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化的教案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感,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教案中应设计适当的表演和展示环节,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音乐爱劳动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音乐爱劳动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听《海娃的歌》、《劳动歌》,唱《不再麻烦好妈妈》、《种玉米》,能够理解劳动的喜悦与欢乐。
2.结合口风琴的键盘位置,认识字母谱f、s。
3.能主动投入创编歌词、创编动作、填充字母谱、创编旋律等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动作表现来理解劳动内容,体会劳动辛苦,并培养爱劳动的好品质。
教学难点:
歌曲多出符点八分音符的准确演唱。
教学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1、表演《不再麻烦好妈妈》
2、欣赏《劳动歌》
3、创编与活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激趣:听到过这首《世上只有妈妈好》吗?知道小朋友为什么爱唱这首歌呢?
2、激情:启发学生叙述妈妈对自己的呵护、辛劳。
3、动情:你能把这首歌曲也献给自己的妈妈吗?(齐唱《世上只有妈妈好》)
4、谈话:妈妈辛勤地打理着家务,细心地呵护着我们一天天地长大,我们能帮上什么忙吗?
二、学唱歌曲
1、设疑:老师也有一首歌要献给我们的好妈妈,你们听!(师有感情地演唱《不再麻烦好妈妈》)
2、歌曲中孩子都做了些什么事情?
3、指导学生用柔和的声音、真挚的情感演唱歌曲。
4、歌曲中的妈妈可理解为其他长辈,将自己力所能及的劳动编创成新歌演唱。
5、边唱边表演,看谁表演得好。
三、欣赏《爱劳动》
1、谈话:哟,大家动听的歌声传到了森林里,瞧瞧,谁来欢迎你们了?(出示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那么有谁知道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吗?
2、设疑:你们猜猜,他们在森林里干嘛呢?哦,这么多答案呀。
3、导入:让我们来听一听就知道了。(欣赏《爱劳动》)
4、提问:《劳动歌》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5、复听:自编动作表演。请你模仿白雪公主和小矮人的动作来劳动。
6、再听:分小组设计动作,尤其对“用力”的表现。使学生通过共同的合作和动作表现,理解劳动内容,培养协作精神。
四、小结:其实学习的本身就是一项有意义的劳动。通过今天同学们在课堂上的热情劳动,老师看到了一群关心长辈、热爱劳动的好孩子。相信你们会把今天在课堂上的表现带回家真正成为妈妈的小帮手。愿劳动的快乐伴随你们每一天!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聆听《海娃的`歌》
1、初听前可提示:是否去过海边,见过大海退潮的情景?退潮后海滩上都有什么?你捡过贝壳、小虾吗?让学生明白“赶海”的含义。
2、初听后可提示: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小海娃给你怎样的印象?
3、复听歌曲,边听边做动作表演。
二、表演《种玉米》教学基本要求
1、用听唱法学唱《种玉米》,变换方式感受,跟唱学会歌曲。
2、提问:
(1)种玉米时歌中的小朋友带了哪两种劳动工具?
(2)他们是怎样在种玉米的?要做些什么事情?
(3)玉米丰收后人们的心情是怎样的?从歌中哪几句歌词可以看出
3.在每一句的长拍(x—)中,配上拍手(xxx)的节奏,为加入乐器做准备。
4、指导学生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但不要唱得过强,要有内在的力度,蕴含着力量。
注意(1)“锄”“要”“种”三种附点要唱清楚;
(2)连续的两个附点不要忽略;
(3)两拍的长音要唱足。
5、选几名学生按课本上的标记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沙球是左手一拍一次,右手一拍两次)
还可以建议学生选用其他打击乐器,设计敲击的方法,尝试效果。
三、创编与活动
1、结合键盘图认识字母谱。
1、在三个音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分组填写唱名字头,以小组为单位填充旋律,看哪一组填充的好、唱得准确。
3、可以在教室里画上格子,填上字母谱边走边唱。看谁唱出的旋律多。
音乐爱劳动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三个和尚》感受音乐欢快情绪和音乐所描绘的形象,体会本课主题。
2、通过学习并实践,掌握二拍子的时值。
3、用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并尝试创编。
教学重难点
坚定有力、整齐的演唱劳动号子
准确掌握三种节奏
教具准备
录音、卡片、木鱼、碰钟
教学过程
一、 聆听民乐合奏《三个和尚》
1、 老师请大家来听一首歌,歌中唱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2、 听歌曲录音(vcd)《三个和尚》—会唱的.可以一起唱,听后简单的复述情节。
3、 下面我们听的这首乐曲中是怎样用乐器来描述《三个和尚》这个故事的?
4、 初听乐曲—感受乐曲的情绪,并听辩曲中是用几种乐器来代表这三个和尚的(一种还是几种)?
5、分别听辩代表三个和尚的音乐及代表乐器的音色,小和尚—板胡 胖和尚—管子 瘦和尚—坠胡
6、 再听乐曲,请学生选择表演的对象(某个和尚),合上节拍,随音乐表演(用自己创造的动作来表现劳动时快乐的心情)。
二、 认识“ ”创造劳动节奏。
1、 复习已认识的音符、节奏(卡片)
2、 老师扫地,请学生听一听音的长短,并认识
3、 对比,认识时值(卡片)。
4、 试一试,自己创作简单的劳动节奏。
例如:扫地 钉钉子
擦桌子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自己创作劳动节奏(根据各班的水平调整声部的多少)。
三、 表演《大家来劳动》
1、 老师范唱歌曲,让学生体会坚定有力的音调。
2、 用听唱法学习歌曲,并请学生能完整的演唱下来。
3、 指导学生在演唱中出现的不足,让学生的演唱更准确。
4、 讨论:“劳动时大家都很用力,那么我们应怎样去演唱(f)体会拔河时是怎样用力的—心里一使劲不一定是大声喊。“
5、 指导学生用轻而蕴含力量的声音来演唱(开始时学生可能体验不到,老师应引导练习)。
6、 启发学生划船时怎样用力—第一拍用力使歌曲更富有动力感(重点练习)。
7、 学生随音乐坚定有力的演唱歌曲(体验劳动韵律感)。
8、 加入打击乐伴奏(也可即兴创作)。
9、 跟老师唱唱名。
四、 课堂小结:
小结教学内容及学习情况
音乐爱劳动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合唱来培养幼儿在集体歌唱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合作能力。
2、练习掌握轮唱和接唱的演唱技巧。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乐曲、课件
活动过程:
一、儿歌:《别说我小》
1、复习儿歌《别说我小》
2、边打节奏,边念儿歌,请幼儿注意儿歌节奏的变化。
3、看“指挥”,轮念儿歌
二、劳动最光荣:
1、请幼儿看图欣赏乐曲,并尝试看图自己唱出歌词,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歌曲的节奏。
2、再次欣赏演唱歌曲,引导幼儿唱出乐曲的热情和奔放。
3、复习巩固,练习分组演唱:
①将幼儿自然分成两组。
②幼儿观看课件在教师的提示下,初步尝试轮唱和接唱。
③教师指挥,幼儿轮唱。
④请一名幼儿尝试做小指挥,幼儿轮唱。
4、播放音乐,鼓励幼儿,自由设计动作
①幼儿自由结伴分组,尝试边唱边做动作。
②请个别幼儿表演。
③幼儿集体边唱边表演。
三、延伸活动:参加劳动
1、将全班幼儿分成若干小组,分别参加餐厅和超市的劳动,如送点心,收碗,摆放简单的货物等等。
2、将成人颁于小组内,细致观察及时给予幼儿帮助和指导。
活动反思:
此次音乐活动是创新的,给予孩子的是全新的体验,是值得提倡的。因此,教师精心设计活动过程是音乐教学与否的关键所在,只有教材的处理和教学设计充满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孩子主动学习。在此活动中注重的是幼儿在真实的实践活动中学会解决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让幼儿从发现问题、学习思考,到动手操作在这个活动中幼儿能体会到劳动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音乐爱劳动教案篇4
教学内容:
欣赏《劳动最光荣》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不同的形式来欣赏歌曲《劳动最光荣》,了解歌曲的内容,熟悉歌曲的旋律。
2、行为目标:通过聆听、模仿、哼唱、表演等音乐时间活动,纲手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从中体会劳动的快乐。
3、情感目标:在欣赏中激发学生热爱来动,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感知劳动的光荣,懂得劳动使生活幸福的道理。
教学重点:
通过聆听《劳动最光荣》感受音乐的欢快情绪和音乐所描绘的人物形象,体会本次活动主题-爱劳动,教育学生养成爱劳动、爱观察的习惯。
教学难点:
通过聆听《劳动最光荣》,让学生想象其欢快的音乐情绪,结合模仿满足低年级儿童的好动性,使学生从小建立起热爱劳动的乐观态度。
教具准备:
多媒体、远程教育资源网、动物头饰、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
(一)、音乐知识——音的强弱
1师“同学们看,老师手里的这个打击乐器的名称是什么?”
生:铃鼓。
师:现在老师分别用铃鼓敲出两个声音,你来对比一下,这两个音有什么不同。生:a.声音一个大一个小
b、声音一个重一个轻
c、声音一个强一个弱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观察,了解认识音的强弱,采取对比的方法来学习.)
2、引导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的'来感受音的强弱
师:其实,生活中声音的大小,就是音乐中所指的强弱,那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那些事物发出的声音在对比下能体现出强与弱呢?(鼓励学生多说)(设计意图:发散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3、师:同学们说得太棒了,看,老师这里有两个老朋友,他们也忍不住参与到我们的学习中来了,看看他们是谁啊?(老虎和猫)(课件演示)他们两个的叫声对比来说谁的声音强,谁的声音弱呢?
(老虎——强小猫——弱)
4:师:同学们真棒,每一个问题回答的都那么准确,为了奖励你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让我们一起来为歌曲伴奏吧,这是一首四二拍的歌曲,每个小节都是由一个强拍,一个弱拍组成的,所以,请同学们注意听好老师的要求,当强拍的时候我们击掌,当弱拍的时候我们拍腿,听明白了吗?现在跟着老师一起来为这首歌曲伴奏吧。(播放音乐)
(设计意图:利用强弱的学习,为歌曲伴奏,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初听歌曲《劳动最光荣》由知识学习自然过渡到新课教学中)
(二)欣赏歌曲
1、导入新课:
师:同学做得非常好,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是电影美术片《小猫钓鱼》的主题歌,也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欣赏的歌曲,歌的名字就叫《劳动最光荣》。这首歌曾在第一次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活动中获得音乐作品奖。歌曲生动活泼,形象鲜明,今天老师还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段这个美术片的片段,让我们共同来欣赏一下吧
(多媒体播放录像)
2、师:等课后老师会把完整的美术片放给大家看的,通过简短的影片我们又对歌曲加深了印象,下面老师给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请你带着这个问题再来听一遍这首歌曲。问题是:歌曲中都出现了那些小动物,他们都在做什么?(播放音频)
3、学生回答(多媒体演示)
小鸟————梳妆公鸡————唱歌小喜鹊—————造新房小蜜蜂———采蜜糖小蝴蝶——贪玩耍
4、教师提问:大公鸡、小鸟,小蜜蜂、小喜鹊他们的表现与小蝴蝶
有什么不同啊?(小蝴蝶贪玩耍,不爱学习不劳动,其他的小动物都很勤劳,爱劳动)
(设计意图:引到本课的主题,“劳动最光荣”)
5、同学们回答的太棒了,作为奖励,老师再给你们放一段精美的小
舞蹈,看看视频里小朋友是这样用舞蹈来表现歌曲的(播放多媒体视频)
6、这些小朋友跳的好不好啊?那你们能自己为歌曲来创编一个小表
演吗?我相信我们班的同学一定比他们跳得还要好!前后座的同学可以互相的商量一下,看看怎样来表现歌曲的内容。
7、学生进行展示,教师进行评价
8、同学们表演的实在是太棒了!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模仿能力,满足学生的表现
欲,给每一个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
三、活动延伸
1、师:在学习生活中,你还见过那些勤劳的小动物,他们都是怎样劳动的?(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师:在学校和家里你都参加过哪些劳动?感受是怎样的?
3、游戏:下课了,同学们都走了,可是教室里还有一些没有打扫好的地方,你能帮忙找一找,看看哪些地方没有打扫好。
(远程教育资源)都找到了,为你的劳动付出奖励一枚小红花。
四、小结:
同学们太棒了,你们不仅表演得好,而且做得也很好,老师相
信你们人人都会成为劳动的小能手,用你们亲来的双手把我们的教师,我们的校园,我们的生活打扮的更加美丽,因为劳动是一件光荣的事,也是一件快乐的事,让我们大声的说“劳动最光荣,”请同学们随老师的琴声共同演唱一遍这首歌曲,让我们到歌声中再一次体验劳动的快乐。
五、作业设计:
最后老师给同学们留一个作业,那就是以“我劳动,我快乐,我光荣”为题,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音乐活动,在下次课中展示给大家看,比一比那个小组的设计最棒!(多媒体演示作业内容)
音乐爱劳动教案篇5
教学意图:
夏季洗澡是孩子们每天必做的事情,洗澡对皮肤产生良性刺激,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有利于新陈代谢。改善皮肤的触觉能力和对温度、压力的感知能力,对提高幼儿环境适应力非常有益。为此设计了此次音乐活动《我爱洗澡》,让幼儿在轻松、愉快、自由的游戏中将生活中的情景反映到艺术活动中,从而爱上洗澡。
教学目标:
1、随音乐有节奏地扭动肢体,感受洗澡后的快感。
2、积累幼儿洗澡经验,让幼儿爱上洗澡。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教学准备:
1、音乐磁带《我爱洗澡》、《江南sty》、洗澡录像。
2、各类洗澡用品。
教学过程:
一、引起幼儿洗澡兴趣。
1、幼儿随《喜唰唰》音乐做律动。跳一跳。
2、热了怎样才会舒服?
3、看一看妈妈是怎么给宝宝洗澡的。哗啦啦,哗啦啦……水龙头快活地唱起歌。妈妈说:宝宝,该洗澡了!”妈妈把宝宝放进浴盆。“嚓嚓嚓,嚓嚓嚓。”搓搓脖子搓搓背,滑溜溜的泡泡满身跑。“嚓嚓嚓,嚓嚓嚓。”搓搓胳膊搓搓脚,亮晶晶的泡泡满屋飞。“扑腾扑腾!”宝宝乐得玩起水来了。
二、介绍洗澡的步骤。
娃娃是怎样洗澡的?请幼儿用语言或动作来表达。教师引导幼儿洗澡的步骤和方法:
第一步:打开水龙头,试试水温。
第二步:用水冲冲身,湿润身体。
第三步:打上肥皂,洗洗身体,洗洗头,搓一搓。提示:洗澡的时候注意不要让泡泡水流到眼睛里,耳朵里和嘴巴里哦!
第四步:冲干净,用毛巾擦身体,换上干净衣服。
师:洗好之后,还可以抹上香香,这样就更加舒服啦!
三、听音乐表演。
1、教师边喊:“宝宝们,洗澡啦”,一边做拧水龙头的动作,然后给每个幼儿“抹香皂”,幼儿跟音乐做洗澡,教师观察,及时给予肯定。
2、幼儿跟着音乐有节奏地扭动,用引导语带动幼儿。
3、注意洗澡时保护好眼睛、耳朵、嘴巴不让脏水进入。
四、跟音乐做律动,并总结。
1、洗澡都会用到什么?(幼儿自由发言“毛巾、浴花、沐浴露、洗头膏、肥皂”后老师分别出示实物)
2、为每个小朋友准备礼物。看!是浴花,那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洗洗澡吧!
3、表演结束,教师给幼儿“抹爽身粉”,闻一闻,告诉幼儿“香极了”。
4、教师总结:天气热了,容易出汗。我们要勤洗澡、勤换衣,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小朋友都要做一个爱干净的好孩子。
教学反思:
洗澡是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整个活动以游戏贯穿,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创编各种洗澡的动作,幼儿参与性高,对音乐的行进和停止掌握得很好,达到了预设目标。但有部分幼儿不能较好的跟着节奏做洗澡的动作,在节奏把握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可以采用趣味节奏语言来帮助孩子更好地压准节奏。活动中,应以幼儿为主体,教师适时引导与提示,让幼儿在活动中保持积极主动的状态,形成良好的师幼互动,让幼儿在活动中大胆的表现自我。
总之,在小班韵律活动的组织中应以培养完整儿童为目标,在发展幼儿音乐能力的同时,注重幼儿情感能力的培养,鼓励幼儿大胆、创造的表演,充分感受韵律的美和快乐。通过此活动使幼儿喜欢洗澡,养成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音乐爱劳动教案篇6
教学目标:
一、通过聆听《劳动最光荣》、《三个和尚》感受音乐的欢快情绪和音乐所描绘的人物形象。体会本课主题—爱劳动。
二、以不同的情感和声音演唱《洗手绢》、《大家来劳动》,表达歌曲的内容。
三、能够编创歌词、编创动作表演,以及“劳动”主题的编创尝试,并表现“劳动”的主题。
教学内容
一、歌表演《洗手绢》
二、聆听《劳动最光荣》
三、学唱歌曲《大家来劳动》
教材分析
一、歌曲《劳动最光荣》是电影美术片《小猫钓鱼》的主题歌。曾在第一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活动中荣获音乐作品奖。歌曲生动活泼,形象鲜明,儿童情趣油然而生。
二、歌曲《洗手绢》是一首具有民间童谣风格的歌曲。曲调短小、流畅,并具有节奏性强、运用衬腔等劳动歌曲的特点。全曲使用素材节省,旋律易唱易记,轻松活泼,生动地表现了孩子们从小热爱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可爱形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通过聆听《劳动最光荣》,感受音乐的欢乐情绪,使学生建立起从小热爱劳动的乐观态度。
二、指导学生用喜悦的心情、明亮的声音演唱《洗手绢》。
三、能够编创歌词,编创动作表演,以及“劳动”的主题的编创尝试,并表现“劳动”的.主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劳动最光荣〉
师:小朋友,让我们想一想,还有哪些小动物也像小喜鹊、小蜜蜂那样爱劳动?
请每个小朋友拿出你的画笔,把你想到的爱劳动的小动物画到书本上来。
学生解释画面,教师指导学生唱新创作的动物形象。
三、律动创新游戏
师:我来邀请小朋友来玩模仿秀,愿意的请一起来参加。
(音乐响起,你可以跟着音乐模仿一个小动物劳动的动作,当音乐停下时,你马上摆好造型,让教师和小朋友来猜猜你演的是什么动物,在干什么。)学生参与。
四、学唱《洗手绢》,并表演
1、由小动物爱劳动是光荣的引导小朋友,如果你是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你肯定已经发现,在我们教室里放了很多劳动工具,请每组的组长去找一件劳动工具。生找到扫把、小桶、擦布。
2、请小朋友说说劳动工具的用途,并有节奏地用一用。
3、师问拿水盆、擦布的同学:你知道怎么洗擦布吗?(搓)
4、一起用洗手绢的动作“搓”来和着音乐边律动边听范唱。
5、小朋友看着自己把一块脏手绢洗得干干净净的,心情怎么样?(高兴)
师:确实很高兴,所以我们小朋友自己能做的事情要自己做,看着劳动的成果,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让我们带着高兴的心情一起来把这首歌唱一遍。
6、歌词创编并表演。
a、小朋友除了能自己洗手绢,还有哪些劳动的本领?
(我们班的小朋友真厉害,能做那么多家务活,现在小朋友分组讲座一下,帮家长干什么家务活,然后编排一个节目,看哪组小朋友编行最好,演得最好。)
b、学生创编,师指导。
学生表演,教师及时鼓励。
五、课堂小结:
课后反思
以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学习兴趣为出发点,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趣导课,让学生通过多听音乐,反复感受、模仿、体验、实践等多种音乐活动的形式,循序渐进的来学习,从而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感受及表现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指导学生用轻而蕴含力量的声音演唱《大家来劳动》
二、通过图谱“走呕”的学习与实践,掌握二拍子的时值。
三、聆听《三个和尚》,感受音乐的欢乐情绪,使学生建立起从小热爱劳动的乐观态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洗手绢》,边唱边表演,表现出歌曲欢快的情绪。
二、掌握二分音符“走呕”的节奏。
1、比较图谱“小人”,两个走是两拍,四个“跑”是两拍,一个“走呕”是两拍。学生分成三组依次读出,再看教师指挥,形成三声部节奏声势,反复读,看手势结束。为了读得准确可边拍手边读,准确掌握其时值。
2、创造劳动的声响:启发学生想像校园劳动的各种声音,大同学帮助小同学修桌椅的声音,同学们在操场上用大扫帚扫地的声音,“唰—唰—”,学生在教室里擦桌椅的声音“擦擦”,让学生自己安排劳动声音出现的先后,最后汇合在一起,形成多声部的劳动节奏。
三、聆听《三个和尚》
1、初听音乐,师启发学生听着音乐想像,音乐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为什么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启发学生理解劳动换来美好生活的道理。
2、全体学生在复听音乐时随着音乐表演,鼓励学生进入角色,合上音乐的节拍,用自己创造的动作,表现劳动的愉快心情。
四、学唱《大家来劳动》
1、听范唱,感受歌曲,第二遍,请学生自编动作来和着歌曲的节拍。
2、跟师有节奏地念歌词。
3、指导学生用轻而蕴含力量的声音演唱《大家来劳动》,感受、表现歌曲坚定有力的音调。演唱时要注意强调第一拍,使歌曲更富有动力感。
4、分组演唱。
5、小结评价,教育学生要做个爱劳动的好孩子。
课后反思
这一课,我融合趣味性与知识性为一体,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知识,既模仿劳动的声响,体验劳动声响的节奏。通过对劳动动作的模仿,使孩子们的肢体动作进一步协调,并得到发展。我还让小朋友结合平时的劳动边唱边表演,发挥他们劳动时的带劲,小朋友们表现的很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