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我们展示教学方法和技巧、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工具,教案中是否考虑到了学生的情感需求和情感教育,能够显示出教师的情感智慧和情感沟通能力,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舞蹈生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舞蹈生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中三拍子的节奏。
2、用正确的节奏歌唱。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录音机、钢琴。
活动过程:
一、谈话法
1、小朋友,你知道大树妈妈最爱什么?。本.文来源:你见过树叶从树上往下飘落的样子象什么?
2、邀请幼儿边念儿歌边做暖身操,如下:
1 2 3双手放下 双手平举 双手高举
二、欣赏法今天老师叫小朋友唱一首关于叶子的歌曲,歌曲的'名字叫《会跳舞的叶子》请小朋友先来欣赏这首歌曲。
三、学唱新歌
1、发声练习1=c--f1 3 1 3 5-- │ 5 4 3 2 1 --┃┃秋天 秋天 到 , 树叶 飘呀 飘。
树叶 象 什么? 飞舞的 小蜻 蜓。
树叶 象 什么? 神秘的 小精 灵。
2、节奏训练x x x │ x ─ x │ x ─ x │ x ─ 0││x ─ x │ x x x │ x ─ x │ x ─ 0││
3、教唱新歌
(1)教师清唱歌曲,幼儿拍手伴奏,正确打出三拍子的节奏。
(2)按节奏学说歌词x x x │ x ─ x │ x ─ x │ x ─ 0││绿 色 的 叶 子 小 又 轻x ─ x │ x ─ x│ x x x │ x ─ 0││风 一 吹 摇 摆 不 停 。
x ─ x │ x x x │ x ─ x │ x ─ 0││它 象 飞 舞 的 小 蜻 蜓 。
x ─ x │ x x x │ x ─ x │ x ─ 0││也 象 神 秘 的 小 精 灵。
(3)学唱新歌
(4)将幼儿分成两组,一组边唱边随着3拍子的旋律做左右摇摆的动作;一组边唱边拍出3拍子的节奏,两组一起配合歌曲进行。
(5)幼儿边唱边根据歌词即兴表演。
活动评价:
1、会唱歌曲。
2、能随音乐节奏做动作。
活动延伸:
观察树叶飘落的样子,拾落叶。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对幼儿来说,蕴含着树木自然生长等的秘密。是幼儿乐于亲近、探究、思索、尝试的一个活动。
?会跳舞的叶子》是一首很优美的歌曲,不仅旋律优美,节奏起伏,而且歌词也很生动,适合幼儿演唱。
音乐是一门“听”的艺术,要让孩子们多听,多感受,这样孩子对音乐的感受力才会增强。在我们的一日活动的多个环节,都可以用不同的音乐作背景,既可以营造气氛,又可以提高孩子对音乐的感受力,何乐而不为呢?
通过活动,幼儿可以认识很多树叶,可以认识他们的外形及颜色,丰富了幼儿对树叶的认识和了解。
舞蹈生教案篇2
活动设计
人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前期我们围绕"兴化小吃"这一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的活动。炒米粉是兴化人民的拿手好菜,在角色游戏中,小朋友很喜欢模仿厨师玩炒米粉的游戏,于是我尝试将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融入教育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在音乐中,用富有艺术性的动作大胆、有创意的表现炒米粉这一生活画面,体会肢体动作带来的乐趣。
活动目标
1、观察炒米粉过程的基础上,用夸张的肢体动作进行模仿和表现。
2、发挥想象,体验用动作表现内心感受的乐趣。
3、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幼儿在家观察过炒米粉的过程。
2、炒米粉录像带。
3、音乐磁带及录音机。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入:你们都看过妈妈炒米粉了,现在请你们说说妈妈是怎么炒米粉的.?
教学设想:让孩子回忆妈妈炒米粉的情景,孩子感到开心、有趣、十分活跃,他们指手划脚地用语言和动作把妈妈炒米粉的情景再现出来,这样激发了幼儿对舞蹈创编活动的兴趣,为舞蹈创编活动做充分的准备和铺垫。
2、观看炒米粉录象。
师:(出示一块米粉)多奇怪呀,原来硬硬的、四四方方的一块米粉,是怎么在锅里变的软软的、细细的,像一条条白线一样呢?让我们一一段录象。
教学设想:此环节主要让幼儿观察锅里水面沸腾翻滚及米粉下锅后在水里由硬变软的过程。由于录象配有音乐,所以在引导幼儿观赏录象时,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欣赏音乐,初步实现舞蹈与音乐相结合。
3、引导幼儿倾听音乐,能说出音乐的变化过程。
(1)水还没开时,音乐安静。
(2)水面沸腾翻滚时,音乐欢快、激烈。
(3)厨师翻炒米粉时,音乐不快不慢,节奏明显。
教学设想:通过引导幼儿倾听,感受音乐的变化,启发幼儿把将要创编的舞蹈动作与音乐作品有机匹配,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和体验美表现美的情趣。
4、让幼儿想象与表现:
(1)用什么动作表现水面平静及水面沸腾翻滚的样子。
(2)用什么动作表现米粉下锅之前和下锅之后的变化过程。
(3)厨师是怎样翻炒米粉的。
教学设想:每个幼儿经验不同,认识和体验的角度不同,所以必然会产生各具特色的创造表现,师在鼓励幼儿大胆地用肢体动作把自己的想法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同时,及时引导幼儿通过美化、夸张等手法巧妙地把过于"生活化"的动作提升为美的、富有情趣的舞蹈动作。
5、幼儿随音乐完整创编"炒米粉舞"。
教学设想:没有音乐的"舞蹈"不能称之为舞蹈,此环节是让幼儿实现舞蹈与音乐和谐、完美的结合。幼儿在音乐中翩翩起舞,把创编活动推向高潮。
活动延伸:
1、创设音乐艺术活动区角,音乐、道具、服装等,让幼儿有一个自娱自乐的表演舞台。
2、开辟家园互动角"音乐之家",鼓励家长参与到"音乐舞蹈教育"中来。
舞蹈生教案篇3
教学目的:
1、通过聆听和演唱,感受乐曲和歌曲的舞蹈性。并能用编创适当的动作合着节拍表演。培养动作的协调性。
2、能看柯尔文手势,认唱la、si,借助听琴感受其音高。
3、能随音乐用手按课本上的图形谱划动或走步来体验音乐。
教学重点:聆听音乐,通过编创表演培养学生动作的协调性
教学难点:1、感受歌曲音乐的快乐及舞蹈性
2、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教学方法:
音乐动感教学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表演《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加沃特舞曲》
教学过程:
一、聆听《加伏特舞曲》
1、完整聆听乐曲。
提示:乐曲是什么音乐情绪?你的心情是怎样的?适合你做什么动作?
2.复听乐曲,用手指点划课本上的图形谱,再次体验。
3.再次复听,请学生随着音乐自由动作。
师:谁知道这段音乐叫什么名字?请一位同学来告诉我们。
师: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来跟着音乐来做。
(跟着节奏有规律的拍打身体,老师先用简单的动作带学生律动a段用一组动作,b段用另一组动作)
二、表演《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
1、反复聆听歌曲录音、范唱增强感受、并熟悉旋律。在反复聆听中,教师可提示学生拍节拍、打节奏跟着音乐体验、感受并说出歌曲的情绪。
2、教师的范唱可将速度稍放慢一些,让学生听清歌词。提示学生:歌中都唱出了什么?小声默唱,有感情地读歌词,小声填唱歌词。
3.歌中的附点音符要通过跟唱、模唱歌曲顺带学习,教师准确范唱,使学生能准确地演唱。
4、在基本熟悉歌曲时,可让学生分小组编创表演动作,每组可编一段歌词,用接龙的方式演唱,并表演动作。
师:你可以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合作边唱边跳,看谁唱得认真跳得也好。
三、集体舞
基本队形根据教室的大小,站成若干横排,注意间隔距离适中,手拉手。
基本舞步:
横步:手拉手左脚起步向左走,立定后,右脚起步向右走侧跟点地步:双手叉腰立正姿势准备,第一拍左脚跟向左侧前方点地,第二拍收回;第三拍右脚跟向右侧前方点地,第四拍收回。
蹱趾跳步:双手叉腰立正姿势准备。第1小节:第一拍左脚跟向左侧前方点地,第二拍左脚收回,脚尖在右脚跟后点地,第三拍右脚跟向右侧前方点地,第四拍收回双脚立正。同时,左脚每拍跳一下,原地跳四下。第2小节:右脚做相反的动作,右脚原地跳四下。
第一段:
第1、2小节:左脚起,-拍一步向左走五步,停两步,双手在左侧拍两下,第八拍脚不动,拉起手。
第3、4小节:右脚起,动作同第1、2小节,方向相反。
第5小节:双手叉腰,第一拍左脚侧跟点地,第二拍收回,第三、四拍右脚做相反动作。
第6、7小节:动作同第5小节。
第8小节:第一拍原地不动,第二、三拍拍两下手。
第二段:
动作同第一段,只是把拍手改为跺脚。
第三段:弱起小节全体向左转体90度(横排队形变成竖排队形)。
第1、2小节:左脚起,向前走五步,停两步,用右手拍前面同学左肩两下。第八拍全体左后转体180度。
第3、4小节:动作同第1、2小节,只是第八拍向左转体90度,全体又变成横排队形。
第5、6、7小节:做蹱趾跳步。第7小节动作同第5小节。
第8小节:第一拍原地不动,第二、三拍全体学生向双侧平伸,拍左、右两边同学的肩膀(见图)。
第四段:弱起小节,横排单数学生向左转体90度,双数学生向右转体90度,二人相对。
第1、2小节:相对的二人同时挽起对方的左臂,先出左脚成逆时针方向走五步,站到对方的位置上,停两步,握两下手。
第3、4小节:相对的二人同时挽起对方的右臂,出右脚成顺时针方向走五步,回到自己原来的位置,停两步,握两下手。
第5、6、7小节:做蹱趾跳步。
第8小节:第一拍原地不动,第二、三拍握两下手。
注意:在每一乐句的弱起小节处停止行走,然后在强拍处准确起步。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编创与活动、表演《哈里啰》、聆听《霍拉舞曲》。
教学过程:
一、表演《哈里啰》
1、完整地聆听,感受歌曲的情绪、旋律。
提示:听着歌曲拍手的'方式拍击节奏,在实践中体验。
2、按节奏读歌词。
3、听着音乐填唱歌词。
4、讨论用什么样的情绪演唱歌曲。
5、编创动作表演歌曲,分小组编创,分别表演给大家看。
6、用锣鼓和碰钟为演唱歌曲伴奏,注意打击乐与歌曲演唱的配合。
提示:打击乐的声音是否应比演唱的声音大?让学生自己分辨、控制声音。
二、编创与活动
1、认识la、si唱名
2、结合本课柯尔文手势、结合键盘弹奏音高,让学生感受、模唱。
3、结合歌曲,让学生模唱歌谱,找出歌中有几处la和si,使学生将对la和si的认识溶入音乐实践活动中。
三、聆听《霍拉舞曲》
1、初听乐曲。
提示:乐曲给你怎样的感受?
2、复听,要求学生每人用一张白纸用线条为乐曲画“心电图”,要能看出音乐的变化、停顿、高低,看哪一个同学找准了乐曲的“脉”,对音乐体会得深刻。
3、再次复听,全体学生用手指动作划动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
舞蹈生教案篇4
课题:基本功训练
教学目标:从整体上训练学生,克服身体的自然状态,获得正确的直立感,发
展舞蹈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节奏感,训练学生动作时所需的软
度、力度、开度。
教学重点、难点:要注意教学方法,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拉伤韧带,还要
教会学生用正确的方法练习,错误的方法会让训练适得其反。
教具准备:音乐播放器,音响 把干等;
教学内容:
一、介绍舞蹈基本功的作用:
1、通过练习可达到身体的直立感和稳定性,以及较准确地移动重心的能力。
2、开发智力,表现美。学生掌握把上、把下各种舞蹈动作技巧,这是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她们掌握的不应是僵死的形体动作,而应该是渗透充满了情感和想象的舞蹈艺术语汇,也就是不能死学,学死。在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要发展形象思维,自由地、创造性地组合表演动作,直至能较成功地创编舞蹈、舞蹈律动和游戏作品。
二、教学生练习一些舞蹈基本功的训练方法:
1、素质训练:素质训练是对初学舞蹈的学生身体各部位的作用。刚开始学习舞蹈的学生,对舞蹈的接触不同,在理解与接受能力方面也不一样,身体自然条件有很大的差异。素质训练就是为了解决学生身体自然条件的差异,缩短学生身体素质和专业需要的距离。
2、形体训练:形体练习即塑造身体的体态姿势,使身体各部位达到柔韧性、稳定性、协调性和灵活性,使整个动作更具美感。形体练习是构成舞蹈语汇的基本条件,是推向舞蹈艺术的必经之路。
3、技巧训练:学生在有一定的身体素质能力基础上,进行技巧训练。技巧有一定的难度,是技巧性很强且富有表现力的舞蹈动作,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的能力、条件、特长来“因材施教”。训练中,以单一项目反复练习为主,力求达到稳、准、动作流畅的标准。
4、舞姿训练:舞姿即身体的基本姿势形态。舞姿讲究“手、眼、身、法”,是配合身体躯干、腿部、手臂、头和眼睛的协调性而完成。
三、把一套完整的训练方法教给学生。
教学方法:示范法,讲述法和手把手的教育法来完成教学。
教学过程:
1, 向学生介绍舞蹈基本功的重要性,它是学好舞蹈的基石。 2, 向学生介绍舞蹈基本功在舞蹈中的作用。
3, 示范练习基本功的方法。
4, 让学生模仿,我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加以指点和纠正。
5, 让学生互相帮助来完成软开拉伸动作,同时配上抒情的音乐让
学生放松紧张的身体。
6, 由我带领学生做一些放松运动。
舞蹈生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使幼儿熟练掌握双脚蹦跳步、单脚蹦跳步、踵趾小跑步(以下简称“三个舞步”)。
2、培养幼儿创编舞蹈的兴趣及自觉遵守游戏规则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拟人化的跳跳糖头饰与幼儿人数相等。
2、实物跳跳糖若干,玩具电话一部。
3、在活动室一端画一张“巨人”张大的嘴巴。
4、已学过歌曲《跳跳糖》。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跳跳糖》,引出主题。
师:你们吃过跳跳糖吗?(吃过)谁来说说,你吃过以后感觉怎样?(甜甜地、酸酸地、还会跳……)。还记得咱们学过一首《跳跳糖》的歌曲吗?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
二、学跳三个舞步。
师:你们唱得都很好听,那你们愿意来学一学跳跳糖吗?我们边唱歌边
来学学跳跳糖是怎样跳的。(随音乐任意跳)
师:都跳得不错,刚才老师发现ХΧ小朋友是这么跳的,(双脚蹦跳步),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学跳)它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双脚蹦跳步,跳的时候要轻轻的,两只脚一起往上跳,脚尖先着地。(幼儿学跳),你们学的`真快,咱们把这个舞步放进歌曲里来跳跳,(边哼边跳两遍)。
师:还有哪个小朋友跳得不一样的,(幼儿上台跳)噢,他是把一只脚提起来跳的,也来帮它取个名字(幼儿自己起名)大家一起来学一下,(边学便提要求:一只脚提起,另一只脚轻轻跳起,也是脚尖先着地)咱们也把它放进歌曲里来跳跳吧!(边哼边跳两遍)(可把双脚蹦跳步与单脚蹦跳步和跳一遍)。
师:老师这里也有个好看的步子,(踵趾小跑步)它的名字叫踵趾小跑步,我跳得好看吗?那我刚才是怎样跳的呢?(幼儿回答)(讲解:前一步后一步再跳三下,动作要轻,慢慢得跳)放进歌曲里来跳跳吧。(边哼边跳两遍)。
师:如果把刚才我们跳的三个步子都放在歌曲里表演一下一定很漂亮,先让老师来试一试,你们帮我拍手唱歌,请你们看看我是怎么跳得?(提醒幼儿注意欣赏舞蹈,哪句跳什么动作)我表演得好不好?(开头部分可拍手,从双脚蹦跳步到单脚蹦跳步到踵趾小跑步)你们想来试试吗?(与幼儿一起表演三遍,提醒幼儿边唱边跳,步子要轻)
师:开动你的小脑筋,加上你的手的动作,跳得就更棒了。(幼儿随意加上手的动作)别忘了,跳跳糖吃到最后会怎样?(融化)请你来做做融化的动作,真象。现在,我们把这些动作都加上来表演,相信大家都会表演得很漂亮。(提醒幼儿找个空的地方表演,边唱边跳,注意自己的表情)。
三、游戏。
1、(给幼儿一个惊喜)师:听,什么声音?(电话响起,师接电话)你们知道吗,刚才“巨人”先生打来电话,他说用望远镜看到我们小朋友跳得很好看,想邀请我们到它的嘴巴里去跳,你们愿意吗?那我们就来打扮一下,我呢,就打扮成跳跳糖姐姐,你们就打扮成跳跳糖弟弟和妹妹。(挂好胸饰出发)。
2、师:哇,“巨人”的嘴巴好大呀,在它嘴巴里跳舞一定很好看,你们准备好了吗?(表演一遍)(对幼儿的舞步进行指导,表扬有节奏的幼儿)(根据时间长短,可分男女表演)
四、听音乐,结束活动。
师:“巨人”说,你们表演的都很棒,大家都累了,我们一起来放松放松,回家休息休息吧。(听着音乐做放松运动,结束活动)
舞蹈生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在有趣的游戏情境中,能听辨音源的方向,提高听音能力。
2、初步感受音乐的节奏,能随音乐边说边做简单的动作。
3、乐意与老师、同伴一起快乐地唱唱跳跳做游戏。
活动准备:
相关媒体制作
小动物头饰若干
铃鼓
活动过程:
一、听听走走做游戏--听辨音源!
1、师:今天,小朋友们都戴上了小动物的头饰,真漂亮。提问:你是什么小动物?你会模仿它的动作吗?
2、玩游戏:天黑了
3、铃鼓停下来,幼儿摘下头饰,提问:我们到哪里啦?
二、说说跳跳一起来--我跟黛西学本领!
1、师:米奇妙妙屋里有我们的.好朋友,它是谁呀?让我们一起喊三、二、一把米老鼠请出来好吗?"
2、孩子们用不同的方式和它打招呼。
3、来到妙妙屋,
(1)妙妙屋有客人来了
(2)提问:是谁来了呀,她在干什么呀?她跳的舞好看吗?
黛西是怎么跳的呀?请幼儿说一说,做一做,
教师帮助幼儿总结出动作
(3)来看看黛西是怎么说怎么跳的呀?
(4)老师用铃鼓给小朋友伴奏,幼儿来说一说跳一跳。
(5)让我们跟着黛西一起再跳一遍。
(6)请幼儿自己拿铃鼓,拍拍节奏,边拍边跳一跳。
三、大家一起跳起
师:小朋友们跳的太棒了,让我们和黛西一起表演吧!
看动画一起跳,自由发挥
让我们跟米奇再见吧。
舞蹈生教案篇7
舞蹈课程:
?三只小熊》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兴趣,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2、引导幼儿按舞蹈的节拍做动作,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3、进一步巩固侧垫步步伐,新授脚尖前后点地动作。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出示课件,引起幼儿兴趣。
1、小朋友们,今天小熊一家请我们到他们家做客,你们想不想去呀?(播放《郊游》背景音乐,带着小朋友走着欢快的垫步步伐手拉手侧步进场。)
2、咦!小朋友,你们看这是到哪儿啦?噢!这是大森林,小熊的家就住在大森林里,你们看,这儿有什么?噢!有房子,看样子这是谁的家呀?你们猜一猜,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究竟是谁的`家。(出现"小熊的家"字样)噢!原来真是小熊的家,那你们再猜一猜,小熊的家里会有谁呢?幼儿自由说一下。
3、依次出示小熊图片,让幼儿认识小熊一家人,并用动作模仿出来。
(1)边看课件边提问这是谁呀?熊爸爸是什么样子的呢?
(2)哪位小朋友用动作来做给我们大家看一看呢?
(3)师:这又是谁呢?熊妈妈长的什么样子啊?
(4)把熊妈妈的样子用动作表现出来,谁来?
(5)这最后一位是谁?熊宝宝真可爱,谁来做一做熊宝宝可爱的样子呢?
(6)真棒!我们一起来模仿一下这些动作好不好?
小结:小朋友们编的动作可真漂亮!原来小熊的一家有三口人,小朋友跟我一起说,有谁呀?小熊一家有三口人,有熊爸爸、熊妈妈还有小熊,熊爸爸胖胖的,熊妈妈很苗条,还有小熊很可爱。
二、幼儿欣赏音乐、理解音乐。
1、小熊的一家见到我们小朋友,可高兴了,还给我们准备了一首好听的音乐,你们想不想听?
(2)幼儿欣赏音乐
提问:有没有小朋友听懂里面唱了什么呀?这是一首韩国歌曲,它讲了三只小熊住在一间房子里,有熊爸爸、熊妈妈、小熊,熊爸爸胖胖的,熊妈妈很苗条,小熊很可爱,一天一天在长大。
噢!原来这么好听的音乐里,还有一个好听的故事,我们小朋友一边讲故事一边再听一遍音乐好不好?
哎呀!这个音乐可真好听,小朋友们听了这个音乐,你们想干什么呢?(跳舞)
(3)幼儿听音乐随意舞蹈,师边说中文歌词。
(4)师小结:小朋友们刚才跳的真棒!老师啊听了这么好听的音乐也想跳舞,你们想看我跳舞吗?引出舞蹈《三只小熊》
三、幼儿欣赏并模仿舞蹈动作。
(1)播放音乐,教师舞蹈,幼儿欣赏;提醒幼儿要仔细看,看看你觉得老师的哪些动作做得好的。
(2)幼儿欣赏后,教师提问。
师:"刚才老师跳的舞中你觉得哪些动作做得好呀?展示给我们看一下。"(请几名幼儿模仿)
小结:刚才几位小朋友跳的感觉真好,那你们是不是都觉得老师跳的舞蹈不错呀?想不想学一学?
四、引导幼儿学习舞蹈。
(1)师边说歌词边分解动作,幼儿齐练动作。
(2)重点指导幼儿练习脚尖后点地的动作。
(3)全体幼儿随音乐,完整地表演舞蹈。
(4)预设情境让幼儿分组表演舞蹈。
五、幼儿随音乐出教室。
刚才小熊一家欣赏了我们跳的舞,夸我们都是能干聪明的好孩子,我们小朋友开心吗?(开心)那我们跟小熊再见我们回家喽!小熊再见!(随《郊游》音乐出教室)
舞蹈生教案篇8
一、活动目标
1、养成良好的讲卫生的习惯
2、喜欢舞蹈活动,能积极表演舞蹈
3、学习按音乐做舞蹈动作
二、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歌曲cd或磁带。
2、小朋友有一些舞蹈动作、模仿动作的'积累,基本熟悉本歌曲。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弹奏《玩具进行曲》,小朋友模仿一种玩具动作入室坐好。 2、朋友练声,《小鸡叫、小鸭叫、小猫叫》。 3、小朋友听前奏回忆歌名,并复习歌曲《讲卫生》。 教师提问:
(1)这首歌曲叫什么名字?
(2)这首歌曲唱了一些什么内容?
4、教师带小朋友一起学习舞蹈"讲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