衣服……可见,良药是苦口利于病,但学生怕苦。直接赤裸爱的表达,对于脆弱、敏感、叛逆的学生难以承受。爱的起点是尊重。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差异。不着急,慢慢陪着学生成长进步。正如李镇西老师说“教育是一种心心相印的活动,教育之树必须根植与尊重学生的肥沃土地上才会枝繁叶茂。

亲而显爱,爱而生信,信而树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失败的教育是,学生感觉到你是在教育他”。因此,两点之间最短不再是线段。教育应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般地滋润学生的心田。

二、 努力做一个可爱且有智慧的老师

社会在变,时代在变,教育的观念也需要转变。学生较喜欢幽默风趣有童心的老师。因此新时代的老师,在传到授业解惑的时候,应摒弃教条、刻板。努力做到严肃而不失活泼风趣。所以老师要有教学专业知识外的大视野大智慧,试试恰当给也已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增添几分轻松和愉悦。

三、 教育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项良心工程

月亮既然选择了夜晚,就不畏黑暗和孤寂,努力放出光芒,哪怕很微弱。

骆驼既然选择了沙漠,就不惧怕风沙和干渴,坚持为行人带路前行。

我既然选择了教育,就不怕清贫和心苦,矢志不移把爱心奉献给学生,永远守住一颗朴素的教育心。

我的教育读后感篇4

“我心目中的理想教师,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一个非常尊重他的同事,非常尊重他的领导,非常善于调动帮助他成长的各方面因素的教师;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我心目中的理想教师--读朱永新《我的理想教育》有感。”

以上均摘自朱永新教授《我的理想教育》用以自勉。 广大人民教师身在学校,心系祖国,他们爱岗敬业,辛勤耕耘。然而,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变迁,先进的教育思想在逐渐地取代腐朽的传统教育思想。如果停止了学习,停止了攀登,整日坐兵养息,也许,终将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而被社会所淘汰。

正如加里宁所说:“教师们一方面要贡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象海绵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学中吸取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俗话说得好,给学生一杯水,教师本身应该有一桶水。陶行知先生也说过:“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试想,一位教师如不勤奋学习,拥有渊博的知识,又怎能传道授业?如果教师不严谨治学,以严肃认真的态度钻研学问和高度负责的精神传授知识,又怎能为学生解惑?

转眼间,我踏上教育这片沃土已9个年头了,幼教之友《我心目中的理想教师--读朱永新《我的理想教育》有感》。蓦然回首,看看自己这几年所走过的路,有悲、有苦、有乐、更有甜。每当看到学生看我的崇拜的眼神时,每当听到学生一声声发自内心的问候时,我的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每每这时,我都会在心中给“教师”这两个字加上一个重重的砝码。

“教师无小节,处处为楷模。”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班主任的我,深感肩上责任的重大。因此,在工作中,我严于律已、言行一致,以“两个凡是”为原则,(即: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我必须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我一定不做。)努力为孩子们树立一个好榜样,做孩子们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从而使他们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运用爱的力量使一名学生从惯偷成为优秀生;山东沂水二中优秀班主任李发军,以爱的抚慰和支持使濒临绝境的特困生刘强成为省高考状元;等等。这些事例在使我深受感动的同时,也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为此,要想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我就必须用满腔的爱去关心学生,尤其要关注那些各方面表现得不是那么好的学生。

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就要有把自己的一生奉献于教育事业的坚定决心。除了尽职尽责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更要适应社会和教育的新形势需要,勤奋学习,勇于探索,积极参加教学研讨活动,撰写好教育教学经验论文,老教师带动青年教师,青年教师促进老教师,共同组成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共同把祖国的教育事业创造得更加辉煌。

我的教育读后感篇5

最近,我认真阅读了朱永新教授所著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深受感触。

?我的教育理想》一书,共十七章。前十章是上篇,后七章是下篇。内容多而深刻。尤其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第七章“我心中的理想教师”中的内容。

朱永新教授说:“我心目中的理想教师,是一个胸怀理想,富有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合作,富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是一个坚韧、顽强强,不怕挫折的教师。”

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教育需要用心,需要有爱。作为一名教师,爱孩子,不是光给孩子们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以积极的生存心境、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因此,作为一个教师,我觉得应该具有不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做一个教育上的有心人。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追求是我们永恒的主题。没有理想的教育不可能在教育活动中洋溢着激情、诗意,也不可能有优质的教育。为了未来的教育,我们这些做教师的必须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也许我们离人们心中的理想教师还有一段距离,但我们有决心更有信心将这段距离逐渐缩短。

当然,我做的远远还不够,大教育家的理想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照耀着我年轻的心,今后,哪怕工作再忙,时间再紧,也要挤兑一点闲暇,让自己静下心,仔仔细细地拜读一些经典作品。

曾经看到这么一段话:“教育家和教书匠的一个最大区别,就是教书匠甘于平凡,而教育家追求卓越。”我想我会选择追求卓越。尽管我离卓越还相距甚远,我所做的很微不足道,比我优秀的人还有很多很多,但我一直相信厚积才能薄发,用心的人最接近成功!

我的教育读后感篇6

作为一名教育理论家,朱永新教授的文章平易近人,而他提出的新教育实验,也大大推动了中国的教育创新行动的研究,我一直以来都很敬仰朱永新教授,他作为身处高位的官员对教育仍怀有如此激情,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痴情,并且他对教育对学生爱的如此深沉而质朴,实在令人感动动容,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许嘉璐曾这样评价过朱永新的教授作品:“朱永新教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有的文章读时需正襟危坐,有的则不禁击节而赏,有的还需反复品味。可贵的是,这些并非他刻意为之,而是本性如此,自然流露。这本性,就是他对教育事业的爱……”我觉得总结的十分到位,而我在寒假有幸阅读了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读完后我更是受益匪浅。

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教师、理想的校长、理想的学生、理想的父母、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理想的美育、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在书中,他用他一贯的文字风格,用他对教育独特的感受,勾画了一副他的教育理想的蓝图。字里行间,洋溢着他对教育的热爱,阐述了教育的伟大使命和责任,使我们对未来的教育更加充满信心。

而书中的第二章《我心中理想的教师》更是让我受益匪浅: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善于合作,善于调动各方面有利因素。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朱永新教授对理想老师的八大标准,将会是以后教学工作中我要遵循的标准,我会为之努力。

教师,这个特殊的职位,被赋予了许多耀眼的光环,作为一名教师,在这些美丽光环的环绕下,我更明白自己应该恪尽职守,努力适应时代的发展,以朱永新教授对教师的八大理想标准为目标为动力,继续在教学工作上不懈探讨,与孩子们一起进步。

我的教育读后感篇7

在这个暑假里,我读了一本书,这一本书非常的感人,里面的每一个故事,都充满了暖暖的爱。这本书的名字叫《爱的教育》,是意大利著名作家亚米契斯写的,是以日记的形式,说出了我们身边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感、社会之同情。

比如说,这两篇《佛罗伦萨的小抄写员》、《感恩的心》。第一篇说的是小主人公朱利奥看到爸爸每一天上完班后,回家还要继续抄写订单,抄到12点才去睡觉,非常的辛苦。于是,他就决定每天晚上等爸爸睡着以后帮抄写订单。因为他每天熬夜,所以上课时总是打哈欠,直到有一天爸爸发现了他在帮他抄写订单的时候感动的流下了眼泪。紧紧的抱着他,让他赶快去睡觉,明天还要上学呢。我觉得朱利奥非常会感恩,他看到爸爸这么累就帮他,一点也不像我们从不体会父母的感受。

第二篇说的是:恩瑞克的爸爸写给恩瑞克,说的是抱怨老师的事情并说出了老师是伟大的是无私的,说到这里我想到了我们的补习班老师,我们的补习班老师脾气中等,可是我们这一些孩子每一天都惹她生气,所以我对补习班老师说:“对不起,我们不应该惹你们生气。”

读完了这本书我知道了。我们应该要帮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就像朱利奥一样。我们也不能考了个好分数就开始骄傲起来,应该继续保持,我们还要尊敬老师,看到老师就和老师问一起好。不可以惹老师生气。

读完这一本书后我觉得自己的知识增多了,我一定要多看看这一类的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