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突出重点,以及解决难点,教案在完成的时候,老师需要强调创新教学方法,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幼儿数学教案中班通用7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数学教案中班篇1
活动内容:
花灯会
活动目标:
1、知道6添上1是7,了解7的实际意义。
2、感知数量6和7之间的关系,认识数字7。
3、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⒈、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2页《送花灯》,数字卡片7、记号笔人手一支。
⒉、材料袋:7盏红灯笼、7只兔子、7个灯泡图。
活动过程:
??数花灯,花灯,知道6添上1是7,了解7的实际意义
1、。小兔家准备元宵节,定了好多花灯。
⒉、教师依次出示6张红灯笼图片,引导幼儿数数。
师:请你们数一数,小兔订了几盏红灯笼?
⒊、出示7只小兔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比较。
⑴小兔有几只?(7只)如果每只小兔要拿一盏红灯笼,够不够?
⑵是红灯笼多,还是小兔多?
⑶怎样让红灯笼和小兔一样多?
⒋、小结:原来小兔家订了6盏红灯笼,又添上1盏,就有7盏红灯笼了,这样,每只小兔子都有一只红灯笼。
??点花灯,感知数量6和7之间的关系,认识数字7
1、师:红灯笼里要装上灯泡才能亮起来,数一数小兔准备了几个小灯泡?
2、教师出示6张灯泡图片。
师:请你们数一数,说说准备的灯泡够不够,还缺多少。
3、小结:6个灯泡,又添上了1,就是7个灯泡,能让7盏红灯笼亮起来。
⒋、认识数字"7"。
⑴7只小兔,7盏红灯笼,7个红灯泡都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
⑵数字"7"像什么?
⒌、找找教室里的数字"7"。
师:找找活动室里哪些物品数量可以用数字"7"来表示?
??我来送花灯,进一步感知数量7
⒈出示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2页《送花灯》。
师:这里有"订单"和各种花灯,订单里写着每个动物想买的花灯品种和数量,请用连线的方法把花灯送到每个动物家里。数一数送去的花灯各有多少?
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反思:
为让孩子了解积累生活经验的重要性,在每次活动的开始部分我结合本次活动内容尽量以一种自由的形式,在孩子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一些简单的谈话,帮孩子积累并运用这些相关的经验。
幼儿数学教案中班篇2
活动设计:
教幼儿辩认平面几何图形是中班数学教育中的难点。原因是几何图形的认识过程往往过于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在这个活动中,我们以游戏情节贯穿始终,使幼儿的情感得到了满足。
活动目标:
1、认识图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初步感知半圆形和圆形的转换关系。
2、在活动中,让幼儿能按教师的要求进行数学操作活动。
3、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ppt课件、小鸭子头饰、图形卡片实物、用各种几何图形拼成的小路、五角星。
活动过程:
讨论两个半圆形该放在什么地方,归纳出两个一样的半圆合起来就是一个圆形,同时一个圆形可以分成两个一样的半圆形。
三、游戏:踩石头
教师手中随机出示图形卡片,请幼儿迅速站到地板相同图形的旁边,看谁找得又对又快。
四、游戏结束
小朋友一起送小鸭子回家。
课后反思:
首先,漂亮的房子、坑坑洼洼的小路以及主人公小兔的表演吸引了幼儿;其次,铺路的游戏又使幼儿体验到助人为乐的美好情感;最后,“踩石头”的游戏又使幼儿兴味盎然,把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
从活动材料的准备来讲,我们用吹塑纸制成小路,并在上面挖出一些大小不一的几何图形作为坑,又以这些几何图形片作为铺路的材料。这样,既巩固了幼儿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又便于幼儿发现并改正错误。
图形转换的内容选取了几种图形转换中较为简单的部分,以适合中班幼儿的理解水平。这一内容的练习是在完成“铺路”任务遇到某些图形的转换关系,而且使他们在完成铺路任务之后获得成功感,提高自信心,这比单纯的练习具有更大的教育价值。
幼儿数学教案中班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5的加法,并复习巩固5以内各数的加法运算。
2、能根据指定的算式,画出三幅图表示算式的意义。
3、知道要爱护自己的操作用书,保护画面的整洁。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学过4以内的加减,会看加法三幅图。
2、物质准备:
教具-表示轮船开来了的三幅图:第一幅图开来了2艘轮船,第二幅图又开来了3艘轮船,第三幅图一共有5艘轮船。
学具-幼儿用书,幼儿人手一支笔。操作材料(看算式画图)
?活动过程】
一、轮船开来了。
-出示轮船开来了的三幅图,请幼儿先说出图意,(屈老师 )然后再用一道算式2+3=5表示这件事。
-启发幼儿思考:2+3=5这道算式,除了表示轮船开来了这件事,还能表示什么事?鼓励幼儿迁移生活经验,讲述多种能用这道算式表示的事件。
-鼓励个别幼儿将自己想出的内容画下来。师幼共同讲述、检查幼儿绘画内容是否能用2+3=5表示。
二、操作活动。
-看图列加法算式。引导幼儿打开观察幼儿用书,观察图片的变化,并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
-看算式写答案。
-看数序排列填空,并写出标记图。
-看算是画图。引导幼儿读一读算式,然后在下面三个方框中画出三幅图,表示算式的意思。
三、评价活动
-教师请幼儿介绍操作活动中,看某道算式所画的图片内容,师生共同检查。引导幼儿了解:有许多不同的事情,只要它们的数量变化是一样的,都可以用同样的一道题表示。
-表扬操作活动专心、书面整洁的幼儿,鼓励幼儿按户自己的幼儿用书。
幼儿数学教案中班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用两个特征标记记录图形,并正确地记录其数量。
2、启发幼儿讲述操作的结果。
活动准备:
教具图卡(见图一),标记(见图二),数字贴绒1、6、5(各1个),4(3个)、3(2个),教育挂图5。
学具第一、二组:实物标记图(见图三),1~5的数字印章,印泥,操作卡片22;
第三组:大小不同的娃娃7个,白纸条人手1套,浆糊2盒,抹布2块,操作卡片20;
第四组:数字点卡(见图四),铅笔6支,操作卡片22;
第五组:看数接着印点图(见图五),铅笔6支;
第六组:依样接画图,彩笔6支。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1)学习用两个特征标记记录图形。
出示图一,“图上有什么?”(房子、小桥、蝴蝶)“是用什么图形拼搭成的?”(长方形和三角形)“每个三角形都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
出示图二标记,“用哪些标记来表示大三角形、小三角形、红三角形和黄三角形呢?”用二个标记进行记录如:……
(表示红色,表示黄色)
用同样的方法记录长方形的不同点。
(2)按标记记录。
“这儿有这么多的图形,每种图形各有几个?你们说,老师来记。”幼儿报数字教师用数字记录。
(3)小结。
“大家一起说说这幅图里有几个什么样的图形?”(一个大三角形,6个小三角形,3个……)
2、小组活动。第一、二组,看图按标记记录。“做完后说说这幅图里有几个什么样的图形?”第三组,给娃娃排队。“做完后说说你是怎样给娃娃排队的。”第四组,给点卡选数字。“画一条线把点卡和表示它点数的数字连起来。”第五组,看数字接着往下印点子。第六组,依样接画。“请小朋友仔细地看看,然后再接着画。”教师重点指导第一活动小组,提醒幼儿做好后说说图上有几个什么图形。
3、活动评价。请个别幼儿上来说说第一、二活动小组活动是怎么做的,讨论做得是否正确。
幼儿数学教案中班篇5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目测数群,能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感知7以内的数量。
2、让幼儿学习按数匹配实物。
3、启发幼儿用语言讲述操作过程。
4、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重难点】
重点:让幼儿学习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感知7以内的数量。
难点:引导幼儿讨论数量相等的不同物体可不可以放在一起?
【活动准备】
1、教具:实物卡6张(有动物卡、植物卡),红、绿贴绒篮子各一个,贴绒数字6、7,数字卡4、5、6、7,空白卡6张。
2、学具:4、5、6、7的数字杯、实物卡若干。5、6、7的实物卡、圆点卡、短线卡、数字卡若干。5、6、7的实物卡、数字卡若干。每人一张数字卡和实物卡。录音带。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复习3、4、5、6、7的数字:玩认读数字的游戏。
2、目测数群出示实物卡。提问:黑板上有什么?它们各有几个?我们再为这些实物卡送数字朋友。
3、按数摆放卡片出示红、绿色的篮子,请小朋友把数量一样多的卡片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边操作边讲)提问:放得对不对?为什么?数量一样多的不同实物可不可以放在一起?为什么?谁来给它们送数字朋友?
4、集体游戏:找朋友(配音乐)第一遍,幼儿手持实物卡找数字朋友;第二遍,幼儿手持数字卡找实物。
二、小组活动第一组,给实物卡送短线卡、圆点卡和数字卡。
第二组,给数字杯子送礼物。
第三组,给实物卡送数字卡。
三、活动评价
1、请几个小朋友出来讲自己的操作过程。
2、教师小结。
3、复习游戏:找飞机场(巩固对数字4、5、6、7的认识)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幼儿数学教案中班篇6
总之一切小物体,都可以用来当作孩子学数学的工具。本教案主要针对幼儿园小班的孩子,教他们认识0-4这几个数字。不但能嘴巴说出来,还能动手把相同数字的物品摆出来。
活动过程:
1、拍手游戏《你说我答》让幼儿复习2、3两数的关系。
如:
师:小朋友告诉我,比1多1就是几?
生:比1多1就是2。
(1)比2少1就是几?
(2)比2多1就是几?
(3)比3少1就是几?
2、以情境《小主人》演示取苹果招待客人的过程,幼儿认真观察后,启发幼儿说一说:1个苹果是怎样变成2个苹果的?2个苹果又是怎样变成3个苹果的?
3、请幼儿学当小主人,教师说出家里来了1个客人,幼儿从篮子里取出1个苹果招待客人,按次序取出3个苹果,通过操作知道1添上1变成2,2添上1变成3。
4、启发幼儿运用知识的迁移学习3个添上1个变成4个。教师提问:3个怎样变成4个?让幼儿边思考边操作。根据操作得出结论:3添上1是4。
5、教师出示4个儿童卡片,让幼儿手口一致地数出来了几个小客人?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请幼儿取出相应数量的食品招待客人(4个糖果,4块饼干、4杯可乐……)。
6、游戏《捉迷藏》巩固幼儿点数4以内的数量。幼儿到活动室寻找事先放置好的卡片,数一数卡片上有几个小朋友,并把总数告诉教师。
7、游戏《四人手拉手》,幼儿四散活动,边走边念儿歌:“我们都是好朋友,走呀走呀走呀走,快快变成四人手拉手。幼儿立即四人一组手拉手围成圈,并点数人数。
幼儿数学教案中班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感知4以内的数量。
2、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并说出总数。
3、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春天背景图一张,图片1个春姑娘,2朵花,3只小鸟,4只小白兔,1-4的数卡,三只礼品盒;幼儿人手一份1-4的点卡。
活动过程
1、看一看师:春天到了,春姑娘来了(出示背景图),我们来看一看有几个春姑娘(1个)(师出示点卡1)。花儿也开了,(师出示花)我们来数数有几朵花,要求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2朵),,(师出示点卡2),小鸟也飞来了,我们一起来数数有几只小鸟,要求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3只)。(师出示点卡3),小白兔也到草地上来做游戏了,数数有几只小白兔(4只),要求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4只)。(师出示点卡4)。
小动物们玩得很开心,想邀请小朋友们一起玩。小动物们给小朋友准备了几份礼物,小朋友们想不想要礼物啊?小动物说要和小朋友做个游戏,只有小朋友完成了游戏才能得到礼物。
2、动一动游戏:听音找点卡。
师:老师为小朋友每人准备了一份点子卡片,请小朋友竖起耳朵听仔细,老师拍了几下桌子,你们就找出几的点子卡片。
3、摸一摸师出示三只礼品盒:"春姑娘给我们带来了三只礼品盒,请小朋友上来摸一摸盒子里是什么?"。请个别幼儿上来触摸感知,其余幼儿一起验证。
4、结束活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钟":
师:小动物们玩得正高兴,突然啊,老狼来了。老狼要把小动物们和小朋友们都抓起来。老狼说:"你们陪我玩个游戏,玩的好我就不抓你们了。"现在请小朋友们到前面来,小朋友们问:"老狼老狼几点了?老师回答几点,小朋友就找几个好朋友抱在一起,装成石头的样子,这样老狼就不会抓到小朋友们了。
小朋友们玩的开心吗?其实啊,老狼也只是想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并没有恶意。我们原谅老狼了好不好?
活动延伸
继续探索教室内、家中4以内的物品,巩固按物数数的方法,并说出总数。
教学反思: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中班幼儿。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境,设计了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充分发挥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更好地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幼儿听一听,数一数、说一说、做一做等多种形式,让幼儿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既遵循了概念教学的规律,又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使幼儿学有兴趣、学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