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中班教案模板精选7篇

时间:2024-01-27 作者:Mute 备课教案

一个有趣的教案能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探索欲望,一份实用的教案是可以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的,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幼儿中班教案模板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中班教案模板精选7篇

幼儿中班教案模板篇1

一、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究欲望,发展幼儿的比较、观察、判断能力。

2、探究沙漏速度与漏口多少的关系。

3、培养幼儿之间的合作能力。

二、活动准备:

1、用饮料瓶制作的沙漏若干。

2、钻有不同漏洞的瓶盖若干。

3、记录单、笔若干。

三、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沙漏速度与漏口多少的关系。

难点:制作一个比原来流的快的沙漏。

四、活动过程:

(一)、观察沙漏

1、认识沙漏,并提出猜测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要请你们用一种新的工具来玩沙,你们看!

这是沙漏,它是由两只粘在一起的瓶子组成的,下面的一个瓶子里有沙。请你们猜猜,如果我把瓶子倒过来,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2、幼儿操作,进行论证

(1)、操作

师:到底谁猜的对呢?请你们找一个好朋友一起试一试,玩一玩。

(2)、交流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谁愿意来告诉大家?

那么,沙是从哪里漏下来的?

(3)、小结

师:原来沙是从瓶盖上的洞口流下来的,看看,它有几个洞?哦!有两个洞!

(师打开一只瓶子让幼儿观察瓶盖是否真的有洞,数数有几个,引发孩子的探究兴趣。)

(二)、制作沙漏

1、设疑讨论

师:那么,我们能不能想个办法让沙流的快一些呢?(幼儿讨论)

2、实验交流

⑴、进行实验

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个做好的沙漏,还有一个装有沙子的瓶子,一个空瓶和盖子,要请你们两个小朋友合作做一个比原来沙漏流的快的沙漏,并进行记录。

老师要提醒你们,制作的时候把你们选的盖子先旋在装有沙的.瓶子里,然后将空瓶倒着再旋在盖子上。

(幼儿和同伴合作,选择材料进行实验,教师观察幼儿的实验情况,如幼儿是否把自制的沙漏和原来的作了比较,询问孩子为什么采取这种方法。)

⑵、交流实验结果

师:你们是怎么做的?你们遇到了什么困难吗?谁愿意来告诉大家?(结合记录单)

⑶、再次实验

幼儿再次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⑷、师生共同总结:原来洞口多了,可以使沙子流的多,时间花的少,所以速度就快了。

(三)、引发新问题

今天,小朋友都开动脑筋制作了一个比原来漏的快的沙漏,那么你有办法制作一个比原来漏的慢一些的沙漏吗?

等到区域活动时,我们再来制作,好吗?

幼儿中班教案模板篇2

设计理念: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从小参加劳动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确实劳动不止是一种态度、一种习惯、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而现在的孩子对成人的依赖性日趋渐强,独立生活的能力则越来越差,缺乏劳动的概念,更缺乏对劳动的体验。于是我设计、组织了“给椅子洗洗澡”的社会活动,本活动来源于《幼儿园课程指导》中班(上),我以“为椅子洗澡的情节”贯穿于整个活动,本活动注重趣味性,做到寓教于乐,在玩中培养幼儿爱劳动的情感,在做中树立劳动光荣、劳动快乐的思想,让幼儿逐渐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表达劳动的过程,感受劳动的快乐。

2、鼓励幼儿学习劳动方法,即使用清洁工具有顺序地洗椅子。

3、教育幼儿要爱护小椅子,轻拿轻放,养成良好的习惯。

重点:

教育幼儿要爱护小椅子,轻拿轻放,养成良好的习惯。

难点:

学习使用清洁工具洗椅子,感受劳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椅子每人1张;水盆若干,抹布若干(数量和幼儿人数相同)、音乐、“椅子”录音。

活动过程:设计意图:

一、椅子哭了

●录音:“呜呜……”师:是谁在哭呢?

●椅子:“呜呜……”小朋友,我是小椅子,你们身上都很干净,你们看,我的身上很脏,我身上为什么会这么脏呢?

●你们能帮我洗个澡吗?

二、我来给你洗洗澡

1、洗椅子

●师:你们愿意帮助小椅子洗澡吗?那我们用什么来给小椅子洗澡呢?(老师在肯定幼儿正确回答的基础上出示抹布、水盆)今天我们请它们来帮忙。怎么样才能把小椅子擦干净?(每个地方都要擦到)

●幼儿尝试用抹布开始擦洗椅子,鼓励幼儿积极表达自己在劳动过程中的快乐。

2、交流

你是怎么洗椅子的?鼓励个别幼儿来示范并用语言表达洗椅子的过程。

3、总结

●胡老师还把擦椅子的步骤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边念儿歌一边擦椅子,这样我们会把小椅子擦得更干净。

●师幼一起边念儿歌边擦椅子。(小抹布,洗一洗、拧一拧;椅子面、擦一擦;椅子背,擦一擦;椅子脚,擦一擦;椅子档,擦一擦,小椅子,开心啦!)

●椅子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还应该怎么更好地爱护它?

三、送椅子“回家”

●椅子:小朋友,谢谢你们把我洗得这么干净,以后你们要好好的爱护我噢!

●我们去看看小椅子干了没有,我们带小椅子一起回活动室吧!

创设情景,帮助产生想帮助小椅子的欲望。

开拓幼儿的思维,让幼儿自己去发现用什么材料与方法去进行清洁小椅子。

幼儿在操作中体验劳动的快乐,并鼓励幼儿用语言来表达,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结合儿歌,让幼儿更好地掌握擦椅子的步骤。

通过讨论培养幼儿爱护小椅子,轻拿轻放的好习惯。

幼儿中班教案模板篇3

目标:

1、有益的学习经验

2、区别里外,增加空间知识

准备:

1、1个菜盘,7个杯子

2、纸盒一个,里面装一个玩具小狗

3、地上画圆圈、梯形各一个

活动与指导:

1、出示纸盒,把盒盖打开,使幼儿能看到里面的小狗,启发幼儿说出小狗在盒子里。把小狗拿出来,放在纸盒的旁边,启发幼儿说出小狗在盒子的.外面。告诉幼儿纸盒里也叫纸盒内。幼儿跟着说:小狗在纸盒里(外)面。

2、出示盘子和杯子,盘子里摆4个杯子,盘子外面摆3个杯子,让幼儿说出里外各有几个杯子。

3、指地上的圆圈向幼儿解释,圆把地面分成三部分:圆内,圆外和圆上。请5、6、7个幼儿分别站在圆内、圆外和圆上,请幼儿说出圆内、圆外和圆上个有几人,注意说出里外。按口令,幼儿站到梯形内、梯形外和梯形上,请幼儿说出梯形内、梯形外和梯形上各有几人。

关上房门,引导幼儿说出我们在房子里面玩,让三个幼儿站到外面,引导幼儿说出外面有3个小朋友。

幼儿中班教案模板篇4

活动目标:

知道春天许多野菜都长出来了,泥土里、草地上、树丛中、小河边到处都有,他们可以吃,营养丰富;培养幼儿挖野菜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新鲜的荠菜若干,每人一个小塑料袋,选择一块生长野菜较多的草地。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荠菜的外形特征。幼儿每人拿一棵荠菜,仔细观察荠菜叶子的形状和颜色,闻一闻它的气味。(有些开花的荠菜还可以让幼儿看看它的小白菜和铲形的`小种子)。

(1)提问:荠菜长在哪里?是人们种出来的吗?(长在草地上、小河边、树丛中,是自己长出来的,我们又叫它野菜。)

(2)提问:你还知道哪些野菜?你吃过哪些野菜?怎么吃的?有什么感觉?

:野菜有许多种,可以吃,营养好,现在人们已经开始种野菜了。

2.组织幼儿到户外去采摘荠菜。

(1)组织幼儿在户外的草地上。树丛中采摘荠菜。边采边引导幼儿发现荠菜生长的地方和人们种菜的地方是不一样的。

(2)教师与幼儿共同把采摘的荠菜去除杂草后加工,大家品尝。

活动建议:此活动可以结合春游开展进行。

幼儿中班教案模板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水在不同的条件下会产生的变化。

2、养成仔细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

活动准备:

1、准备冰,给每位幼儿提供一杯水。

2、镜子、透明玻璃杯。

活动过程:

一、小水杯里的奥秘。

1、出示几杯水,请幼儿观察。这就是我们昨天一起准备的水,看看发生变化了吗?

2、你发现了什么?

3、幼儿讨论后得出结论:昨天放进了冰箱的杯子里仍是水。结冰的`杯子里,有些冰已经融化,又有冰,又有水。

二、移动小水杯。

1、将已结冰的小水杯集中放在活动室中间,分散放在桌上。要求幼儿仔细观察水杯里的变化。

2、小水滴变成了冰,我们有办法让它变成水吗?

3、幼儿尝试用各种方法让杯子里的冰融化。如:用纸去扇扇,用嘴去吹吹,看看有什么变化。

三、抓住小水滴。

1、教师将一杯水倒入平底锅中加热沸腾,请幼儿猜测水会怎么样。

2、幼儿观察几分钟,看看发生了什么,平底锅中的水是否会减少。

3、教师用镜子、纸、透明杯等举到平底锅上方,去“抓住”小水滴。

4、小水滴为什么都逃出来了?它被抓住了吗?告诉幼儿细小的小水滴被抓住以后,又抱在一起,变成“胖胖”的水滴了。

幼儿中班教案模板篇6

活动目标

1.体验轻重,对称,支点移动等因素与物体保持平衡的关系。

2.积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探索发现,并能记录结果。

3.能举出两个以上生活中运用平衡原理的例子。

活动准备

画笔 剪刀 铅笔 橡皮泥 卡纸 别针

活动过程

1.蝴蝶玩偶引出主题,激发孩子们积极探索兴趣

小蝴蝶飞累了,落在花枝上休息一会,可是它怎样才能站稳呢?快帮小蝴蝶想想在花枝上平稳站住的办法吧!

①用剪刀剪出造型不同的蝴蝶;用橡皮泥把铅笔固定住。笔尖朝上。

②尝试将蝴蝶平稳的.立在笔尖上,用笔在支点上做出记号。

③在蝴蝶身上的不同部位夹上别针,看看支点改变了吗?

你的小蝴蝶落稳了吗?将你找到的支点画下来,并将小蝴蝶粘贴在花园里。

2.通过自制小天平,加深体验轻重,对称,支点移动等因素与物体保持平衡的关系

a.粗细均匀的长棍,纸杯做小桶,线绳沙子。

b.自制的小天平歪了,怎么办呢?请给另一边烦人纸杯中倒入沙子直到平衡。

科学乐园

当天平左右两边的物体的重量相等时,两个托盘距支点的距离也相等,当重量不等时,距支点的距离则不等。小朋友们。你发现了平衡的秘密了吗?你还知道哪些物品也用到了这些原理呢?与爸爸妈妈一起去找一找吧!

幼儿中班教案模板篇7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欣赏《国庆好日子》了解南音的曲风特色,激发幼儿热爱家乡音乐文化的情感。

2、感受乐曲所营造的热闹,欢快的氛围,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音乐作品。

3、运用物品特征与谐音学说祝福语,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4、体验与同伴集体过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环境创设:师与幼儿共同收集具有地方特色的演奏南音的各种乐器及相关资料,收集有关泉州音乐文化的资料,陈列在活动室内。

2、材料准备:演奏南音的各种乐器—洞箫、南音二弦、琵琶、南音三弦、拍板、狗叫(小镗锣)、木鱼、四宝、铜铃、扁鼓、响盏、扇子、狮子等。

3、邀请南音演奏乐队。

活动过程:

1、展示自己收集到有关南音的材料,交流相关知识,同时激发幼儿欣赏南音《国庆好日子》的兴趣。

2、邀请老人协会南音演奏队完整演奏《国庆好日子》,感受乐曲的曲风特色及音乐性质。

师引导幼儿共同小结:这首《国庆好日子》它是一首非常热闹、欢快的曲子。

3、再次欣赏,引导幼儿了解演奏《国庆好日子》的乐器名称,体会其音色特征,进一步感受乐曲的音乐性质。

(1)幼儿欣赏音乐

要求:

①你看到哪些乐器在演奏呢?

②这些乐器是怎么演奏的,听起来感觉怎么样?

(2)幼儿自由探究

要求:

①想知道什么,大胆请教爷爷奶奶。

②爱护乐器。

(3)分享探究成果

①你看到的乐器听起来感觉怎么样?它叫什么名字?

②它是怎么发出声音的呢?

4、欣赏音乐,再次完整感知乐曲中所有乐器的音色,感受合奏的旋律美,懂得合作配合演奏的重要性。

师小结:这首好听的南音就是由爷爷奶奶手中这么多的乐器,互相配合共同的演奏出来的,就像小朋友一样,如果大家都表现好了,我们班就是最棒、最历害的。

5、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这首喜庆、热闹的《国庆好日子》。

引导幼儿尝试演奏自己喜欢的乐器(请爷爷奶奶教),启发幼儿表演舞狮、跳舞等。

6、活动延伸

在表演区投放南音的乐曲,引导幼儿继续感受南音的曲风特色,鼓励幼儿在舞台上表演,以激发幼儿表现音乐的勇气和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