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一本书后,我们应该及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打动读者的读后感内容是分析素材,能够亮明你要表达的观点,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爷爷变成幽灵读后感6篇,感谢您的参阅。
爷爷变成幽灵读后感篇1
我很喜欢《爷爷变成了幽灵》这本书,读了这本书后我被艾斯本和爷爷之间的感情深深的打动了。
书上说艾斯本很爱自己的爷爷,可是,爷爷去世了,他很伤心。由于爷爷忘记了一件事,他就变成了幽灵回来了,爷爷到底忘记了什么事呢?他们每天都苦苦思索着,爷爷想起了许多自己以前的事,小时候哥哥送给他一辆自行车,年轻时和奶奶的第一个亲吻,做父亲时的手足无措……。可是,还没有想起爷爷忘记的那件事,最后,艾斯本也想起了许多往事,去玩过山车、看赛车、钓鱼、爷爷冲他大吼大叫、挠他痒痒、把糖藏起来……在想的过程中,曾经的美好一幕幕涌现出来。是多么温暖啊!终于,爷爷想到了他忘记的事:忘记和艾斯本道别了。读到这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出声的哭了出来。既是被爷爷对艾斯本深深的爱打动了,又想到了自己的外公。
外公生前最疼爱我,可我从未想过他会那样突然离开我,不和我说声再见。可又会想,倘若真的和我说了,我能舍得放他走吗?我会想尽一切办法留下他,哪怕用我自己的寿命去换他多留一秒。即使时至今日,心里的那道伤口似乎也没法愈合,每每想到姥爷就觉得痛彻心扉,泪流满面。看到这个绘本才发现成长有时候也意味着受伤害啊!如果年少无知,如果不曾长大,就不会对感情有那么深的理解,自然也就不会那么难过了。
在读这本书前我和孩子们共读过《生命不息》,我发现孩子对于生命有着自己的理解。所以在读这本书时,孩子们就相对容易的接受了爷爷的离世,接受了爷爷变成幽灵后的再次离开。成年人在面对生命的别离时,有时我们还要向孩子去学习。
故事的最后艾斯本也终于放下对爷爷的牵挂,开始用平常心来怀念爷爷。有感之余,我能感受到的更多的是对亲情的怀念与感悟。是啊,真爱不死——死亡带给我们不仅是悲伤,还有温情的回忆与另一种方式的永远陪伴。
爷爷变成幽灵读后感篇2
妈妈从当当网上买了很多书,作为我的生日礼物,其中有一本《爷爷变成了幽灵》的书,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眼球。爷爷怎么会变成幽灵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一口气将这本书看完。
这本书讲一个小男孩艾斯本的爷爷由于心脏病发作离开了人世。妈妈告诉他“爷爷去天堂了”,爸爸告诉他“爷爷变成了泥土”,可艾斯本不相信爸爸妈妈的话,他认为爷爷既不会变成天使也不会变成泥土。对他来说,爷爷还没有真正离开,他不能割舍对爷爷的依恋。
当天晚上,艾斯本发现爷爷竟然坐在房间的橱柜上,原来爷爷变成幽灵回来了!因为爷爷忘记了一件事,究竟是什么事呢?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祖孙俩一起回忆以前的点点滴滴,他们沉浸在幸福的回忆中…….最后爷爷终于想起来了,原来他忘记了和小艾斯本说再见了,他是回来和艾斯本告别的。
爷爷说“我忘记和你说再见了,我的小艾斯本!”祖孙俩都哭了,“我要去见你奶奶了,我会代你问候她的”。他们约好了要时不时地想念对方,最后,爷爷穿过墙壁,消失在了黑暗中……
艾斯本终于明白了,爷爷的离去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平常得就像平静的道别,艾斯本不再有慌张、恐惧或者难以言表的悲伤了。更重要的是艾斯本珍存了那些与爷爷有关的美好记忆,这些充满爱的回忆可以在心中唤回离去的爷爷,好像他依然在小艾斯本的身旁,爱他,伴随他一起快乐成长。
看了这本书,让我明白了生命就像一场旅行,重要的不是你的目的地,而是你在人生旅途中精彩的经历。我很庆幸,我身边的亲人都活着,有你们在我身边真好!我要珍惜亲人在我身边的每一个瞬间,深深地将他们刻画在我的脑海里,即使有一天,不得不分离的时候,也不至于遗憾!
涛妈的话:和儿子一起看了这本书,为祖孙俩的生死离别而感动地泪流满面。如何让孩子正确面对亲人死亡,这对很多家长来说确实是一件棘手的事。这本书呈现了难以言表的生死离别,蕴含了对死亡的解释,它教给孩子面对死亡的态度。因为有爱有回忆,因为可以把逝去的亲人放在心中想念。原来,死是这么平常,重要的是珍存美好的情感记忆。
爷爷变成幽灵读后感篇3
小时候不懂死亡,第一次面对死亡的时候,小小的脑袋里满是忧愁和害怕,但小孩子的忧愁苦恼持续不了多长时间,即便是死亡也不会过多占据幼小单纯的心。
小主人公教我们如何面对死亡
?爷爷变成了幽灵》这本绘本,是我2017年在绘本馆兼职的时候无意中看到的。其实作为成人的我们,总会低估小朋友们的图书。
小主人公艾斯本,还是一位在上幼儿园的小朋友,他的爷爷霍格尔是他最喜欢的人。但是爷爷因为突发心脏病死在了街上。艾斯本很伤心,妈妈为了安慰艾斯本说,爷爷去了天堂变成了天使。爸爸为了安慰艾斯本说,爷爷要去地下会化作泥土慢慢消失。
两种说法与解释,艾斯本显然无法想象,也根本不懂。
晚上爷爷回来了,黑暗中,艾斯本和爷爷互相望着。艾斯本很是惊讶,他告诉爷爷,爷爷变成了幽灵。爷爷对艾斯本说,他自己并不开心变成幽灵,书上说这是因为在世的时候,忘记做了一件事,可是爷爷想了许多却想不起来。
而艾斯本的爸爸妈妈认为艾斯本在做梦,所以便让艾斯本不再去幼儿园而是在家中休息几天。这正符合艾斯本的小心思,艾斯本和爷爷每天晚上一起去寻找爷爷忘记的那件事。
他们去了爷爷的家,去了小镇,回顾了爷爷的一生,却还是没能帮助爷爷想起来。有一天晚上,艾斯本没能等到爷爷,便急忙跑去寻找,等他回来的时候看到爷爷就坐在柜子上。
爷爷告诉艾斯本,忘记的是一件关于他和艾斯本之间的事情。艾斯本开始回忆和爷爷所经历的很多事。终于,爷爷想起了自己忘记的那件事。
看到这里,作为读者的我有些猜测,我以为爷爷是忘记了和艾斯本说“我爱你”。但是绘本中给出的答案,一下子就碰触到了内心那块最柔软的地方。爷爷对艾斯本说:我忘记和你说再见了,我的小艾斯本。
是啊,爷爷死的时候太突然了,忘记和艾斯本说再见了。爷爷告诉艾斯本要乖一点(也不用太乖),两个人还说要永远想着对方(又说不用一直想)。还说自己要去见奶奶了,会替艾斯本向奶奶问好的。爷爷终于想起了自己忘记的那件事,艾斯本目送爷爷消失在夜色中。在艾斯本送走了自己最爱的爷爷后,艾斯本舒了一口气,心中似乎也没有那么多的疑问了。第二天就去上幼儿园了,生活又恢复到以前,继续着。
看过《爷爷变成了幽灵》之后,心中莫名有中情感在升腾,不只是感动,还有一种不明所以的悲伤。大概是来源于从小的被保护,没办法像小艾斯本一样,可以亲自完成对亲人的告别。不明所以的悲伤,大概是自己已经是成年人,却还是没有学会如何坦然面对死亡,甚至越长大越想逃避。
我的大学绘本老师曾说,我们是个缺乏死亡教育的国家。因为大家对死亡总是很避讳,而成人会选择隐晦地告知孩子。死亡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成人总认为孩子还小,所以会选择不解释甚至不提及死亡的字眼。
坎贝尔说:活在活着的人的心里,就是没有死去。这句话是正确的,就像电影《寻梦环游记》中说的一样,死亡不是结束,遗忘才是。
?爷爷变成了幽灵》送给孩子还有大人。
爷爷变成幽灵读后感篇4
很喜欢这本绘本。
让我想起了6月12日,最爱的姥姥突然就那么消失了。
那时候多希望自己是艾斯本,不清楚死亡的含义,不明白天堂的意思,可惜啊,那时已经19岁了,不能自欺欺人,也了解了何谓生离死别。尽管姥姥已卧床多年,父母说他们都早已有心理准备,可我却从未想过她就那样离开我,不和我说声再见。可又会想,倘若真和我说了,我能舍得放她走吗?我会想尽一切办法留下她,哪怕用我自己的寿命去换她多留一秒。
即使时至今日,心里的那道伤口似乎也没法愈合,每每想到姥姥就觉的痛彻心扉,泪流满面。那天,无意中看到了这个绘本,才发现成长有时候也意味着受伤害啊,如果年少无知,如果不曾长大,就不会对情感有那么深的'理解,自然也就不会那么难过了。真的不愿意有太多这样的记忆,可毕竟还是要面对,因为没有人可以长生不老。
家人朋友评价我时总会说我做事顾虑太多,太重情。可他们不知道的是,自从姥姥走后,我已经没有力气再去经营各式各样的情感,我所做的只是维护好已有的,剩下的仅仅是随遇而安。我会好好对待身边的朋友、家人,但是不会再倾注太多的情感,这样最起码失去的时候也不会那么那么伤了。从重情到淡然也可以说是寡情,似乎有些物极必反,可却是对待自己最好的方式吧。还是那句话吧,没有期待何来的伤心失望呢?
爷爷变成幽灵读后感篇5
读完了《爷爷变成了幽灵》这本书,我被书中幽默的语言深深地吸引,尤其是爷爷回忆往事的句子,更令我忍俊不禁。
这本书的内容大致是这样的,艾斯本的爷爷突发心脏病死了,他很想念爷爷。到了晚上,艾斯本想爷爷了,爷爷就会变成幽灵陪伴他。他们一起聊天,别提有多高兴了。可是爷爷不会一直呆在他身边,他得去他应该去的地方,只是走之前想不起来忘记了什么事,于是,他和艾斯本一起寻找。
他们回忆起了过去的很多事情,爷爷告诉艾斯本:“当我还是一个小男孩时,哥哥把他的自行车送给了我。”“和你奶奶约会时得到的第一个吻。”“我们有了你爸爸,他尿了我一身的尿。”“我们养了一只猫,却有一股狗的味道。”有趣的事情勾起了爷爷的兴趣,他越讲越兴奋:“博物馆里有一个大象标本。在体育场看过一场激烈的拳击比赛。有一回和好朋友卡尔喝醉了,头钻到水桶里。和你奶奶坐出租车去飞机场,就为了飞到摩洛哥看一眼单峰骆驼。在轧钢厂干过活。坐船去过北极圈。吃过青蛙。可是一点都不好吃。总是幻想要从飞机上跳伞,可是一次也没跳。为了听回声,对着山谷大喊大叫。把一封信放在了永远也找不到的瓶子里。”我想这些句子之所以能引起我们的兴趣,是因为它写得非常真实,我们也有过类似的遭遇,却没有这么诚实地写出来。
接着看艾斯本回忆小时候和爷爷在一起的事情,更加有意思。
“你总是把糖放在柜橱最上面的抽屉里,你帮我堆沙堆,奶奶烧猪肝时,我们在旁边扮鬼脸,我们在她听不到的地方讲粗话。我们去钓鱼,可是一条也没钓上来。你使劲儿挠我痒痒,我差点没被一根棒棒糖给憋死,有时候你身上有一股烟草的味道,你还会唱一首好玩的关于屁股的歌。”
就连最后分别时嘱咐的话语,也是这么轻松有趣。
你要乖一点(也不用太乖),他们还说好了要时不时的想着对方(不过,不用一直想着)。
终于,他们说了再见,爷爷正式离开了。
一本关于生离死别的书,竟然写得这么有趣,原来即使是死亡,也可以充满平静与想念,而不是撕心裂肺。
爷爷变成幽灵读后感篇6
这次,我和女儿一起读了《爷爷变成了幽灵》这本书。《爷爷变成了幽灵》虽然是一本绘本,但讲的却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死亡。
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叫艾斯本的男孩在爷爷突发心脏病死后,很想念爷爷,想象不出他去了哪里,终于,有一天晚上,爷爷变成了一个可以穿墙而过的幽灵回到家中与艾斯本相见,原来爷爷变成幽灵回来是因为临终前有一件事忘了做,是什么事呢?爷爷想不起来了。接下来的几天里,艾斯本一直盼望着与爷爷相见并想帮助爷爷想起那件事。在与爷爷的几次相聚中,他们共同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和幸福生活,最后爷爷忠于想起来了,原来忘记做的事是临终前没来的及与心爱的艾斯本说再见。就这样,艾斯本与亲爱的爷爷在难舍的哭泣中挥手告别。
书读到最后忍不住流泪,还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爷爷的死亡,是如此的平静,平静得犹如一次远行。而在小艾斯本的心中,有着爷爷生前点点滴滴的美好时光,因为爷爷的生命曾经如夏花般绚烂,而这份绚烂已经永远珍藏在小艾斯本的心中。因为小艾斯本的心中有爱。
不可避免,我们的孩子也会遇到身边的亲人离她们而去,而在她们幼小的心灵里会怎样面对死亡呢?是否能像艾斯本一样放下对爷爷的牵挂,开始用一颗平常心来怀念爷爷;是否能在尽情的宣泄之后,学会释然,学会说再见,也学会生活呢?
就这样,《爷爷变成了幽灵》用平静的道别将死亡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教给了我们面对死亡的态度:生死之间并非不可逾越,生死两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