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我的国》是展现新时代祖国复兴强盛的写实记录电影,它用大规模的航拍镜头记录下了祖国的壮美山河,作为中国人我们感到自豪和骄傲。看完你有什么感受呢?以下是范文社小编和大家分享的关于电影厉害了我的国观后感通用范文5篇,以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厉害了我的国观后感1
“复兴号”启程、C919首飞、国产航母下水、“慧眼”遨游太空、光量子计算机亮相、港珠澳大桥贯通、可燃冰试采成功……近年来,中国一系列重大项目建设成果频频亮相,在互联网上刷屏的同时,也点燃了国人内心的自豪感与自信心。“厉害了,我的国”也成了舆论场上的高扬声音。今日,这部集中展现中国过去五年辉煌成就的纪录电影,以“厉害了,我的国”这句网络流行语作为片名,或许再恰当不过,因为它不仅记录了中国变化,也道出了国人心声。
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生产总值增速稳居世界第一;蓝鲸2号、蛟龙号、全国银幕数量总和稳居世界第一;全世界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173项扶贫政策;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FAST;高速公路网总里程世界第一……《厉害了,我的国》在宏大的视野中记录中国发生的历史性变化,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新时代画卷。
过去,人们在感叹“厉害了,我的国”时,面对的还是国家星星点点的成就,现今影片将这些成就汇聚在一起,并通过生动的画面、形象的语言、详实的数据展现出来,其带给国人的震撼和惊喜不难想见。什么是“中国奇迹”、什么是大国风采、什么又是中国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变化标识,从影片中或许就能一探究竟,人们也有理由为这样一个“大国”感到骄傲和自豪。
《厉害了,我的国》不仅有气势磅礴、精彩纷呈的“大国”叙事,还有涓涓流淌、直抵人心的“小家”故事。从基层扶贫工作人员的生活状况,到筑起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的坝上三代人,再到细致做好入户工作的健康管理员和保家卫国的威武之师,影片通过讲述平凡百姓的生活变迁,记录了我国在扶贫、生态文明建设、医疗保障、国家安全体制等各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展现了中国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程上的诸种努力。平凡者的故事最有说服力,最能引起共鸣。比如,那位去西藏扶贫的女孩,一个第一书记为了说服她的扶贫对象能够搬迁,她付出了全部的心血。影片中,这样的人物和故事还有许多。透过这些“小家”故事,既让观众联想到了身边类似的故事,更强化了对“大国”的归属和认同之感。
厉害了我的国观后感2
“有一种幸运叫我是中国人,为伟大的祖国,为伟大的新时代点赞”。
看完《厉害了,我的国》这部电影后,我感到无比的自豪,这部电影浓缩了党的以来五年中的飞速发展,记录了许许多多震撼人心的瞬间,凝聚中国力量,弘扬中国精神,彰显中国之美,发扬中国国威。
中国奇迹跃然于屏幕之上,影片不仅记录了中国车、中国路、中国网、中国桥、中国港,还记录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发明,史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FAST、全球最大的钻井平台“蓝鲸2号”、磁悬浮列车、5G技术等等,使中国走向新的征程,这就是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民族之魂。
影片还讲述了无数党员群众为国奉献的故事。我就在想如何发挥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如何做一名合格党员,做一名合格的党务工作人员,是我一直深入思索的课题。我认为这并不难——只要心里装着职工群众去工作,尽好为民职责,争做为民之党员,带头发扬善学善思善为之风、理论联系实际之风、密切联系职工群众之风、求真务实创新之风、艰苦奋斗创业之风,努力成为“求实、务实、踏实的实干家”,坚持一切从____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时刻站在职工群众的立场和角度想问题、做决策,真正为____人民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建成幸福美丽新____指日可待。
厉害了我的国观后感3
最近,一部《厉害了,我的国》电影在全国各地同步上映,这部电影的火热程度是非常是在央视财经频道的纪录片《辉煌中国》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电影记录了过去五年以来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等超级工程的珍贵影像,及其背后奋斗在一线的普普通通中国人的生活。
回首这砥砺奋进五年时光,过去的五年,五年来无数的光辉时刻值得被所有中国人铭记。热烈醒目的底色配合苍劲有力的字体,充分体现了我国的大国风范,也充分体现了在滚滚而来的时代洪流中,我们国家的每一项重大成就的取得,都凝聚了全国人民的磅礴力量,也都有无数默默付出的身影在为祖国的更好发展注入自己的力量。我们看到了,这部影片不仅彰显了我国的雄厚实力,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人民不畏艰险、埋头苦干、开拓进取的美好愿景与情操。
这部《厉害了,我的国》通过一个有一个生动具体的故事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让我们每个人在赞叹在惊呼的同时,发自内心地明白——“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迫切需要奋斗精神,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这一重大判断吹响了新一轮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号角。承载像“厉害了,我的国”这样积极、正能量的优质内容。我们越来越体会到,国家的强大是我们个人幸福生活的来源,我们在收看《厉害了,我的国》的过程中,深深体会到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非常受益。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有世界胸怀的一种表达。《厉害了,我的国》不仅是为国家点赞,也是为每一个用奋斗去争取更多幸福的中国人点赞。没有“厉害了,我的国”,也不会有《厉害了,我的国》,也希望我们每一个人观众都能够亲身走进电影院,亲身去感受影响之震撼、国家之强盛,民族之自豪,为“我的国”点赞!。
厉害了我的国观后感4
我喜欢进影院看电影。孩子们小时候,我经常带他们去。昨天,正赶上纪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在全国上映。影院里爆满,除了坐在第二排的我们5位自费观影的观众之外,其余的全部来自周边国际机场的各个单位。
在影片中,不仅记录了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一个个非凡的超级工程,还展示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FAST、全球最大的海上钻井平台"蓝鲸2号"、磁悬浮列车研发、5G技术等引领人们走向新时代的里程碑般的科研成果。从圆梦工程到创新科技、从绿色中国到共享小康,电影分享震撼影像的同时,也将其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
读书也是我的爱好。每天如果没有大块时间,就利用零碎时间,至少在睡前多少要读上几页。最近两周重读了美国探险家威廉。盖洛的《扬子江上的美国人》。
上世纪初,威廉。盖洛对中国人文地理进行了系统考察,1920--年他首次途径日本来到中国,从上海坐船溯流而上,沿途考察长江流域(包括云南地区)的人文地理,写下《扬子江上的美国人》(1903)一书,之后,他走遍中国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三山五岳,连续出版了《中国长城》(1909)、《中国十八省府》(1911)和《中国五岳》(1926)等一系列重量级的着作。
盖洛先生写的《扬子江上的美国人》距今已经120--年了,他试图对那些轻蔑中国的同乡们描绘一下“真实的”中国,其中有这样一段话很有意思:
“那么,这个我们所轻蔑的伟大民族有哪些记录呢?早在卡克斯顿出生之前一千年,中国人就发明了印刷术。当他们已经拥有了许多图书馆时,我们还没有学会在桦树皮上用木炭写象形文字。我们的祖先之所以能放弃用石头和葫芦制作器皿,原因在于他们已将陶器制品摆上了市场。还有丝绸!你可曾见过比中国丝绸店里的丝绸更加精美的织品吗?可能你会问:“中国人是不是像我们一样的人?”要回答这个问题易如反掌,因为在不少方面,他们都胜过我们。在礼仪上,他们是温文尔雅的斯特菲尔德伯爵,我们则是穴居生活的类人猿。作为工匠,他们的坚韧和耐心,与其发明新机器的能力正好成反比。作为农民,他们能够每年种植三茬优质的庄稼,而所用的农具只不过是木扶手的铧犁,播种和收割也全凭双手。一台收割机、脱粒机或轧棉机,都会把他们吓得从田里逃走。作为学者,他们都是记忆的巨匠,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背诵整卷书籍。但说到实用知识或应用科学,他们则浑然不知。比如工程学,在他们看来绝非一种职业,只是“劳作”而已,而中国的绅士又是不能从事“劳作”的。不过,看看大运河吧,长达120个地理里格,是世界历史上无与伦比的伟业!还有长城,其体积,按黑格尔的计算,比英格兰和苏格兰全部建筑所用的石料的总和还要多!“
威廉。盖洛来中国是在清代末期。100多年过去了,经历了各种苦难的、软弱无力的中国人不仅站起来了,而且“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况且,《厉害了,我的国》展示的只是近五年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下中国取得的历史性的成就。
几年前,我翻阅了一个长期在中国做记者的英国朋友写的书,书名记不清了,内容是讲中国的崛起对世界的影响。他说:“如果每个中国人同时跺一下脚,整个地球就会颤抖!”
我的国,的确厉害了。我们已经不需要外国人来替我们说好话了。
厉害了我的国观后感5
尽管是一部有着宏大而又严肃主题的纪录片,但片名却是网感十足,让观众感到非常亲切。但亲切感绝不仅仅来自于片名。电影在表达宏大主题的时候,选择了很多具体的小故事。比如,西藏扶贫的一个女孩,一个第一书记为了说服她的扶贫对象能够搬迁,她真的是付出了全部的心血。这其实正是国家所大力推行的精准扶贫,影片通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践行了精准扶贫的这一理念。同时,让观众在震撼的同时,也能够去思考各自的人生:如何为我的国家,作出我们的努力和贡献?
众所周知,《战狼2》和《红海行动》都是以“也门撤侨”作为故事大背景改编创作的,而“也门撤侨”的真实事件影像将在纪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当中得到展现。正如饶曙光所说:“我觉得一部《厉害了,我的国》,简直就是一个剧本的母体!”《厉害了,我的国》中讲述的每一个故事,都可以拍成一部好电影。而另一方面,诸如能看到世界最远之物的射电望远镜,能探索到世界上最深之处的钻井平台,诸多人类科技的奇迹重器都可以为国产科幻电影提供现实的素材依据。可以说,《厉害了,我的国》中蕴藏了诸多可挖掘的时代素材,堪称电影创作者的题材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