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在阅读书籍后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要及时写读后感,编辑一篇读后感帮助深化你们对名著理论的认识,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红色的读后感800字7篇,供大家参考。
红色的读后感800字篇1
在信息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习惯了视频聊天、语音聊天、文字即时对话,似乎不再能体会到那“烽火苦教乡信断”的无奈与思愁。然而,在诵读了一篇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红色家书》后,我方才品味出了家书于亲朋之重义,也从中汲取了精神力量。
品读《红色家书》,感受到革命者的铁骨柔情。即便是在生死攸关之际,即便是身陷囹圄之境,他们仍惦念着白发双亲,牵挂着妻子儿女。那一封封血泪挥毫而就的家书里,是无数志士仁人告别亲朋,走向战场的身影。那一张张泛黄的信笺里,是革命者与亲朋间的脉脉温情,却承载着战火的记忆,也诉说着无尽的思念,更寄托着殷切的期盼。
品读《红色家书》,感悟到革命者的人生信仰。他们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踏上征程,虽身后有他们割舍不下的小家,但为拯救百姓于水火,为振兴民族之强盛,为后代生活之美满,他们早已准备好牺牲自己的生命,用热血铸就新中国希望的明天。
这一封封家书是老一辈革命家和革命先烈留给亲人的精神慰藉,也是给我们的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在这一封封家书里,看到的是“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的拼搏干劲。革命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如今的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这一切都是革命者以实实在在的壮举干出来的!作为一名乡镇干部,干字当头,就得学会干事、能干成事。在推进宅改工作和新农村建设工作中,需要的是乡镇干部们对宅基地摸底清表的细心、为村民答疑解惑的耐心、解决问题不怕难的责任心。读书笔记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如何才能做到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脱贫?这离不开一趟又一趟的上户摸底调查,一遍又一遍的资料归纳整理,一个又一个的结对帮扶干部尽心竭力。正如邓小平同志说过:“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面对乡镇工作的纷繁复杂,我们乡镇干部更要时刻充满激情干工作、脚踏实地干工作、创新创效干工作,以实干无愧于组织、无愧于人民,做到“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
我在这一封封家书里,看到的是“赴汤蹈火而不辞,刀锯鼎镬而不惧”的胆魄担当。回首过去的艰辛历程,共产党人不怕吃苦,不畏牺牲,正是他们“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胆魄勇气号召感染了更多受压迫的人民起来反抗,让“旧中国”真正站起来了。在乡镇工作中,虽不再有生死考验,可依旧有“硬骨头”要啃、有“深水区”要涉,切不可有畏难情绪。正如在综治维稳工作中遇到的种种突发难题,每一个包村干部都应具备“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担当精神,面对急难险重任务不躲避、不懈怠,勇挑重担,真正把坚持为党尽忠、为民服务的理念贯彻始终。
品读《红色家书》就是重温党的历史、铭记先烈功勋,传承红色基因,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历史的温度、民族的厚重、信仰的力量。作为一名乡镇基层干部,要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立足本职,积极作为,勇于奉献,就是要时刻反省自己,端正工作态度,努力提高工作业务水平,为基层工作建设贡献自己微薄的一点光亮。
红色的读后感800字篇2
“传统是非常重要的。从个人来说,从生到死有一定的时间段,人人如此。唯独传统和内在于传统的伟大精神、智慧与理念没有时间段,它超越了时间。”
——题记
马克思曾经说过:“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文化的本质和文化自信,便是建立在对中国文化载体中内在蕴藏的中国精神、中国智慧和中国理念的总体性理解基础上的。它体现在中国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中,贯穿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中。无论是文物、古迹还是典籍、家书,都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主体是人,而灵魂是载体中内在的精神。
红色的读后感800字篇3
翻开《红色家书》这部朴实珍贵的红色经典,那一篇篇红色家书,每一篇都是一幅震撼心灵的感人画面,都是一个鲜活的英雄形象,让我思绪万千,泪水盈动,从内心深处感受到的是革命先烈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真挚的至爱亲情,炙热的家国情怀,坚定的革命信念。作为组工干部,要将《红色家书》读在心里,记在心中,更要融进自己的血脉,从一封封家书的血肉深情中不断汲取“精神营养”、传承红色基因,走好新时代的信仰之路。
红色的读后感800字篇4
新时代干部要有爱党爱国的忠心。时刻牢记党的苦难史,多读点党章党史,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不断增强党性观念。比如,近段时间涌起诵读《红色家书》的热潮,那一封封家书,清晰地反映出革命先烈们面对敌人威逼利诱、严刑拷打时那种宁死不屈、永不叛党的英姿,真切感受他们对党的无限忠诚;那一封封家书中,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革命时期危险、艰苦的环境,了解现在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懂得要珍惜现在,努力创造更好的未来。作为新时代干部,应当学习传承弘扬革命先烈忠诚于党、革命必胜的精神。
新时代干部要有勇于革命的决心。回望历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与各种政治力量的反复较量中脱颖而出,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根本原因是我们党始终保持了自我革命的精神,一次次拿起“手术刀”革除自己的“病症”。作为新时代的干部,也要敢于直面问题,刀刃向内,时常自省,找寻不足,以刮骨疗伤、壮士断腕的勇气不断提升自我。
新时代干部要有为民服务的初心。党的十九大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并明确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写入党章。做好群众工作是每名干部的应尽之责。如何做好群众工作?要知道民之所需,解决民之所急,实现民之所盼,多听群众意见,主动为群众服务,始终做到“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新时代,新要求,新目标,新干部,加油!
红色的读后感800字篇5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名美国记者写的,那么以一个美国人的身份看中国是什么样的呢?这位记者同时也是世界闻名的作家-埃德加斯诺。
埃德加·斯诺将一幅幅记录着历史展开,没有过重的色彩,让革命先烈们仿佛活了过来站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更深地认识了一群有民族气魄有智慧有抱负的革命先烈和一段令人骄傲的历史。
在这本书中,埃德加。斯诺对国民党进行了狠很地斥责,并在书大加赞赏:毛泽东还是一个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他博览群书,对哲学和历史有深入地研究,但对于工作却事无巨细,一丝不苟,他精力过人,不知疲倦是一个颇有天赋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除此之外,还有头脑冷静不屈不饶的周恩来,战无不胜的林彪,令地方乡绅闻风丧胆的贺龙,还有彭德怀、朱德、徐特立、左权等一批优秀的领袖,以及他们那进不完的英雄事迹,他们用那火一样的爱国情怀,燃起了中人的革命热情,他们好铁一样坚定的意志斩去了旧中国的病根肿瘤。
埃德加。斯诺以一名记者的身份,冒着生命危险去与革命领袖谈话并将记录在了这个本书上。
埃德加。斯诺在书里写过: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如一颗闪耀的红星照耀着中国的西北,且必将照耀全中国。70年后的今天,如埃德加·斯诺所说共产党已如一颗红星照耀全中国。
红色的读后感800字篇6
如果中国没有解放,在一个个充满枪声、炮声的日子里,百姓是多么痛苦啊!我想你们都在繁华的城市生活,我们今天的幸福,谁又想过这些都是怎么来的呢?这些都是谁得来的呢?这都是工农红军得来的。
这几天我读了《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这本书用讲故事的形式,详细介绍了工农红军如何用智慧和斗志战胜蒋介石。
这本书其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令我记忆深刻:夏明翰在1921年成为共产党员,1928年,由于叛徒的出卖,夏明翰不幸被捕。在监狱中夏明翰写下了那首著名的起义诗: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从这两个故事中让我知道了红军战士们从生命和鲜血中谱写了一曲曲胜利的凯歌,为中国人民事业立下了不朽功绩。红军的精神,是一笔精神财富,激励着后来人。是怎么样的党,多么伟大的党!纵有千万文字的追捧也捧不"红"这样的党,文字是多么苍白无力,但有林道静、保尔以及本书的作者埃德加.斯诺这样血淋淋的人物存在,他们愿意为党的胜利倾注一切,就连出身在美国在生活背景、语言、习俗各方面有差异的埃德加.斯诺都从中国革命和它的领导人身上,感染了火一样的热情,在艰苦斗争时用自己的笔进行战斗,只为了他开始"信仰"的一切--党。
这更加坚定我们共青团员的入党决心!更加坚定了我们好好学习的信念。这种精神会一直激励着我,激励着我们这一代青少年。放眼世界,开拓进取,学习革命前辈的光荣传统,前进!前进!前进!
红色的读后感800字篇7
读完《红日》这本书,我心中有一丝悲凉的感觉。
为沈振新的胜利而感到欣慰,更为张灵甫被同僚坑害而失败感到悲哀。一代抗日英雄没有战死在抗日战场上,却不幸死在了内战里。
如果在孟良崮战役中汤恩伯能够伸手援救张灵甫一把,那么这位伟大的抗日英雄也不会走投无路,最终落得冤死战场。司马迁曾经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从爱国方面讲,张灵甫绝对是一名英雄。他一生忠于职守,为党国誓死效忠,他本可死的轰轰烈烈,而死在了内战战场上的张灵甫,他的死只能是“轻于鸿毛”了。当我读到他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不愿做共产党的俘虏而自杀时深深的触动了我。我想,那时,他的内心有多么的痛苦,多么的不甘心!如果不是这场战斗,如果不是国民政府内部的腐败,他就不会落得如此下场!如果国民党部队中都是像张灵甫那样的英雄,那么也许国民政府就不会那么快就垮台。但不过事实不能改变,国民党官兵内部极其腐败,个个只顾自己,不为党国利益着想,这才是国民政府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
另一方面,共产党那种团结合作,吃苦耐劳,严于律己,献身革命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虽然国民政府由美国人支持,有全美的装备,有最先进的战斗武器,有充足的食物,而共产党只有普通的枪支弹药,而且还要经常饿着肚子战斗,但他们有最勇敢的战士,最崇高的理想以及老百姓的拥护和爱戴——这就是共产党最终胜利的原因。
我常想,如果张灵甫能以大局为重,能以百姓利益为重,能以国家为重,也许他会成为第二个傅作义,那么,我们也就不用为他哀叹了。一个人拥有才华固然不错,但如果不用在为民谋福利上,那他的才华也就失去了价值。
最后,由衷地赞美我们的党---一心一意为百姓的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