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优质课教案推荐6篇

时间:2024-07-10 作者:Animai 备课教案

具有个性化的教案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教案是教师为了教学目的而准备的详细教学计划,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马说优质课教案推荐6篇,供大家参考。

马说优质课教案推荐6篇

马说优质课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复习8的组成,理解8的第一、二组加减含义,会根据算式算出得数。

2、对加减运算感兴趣,在游戏情境中体验快乐。

3、书写和表达、动手操作相结合,积极参加数学加减活动。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气球上打印7的组成;背景小鸡的家、8的一二组加减(活动的、书写的、游戏的)、记号笔、抹布、花娃娃、夹子、数字1-8

经验准备:学过8的组成,对7以内加减有一定理解。

活动过程:

(一)复习8的组成(情境——庆祝小鸡搬家)

游戏:放气球(歌曲问答:气球上面有题目,我们大家来放气球,8可以分成1和几,1和几组成8……)

(二)集体学习8的第一组加减(情境新房子里的小鸡的颜色不一样、小鸡去玩)

1、根据颜色不同,幼儿理解1只红小鸡和7只黄小鸡合起来是8只,引导列式计算1+7=8

2、把小鸡位置进行交换,幼儿感知小鸡总数不变的道理(巩固理解加法交换律),引导列式7+1=8

3、分别以1只小鸡去玩和7只小鸡去玩,引导孩子列式8-1=7和8-7=1,理解减法含义。

4、共同整理朗诵。

(三)探索学习8的第二组加减(情境:看花,为小鸡家门前的花娃娃打扮:用夹子扎辫子)

1、为花娃娃打扮;根据上面的算式,请你用夹子帮忙算出得数,既扎好了辫子又算出了得数。请大家试一试。

2、把花娃娃送到相应的花园里。(如2+6=送到8号花园)

3、孩子的经验作一整理。引发:你为花娃娃扎了几个辫子?为什么?

得出:2+6=8、6+2=8、8—2=6、8—6=2

4、小结:8的第二组加减。

(四)总结活动

看看花娃娃有没有哭。(评价对错)

延伸活动:区域活动中进行练习加减,学做小博士。

活动反思:

给幼儿与同伴足够交流、解决问题的机会。每当孩子遇到困难,我都会让他们先自己想办法,大胆去尝试。重视区域活动。活动结束后,重视活动延伸的指导,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自由操作并做好记录。整个活动,尽力体现以孩子为主,教师为主导的和谐师生关系。大多数孩子能主动去学、愿学、乐学,达到预期的目的。

马说优质课教案篇2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体验,大家一起玩的快乐。

2、引导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培养幼儿合群、乐群的性格。

二、教学准备:

课件、磁带、录音机、大型积木、各种玩具若干。

三、活动重难点:

1、给幼儿提供大家一起玩的机会。

2、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与同伴友好相处。

四、活动进程:

1、谈话导入:

小朋友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喜欢哪些小动物?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小动物走路好吗?(小兔、小鸭、乌龟、小猫)我们刚才学了那么多小动物走路,你们高兴吗?小朋友你们喜欢来幼儿园吗?你们每天在幼儿园里玩的高兴吗?小朋友,有个叫妞妞的小朋友她也上幼儿园了,我们一起看妞妞在幼儿园玩的快乐吗?

2、展开:放课件,幼儿观看。

图一、妞妞独自一个人在玩,小朋友这个小姑娘叫妞妞,你们看她在干什么?她和谁在玩?你觉得妞妞一个人玩快乐吗?你喜欢怎样玩?

图二、我们看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妞妞怎么了?她为什么生气了?鼓励幼儿想办法:你可以和你的小伙伴商量一下,怎么做才能让妞妞不生气,快乐起来呢?小朋友想的办法真不错,我们看妞妞的小伙伴是怎样做的。

图三、来许多小朋友哄她(对不起,我们不是故意的,你别生气了)妞妞看到小朋友态度那么友好,就原谅了他们,也不生气了。

图四、小朋友们拉起妞妞的手说:“妞妞,和我们一起玩去吧”

图五、妞妞和大家一起玩,真快乐呀!

师提问:

(1)、小朋友你们觉得妞妞一个人玩快乐,还是和小朋友一起玩快乐?

(2)、你喜欢一个人玩还是和大家一起玩,当你和小朋友玩玩具或做游戏时,不小心碰到了别人或者碰坏了别人刚搭好积木时,怎么办呢?要向别人说:对不起,这样别人才原谅你,喜欢你,才能成为好朋友。

3总结:

刚才看了妞妞一个人玩不快乐,也没意思,只有和大家一起玩才是最快乐的,所以我们在幼儿园里要学会一起玩。

马说优质课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回忆、交流自己在哈哈镜中看见的变化,充分体验其中的乐趣。

2.主动扩展、经验,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不同表情的自己。

3.能有始有终地完成涂色任务,保持画面的整洁。

活动准备:

1.幼儿照过哈哈镜,观察过自己在哈哈镜中的变化。

2.各种变形的五官小图片。

3.幼儿用书:《各种表情的人》。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导幼儿回忆自己在哈哈镜中的变化,引出话题。

教师:你们照过哈哈镜吗?哈哈镜中的你是什么样的?表情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二)教师出示幼儿用书,引导幼儿讨论不同表情的五官变化。

1.教师:你看了什么样的表情?这个表情的人的眉毛、眼睛、鼻子、嘴巴变成什么样了?我们来学一学。你还见过什么样的表情?五官是怎么变化的?

2.请几名幼儿表演各种滑稽表情,引导其他幼儿细致观察他们五官的'变化。

(三)教师出示各种变形的五官小图片,引导幼儿在拼五官的过程中讨论绘画各种表情的方法。

1.教师:怎样表现各种表情的人呢?怎样画各种表情的人的五官呢?

2.出示各种变形的五官小图片,引导幼儿边摆边扳手五官和表情之间的关系。

(四)出示幼儿用书,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请你创作一副你喜欢的人物表情头像。

2.在构图上提醒幼儿要把头像画得大一些,把纸面画满,涂色均匀。

(五)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和交流教师:你画了一个什么表情的人?五官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活动延伸: 将幼儿的作品张贴展示区,丰富相关认知。

马说优质课教案篇4

【设计思路】

在幼儿园的新纲要中有这样一条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儿童的生命和促进儿童健康放在工作首位,要密切结合儿童的生活和活动进行安全、保健等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儿童的自我保护能力。

在平时的一日生活中发现,幼儿会把角色游戏中的玩具、吸管等材料放在嘴里咬,有些经过老师提醒后还是没有用。显然孩子们还没有哪些东西能吃、哪些东西不能吃的意识。而有些家长在家里对孩子也是放任自由,疏于这方面的管教。因此,有必要开展一节《不乱吃东西》的健康学习活动,让幼儿了解乱吃东西的危害性,知道哪些东西能吃,哪些东西不能吃,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本次活动共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通过故事肚子疼的冬冬导入,了解到乱吃东西的危害性;第二环节:大家一起交流讨论,天热了哪些东西不能随便乱吃;第三环节:在游戏中让幼儿知道在平时的幼儿园里哪些东西也是不能吃的。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情景表演,知道随便乱吃东西的危害。

2、愿意用简单的语言大胆交流乱吃东西的危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4、了解吃饭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能按时吃饭,不挑食。

【活动准备】

故事:肚子疼的冬冬、食物图片

【活动过程】

一、听故事——肚子疼的冬冬

一天,妈妈从幼儿园接东东回家,东东非要买烤肠吃,妈妈只好给东东买了两根。东东马上吃了。东东回到家,看见篮子里盛着许多草莓,抓起来就吃。妈妈说"东东,等洗干净了再吃"。"我不怕脏”。冬冬吃了很多。夜里,不知道为什么冬冬的肚子疼得不得了。

1、冬冬吃了些什么东西?(烤肠、草莓。)

2、这么多的东西吃下去后,肚子会有什么感觉?(很疼。)

3、说一说,如果你是冬冬,应该这样做呢?(少吃点、不吃不干净的东西。)

小结:好吃的东西虽然味道很好,小朋友一直想吃,但是为了保护我们的肚子,不能吃的太多,而且没洗干净的食物也不能吃,一定要洗干净。

二、交流讨论——哪些东西不能吃

1、放假了,天气很热,我们应该吃些什么,要少吃或者不能吃什么东西?(多吃蔬菜和水果、多喝水。)(少吃冷饮、饮料、垃圾食品。)

2、马路上,香喷喷的羊肉串、烤鸡翅真诱人,怎么办?(少吃点、不要吃。)

3、吃鱼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小心鱼刺卡住喉咙。)

4、观看图片:这些东西为什么不能吃?

1)老鼠、苍蝇叮咬过的食物

2)过期的食品

3)腐烂变质的食物

4)没洗干净的食物

小结:大街上烧烤的东西特别不卫生,不能吃。老鼠、苍蝇叮咬过不能吃。吃水果之前一定要洗干净。买食物要看保质期。吃鱼要将鱼刺剔干净,一旦鱼刺卡住了,我们不要哭,哭了鱼刺就陷得越深,要告诉大人或老师,直接去医院就诊。

三、游戏——对与错

把药带进幼儿园吃、用嘴巴不停地吸果冻吃、玻璃球放在嘴里玩……

哪些是不对的行为?可以这样做吗?

小结:这些行为都太危险了,容易发生受伤的事件,小朋友不能乱吃东西,这样会让我们生病。所以要好好保护自己的身体,注意饮食安全,吃干净、卫生的食物。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除了用自己亲切的形象,饱满的情绪感染孩子,还通过各种学习形式将幼儿已有的安全知识经验扩展丰富,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增强了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了幼儿应对安全事件的能力。通过真实的案例,我向幼儿进行生动形象的讲述,幼儿精力集中,记忆深刻,发言积极踊跃。课件、图片的运用,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对幼儿进行了深刻的`教育。用孩子喜欢的情景表演,选择孩子身边熟悉的生活情景为题材,让幼儿进行热烈的讨论,取得很好的效果。游戏《判断对错》我采用分组比赛的方法来组织的,幼儿兴趣浓厚,非常投入。整个学习过程中,师幼之间是平等的,氛围是宽松的,学习是快乐的。当然,活动中可能会出现孩子不知道用语言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思的状况,需要我发挥教学机智,及时引导。本次活动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力求形成探究式的师幼互动,较好的贯彻了《新纲要》。

马说优质课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尝试活动中知道什么样的根叫块根。

2、帮助幼儿了解这些根不仅能食用而且还能做根制艺术品。

3、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礼物包(装有根)地瓜、土豆、萝卜、胡萝卜,几种根制小动物

活动过程:

一、以邮包形式揭示课题,初步感受根的外部特征

1、让幼儿去试一试摸一摸感受根的外部特征

师:今天老师收到了一份礼物,是什么礼物呢?请小朋友摸一摸,猜一猜告诉老师你摸到的东西是什么样的?

你觉得可能是什么东西?

幼儿:我摸到的东西毛茸茸的;我摸到的东西有点刺手;我摸到手心里有点痒……可能是树枝吧?……

2、让幼儿通过视觉观察用语言表达树根的外部特征

师:小朋友刚才大家猜了这么多到底猜对了没有?让我们一起打开礼物包看看是什么?哦!原来是一个树根!小朋友你们快看根是什么样的?

幼儿:我看到的树根是毛毛的……我看到的树根是刺刺的……我看到的树根是长的乱七八糟的。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什么植物有根?它们的根长在哪里?

幼儿:我看到树有根、小麦有根、菠菜有根、芹菜有根……它们都长在泥土里。

师:小结:原来杆植物都有根,都是长在植物的最下面、都爱住在泥土里。

二、幼儿通过尝试初步认识一些植物的根

1、幼儿动手试着找植物的根

师:(出示种在盆中的植物)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植物,请你们找一找它们的根在哪里?找到后想一想你们找到的是什么?

植物的根?在哪里?它的根是什么样的?(幼儿自己从盆中拔出各种植物:有土豆、地瓜、萝卜、胡萝卜)。

师:(找一幼儿)xxx你找到的是什么植物?它的根在哪里?它的根是什么样的?

幼儿:我找到的植物是地瓜,它的根长在泥土里,是一串串一块块的。我找到的植物是红萝卜它的根是红红的胖胖的圆圆的……。我找到的根植物是胡萝卜,它的根是橘红色的粗粗的。

师:小朋友你们说的很好,这些根不仅能吃还可以帮助植物吸水、储水、固土,而且还可以做工艺品,你们看老师这里就有用土豆做的。

小刺猬,萝卜做的小猪、小鸟,你们看这些小动物可爱不可爱?

师:你们想不想制做一个送给老师?

幼儿:想。

师:你们就用手里的这些根做一个你们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好吗?

幼儿制做过程中,针对个别幼儿实际,在想象和技能上给予适当的指导。

三、互相介绍自制的作品,欣赏作品

1、介绍作品的名称,鼓励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表述。

师:小朋友你们制作的这些老师非常喜欢,你们能说说自己制作的是什么吗?

幼儿:老师我用胡萝卜做了一只小;我用地瓜做了一只鸽子;我用萝卜做了一只大公鸡……

师:小朋友咱们把这些可爱的小动物放到展示厅去好吗?

幼儿:好!

活动反思:

在幼儿的科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他们的独立性、探索性,使幼儿把学习任务放到完整的环节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学知识,走进科学,也让科学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长之路。

马说优质课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勤洗澡可以保护皮肤。

2、通过迁移生活经验及音乐表演,初步学习自己洗澡。

3、养成良好生活卫生习惯。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意识。

【活动准备】

音乐《猪小弟》、小猪图片一张、白纸一张。

【活动过程】

一、引入。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猪小弟:小朋友大家好,我叫猪小弟,今天我要和你们一起做游戏啦!小朋友们,我们一先起来听听在猪小弟身上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二、第一遍完整听音乐《猪小弟》,提问:

1、你在音乐里听到了谁?(小兔、小羊)他们都说猪小弟什么啦?(脏兮兮)

2、后来他干了什么?(洗澡)

第二遍听音乐验证小朋友说的对不对。提问:

3、后来它的朋友会它玩游戏了吗?为什么?

三、组织幼儿讨论。

你爱洗澡吗?为什么要经常洗澡呢(洗澡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好处)?

(洗澡可以使我们干净,这样人很舒服;运动后会出汗,皮肤上就有污垢,污垢就容易产生细菌,对皮肤不好;经常洗澡,干净的皮肤可以消灭细菌,保护我们的皮肤;变得香香的,会受大家的欢迎,皮肤会变得滑溜溜的……)

你是怎样洗澡的呢?你能不能到上面来做给大家看看你是怎么洗澡的?(请幼儿上前表演洗澡的动作)

如果天气冷了我们洗澡时要注意什么?(保暖、小心感冒)

四、幼儿随音乐表演,体验洗澡的'乐趣。

下面呀,小朋友都请起立,我们一起来跟着音乐洗个香喷喷的澡。(幼儿跟着音乐,体验洗澡的乐趣)

活动反思:

在过程中我适时进行提出问题让孩子们思索,本次活动的教育意义在于让孩子们知道平时要注意卫生、爱干净。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学问题出现了,针对中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在此环节我应该采取个别提问,鼓励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可我在这个环节没有让幼儿个别回答而是让幼儿集体回答,没有体现幼儿个性的发展,这种集体式的问答方式适合小班幼儿的学习特点,或许由于之前实习期间与小班幼儿接触较多,还有就是对中班幼儿学习特点和年龄特点掌握的不好。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将努力探索中班幼儿的学习特点,改进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