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精心策划的活动方案是活动成功的关键,活动方案的成功与否与活动的宣传和推广密切相关,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读书月班级活动方案推荐8篇,感谢您的参阅。
读书月班级活动方案篇1
一.指导思想:
“书是人类的朋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为了培养学生爱读书的好习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净化学生的精神世界,努力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创建“书香”班级,从而好读书,读好书。作到“读书,为精神打底,为人生奠基。”
二.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从小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营造书香班级,塑造特色鲜明的班级文化。
2、使学生开阔视野,学会向课外、向生活学语文,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走课堂内外相结合之路,提高教学质量。
3、激发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去探求答案,每天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一个小时,其中坚持每天睡觉前有半个小时的读书时间。
4、周周有读书交流,月月有活动展示,定期向家长进行读书成果汇报。
三、活动主题:
以阅读故事类书籍为主题,伴随故事成长。
四、活动实施方案:
(一)活动筹备与发动。
1、利用一周的时间让学生购买故事类书籍,建立个人和班级读书资料库
2、利用队会进行班级读书活动启动仪式,充分调动他们的读书热情,并对其提出具体要求。
(二)活动具体实施过程。
1、本学期学生课外朗读的主要内容为故事。
2、每天的.固定读书时间为早上8点到8点15、中午到校时间和周五下午第二节,以及在家睡前保证要有半小时的读书时间。周末以及假期自我调整和安排。
3、每天早晨预备时利用五分钟时间进行“词语早餐”活动,每天一名学生向全班推荐3个四字词语,其中要讲词义和造句。其他学生要把这些词语抄写在读书摘抄本上。
4、采用“师生共读”、“亲子家庭读书”的形式,学生在校的固定读书时间老师要陪读,在家时家长要陪读,逐步引导和培养孩子们的读书兴趣。
5、每位学生要有“读书摘抄本”,记录自己在读书时学到的好词好句。
6、组织学生读书,交流读书体会,介绍近期读书收获(好词好句、自己喜欢的文章片段等)。
7、周周有活动交流会。
(三)活动成果展示。
1、故事的展示可采用配乐朗诵、学生合作表演、家庭合作表演等形式。
2、每周五下午第二节进行系列主题活动,如:程昱捷龙、有一个字来说词、串词说话、虚编故事、典型故事大讨论。
3、开展读书叙述和讲故事活动,组织学生叙述自己读过的书籍的一部分或全部的内容,讲自己听过或看过的故事。
4、期末读书总结展示会,请学生畅谈自己读书的收获。
5、把学生的图画日记装订成册。个别优秀的学生可以做成自己的专辑。
五、活动措施。
1、每人要有“读书摘抄本”。学生要求每天在家有半小时的读书时间,同时要把所学到的好词好句记录在摘抄本上,标上“星期几”。家长要每天签字。以此要求学生在家长的陪伴下坚持读书。
2、每天中午到校时间为老师陪读时间,引导学生学会安静、耐心的读书。每天早上8点到8点15为读书交流时间和词语早餐时间,主要展示自己头天晚上自己在家的读书内容。每周五下五第二节作为读书主题活动时间,开展以读书为背景的不同主题活动,让学生体验读书的快乐。
3、老师教给学生读书方法,介绍看目录、朗读、默读等读书的方法。
读书月班级活动方案篇2
一.指导思想:
“让每一个孩子畅游书海,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从浓浓的书香中汲取营养”,这是二(2)班的读书目标。为了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够畅游知识的海洋,快乐读书,取得通过努力而换来的优异成绩,我会竭尽所能,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中华文明的魅力,达到成功的彼岸!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建立起以小 组 、个人为主的班级图书角和个人小书库。
2、通过活动,在班级内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
3.通过活动,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充实学生文化底蕴,提高学生全面素质。
4.积极营造书香班级,塑造内涵丰富、个性鲜明的校园文化。
三、活动对象:
全班学生
四.活动口号:
——快乐读书,幸福生活——
五、活动方法要求:
一、积极寻找书源,让学生有书可读
1、教育学生节约零用钱用于购买课外读物,建立个人小书库。
2、调查家中的藏书量和种类,特别是适合小学生的书籍,作出统计,绘制成表,要求有书的小朋友每人选一至两本带到学校,建立班级小书库。将根据班级小书库的图书数量、出借记录、管理制度等评比最佳小书库。
3、图书角定时向学生出借图书(每周一和周三作业整理课向学生开放读书活动)。
(提倡同学与同学之间建立“好书交换站”,不定期举行“好书换着看”活动。)
4、班级小书库实行全天性开放,充分利用每分每秒的时间,保证学生在一天中的读书时间不少于1小时。
二、建立读书活动管理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小组长:
三、积极组织读书活动,检查读书效果。
1、 做好读书登记簿
(1)每个学生结合个人实际,准备一本读书登记簿。
(2) 每个小组结合个人的计划,也制定出相应的读书目标和读书成长规划书。
(3)班级将组织一次“读书交流会”展示同学们的读书登记簿并做出相应评价。
2、 举办读书展览:
班级定期举办“读书博览会”,以“名人名言”、格言、谚语、经典名句、“书海拾贝”、“我最喜欢的___”、“好书推荐”等小板块,向同学们介绍看过的新书、好书、及书中的部分内容
3、 建立班级图书角和个人小书库
(1)读书活动中,每个小组建立起图书角,书由学生自带,建立制度,完善管理,培养图书小管家。
(2)在图书角的基础上,每个学生建立起个人小书库 。
4、读书活动中,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有关的读书实践活动,如:故事会、演讲比赛、调查报告、书签制作、小小报、读书征文比赛、报刊剪缉、废纸蒌中捡出一本书等。
四 、作品交流展示,享受成功喜悦
1、建立读书成长册:
(1 )每个学生都要建立一本“读书成长册”,将读书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心得体会以及每学期制定的读书登记表,参加读书实践活动的作品,获奖情况等记录下来。
(2)班级定期组织学生参观、评比“读书成长册”。
2、“小书童、小学士、小硕士、小博士” 评比
每学期能读书5本以上,并能精读其中5篇的学生,在班级读书活动管理小组考核中评定为“读书小学士”,若达八本的,想教导处评为“读书小硕士”。
3、颁发奖品。
读书月班级活动方案篇3
一、实施行动。
(一)开辟“班级读书园地”
1、在各班文化环境中布置以读书为主题的“读书园地”。出好一期相关主题的黑板报。
2、在班级中设立专门的图书角,制定借阅规章制度,选派专人管理。
(二)校内品读
1、老师做好导读工作,引导学生阅读方法。推荐读物,利用午自习开展班级读书活动。每周利用两节课的时间进行赏析,并结合语文学科教学时间进行评点。提倡个性阅读,初步教给学生读书做记号,读书做笔记的简单读书方法。要求学生将读书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摘录在“读书笔记”中,鼓励学生多写读后感。
2、让学生充分利用早晨、中午的闲散时间进行阅读,保证学生每天在校利用班级书屋中的图书至少有二十分钟的阅读时间。让学生每天晚上在家里安排二十分钟阅读时间,双休日、节假日,更要做到读书、休息两不误,使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乐趣。
3、每天做摘抄笔记。每星期评一次摘抄笔记优秀奖。
4、每周早自习补充新诗。在班级的墙报上开辟“唐诗专栏”,已备遗忘。
5、进行主题阅读拓展。学习语文教材每一个单元时,学生搜集与本单元主体相关的材料,可后请学生查找相关作者作品来读,有目的的拓展课外阅读知识,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感悟及对作者的了解。
6、开展交流活动,如读学生选取一段自己较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让大家一起分享。还可以把自己认为好看的书介绍给大家。开展好书大家看活动,学生之间和班级间学生互相交换看书等。可以把这些作文、读书笔记贴在班级“学习园地”栏里,供大家欣赏。
(三)亲子共读
1、给家长寄发《亲子读书倡议书》让家长明确课外阅读的必要性,与所需完成的任务。
2、鼓励家长与孩子共读一本书。先挑选5至10个家庭进行实验,建立读书联系卡,而后逐步推开,创设书香家庭。
3、指导家长选择图书,向家长传授和探讨家教读书经,让家庭生活因为有了“亲子共读”而洋溢温馨和活力。
二、宣传发动,制定计划。
1、做好环境布置,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
2、班级中贴读书标语,办黑板报,开主体队会,捐自家藏书,建班级书屋。
3、推荐专门的图书角负责人,设计好借书记录卡,制定借阅图书的有关事宜,提供读书平台。
4、让每位学生制定个人的读书计划,使他们充分合理地利用课余时间来读书。
5、做好家长的宣传工作。提倡在家庭中开展家庭阅读活动,引导孩子按本身的兴趣选择合适的读物,慢慢引导孩子扩大阅读范围,拓展知识面。
三、总结评比。
1、根据学生读书状况与程度评比“读书章”、“积累章”(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班级“读书章”、“积累章”比赛并分阶段进行评比)
2、开展亲子读书交流展示会,形式:书中剧情表演、情感朗读、我与书演讲、收获展示(可以是笔记,可以是手抄报,可以是文章等等)……
3、每月评出“阅读之星”,加星奖励。
4、凡是坚持读书并作好记载的孩子每周都能得到加星的奖励。
5、对获得“读书星”和“阅读之星”的学生进行综合评定,选出班级和年级的“读书明星”。
四、附:推荐书目:
?窗边的小豆豆》、《昆虫记》、《森林报》、《淘气包马小跳》、《细菌.世界历险记》、《地球的故事》、《十万个为什么》、《穿过地平线》、《谁动了我的奶酪》。
读书月班级活动方案篇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为更好地贯彻新课程理念,全面提高我校学生的文化素养,经研究决定,从本学期开始在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活动目的
读书,是孩子们净化灵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古今外的许多著名作家、科学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往往也与他们的读书分不开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课外阅读就是最经常的、直接的语文实践,是学生形成良好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新课程改革致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需要。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指出:要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分解到小学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50万字。其次课标还要求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总计160篇(段)。并在后面附上了小学阶段必背的古诗70首。我们制定这一方案就是要使学生的阅读、背诵量达到这一要求的底线。
另外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每一个学生都热爱读书,学会读书并在读书的活动陶冶情操、获取真知、树立理想。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的.开展,在班级甚至是学校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
2、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3、通过读书活动,使学生学会读书、学会学习,促进学生的知识更新,活跃学生的思维。
4、通过开展一系列的读书活动,使学生的读书落到实处,使阅读成为我校的特色,逐步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
5、能熟练背诵新课标要求背诵的70首古诗。
三、活动实施
(一)课外阅读的计划制定。
各班级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制定符合本班学生实际的班级读书计划,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低年级的阅读量为5万字,分解到各个学期每学期应达到1250字;年级不少于40万字,分解到每个学期应达到10万字,也就是相当于两本语文书的字数。高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即每学期应达到25万字,相当于高年级的语文课本5本书左右。
各班级还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制定个读书计划,班主任要认真督促检查,确保计划得到落实。
(二)课外阅读的氛围创设。
(1)各班充分利用好班级的黑板报、墙壁、广播站等,营造良好的书香氛围。
(2)征集读书名言,可以把从各方面征集来的名言抄在黑板报上,或是做成书签与同学交换。
(3)在黑板报的一角开辟读书方法介绍,向学生介绍科学的读书方法。(《小学生阅读报》等报刊杂志上都有介绍。)各班黑板报每学期至少出一期以课外阅读为主题的专刊。
(4)在班级里开展好书推荐的活动,可以利用阅读课让学生进行交流,也可以以书面的形式在班级里进行交流,还可以发挥板报、墙报的作用。
(5)各班级要建立班级图书角,每个学生至少有两本图书,定期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换。
(6)各班级要定期召开形式多样的以读书为内容的班队活动,以不断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创设良好的读书氛围。
(三)课外阅读的指导。
1、教师的指导,主要是引起兴趣,提示方法。故事性强的作品,可以介绍一个有趣的开头;语言优美的作品,可以朗诵一段;知识丰富的作品,可以择要讲一些学生前所未闻的知识。阅读的方法指导也是多样化,可以指导理清情节,评论人物;可以提几个思考题,要求读后回答;可以指导欣赏语言、写法;可以指导做活页卡,写各种类型的读书笔记;可以看录像,欣赏音像资料提供的内容,指导写观后感等等。对课外阅读指导,教师同样是精心备课。
(1)读物推荐课。主要是向学生介绍课外读物,供学生选择。可以有书刊的推荐、篇目的推荐和内容的介绍;可以教师推荐和学生推荐相结合、统一推荐和分散推荐相结合。
(2)读书方法指导课。引导学生合理使用工具书;讲授精读、泛读、浏览、速读等四种常用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提高理解能力、评价人物和事件的能力及联想、想象能力等;教给学生运用“意群注视法”,提高阅读速度;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等。
(3)读后叙述课。组织学生复述自己读过的书籍的一部分或全部的内容,以加深对所读内容的理解,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叙述前提出要求,叙述后做好评定。
(4)交流评论课。这是教师指导课外阅读的重要环节,也是兵教兵、兵学兵的重要环节。可组织学生交流课外阅读的收获或体会;也可组织学生对所读书刊的内容进行专题评论或综合评论。
(5)读书笔记辅导课。主要向学生介绍摘抄型、提纲型、感想型、评价型等四种读书笔记的写法。
2、认真组织好晚自习阅读课。
要充分发挥晚自习阅读课的作用,学生的大部分课外阅读时间应在平时,学校安排的这节阅读课主要可以做如下几件事:
(1)让学生进行读书交流,让每个学生上台说说自己最近读过的书,谈谈自己的读书体会,尽量安排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一节课如果说不完,下次的阅读接着进行。
读书月班级活动方案篇5
一、活动目的: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历览前贤的读书生涯,常赞叹于前人的鸿篇伟作,也常感叹于自身的读书不足,为营造浓厚读书氛围,树班级形象,强班级信心,特开展读书活动,目的如下:
1、通过活动,让读书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养成读书、爱书的好习惯,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及终身学习提供文化底蕴和发展后劲。
2、通过活动,使学生学会充分利用班级小小图书室读书。
3、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会搜集、处理、接受信息,丰富他们的知识,拓宽他们的视野。
4、通过活动,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建设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品牌。
二、集体活动时间
初一上下学期,每月最后一周周五下午的班会课
三、活动主题:
1. 我和我的祖国
2. 经典与我同行
3.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
四、活动口号: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五、活动内容:
1、启动读书活动。号召学生每人自带一本课外读物,成立班级小小图书室,同时班主任带头自捐5本有益书籍,任课老师捐一本,并设立“图书管理员”,制定借阅制度;同学与同学之间,建立“好书交换站”,定期举行“好书换着看”的活动。
2、打造“书香氛围”。
(1)设计读书标语,贴于班级的墙上;
(2)班主任每天推荐4句名言(刘墉的励志名言和古诗名句),要求能够背诵;
(3)每周一早读课推荐一个哲理小故事,读一读,品一品,悟一悟。
3、做好读书笔记本。每个学生结合个人实际,准备一本读书笔记本,具体格式可让学生根据自己喜好来设计、装饰,使其生动活泼、各具特色,其中要有读书的内容、容量、阅读时间、好词佳句集锦、心得体会、读书笔记等栏目。
4、“相约好书,牵手美文”读书交流活动。每月周五下午的班会课作为学生集体阅读交流的时间,指导并激励学生快乐读书,共享读书的乐趣。开展“我和我的祖国”、“换一本书,交一个朋友”、“知识竞猜”、 “ 经典与我同行”等活动,活动后每位同学写一篇读后感,一学期所写读后感不少于4篇。
5.出读书小报
根据所定主题,学生收集有关资料,每学期出一次读书小报。
6. 读书内容:
(1)指定书目
?格列佛游记》、《繁星·春水》、《骆驼祥子》、《鲁滨逊漂流记》
(2)选读书目
小小图书室自带书籍、《读者》、《中学生天地》等
六、活动延伸
开展此项读书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健全的人格,丰富学生的读书生活,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并希望能把这种习惯带到家庭,影响家庭,形成家校共读的生动局面,所以鼓励孩子们在家把故事读给父母听,也鼓励父母读书,
把故事讲给孩子听。所以可开展 “全家总动员”亲子读书活动,建议每位学生建立家庭“小书架”,与好书交朋友,并开展与家长共读一本好书的活动。要求读后与家长共同制作“读书信息卡”,包括书名、作者、页数、阅读时间等基本信息及亲子读书笔记(读书语录、感言、心得等)两部分。
七、活动总结:
“读书先进个人”评比:
1.课余时间经常读书,有浓厚的读书兴趣。
2.本学期至少写6篇读后感,文笔美,感悟深。
4.一学期累计读书不少于四本。
5.积极参加读书交流会,并能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读书月班级活动方案篇6
一、设计理念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让课外书为孩子们打开一扇扇窗,开启一道道门,让他们看到一个魅力无穷的大千世界。丰富他们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活跃他们的思维,陶冶他们的情操,使他们体验读书是快乐的!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孩子们喜爱读书,让书成为他们的朋友。
2、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通过活动,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提高欣赏能力。
4、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读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三、活动构想
1、制定班级读书计划和个人读书计划
⑴ 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班级读书计划:
背诵《古诗80首》
⑵ 学生根据本人实际情况制定个人读书计划,准备好一学期要读的书。(读书三本以上)让每位学生制定个人的读书计划,使他们充分合理地利用课余时间来读书。
2、营造一个书香班级
⑴ 以身作则,从老师自身做起,每天做到和同学们一起读书。
⑵ 记住班级读书口号“走进教室就看书”,要求每个同学无论是早晨还是中午,走进教室就看书。
3、实行图书手手传阅制度。
学生每人至少带一本图书,如童话、故事书、科幻等等。 在同学之间互相传阅,好书共分享,换一本书,交一个朋友,每周至少写一篇读书笔记,并制定传阅制度。
4、开展“读书汇报会”:
(1)要求每个学生每学期必读三本书以上,并会讲其中的一个故事,到班上讲给大家听。
(2) 每天的晨会课背诵经典读物,也可以背一首新学的古诗或诗歌。
(3)展示优秀读书笔记。
5、提倡在家庭中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倡议父母引导孩子按本身的兴趣选择合适的读物,拓展学生阅读范围。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读书环境,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6、老师做好导读工作,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提倡个性阅读,教给学生读书做记号,读书做笔记的批注读书法。要求学生将读书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摘录在“读书笔记”中,。
7、总结评比。
(1)、开展讲故事演讲比赛,朗诵比赛,优秀读后感展评。
(2)、定期进行班级评比,每月评选出“阅读之星”、“背诵之星”、“写作之星”。
(3)、评比“班级读书小明星”
(4)、制作读书手抄报。
四、具体活动安排:
9月:
1、宣传发动,学习学校有关读书活动的文件、计划。
2、制定班级读书计划、学生个人读书计划。
3、布置读书任务。
10——11 月:
1、师教授阅读方法。
2、师生同读一本书活动。《爱的教育》
3、召开读书主题班会(讲成语故事、朗诵比赛和古诗背诵比赛)。
20xx年12月:
1、学生读书小结。
2、评比、表彰。
3——4月:
1、召开读书主题班会。
2、读书知识竞赛。
5——6月:
1、优秀读后感评选。
2、读书专题板报比赛(手抄报、优秀读书笔记、优秀读后感日记等)。
3、学生学年读书总结。
4、、评比出年度“阅读之星”、“背诵之星”、“写作之星
读书月班级活动方案篇7
书,是心灵的鸡汤,走进书的殿堂可以让我们的学生成为一个有价值有修养的孩子。多读好书,也可以让你的人格发散出独特的光芒。为进一步打造“书香校园”,让每一位学生都亲近书本,喜爱读书,学会读书,与好书为友,与博览同行,在读书实践活动中,让初二全体师生收获快乐。
一、活动主题:
“世界因读书走向精彩”
人的内心世界比物质世界更值得去充实,唯有让书本丰富他们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活跃他们的思维,陶冶他们的'情操,真正使他们体验到:我读书,我快乐!
每一个人在读书过程中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喜好,不同的收获,如果我们愿意走进文学的殿堂,那么每个人的收获会更大,个人素养会大幅度提高。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激发师生读书热情,使师生养成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分享经典书籍和读书成果的好习惯。
2、使广大师生借优秀诗文等诵读的平台,不断提升自我阅读品味,为精神打底子,为终生学习发展奠基。
3、通过活动,大力推进书香班级、书香校园、书香家庭的建设,更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感情,彰显我校的办学特色。
三、活动口号:
走进文学甸园,品味多彩生活;分享阅读心得,成就品质人生。
四、主题活动:
(1)本学期推荐三到四本书籍,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骆驼祥子》、《有一朵花开在记忆》、《看见你才知道什么是美丽》、《梁衡散文》、《周国平散文》,作家:陈根生、丁丽梅、李娟。每人必读2-3本,做好阅读批注、摘抄赏析;
(2)坚持朗诵经典诗歌,班级组织海选,参加学校评比;
(3)班级刊出两期文学手抄报《月是故乡明》、《长城》,优秀者级部展示,颁发奖状,其他贴在教室前;
(4)优秀摘抄评比展示;
(5)每周最少3次课前推荐美文欣赏,学生上讲台推荐,品评积累,举办班级主题----《我喜欢的一本书》读书沙龙;
(6)书香少年、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评选。
五、活动时间和对象:
活动时间:整个学期,具体活动根据学校统一安排;
活动对象:全体教师、学生。
六、活动安排及要求:
(一)准备阶段:
1、宣传发动学生积极参加读书节活动,创设读书氛围。
2、设计学校读书节活动方案。
3、制作推荐数目卡、读书记录卡
4、设计各类读书活动。
5、设计开幕式、各类评比等方案。
6、总结、积累和展示(闭幕式)。
(二)启动阶段
1、启动仪式
明确本届读书活动主题,活动口号。
2、班级做好环境布置,营造书香浓郁的读书氛围。
(1)班级出好文化角,让班级充满浓浓的书香。
(2)布置、完善图书角,备有借阅记录。
(3)开放班级图书角,记载学生借书的情况。
(三)活动阶段
1、经典手抄报我设计
班级出两期文学手抄报,介绍读书方法,推荐经典书籍。
2、经典诗文我朗诵
在全班参与的基础上,选出代表诵读(集体展示评比)
3、经典感受我推荐:举行推荐好书活动,《我喜欢的一本书》读书沙龙,说出推荐词和阅读感受。(精彩的可以制作ppt)
4、经典时刻我编辑:捕捉经典阅读的瞬间(上交照片)。
5、经典记忆我铭刻:优秀摘抄评比展示(集体展示评比)
6、经典印象我常带:制作个性书签,评比。
七、总结阶段:
整理读书节活动内容、活动展板、材料等上交级部,级部根据内容、形式、效果等开展评比。
1、评选班、年级、家庭“书香少年”、“书香班级”、“书香家庭”。
2、经典诗文诵读大赛评选出奖项若干;
3、级部组织两次优秀手抄报展板展示。
读书月班级活动方案篇8
指导思想:
结合学校的读书要求,为了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读书习惯,从小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学习到更多的课外知识,让每一个孩子畅游书海,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从浓浓的书香中汲取营养”,这是我们一年级孩子的读书目标。为了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够畅游知识的海洋,快乐读书,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中华文明的魅力,达到成功的彼岸。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营造“爱读书、想读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指导孩子学会读书,逐步养成阅读习惯。
2、通过活动,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思想上的健康发展。
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读书给自己带来的幸福。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其健康全面地发展。
活动对象:
一(1)班全体同学
活动时间:
xxx—xxx第一学期
活动口号:
我读书,我快乐!
主要措施:
一、开展“读一本好书,交一个朋友”,“换一本好书,交一个朋友”活动
1、从家长入手,通过家长会、班级博客、电话和飞信等方式进行沟通,让家长明白读书的重要性。建议家长每个月给孩子买一本新书。
2、在课前5分钟由讲故事,或者是学生读一篇文章后作简单的.解说、推荐,以引起学生对读书的兴趣。
3、要求学生书包里必须要有一本图书,方便读书课阅读。
4、建议学生将自己看完的书与其他同学互换。
二、开展爱上阅读、经典诵读比赛
1、利用每天早自修、课前几分钟背《三字经》中的篇目。
2、十月中下旬各班自行开展一次经典诵读比赛,评选出五位学生。
3、十月底参加学校经典诵读展示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全体参与。
三、组织图书角。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教师可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组织学生自己管理借阅。图书角设在教室一角,课间课余随时借还,十分方便。及时推荐合适的读物或文章。学生求知欲旺盛,但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面对浩瀚的书山文海,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思想状况,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教育需要,认真地帮助他们选择有益的读物。
四、开展“我和父母共读一本书”活动
1、每周父母利用休息时间和孩子“亲子阅读”一次。
2、做好“亲子阅读记录”。
3、开展“书香之家”的评比活动。
(1)每个家庭根据各自的情况建立“家庭藏书屋”或“家庭书架”,家庭藏书在50册以上。
(2)家庭成员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有较好的知识文化素养,能够较好运用电脑、网络等现代资讯,有浓厚的家庭学习氛围。
(3)开展家庭亲子阅读(如每天学一个成语,记一个生字,每周背一首诗歌,每月精读一本书等),有固定的读书时间与场所。督促孩子每天阅读时间不少于30分钟,按要求做好读书笔记。
(4)家庭成员读有所获,尤其对孩子在品德修养、教育成长等方面有较好的影响。
(5)孩子品行表现良好,学业优良。
(6)不断拓展学习外延。利用节假日等休闲时光,带孩子到书店购书,到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大自然等场所开展活动,以高雅的文化艺术活动熏陶孩子。
五、班级“读书小明星”评比
1、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较浓厚的阅读兴趣,能在班级或学校发挥“课外阅读”的模范带头作用。
2、积极参加阅读活动,经常向学校或班级图书角借阅图书。
3、读书量大,并能将读书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心得体会等记下来,在班级同学中明显突出。
4、评为“书香家庭”的学生,自然当选为“读书小明星”。
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将在读书中求得知识,在读书中明了事理,在读书中获得更多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