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领域光与影教案优秀7篇

时间:2024-02-23 作者:loser 备课教案

认真准备好教案可以让我们的课堂更加丰富有趣,教案需要教师对教学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和控制,这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时间管理能力,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科学领域光与影教案优秀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科学领域光与影教案优秀7篇

科学领域光与影教案篇1

设计理念

1.对序数的认识:序数表示事物在计算时或排行时的次序,如日常使用的第一、第二等表示次序的数,是在基数前加“第”来表示。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遇到的简单问题。大班幼儿在该课程内容上的发展目标为:确定某一目标的空间方位,指出前往目标的路径;理解数字的序数意义,懂得数字可用来表示物体排列的次序。

3.幼儿基础分析:初入大班幼儿已具备一定的空间方位经验,如上、下、里、外、前、后等;对数字表示的序数意义(如排列位置)有初步的经验认识(小区楼房上的数字、电影院座椅上的数字等);大班幼儿具体形象思维得到进一步深化,抽象逻辑思维迅速发展。运用幼儿前期思维发展的基础和学习生活经验进行本节活动的学习,是对幼儿多方面素质发展的巩固和深化。

教学目标

1.学习从不同的起点与方向辨别序列中物体的排列位置,建立辨认物体排列位置的思维方法。

2.理解序数的意义,能够用“第几”准确表示序列中物体的排列位置。

3.在游戏中发展观察、分析、判断、交流等能力。

教学活动

一、设疑导入,呈现基础经验

情境设计:现场请三位小朋友在幼儿的前面站成横向一排,辨别他们的位置。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乙小朋友站在什么位置?

幼:在中间(或在xxx的旁边,或在第二个)。

师:你怎样知道他的.位置的?

幼:我是看出来的(或我是数的)。

?注:若出现“第几”的资源,教师要呈现孩子对“第几”的认知思维过程,若孩子只能说出“中间”等概括性方位词,教师也表示认可,随即进入第二环节】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为了了解幼儿的经验基础,从孩子们的回答中,老师能很快地发现幼儿现有的经验基础。他们会用“在中间”,在xx的旁边来表示乙小朋友的位置,但是,他们大多是不会用“第几”来表示。同时,这个环节也是调动幼儿的思维,是幼儿思维启动的阶段。关键是要孩子能够在脑海中思考三个孩子位置的排列情况。)

二、二次设疑,引发新经验

1.情境设计:现场再请一位小朋友加入队伍站成横向一排,辨别他们的位置。

师:又加了一位小朋友,现在乙小朋友站在什么位置?

幼:在xxx的旁边。

师:他站在第几个?(当孩子说不出第几个的时候)

幼:第2个(或第3个)。

师:都同意吗?谁的想法跟她不一样?

幼:第3个(或第2个)。

师:你是怎么确定的?

幼:从那边数起他是第2个,从这边数起他是第3个。(孩子在表述的过程中会用“这边”“那边”并且用手势来表示方向。)

师:从xxx数起,xxx在第几个。

(请幼儿在表述的过程中尝试说出这样的语句。)

2.经验梳理:教师设疑,引发幼儿讨论。

师:同一个人,同一个位置,为什么会有两个不同的表示结果?

教师总结:哦,确定位置时起点和方向不一样时,表述方法和结果可能是不一样的。

(设计意图:当幼儿的人数从三个增加到四个的时候,中间孩子的位置显然发生了变化。孩子们很快发现,原来的表述方法已经不能清楚的表述那个伙伴的位置了。在这种情况下,幼儿需要新的经验的帮助即“第几”。教师巧妙地引入了新的经验,并且让孩子把新的经验运用到活动中。该活动的关键是要开始建立幼儿的思维路径——定起点,明方向,即从谁开始数起,他在第几个。)

三、三次设疑,巩固新经验

情境设计:另请五位小朋友站成横向一排,幼儿辨认自己好朋友的排列位置。

第一次游戏:说一说我的好朋友在哪里?

师:请每个小朋友在五个人中间找一个伙伴做你的好朋友,然后告诉大家你的好朋友站在第几个,但是不能说出他的姓名哦。

幼:我的好朋友站在第x个。

师:请你说说他的好朋友是谁?你是怎样确定的?

第二次游戏:把幼儿平均分成2组

教师把所有幼儿分成面对面坐好的a、b两组。如:请a组的xx孩子说出自己在b组的好友,再请a组其他的孩子来猜。其他孩子进行补充。

师:你的好朋友坐在第几个?

幼:第二个。

师:请你们猜猜他的好朋友是谁?并说出你的理由。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巩固新经验,在前面的环节幼儿已经习得了表述伙伴位置的新经验。但是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理解并且自如地运用这种新的经验。很多孩子只是停留在单纯的语言的表述上,没有真正去思考起点和方向的问题。其次,这个环节让所有的孩子都参与到了里面,并且尽量调动,再现每一个孩子的思维:从xx开始数起,他在第几个。)

四、四次设疑,拓展经验

情境设计:根据自己照片标示的楼层数,把照片送进对应的楼层里。

1.呈现操作思维。

师:请把标有楼层序号的照片送进相对应的楼层。

师:你把照片放在“第几”楼层里,你是怎么想的?

2.回归生活,引发新思考。

师:你家住在几楼?

师:第1楼在下面还是在上面?

师:在数楼层时,我们该怎样数呢?

3.拓展经验。

教师总结:用“第几”表示排列位置时,不同的起点,不同的方向可能就会有不同的表示结果。但是数楼层,我们在生活中都是从下往上数的,它的方向是固定的,所以,我们需要遵守大家认同的方法。

教后反思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们会尽量的给孩子提供多一些的操作机会,让孩子通过操作锻炼思维的能力。但是在本次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没有提供任何的操作材料,而只是用孩子作为“活”教具,让孩子在看一看,说一说的过程中来展现自己的思维过程。显然,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要适时恰当地引导孩子去思考。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把难点放在建立幼儿良好的思维途径:定起点和方向上。并且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自己的思维过程。“从xxx开始,他在第几个。”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会用这样的语言表述帮助孩子建立自己的思维过程。但绝不是要孩子来学说这句话。可能有一些孩子在表述的过程中不是特别的清晰,但是在孩子的脑海中已经知道:“我需要找到起点和方向。”

数学教学要求教师语言简洁明了。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注重自己语言的修炼,努力做到“精准,精炼。”只有这样,才能适时地引导孩子去思考,给孩子充分思考的时间,给孩子足够的展示自己思考的空间——表述。而不是老师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孩子,用自己的思维取代孩子的思维。“教师后退了一小步,幼儿前进了一大步。”

科学领域光与影教案篇2

一、活动目标

1.学会看整点。

2.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3.养成按时作息、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二、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看整点难点:会在钟面上拨整点

三、活动准备

圆形时钟一个,幼儿一日活动图片

四、活动过程

(一)开始导入部分

1.师幼互相问候。谜语导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请你们来猜一猜?那大家听好了,“滴答滴答滴答铛铛铛,滴答滴答滴答铛铛铛,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你们猜到了吗?(谜底:钟表)

二、基本部分

1.认识分针时针

师:小朋友们,上节活动我们已经认识钟表了。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说一说。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钟表的构成:数字和指针,长短粗细都不同,最短最胖的是时针、比时针长一点的是分针、有细又长的是秒针

2.认识数字1-12,了解他们的位置。

师:今天我们来一起认识整点,需要小朋友们再来熟悉一下钟面上的数字排列,那这些数字是怎么排队的呢?我们在按着从1-12这样的顺序来数就叫顺时针方向。我们在按着从12-1这样的顺序来数就叫逆时针方向。那么在最上面正中的是谁?(12)和它是一条直线的是谁?(6),那么和3是一条直线的是谁?(9)。

3、认识整点

1)教师先出示几幅整点图,请幼儿观察。

师:那他们的位置我们已经了解的不多了,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几幅图。

“现在是7点整(8点),小朋友在干什么?”(起床,上学)

2)引导幼儿发现这三个时间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分针都是指向数字12。

师:小朋友们看看这三个时间时,时针和分针有什么一样的地方。

(分针都指向12,7点时时针指向7,8点时时针指向8,9点时时针指向9)

3)与幼儿一起小结:整点时,分针都指向数字12上,时针指的数字几就是几点整。

4)教师示范拨钟表,幼儿说出几点整。

师:请小朋友看一看现在几点了。“1点整、2点整、3点整……”直到两针在“12”上重合(即12点整)

5)教师小结:分针指在了12上,时针指在了几就是几点整。

6)引导幼儿把一日生活环节与时间对应起来,如早餐时说“现在8点钟,我们吃早餐吧”,帮助幼儿建立时间观念。

师:小朋友们学会了认识整点,现在我们看看图片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现在8点了,小朋友吃早饭了”

“现在10点了,小朋友户外了”

“现在12点了,小朋友午睡了。

7)教师说时间,幼儿拨钟表。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老师说时间,你们播动自己手中的钟表,看看那个小朋友播的有准又快。(好)

师:请小朋友们认真听,老师说的时间,开始了:7点/8点/3点。开始播指针。

现在请小朋友们看看你们和老师播的时间的是不是一样的。

三、教师小结:

通过本次活动,小朋友们是不是都已经掌握整点了,我们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玩“你报我拨”的游戏吧。

科学领域光与影教案篇3

活动目的:

1、通过看木偶表演,激发幼儿学习诗歌的兴趣,能听录音边朗读边划指诗歌。 2、认读汉字:"吃"、"给"。能积极参与识字游戏,正确指认生字词。 活动重点:学习朗读诗歌 活动难点: 能正确地指认新的字宝宝 活动准备: 1、人手一张"电影票"(字卡),椅子上贴有与"电影票"相对应的字卡;2、木偶台一个,小木偶(活动目的:

1、通过看木偶表演,激发幼儿学习诗歌的兴趣,能听录音边朗读边划指诗歌。

2、认读汉字:"吃"、"给"。能积极参与识字游戏,正确指认生字词。

活动重点:

学习朗读诗歌活动难点:

能正确地指认新的字宝宝活动准备:

1、人手一张"电影票"(字卡),椅子上贴有与"电影票"相对应的字卡;2、木偶台一个,小木偶(狗、松鼠、青蛙、小猫、小鸭、小兔),萝卜模型一个;3、故事录音磁带、录音机、《帮你早读书》磁带、音乐磁带;4、诗歌范文,新字卡:"吃"、"给"。幼儿操作字卡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识字游戏《看电影》,复习幼儿所学过的字宝宝。

老师高兴地对幼儿说:"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去看电影,希望每个小朋友都守纪律。进了电影院后要先找到自己的座位,每个座位上都有一个字宝宝,小朋友手中的电影票只要和座位上的字宝宝一样就可以坐下了。"(音乐起)幼儿各自找座位入座,如个别幼儿有困难,可请其他幼儿或老师帮助。

二、基本部分1、看木偶戏《小花狗的萝卜》。

2、引出诗歌《小兔吃了笑哈哈》老师朗诵一遍。

3、请幼儿找出诗歌中认识的字宝宝。

4、学习新的字宝宝:"吃"、"给"。

今天老师要介绍两个新的字宝宝给你们认识,可是这两个字宝宝很调皮,他们要和小朋友们玩捉迷藏的游戏,现在我要请两个小朋友来把他们找出来。(学认新字)5、听音乐传书、翻书。老师放富有节奏、活泼的音乐,幼儿开始传书,传书完毕,老师指导幼儿翻书,跟随录音边划指边朗读。2、3遍后,幼儿听音乐有序地收书。

三、结束部分:

识字游戏《捞鱼》

教师将字卡发给每个幼儿,幼儿手拿字卡做鱼游的动作。教师边用网捕鱼边说:"一网不捞鱼,二网不捞鱼,三网捞条什么字的鱼?"教师问被捞到的幼儿:"你拿的是什么字?"幼儿回答:"我拿的是x字。"游戏继续进行。"好了,玩了半天字,宝宝们都累了,要休息了,我们一起送它们回家吧。"将字宝宝送入筐中。

教师出示一张喝水或休息的字卡,幼儿按照字卡上的要求去做

科学领域光与影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知道一月一日是元旦,是新的一年的第一天。

2。学说祝福的话语。

3。体验快乐,增进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感情,体验节日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子卡:一月一日,元旦;气球许多;皱纹纸做的尾巴许多条;磁带;家长为幼儿准备礼物,会唱《新年好》的歌,观察过街上环境的变化,家长、教师、幼儿共同布置好教室。

三、活动过程:

1、认识“元旦”

①出示子卡“一月一日”,这几个字怎么读?它是什么节日?(出示字卡元旦)教幼儿认识“元旦”。

② “元旦”到了,你看到街上有些什么变化?(拉起了彩旗,挂起了红灯笼,哥哥姐姐们还举行各种活动,庆祝元旦~~~。)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③教师总结:一月一日是新的一年的第一天,也是元旦,它表示新的一年到了。新的一年到了,人们都很高兴,他们要拉起彩旗,挂起红灯笼,举行各种活动来庆祝新年的到来,除了这些外,人们之间还互相送礼物,说祝福的话语,祝你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笑口常开,学习进步,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等等。

2、送礼物,学说祝福的话语

①今天就是一月一日,是“元旦”。请爸爸妈妈和我们一同庆祝“元旦”好吗?家长、老师、幼儿共唱《新年好》的歌曲。

②互送礼物,说祝福的话语。

③爸爸妈妈为你们准备了礼物,请你们把礼物送给你想送的人,可以是爸爸、妈妈、老师、你的`好朋友————————等等。送礼物时要说祝福的话,收到别人的礼物要说”谢谢”。知道了吗?教幼儿说几句祝福的话。

④幼儿送礼物,说祝福话语。(教师家长指导)

3、请幼儿表演节目

今天是元旦,我们都很高兴,请小朋友们为爸爸妈妈表演节目吧!

4、家长表演节目

小朋友们表演得很精彩,现在我们请爸爸妈妈为我们表演节目,大家拍手欢迎。

5、亲子互动游戏比赛

①踩气球:家长脚上挂气球,背上背幼儿,音乐响,去踩别人气球的同时又要保护好自己的气球不被别人踩,音乐停,气球没被踩坏的家长和幼儿得奖。

②揪尾巴:把彩条插在幼儿的裤腰上当尾巴,家长背上幼儿,音乐响起,家长背幼儿让幼儿去揪别人的尾巴,同时家长和幼儿又要保护好自己的尾巴不被别人揪,音乐停,尾巴揪得多,自己的尾巴没被揪的幼儿及家长得奖。

6、教师发奖品和元旦纪念品,结束活动。

科学领域光与影教案篇5

教材分析:

中草药是我国医学的宝费财富,是我们健康的守护神。幼儿在生活中应该接触过菊花、构杞、山楂等中草药,生病时,家长也会带幼儿看中医、吃中药选取生活中常见的中草药,引导幼儿感知观察、探索体验,让幼儿了解中草药的神奇,进一步激发幼儿对中草药的探究兴。

活动准备:

1.杯子、句子幼儿每人1套,菊花、枸杞、胖大海、炒山楂、莲子心、陈皮等常见的中草药。

2.视:《鹿茸救母》、《神奇的中草药》、《走进大药房》,幼儿素质发展课程,多媒体教学资源包》课件8,“幼儿学习材料《我爱你中国》

3.提前请家长与幼儿交流,帮助幼儿了解有关常见中草药的知识。

活动目标:

1.知道菊花、枸杞、胖大海等几种生活中常见中草药的名称和特征,了解它们简单的保健、治病作用。

2.观察并说出中草药的神奇,尝试根据药方简单配药、泡药、尝药。

3.感受中草药的`神奇,以及与人们健康生活的关系,萌发对中草药的兴趣

活动建议:

1.请幼儿观看《鹿救母》的视频,感受鹿茸的神奇。

(1)播放故事视频,幼儿观看并感受鹿茸的神奇作用。

(2)引导幼儿回忆《鹿茸救母》的故事。

提问:故事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是什么治好了母亲的病?

2.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探究操作,认识菊花、构杞、胖大海等几种生活中常见中草药的名称、特征及来源。

(1)请幼儿运用看、捏、闻、尝等方法观察中草药,引导幼儿说出中草药的名称、外形、味道等。

(2)请幼儿结合课件(常见的中草药)相互交流自己的发现,讲述菊花、构杞、胖大海等中草药的简单特征。

提问:你发现了哪些中草药?它是什么样子的?什么味道?

(3)播放课件,引导幼儿感受普通的植物经过加工能变成中草药的神奇性。提问:你发现它们是用什么做的?

3引导幼儿和“老中医”互动,知道中草药的保健、治病作用,根据药方会配药、泡药、尝药。

(1)请幼儿猜想并咨询“老中医”,结合课件介绍构杞、胖大海等常见中草药的作用。

(2)幼儿回忆自己生病、治病的经历,猜想中草药搭配治病的作用,观看(药配图》,知道药材相互搭配能治病的作用。

(3)出示老中医的药方,指导幼儿看懂药方并尝试配药、泡药。

要求:根据药方准确配药;泡药时,把握好水的位置;泡好后,仔细观察中草药在水里的变化。

(4)请幼儿观察、品尝,相互交流中草药在水中的变化,了解中草药的保健作用。

4.请幼儿观看课件《神奇的中草药》,了解几种奇特的中草药,感受中草药的神奇,激发幼儿对中草药的兴趣。

(1)请幼儿观看视频《神奇的中草药》,了解几种中草药的奇特之处。

(2)引导幼儿说出人参、蜈蚣、蝉衣等几种中草药在外形、毒性、蜕皮等方面的奇特。

5.播放视《走进大药房》,进一步激发幼儿对中草药的兴趣。

(1)请幼儿观看视(走进大药房),了解存药、抓药、配药、包药、熬药等情节,激发幼儿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

(2)引导幼儿简单了解中医药文化的悠久历史,进一步感受神奇的中草药与人们健康生活的关系。

科学领域光与影教案篇6

课题名称:球儿转转转

活动目标:

1、 运用多种感官在动动、玩玩中感知发现圆形与球体的不同。

2、 尝试用球进行多种滚动游戏,并体验其乐趣。

活动准备:皮球、乒乓球、弹力球、玻璃球、硬币、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卡片若干、球操的录像片

活动过程:

1、 让幼儿欣赏球操,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2、 出示装球体、硬币、圆形卡片的篮子:

教师提问:这些玩具滚动时一样吗?每人选两样不同的玩具,两人一组,一起玩一玩,并说出自己的发现。

幼儿:皮球能到处滚来滚去

幼儿:硬币、圆形卡片可以朝着一个方向滚动。

教师:请将到处滚动的放在圆形的篮子里,只朝一个方向滚动的放在方形的篮子里。

教师小结:只朝着一个方向滚动的是圆形。

3、 看一看,说一说

让幼儿说出:皮球、硬币、圆形卡片有哪些地方不一样?

教师小结:从每个方向看都是圆形的,并且能向每个方向滚动的物体,我们叫它球体。

4、 找一找,说一说:

请幼儿说出生活中哪些物品像圆形,哪些物品像球体。

5、请幼儿自由玩球,进一步探索球的特性。

(1)请幼儿在室内探索球的玩法

(2)、请个别幼儿演示自己的玩法。

6、活动延伸:户外区玩球,继续探索球的玩法。

科学领域光与影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亲自探索,感知空气的存在,初步了解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2.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知道空气有助燃、充气的作用。

3.喜欢进行小实验活动探究空气的秘密。

活动准备

1.充气皮球一只、瘪皮球一只、气球、塑料袋若干。

2.玻璃杯、蜡烛、透明塑料杯、粉笔头、吸管。

3.装有水的玻璃盆、充气玩具。

活动过程

1.出示充满气的皮球与没有气的皮球,请幼儿观察,引起幼儿的.兴趣。

问:是什么让皮球鼓起来的?(让幼儿大胆猜测)并为瘪皮球充气。

2.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感知空气,寻找空气,启发幼儿说出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

(1)气球放气,让幼儿观察,看一看,能看到空气吗?

(2)让幼儿用鼻子闻一闻,能闻见空气吗?

(3)让幼儿用手抓一抓,能抓住空气吗?

3.引导幼儿探索实验,发现空气是无处不在的。

(1)请幼儿分组用塑料袋在活动室内及走廊各处找空气。

(2)分组实验:用吸管往杯子里吹气;在水中捏充气玩具;把点燃的蜡烛用玻璃杯罩住;往透明塑料杯中扔粉笔头;摇晃装有水的塑料瓶看看有什么现象,想想这是为什么?

(3)启发幼儿说出还有什么地方有空气?(轮胎、游泳圈、热气球等)

4.简单了解空气的作用,知道空气是宝贵的,树立环保意识。

(1)请幼儿捏住鼻子,闭上嘴巴,感受片刻。

(2)帮助幼儿了解空气与我们生活的关系,了解人和动物都离不开空气,所以我们要爱护环境,保护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