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合理设计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知识基础,教案中明确的学习目标有助于学生自我评估和反思,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绿色教育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绿色教育教案篇1
设计意图: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发现有很多废弃的杂物,为了能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这天我们就和孩子们一齐用这些废弃的杂物制作各种好玩的玩具。
活动目的:
1、能大胆用各种废旧材料创新,制作出各种广东小吃。
2、能与同伴共同合作制作作品。
3、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意愿。
活动准备:
1、水果包装袋、各式废旧纸张、皱纸等。
2、剪刀、双面胶、透明胶等。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的兴趣。
出示各种小吃的图片,请幼儿说说喜欢什么小吃,它的样貌是怎样的。
二、认识小吃,学习做法。
出示各种废旧材料,请幼儿说说如果让自己用这些材料来制作小吃,能够怎样做?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三、鼓励幼儿与同伴共同合作,一齐制作小吃。
1、幼儿自己尝试制作小吃。
2、教师在旁观察、指导,找出幼儿做得好得成品。
3、出示幼儿做得好得成品,请幼儿出来介绍材料以及做法。
4、教师小结。
四、幼儿创作,教师观察指导。
幼儿制作,教师在旁观察、指导。
五、请幼儿出来展示自己的作品。
活动反思:
幼儿在活动中能充分利用了各种废旧材料,在活动的过程中透过互相学习、观察、讨论、操作,并在老师的引导下,把幼儿的已有经验再进一步概括,这样既有孩子自己的发现,又能让幼儿自己总结、概括观察的结果。孩子们完成得效果理想,并且想出了老师想不到的方法。
绿色教育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难点:
从身边做起保护大自然。
教学方法:
讨论、探究、合作
教具准备:
幻灯片、音频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谈话导入,你能说说什么是大自然吗?
二、美丽的大自然
1、做一做
大自然中哪些东西是有生命的?哪些东西是没有生命的?请你将有生命的东西用笔圈出来。
2、你知道吗?
水、空气、山脉、河流、微生物、植物、动物、地球、宇宙等,都属于大自然哦!
三、蒙眼游戏
到树林里、草地上,和小伙伴玩一个蒙眼游戏。
活动说明:带上蒙眼布,选择一个安全的地方,蒙上双眼,静静地待上几分钟。然后,在老师或者家长的带领下,走过一段路。最后,摘下眼罩围成一圈,分享活动感受。分享:你听到了什么声音?闻到了什么气味?摸到了什么东西?请指出你走过的那段路。
交流:蒙上眼睛后,你害怕吗?你会格外留心周围的.动静吗?
四、观察云彩
天上的云彩千变万化,观察云彩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让我们一起去观察云彩吧,一定会有许多收获。
想一想:
1、云彩的形状像什么?它们会变吗?
2、用笔画一画你见到的云彩。
五、草地大家庭
青青的草地真美丽,花儿草儿铺满地,草丛里藏着小秘密,小朋友们一起去看看!
1、你在草地里看到了哪些小动物,请在图中将它们圈出来。课本p8页。
2、你还发现了什么?请画出来。
3、想一想,为什么那么多动物住在草地里?
4、找一找,有没有不属于草地的东西,我们应该把它放到什么地方呢?
六、捡落叶
秋天到了,树叶变色了,一阵风儿吹过,树叶纷纷落下。仔细找找落叶的形状、颜色真不少。选择合适的树叶,把它们拼在一起,就是一幅美丽的叶贴画。见课本p11页。
七、课堂小结
八、拓展延伸
制作树叶贴画
绿色教育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知道绿色消费。
2、了解绿色消费对社会对人类的重要性。教学重点:
懂得绿色消费,绿色选择。教学难点:
绿色消费在旧有的人消费理念的中很难消除,将绿色消费深入人心。教学方法:讨论、探究、合作教具准备:幻灯片、音频教学时间:1课时导入新课:
一、导入课题:
1、图片展示:能关掉水龙头吗
2、教师引入“传统消费”概念:
传统的消费方式。是以实物消费为主,把数量作为消费水平的标准,以能源和资源的大量消耗为支撑,追求近期目标和当代人消费的满足,忽视未来人的消费需要,这种以消耗资源和浪费资源为特征的传统消费方式,不但资源成本高,缺乏可持续性,而且助长了不健康不文明甚至病态的消费行为。这种消费方式打乱了正常消费持续,与我国现实的国情和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背道而驰。
3、图片展示:地球留什么给后代呀?
4、和学生一起分析“消费心理”。?从众心理(盲目从众不可取)
不当的.消费心理:求异心理(过分标新吓死人)攀比心理(虚荣攀比活受罪)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求实心理(理智求实乐融融)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做理智的消费者避免盲从,理性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4、板书课题:绿色消费,绿色选择
二、进入新课场景:
1、学生讨论:(1)、什么是绿色消费?(图片)(2)、绿色消费大家说:(图片)
2、小结: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也称可持续消费,是指一种以适度节制消费,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崇尚自然和保护生态等为特征的新型消费行为和过程。
?绿色消费,不仅包括绿色产品,还包括物资的回收利用,能源的有效使用,对生存环境、物种环境的保护等。
3、观念更新:绿色消费并非消费绿色。
很多消费者一听到绿色消费这个词的时候,很容易把它与“天然”联系起来,认为绿色消费就是吃天然仪器、穿天然原料的服装、用天然材料装饰房间、到原始森林旅游等。
4、让学生了解:绿色消费在国外资料展示:
(1)德国:吃坏肚子,找食品警察德国人做菜时按人按量,从不浪费,也不吃过夜菜
(2)英国:超市里有“饮食顾问”
(3)、英国人饮食追求健康。在他们看来,饮食首先要吃的安全,其次要保证营养,只有做到这两点,才能称得上“健康”。为了获得更多的饮食安全、营养方面的知识,英国人可谓“不耻下问”。
加拿大:每天看食品安全报道
(4)、加拿大前农业部长万克夫有一句名言:食品安全就是让消费者吃了不生病,因此加拿大的食品安全知识教育,立足点也是“不得病”这几个字。
(5)、日本:每月发知识手册在日本居民区里,都有专门的健康保健所,他们会为居民开办免费的食品安全学堂,由专门的食品专家为居民讲解如何辨别食物好坏。日本的食品卫生教育是从小就开始的,中小学的“家庭”教育里还有如何鉴别鱼肉的新鲜度这样的课程。
5、倡导学生绿色自然和谐健康的消费
1、让我们一起来认识绿色标签(各种图标)我们的绿色消费行动
2、讨论:衣食行生活习惯
3、绿色新行动
绿色消费
绿色选择
可持续消费从我做起
绿色教育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意意乱丢垃圾。
3、培养学生热爱校园,树立美化校园的意识。
主题的意义:
普及学生日益漠视的卫生健康知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懂得最终如何在身边做有益于环境,有益于自己的身心健康的行为,齐心协力共同维护我们的美丽校园,同时为清洁乡村作出一份力所能及的贡献。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转眼间我们已经在这个学校里学习生活了一个多月了,那么你们觉得我们的学校是个怎样的学校?(干净的、整洁的、美丽的校园),或者说我们又应该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环境的校园呢?
二、引出话题
主持人:我们可以在学校看到生机勃勃的树木,绿油油的草地,嗯,同时我们还看到什么不足的呢,垃圾多、乱、杂,杂物乱放,还可以经常可以看到蜘蛛的家,湿哒哒的宿舍地面,这又是谁造成的呢,说明了什么呢?
三、学生自我检查
1、检查一下自己是否做到了以下几条:
(1)认真完成值日工作。
(2)不随地乱丢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
(3)不往水池中丢垃圾。
(4)看见垃圾能主动弯腰捡起。
(5)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
(6)不在公共场所(宿舍内部)胡乱倒水。
(7)愿做校园的清洁小卫士,相互监督,共同保护校园环境!
2、学生进行对照,说说自己哪几条做得好,哪几条做得还不够。
四、模拟法庭,判断对错,错的说明原因,又该怎样做。
(1)甲同学爱劳动,每次学校大扫除,她总是积极参加。(予以表扬)
(2)一天,乙同学看见周围没有人,就很快把桔子皮丢地上,之后扬长而去。
(3)教师轮到张三值日时,张三总要组长催了才打扫。
(4)某年某月某日,李四同学看见王五把纸片丢地上,她连忙跑过去捡起纸片,并告诉王五,垃圾要丢在垃圾筒里。
(5)课间,丙同学看见楼梯口有个塑料瓶掉在地上,他把头一抬,假装没看见,从瓶子上跨了过去。
五、不良环境对身体的危害。
一个如何有益于我们的健康呢,不必下回分解,现在请认真倾听:现代气象学认为,对人较适宜的湿度是:在气温15℃~20℃时,相对湿度45%~55%;在气温25℃时,相对湿度应为20%。当湿度达到80%~100%时,空气很少能再吸收水分人体汗液不易排出,出汗后不易被蒸发掉,因而会使人烦躁、疲倦、食欲不振。
睡眠环境很潮湿,会引起失眠多梦,而且睡眠状态下,人体抵抗力比较弱,这个时候更容易被因为潮湿环境下而快速滋生的细菌所侵害,引发更多的其他疾病。特别天气冷的时候遇上潮湿,就感觉冷到了骨头里。
长期生活在潮湿环境中,对神经系统也会有一定的影响,人们会感到无精打采,委靡不振。此外,潮湿还会增加患病的可能。
呼吸道过敏症
现代医学证实,空气过于潮湿,有利于一些细菌和病菌的繁殖和传播,潮湿的环境最容易产生霉菌,而霉菌吸入肺部,容易引起肺炎或肺部真菌病。霉菌及其代谢产物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人体,还会引发过敏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花粉病、皮炎等,或使原有的过敏性疾病复发。
皮肤疾病
潮湿的环境会让湿疹、皮炎以及一些真菌类的疾病如皮癣、手足癣的发病率提高。温暖潮湿的环境有利于霉菌的生长繁殖,特别是原来在人体皮肤上处于“休业”状态的霉菌会“死灰复燃”,在脚趾等部位蔓延,引起皮肤癣病。脚癣如不及时治疗,还会向身体其它部位传染,变成体癣、股癣、手癣、花斑癣。研究表明,霉菌还会在人体内生长繁殖,引起霉菌性肺炎等病。特别是女生,要爱护自己,免受皮肤疾病。
关节疼痛、风湿
专家说:“长期待在潮湿的环境里,对人体的健康会有很大的影响,轻者会感到特别不舒服、头痛、发烧,重者容易引起风湿性疾病。
对于本身就有关节炎的人来说,潮湿的环境疾病。对于本身就有关节炎的人来说,潮湿的环境会引起关节痛,加重病情。”
睡眠是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所以睡眠环境的潮湿对我们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总结:所以在宿舍也好在教室也好都要保持一个干净,不潮湿的环境,有益身心健康。
呼吁:
伙伴们,为了我们的健康,必须行动起来!让我们一起创造校园更美丽、更整洁的明天,这样才能造就健康的我们和我们未来辉煌的人生。
绿色教育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到丢弃纸盒破坏环境,增强环保意识。
2、 激发动手制作手工带来的乐趣。
3、 感受纸盒的用途。
重点难点
认识到丢弃纸盒破坏环境,增强环保意识,丰富词汇“大、小、长、短”。
活动准备
香皂盒、牙膏盒,饼干盒、巧克力盒、牛奶盒等,每组一份用塑料袋装好。
活动过程
一、自由玩纸盒,交流感受。
请幼儿自由拿取塑料袋里的各种纸盒,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
讨论:你刚才你摸到、看到的纸盒是怎样的?
二、比一比。
拿出全部纸盒出来,让幼儿再来摸一摸,比一比有什么不一样,丰富词汇“大、小、长、短”。
1、每次拿出两个不同的纸盒进行比较大小、长短。
2、各小组成员轮流说一说。
三、观察纸盒,了解纸盒的用途。
1、出示纸机器人、纸笔筒、纸房子、纸火车等手工艺品,告诉幼儿纸盒可以做成许许多多的物品。
2、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盒,启发幼儿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品是由纸盒做成的?纸盒可以做什么?教育幼儿不要乱丢弃纸盒,充分利用,变废为宝,增强环保意识。
绿色教育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参观环城河受污染最严重的一段河流,了解保护环城河的重要性,逐渐构成保护的意识。
2、能用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的见解,愿意与同伴和老师进行用心的交流。
3、能将心中美丽、清澈的环城河用绘画的形式描绘下来。
活动准备:
1、录像带(录有清晰、美丽的环城河)
2、录音带(环城河的自述)
3、幼儿作画用纸、水彩笔、油画棒等人手一份。
设计意图:
水体污染能够说是我国目前最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我们瑞安的环城河如今也缺少了甘甜的乳汁,严重的污染不仅仅影响了依靠环城河生活的小动物的生存,还影响到了我们人类的健康,甚至还影响到了经济的发展。近年来,瑞安人民已经意识到了治理环城河的重要性,但是这个活动还让很多人不理解,作为我们瑞安的小主人,他们更是不理解,于是我便设计了这个教学活动,透过参观环城河,观察以前的环城河,保护环程河等环节,并在活动中利用了实地参观及多煤体教学,并结合多种教学手段,让幼儿了解保护环城河的重要性,逐渐构成保护环境的意识。整个活动安排合理,层次清晰,动静交替,给幼儿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使之更好的到达教学目标。
活动一实地参观环城河
1、带幼儿来瑞安环城河受污染最严重的一段流域。
2、让幼儿透过各种感官来感受环城河受污染的状况。
看:你在环城河上看到了些什么?(河上有很多垃圾,有很多污水排放到环城河里等等)
闻:闻闻环城河所发出的气味,有什么感觉?
活动二
一、让环城河水变清
1、师:刚才,我们一齐去参观了环城河,此刻我们来说说环城河,此刻我们来说说环城和是什么样貌的,你们喜欢这样的环城河吗?
2、师:此刻的环城河又黑又臭又脏,其实以前的环城和可不是这样的,此刻就让我们来看看以前的环城河是什么样貌的?
二、观看录像带
1、观看影片清澈、美丽的环城河。
2、师:以前的环城河美吗?美在哪里?
3、师:以前的环城河美丽、清澈,河里还生活着许多的小动物,但是此刻的环城河却变得又黑又脏又臭。环城河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貌呢?
4、师:原先污水的排放,乱扔垃圾等行为都是使环城河的水变黑变脏变臭的原因,让我们大家一齐听听环城河是怎样说的?
5、听录音:我是受污染的环城河,最近几年我变的又黑又脏又臭了,我的河水都变了颜色,不再是清清的了,生活在我那里的小动物也没有了自己的家,它们有的搬家了,有的都死了,唉!我真难过呀!
三、保护环城河
1、我们有什么办法使环城河的水变清?
2、师:要使环城河的水早日变清,仅仅依靠我们的力量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发动自己身边的人,都加入到治理环城河的活动中。
活动三我心中的环城河
1、我们能用什么办法发动自己周围的人一齐加入保护治理环城河这个活动中来?
2、我们将自己心中的环城河画下来,用我们的画来告诉大家,让他们加入到保护环城河这一活动中来。
3、你心中的环城河是什么样貌的?
4、幼儿用手中的画笔将自己心中的环城河描绘下来。
5、活动延伸
将自己的绘画作品“我心中的环城河”送给周围的人,请人们共同加入这一活动中来。
绿色教育教案篇7
设计意图:
在“鱼”这个主题活动进行到尾声的时候,幼儿不仅对鱼的生理特征、构造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懂得了鱼对人类的重要性,在这些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是必要的,故设计此活动,使幼儿在了解了鱼与人类的关系的同时,懂得怎样去保护我们的朋友“鱼”。
活动目标:
1、了解鱼的生活条件,懂得要保持水的清洁,才能使鱼健康的生活。
2、懂得保护水的方法,不往河里丢垃圾和倒污水。
活动准备:
?小金鱼搬家》故事录音,故事挂图一套,情景图片四张。
活动过程:
1、教师戴上“金鱼”头饰,扮成小鱼金鱼,“小朋友,我是小金鱼,我原来是住在清清的小河里,可最近发生了一些事情,使我不得不搬家,唉!请小朋友听听我遇到了什么事。”
2、请幼儿听故事《小金鱼搬家》,听完后提问:“小金鱼为什么要搬家?”请幼儿自由讨论。
3、出示图片,请幼儿观察、讨论,请幼儿说说“谁对谁不对”,使幼儿懂得不能往河水里丢垃圾和倒污水,要保护水的清洁。
4、小结。
小金鱼说:“小朋友,我就是因为这样才不得不搬家的`,以后请你们一定要保护河水的清洁,让所有的鱼儿都不用搬家。”
活动反思:
此活动达到了预计的教育目的,幼儿通过故事了解到往河里丢垃圾、倒污水的危害,在听故事是,幼儿对小金鱼的遭遇表现得非常同情,对故事的教育思想了解得较深刻,并能结合故事正确分辨行为的对与错。
绿色教育教案篇8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⑴、明确生态文明的内涵
⑵、了解党的相关方针、政策及贵阳市生态林城建设的思路
⑶、联系生活实际,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当代中学生应如何践行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⑴、培养学生博爱、宽容、悲悯、善待自然、尊重规律的心灵;
⑵、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
3、德育目标
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为人类的文明作出贡献
4、生态目标
为共建爽爽的贵阳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自我做起保护好山好水好地方,珍惜大自然的馈赠
二、教学流程:
1、导入
播放歌曲《爽爽的贵阳》,老师和学生共唱。展示课件:贵阳市位于祖国西南部的云贵高原上,这里风光秀美,气候宜人。地上奇峰翠谷,山环水绕;地下溶洞暗河,别有洞天,这为贵阳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提供了良好条件
2、理念把握(多媒体课件)
(学生交流合作,将搜集到的有关知识个别发言,进行交流)
什么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的内涵是什么?
学生可能有的回答是: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引导人们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它同样强调发展生产力,提高物质生活,但它更强调尊重自然,建设精神文明。
生态文明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要素:即生态意识文明、生态法治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生态意识文明是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的一种进步的观念形态,包括进步的意识形态思想、生态心理、生态道德以及体现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价值取向。生态法治文明是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的一种进步的制度形态,包括生态法律、制度和规范。生态行为文明是一定的生态文化观和生态文明意识指导下,人们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的各种推动生态文明向前发展的活动,包括清洁生产、发展环境产业、开展环保行动以及一切具有生态文明意义的参与和管理活动,同时还包括对生态文明建设主体的生态意识和行为能力的培育。以上三个方面是一个相互联系的辩证的统一体。
生态文明建设覆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四个层面。生态文明建设指向的经济领域,要求各种经济行为都把生态效益纳入其中,形成与生态平衡要求相适应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和循环经济形态。生态文明建设指向的政治领域,强调要将生态观纳入党和政府的执政观,加强生态环境管理,设立生态保护机构,完善生态保护法制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指向的文化领域,要求摒弃传统文化中的“反自然”性质,建设“尊重自然”的文化,增加生态研究、生态教育、生态道德、生态科技、生态文艺等内容。生态文明指向的社会生活领域,要求全社会树立适度消费、节约资源的生活理念,形成健康、文明、科学、节俭的生活方式。
由此可见,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有机体系,它具有多维指向。它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互动关系,必须全面加以把握。
3、人类为什么要保护环境
人类为了生存所进行的资源及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完全必要的,但是所有开发和利用都应当从整个自然界,尤其是地球环境的生态系统,即所谓生物圈的平衡状况加以全面地和科学地考虑,然后再在保护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多样性的基础上,达到人和自然之间的协调。
当前,不但要加强和扩大那些具有原始性状,即受人类影响较少的生态系统,通过人为的保护和再建、使其维持原始的自然面貌,保持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平衡,而且要重视人类在认识化学物质毒性问题上所取得的宝贵经验。对于各种化学物质,从生产到废弃的整个过程,都要考虑一个防止污染环境的安全措施,更应当寻求无污染的生产方法,制取无毒性的化学产品,显然,这是给化学工作者提出的一个更高、更难的任务。
4、如何做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支持者和践行者(多媒体课件)
我国宪法第二十六条已经明确指出:“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国家组织和鼓励植树造林,保护林木。”这样,在党和国家的重视和领导下,我们要大力宣传和普及“环保”知识、为创造一个无污染和公害、生态保持平衡和优美的环境而共同努力。
5、教师小结:
要珍惜一粒米,一寸布,一张纸,一只铅笔。“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们享受的'每一份服务,我们使用的每一件物品,都凝聚着人们辛勤劳动的汗水。我们吃饭时只看到雪白的大米,却看不到农民在烈日的暴晒下赤脚在田里耕作;我们用精美的铅笔学习写字,却不知道制造一根铅笔从划木到油漆包装直至送到文具店,要经过多少人的劳动,所以,要懂得惜福。
要有悲悯的情怀,人生在世,要心存感激,有一颗感恩的心。小时候,我们离不开父母的养育,长大后,离不开别人的帮助,我们吃着别人生产的粮食,穿着别人缝制的衣服,住着别人建造的房屋,生了病还要别人照顾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花朵,在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活动中,中学生应努力学习书本知识,自觉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讲究个人卫生,爱护环境,不在墙上乱涂乱画、不乱扔垃圾、尊敬师长、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应自觉树立起良好的环保意识,形成良性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做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宣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