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事迹8篇

时间:2024-01-23 作者:couple 事迹材料

事迹材料写作中强调人物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让读者从中汲取积极向上的动力和信念,在日常学习里,咱们都一定接触过事迹材料,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疫情期间事迹8篇,感谢您的参阅。

疫情期间事迹8篇

疫情期间事迹篇1

z村位于zz镇政府以南2公里处,全村共辖10个村民小组,zzz户zzzz人,耕地面积zzzz亩,201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zzz元。2010年被评为市级文明村、2012年被评为省级文明村、2014年被评为全国文明村。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zz村党支部严格按照省市县委及镇党委的安排部署,及时召开村三委班子会议,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团结带领全村广大党员干部,凝心聚力、勇挑重担、冲锋陷阵,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党员始终无私奉献、恪尽职守、默默坚守在防控疫情的第一线,用自身行动谱写了一曲爱的奉献。

支部引领显担当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来袭,zz村党支部带领党员干部站在了防疫最前沿,众志成城、凝心聚力,各项防控工作任务稳步推进。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由镇包村领导任组长,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任副组长,其他村干部为组员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制定防控紧急预案,先后召开疫情防控专题工作会议11次,全体村干部形成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重要共识。二是严格落实防控措施。村组干部分工负责、按组包干、不分昼夜对本村春节返村人员及来村探亲人员逐户进行了摸底排查,通过摸排,全村共有返乡人员89人,其中从湖北返乡探亲人员7户10人,并对他们进行了重点防控,在湖北返乡人员家门前张贴了温馨提示告知书,严防与外界人员接触,并为他们送去了一个口罩、一个体温计、一瓶消毒液、一张表格、一本宣传册,主动与他们建立了关爱微信群。村医每天4次测量体温,对湖北返乡人员签订了四联一保监管责任书和告知书,并建立了人盯人管控台账,发放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识手册》,真正做到了一人盯一户、坚决不扩散。村党支部对两处人流量相对较大的主村道路设立了防控监督岗,固定专门人员24小时轮班值守,登记过往车辆,检测驾乘人员及乘车人员体温,做到不漏一车、不漏一人。三是强化宣传教育。村党支部充分利用村组微信群,道路交通安全群和关爱群广泛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制作宣传牌8个,书写标语35副,发放《致全市人民的公开信》、《疫情防控,人人有责》等各类公告、通知1000余份,利用村部广播及小喇叭巡回播放《致全村群众的公开信》,使全体村民对防控疫情知识和措施有了深刻了解和认识,并做到自觉遵守。

先锋模范显真情

正如歌曲《爱的奉献》所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疫情防控期间,zz村党支部不是孤军奋战,他们得到了全村党员的热情支持和拥护,党员zz、zz、zz为值班人员赞助口罩65个,zz、zzz、zzz、zz共捐助方便面7箱,副食10箱(袋),饮料5箱,水果5袋,更让人感动的是外出经商党员zzz在外地通过微信为村上捐助1000元,他还说我远在外地,什么也不能为家乡做,看到你们日夜坚守,我很感动,特此捐助1000元,略尽绵薄之力。党员zz冒雪为值班人员送来3把雨伞,其他两名党员拿来摆摊所用的两把遮阳伞,为值班人员撑起遮雪避寒。七八组群众联名给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写来了慰问信,他们在信中写到zz村党支部的所有干部牢牢扛起肩负政治责任,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健康放在第一位,全面安排,全面部署,24小时奋战在一线,对我村内所有进出人员逐一排查登记和检测等工作,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构筑起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给予了全村人民抗击疫情,战胜疫情的强大信心和力量,你们是最勇敢的将士,是最可爱可敬的人,你们的付出将被人民铭记,全村人民为你们点赞,希望你们在一线奋斗同时也要加强自身防护,保重身体,你们辛苦了,在此我们代表zz村七八组全体村民感谢你们。他们只是党员干部的一个缩影,他们没有防护服,没有专业的口罩,他们有的是对党和国家的一腔热血,他们有的是大难面前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坚决维护,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铸就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铜墙铁壁。

党的光辉照四方

面对疫情,zz村干部选择迎难而上,冲锋在前,兑现了一名共产党员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承诺。zz村党支部一定坚守初心,奋勇向前,大获全胜!

疫情期间事迹篇2

小何是雍江御庭工程部的负责人,在渝中区全区静默管理前一晚,他就连夜带上行李赶往公司,他把部门第二天的疫情防控工作、人员都协调妥当后,才松了一口气,这时已是晚上23点过。想着自己走得匆忙,还没给家人说明原因,赶紧拨通了家里的电话,让家人放心,自己会做好防护。现在让他放心不下的是,家里年迈的父亲,由于父亲患病在身,每周都需要去医院透析3次,疫情期间自己却无法回家,只能辛苦家人照顾。

重庆疫情发生以来,雍江御庭小区物业服务中心成立了一个物业志愿者运输小组,小何就是运输小组的负责人,这个小组由小区工程部、保安部、驻场支援同事组成。他们分工明确:物品分楼分类、物品运输、定点送货、上门派送,他们分别忙碌在各自的岗位上,只为让业主们在小区疫情防控期间,能及时拿到各类生活物资,方便业主们的生活。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全力以赴,保障小区物品运输服务。

他们每天的送货时间是:09:00-18:00,疫情防控期间,为了方便不同区域业主收取生活物资,御庭高、低区各设有一个收货点,疫情暴发初期,双十一前后,他们一天最多送了5000多件货,平时他们每天运送物资大概3000件左右。小何他带领着团队里36位青壮年同事,每天奋战在小区一线,为居家防疫的业主们,一趟一趟不知疲倦地运送生活物资、快递、外卖等,他们尝试了多种运输方法(手推车运输、平板车运输、卡丁车运输、摩托车运输),以便提高服务效率,让业主们更快取到物资。

他们常常一忙就是一天,有时候还会遇到一些紧急情况:业主没在小区,家里的老人又不会网上购买生活物资,业主致电物业服务中心,拜托物业志愿者,将买好的生活物资送到老年人家,当小何接到爱心物资派送信息后,他都会专程将物资送上门,为业主们分忧。“师傅,谢谢你”,“不客气、不客气,老人家如果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随时可以给我们打电话,我们上门为您提供帮助”,每一声感谢、每一次肯定,都承载着业主们对物业人员的信任;每一句叮咛,每一声问候,都传递着物业人对业主们温暖的情谊;那是彼此发自内心的情感,那是彼此的双向奔赴,那是我们天地正能量的传递。

小何作为运输小组的组长,不仅要安排疫情防控期间现场的运输服务,还要安排小区日常工程维修养护工作,他每天都非常忙,经常一送物资就是几个小时,有业主劝他休息一下,他总是说:“业主们着急,等着物资用,送完再休息”;他一忙就是一整天,到了晚上才有时间,打电话关心下生病的父亲,男儿有泪不轻弹,有同事看他满眼担心,劝他请假回去看望一下父母,他说:“疫情当前,正是缺人的时候,我放心不下业主们,也放心不下团队的同事们”他知道家人都是善良的`人,他相信他们也会支持和体谅他,此刻的选择。

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疫情形势严峻,业主们居家隔离期间,生活有诸多不便,是最需要关心,需要帮助的时候,身为物业人员,我们要及时的送上我们的温暖。”我们盼望疫情的阴霾早日散去,小区早日解封,恢复往日的热闹。“疫”不容辞,关键时刻显担当,丰诚物业,全力以赴,抗击疫情,以实际行动将温暖传递。

疫情期间事迹篇3

一定不让一线医务人员忧心!他们需要什么直接找我,揭全院之力保障,有什么问题我担着!

他就是____省盱眙县铁佛卫生院党支部书记、院长____。1998年参加工作以来,致力于医疗卫生事业,20余年的日日夜夜,兢兢业业,在疫情面前,充当先锋,用行动、用医术为铁佛的群众健康保驾护航,以平凡的举动展示党员初心、医者大爱,在疫情防控战役中逆风前行,用心用情,用挺直的背影带给人们信心和力量。

铿锵号召有力量。自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通知之时,他立即召开紧急会议,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和各项应急防控预案,开放发热门诊和预检分诊,安排专人24小时值守,为前来就诊的发热患者提供体温检测、健康咨询等,为武汉返乡人员就诊开通绿色通道。认真做好防控物质储备等后勤保障工作。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业务培训,提高作战能力,增强抗战水平,并根据疫情,该院成立了四个疫情应急行动小分队,对辖区内疫区返乡人员或密切接触人员进行排查管控,现场指导居家隔离知识和健康防护。在他的指挥下,院班子成员个个有分工,肩上有压力,广大职工事事有落实,做到全院行动一致,目标清晰,责任明确,有力提升疫情防控的组织力量。

两战疫魔有担当。2003年非典时,正当百姓恐慌,疫情不明时,时任普通医生的____主动请战,舍下妻儿老小,一人日夜坚守发热门诊,直到疫情结束。家属给他送饭时问:你累吗?他说:只要疫情在我这里被阻止,累一点不要紧。有人问他:你怕吗?他淡淡一笑:只要百姓需要我,国家需要我,就不能怕!在同事眼里他是吃苦耐劳的斯文医生,在百姓眼里他是抗击疫魔的白衣战士,他用血肉之躯和高尚情操为后方百姓守住了防非之门,带来安好。

时隔17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国。此刻已任院长的____又一次走在了抗击疫情的前线。

自那一天起,他的身影不是在来自武汉及其它地区返乡人员的家中排查,就是在卡口和预检分诊各点督查协调。坚守在医院、预检分诊室、高速公路、乡村诊所……随时都能见到他的身影,他知道危难时刻,大家最缺的不是勇气、不是口罩、不是防护服,而是一个关键时刻、指挥有力、调度有方、充满力量的坚实身影。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年三十的早上,他接到防控平台信息一家四口年前从武汉返家过年,现大人发热。他接到信息后不忍心把风险交给他人,立即驱车数十公里,亲自摸排了解,并做通他们思想工作,亲自将患者转送到县定点医院发热门诊。时值中午,该院虽然距他家不足500米,他也没有回家吃团圆饭,继续返回医院,投入到紧张有序的工作中。

舍家为院有榜样。为了节省防控物资,他用过的口罩都是晾晒过换着戴,没有给要口罩的亲友们开过一次后门,他说:我要保护好我们坚持在抗疫一线的同志和医护人员。他的亲友也理解这个抠门又无情的院长亲戚,因为他的妻子女儿就用的是自己缝制的口罩。他的爱人曾在微信视频里看到他憔悴的样子心痛地质问他:上门排查工作还要你去吗?他说:我是院长,是医生,更是一名党员,在这个时候我能因为危险而退缩吗?一句简单的话语,一颗纯朴的初心,他把医生和党员的责任牢牢地背在自己的肩上,深深地烙在自己的心中。

岁月静好,只因为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疫情尚存,防控不歇,作为一名党员,身穿白大褂的医院带头人,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他的初心和使命和担当。

疫情期间事迹篇4

庚子鼠年以一种不同寻常方式开端……

squo;新冠squo;病毒悄悄靠近了我们人类,一步步进攻我们的身体,企图攻破人类最后的防线,我们的医生护士身披白色战袍,手拿急救冲锋枪,与前方病毒大军浴血奋战……给孩子读完这篇描述新冠的漫画时,时间刚刚走向2020年2月29日晚上8:30分。

妈妈,你也像漫画中的叔叔阿姨那样,穿着squo;太空服squo;治病救人吗?孩子用稚嫩的声音问我。

打仗时有一个特殊群体叫squo;侦察兵squo;,他们每天做着探测敌情、传递情报的工作,为的是给前方冲锋陷阵的将士提供及时、准确地指引。妈妈就是squo;侦察兵squo;一员。我说。

妈妈,你可真棒啊!看着孩子满脸的开心和发自内心的崇拜,一个多月来冲锋陷阵的画面不由自主得浮现在了眼前……

从全省启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一级响应开始,我和我的同事们主动请缨,不计报酬,不论生死,强烈要求奔赴抗疫工作最需要的地方。那一张张摁满手指印的请战书上写满了我们的愿望,更饱含了我们的决心。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生死对决。大年初四,急诊检验室值班,这里是我的战场。第一次穿上防护服,整个人从头到脚被裹了个严严实实,护目镜下的眼睛被呼出的水气阻隔得一片模糊,一天的急诊检验就此开启。早晨住院病房源源不断送来了危重病人的各种检测标本,我心中默默提醒自己:加速、加速、再加速……分类处理危急重标本、普通标本、感染性标本和疑似新冠标本,快速检查仪器,提前做好质控,标本离心——上机——检测——出报告,这是侦察兵的工作流程。除此之外,穿得像太空人般的侦察兵还得在十多台正在运行的仪器来回巡查,针对屏幕上一次次弹出的危急值,一次次观察标本,一次次与医护人员沟通,一次次询问病人病情和用药情况,最终复检确认。大夫,抽血化验。一回头,玻璃窗外不知何时已排起了长龙般的队伍,处理停当手中的标本,赶忙洗手、换上干净手套,消毒手部,又开始门诊抽血接诊……刚为患者抽完血,叮铃铃……电话铃声响起,听筒那端传来急促的声音:发热门诊有标本,速取!我转身拎起转运盒,一路小跑奔向发热门诊,隔着玻璃门,里边工作人员递出标本。我小心翼翼地盖好密封盖,再一路小跑回到急诊检验室,立刻按照流程,严格消杀、快速检测……一上午往返7-8个来回后,衣服早已湿透,我明显感觉体力不支,但一想到每组数据背后暗含的意义,心底便生出无限力量。深呼吸,满血复活!马不停蹄、争分夺秒,才能及时揪出潜在危险,救治患者。再深呼吸,继续坚持……夜幕降临,一天的工作临近尾声,但还不到放松大意的时刻,开始实验室内部清洁消毒,这是每天收尾时必做的工作。直到和同事交接完毕,我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对着镜子,用僵硬的手臂一点点脱下防护服、摘下护目镜,脸上的汗水和勒痕清晰可见,还真有点认不出自己了。

这是疫情期间工作的一天,和所有医护人员一样,忙碌既是岗位的永恒主题,更是我们面对生命的基本状态,永远严阵以待,永远冲锋向前,我想,所谓逆行者之美,或许就如此吧!疫情当前,没有预演和彩排。我们不是超人,也会恐惧,但职责所系,我们会尽全力做好自己的工作。明知危险,我们也会坚持到底。

疫情期间事迹篇5

董主任,我在电视上看到你了,你现在怎么瘦得这么狠呐?我年纪大了,不能给你帮忙,我一点力都出不了。我老伴说我,这么大岁数了,待在家里不给社区添乱,就是给董主任帮忙了。你要保重身体啊!

一通来自90多岁的叶婆婆的电话,让武汉市江汉区唐家墩街西桥社区书记、主任董守芝,倍感暖心。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董守芝一直奋战在社区防控一线。24小时开机的她,有时一天要接一百来个电话,大多是求助的,也有表示关心和感谢的。

西桥社区是一个由单位宿舍、城中村和部分新建小区组成的混合型社区,有7300多户1.6万余人,老旧小区和平房区居多,有400多栋平房,而有物业管理的小区只有6个,11个小区没有物业。

从年前开始,董守芝和同事们就开始在社区清楼道、清屋顶、清死角,做大扫除,用消毒液在整个社区开展消杀。

社区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疫情蔓延后,董守芝带领同事开通社区之音,滚动播报各类通告和提示,组织居民在线上学习传染病防治方法。同时,社区通过微信群上报信息、工作人员拨打电话、上门排查等方式,开展拉网式大排查,及时发现四类人员,梳理搜集危重在家的基础病患者信息、需求,特别是尿毒症透析患者、恶性肿瘤以及孕产妇等,以便给他们提供急需的服务。

从事社区工作27年的董守芝深知,社区的疫情防控,必须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必须坚持依法防控、科学防控、精准防控。

西桥社区里,社区群干与街道相关部门、物业公司、志愿者、网格党支部成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通力协作,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确保服务不断档。

给董守芝底气和信心的,还有来自家人的关爱。董守芝的老伴身体不好,但总是力所能及地帮她做点事。只要她一到家,老伴总会叮咛她加强营养、注意休息,又给她冲热水袋,暖手暖脚。

自己年龄大了,又患有高血压,儿子儿媳不想让我太操劳。他们很担心我,一再叮嘱我要照顾好自己。董守芝说,每天看看3个月大的孙子的照片,是一种特别的慰藉。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说起疫情结束后社区的优先事项,董守芝不假思索:安排好值班,让同志们都休息一下,让他们养好元气再来投入工作。

医务人员是最美丽的逆行英雄,也是无数家庭中平凡的人,只有平凡的血肉之躯。他们是拯救生命的天使,是生活中的仁慈母亲,是工人的父亲。在传染病防治第一线,他们接触到疫情,冒着极高的感染风险,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承受着沉重的任务。攻击时期、体力锻炼阶段、好好保护医务人员是防止疫情和抵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作为一般群众,要给医疗人员支持和理解,为他们建造坚实可靠的后方,使白衣战士能够冲锋一阵。

传染病无情,世界上有爱。因为战场上没有烟雾,医务人员面临着承受巨大的心理负担、治疗患者和抗击传染病的小作风和重压。要具备人文关怀、心理咨询能力,给医务人员释放压力,加强解决医务人员实际困难的爱,努力从细节上给予医疗人员关心和尊重,努力做好各种保障,释放他们的后顾之忧。

2月5日上午9点某时梅苑学校刘老师小(化名)妈妈的帮助电话。原来,年幼的父母都是医护人员,在防疫第一线,有好几天无法照顾孩子。

知道情况后,梅苑学校的教师们为了把孩子们带回家而与病毒竞争。孩子托付给我们,你们放心战斗,直到疫情结束!某教育负责人郑重承诺。

据悉,热病诊所的小爸爸连日在防疫前线战斗。产妇是妇产科护士,接到任务后,小妈妈第一次接到班主任刘老师的电话。

父母困难的时候想起学校和老师的时候,愿意把自己的孩子托付给老师是对老师的极大相信!刘老师说这件事很重要,她安慰父母,向学校德育负责人报告,刘老师家已经有两个孩子,长女六岁,小儿子只有三岁,照顾孩子要承担多少负担呢?刘老师反复说服先生亲自照顾孩子,两个孩子能带,三个孩子也能带。

一回家,有人就把孩子衣服全换好,然后消毒所有的小用品,做好了预防和控制措施,使孩子们的父母安心。 她还说,她的大女儿和小女儿上了同一个幼儿园,所以彼此认识,玩得很好。孩子们每天一起娱乐,一起读书,非常开心。

目前,孩子的身心健康,有时晚上,想妈妈了。她会和孩子们聊了一些有趣的事情。她说,孩子现在适应得很好,所以在疫情结束之前,家人会照顾好孩子。我们家虽然只是个普通的家庭,但我们很自豪能帮助医务人员保护后方,让他们安心地在第一线工作!

:

疫情期间事迹篇6

加强重症患者救治是降低新冠肺炎病亡率的关键,目前,全国已经调集11000多名重症专业医务人员汇集武汉,协同攻坚。今天(3月1日)我们就来认识一位重症专家、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邱海波。

作为中央指导组专家,邱海波一天内要跑三四家医院,巡诊危重症病例,给出有针对性的诊疗建议。刚到武汉时,他发现重症病例每天快速增长,但重症病房却一床难求。邱海波和专家组成员建议,增加集中收治重症患者的定点医院,迅速扩充重症病床,这个意见很快被中央指导组采纳。

在重症病房,邱海波不仅是指导组专家,还是临床大夫。他和同事们在一个个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中,寻找着治疗的突破口和诊疗路径。

俯卧位通气是邱海波和同事们总结出来的对重症患者明显有效的一种呼吸治疗,目前已经写入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中。但是要将插管的患者翻身,还要避免病人身上各种插管的脱落和损伤,既是技术活又是力气活。

白天临床治疗,晚上研讨诊疗方案,这是邱海波这一个多月来的工作节奏。

在专家组成员夜以继日地努力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已经更新了六版,现在又即将更新第七版。

各地精锐医疗力量汇聚武汉,不同学科协同作战,邱海波奔波在各个重症医院间。在最近几天的巡查中,邱海波欣喜地发现越来越多的重症患者在好转,icu开始出现了“床等人”的现象。

疫情期间事迹篇7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蔓延,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基层卫健工作者身先士卒、挺身而出,站到疫情防控第一线。

某某,马坡岭街道卫健办副主任,一名普通的基层党员干部,疫情防控工作中默默无闻的一名工作者,春节期间每天坚守在基层疫情防控的最前线。她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守护人民生命安全的责任。

万家团圆时,她赶赴防控一线

2020年的春节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被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春节。本应和家人团聚的春节假期,因为疫情蔓延,某某大年三十晚上只在家简单吃了几口年夜饭,就匆匆赶回街道开始忙碌的工作。

受疫情影响,根据工作要求,某某白天需要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下到村、社区入户排查,晚上又回到办公室加班加点汇总统计各类资料台账,经常加班到深夜,饿了就用泡面填肚子。她淡淡的说:这都是应该的。全国都在抗击疫情,基层卫健部门是主力军,这是我们职责所在,这些基础工作我不做谁做?

舍小家为大家,她时刻坚守岗位

某某家中有两个老人、两个小孩,以及几年才能回家、平时过春节都在部队服役的老公。说实话,家里老人年纪大了身体不好需要服药,孩子年纪小也需要照顾,老公更是难得回来过一次年,不能好好陪家人内心挺愧疚的,也感谢他们的理解支持。提到家人,某某心中满是歉意。

最近一周,她每天都是小孩睡着了还没回家,小孩还没起床就出门,完全失去了陪伴家人的时间。有时候被口罩勒出红色的印记,凌晨到家稍作调整,第二天清早又打起精神继续投入工作。身边的同事都感慨:疫情来了,她根本没时间顾上家,想的都是保障防控工作、保障居民安全、保障同事安全。

平凡岗位上,她牢记党员身份

2021年12月,某某正式转正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对此她表示:刚刚转正就投入到了抗击疫情的战斗中,现在正是我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主动作为的时候,也是对我最好的考验。

如今,在她的感染带动下,马坡岭街道600余名党员共同参与,让党旗飘扬在防控一线,通过网格化防控措施,责任到人、联系到户,对辖区所有居民户开展地毯式排查和登记,确保防控措施落到每个社区、每个村组、每个家庭,全方位织密防控网络,并广泛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倡导群众不聚会不串门,配合排查做好防护,以积极心态和科学方式防范和抵御疫情。

最美逆行,初心永在。马坡岭街道还有很多像某某同志这样的基层逆行者,以责任和担当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为了筑牢城市防线,保障辖区居民的健康及衣食住行,他们不畏艰险、冲锋在前、坚守岗位,以必胜的决心打好这场抗疫战争。致敬在疫情防控一线的每一位逆行者!

疫情期间事迹篇8

按照上级防控部署,某街道设立x个疫情防控卡点,某担任某大道/某公路路口卡点值班长。第一天某值夜班,由于物资还未到位,现场仅简单搭了一顶四面透风的帐篷,某跟一线工作人员一起在寒风中检查车辆、登记人员、清点物资,虽然寒冷,但内心火热。走进办公室,同事们跟某开玩笑说:你终于舍得从一线卡点回来了!是的,某从年初二复工以来,没有回过办公室一次。一来确实没有时间,二来我从一线回来,怕身上不squo;干净squo;影响他们。某担心自己传染给同事,但他从来不提自己因为生病抵抗力差容易被感染的事情。那是去年10月份,某负责处理一宗开发商纠纷案件,案件已经跟踪了八个月,在最关键的一次会议时,某突然心脏绞痛,为了不影响工作进度,某吃了一颗速效救心丸稍微缓解一下,坚持把事情处理完才去医院,心绞痛缓解之后某又坚持上班,但没过几天又连续发高烧住院,医生诊断是因为长期疲劳免疫力下降感染不明细菌导致发烧,此后长期吃药以提高免疫力。某曾当兵某年、当警察某年,且在武汉读书x年,对湖北话有很强的辨别能力,有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因此他对物资管理、查车方式、后勤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由于部分一线检查人员从各部门抽调,大家很积极但经验不足,检查时秩序混乱。某建议要明确分工职责、分批轮换岗位,并且做到岗前培训、岗后总结,确保秩序井然、手法专业、安全高效,做到逢车必查、逢人必检。为了节省使用口罩和防护服,只能满足一线检测人员4小时换一次口罩,并且防护服消毒后重复穿,虽然物资紧缺,但大家绝不后退。从设置疫情防控卡点以来,我们没有一个人迟到!不管是不是党员,我们每一名同志都像打了鸡血一样,毫无怨言。所以,我觉得我还要做得更好,才对得起大家的付出。某同志坚定地说。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狙击战,离不开千千万万坚守一线岗位负重前行的人儿,他们每一个人的付出让我们信心倍增,我们坚信最终一定能够取得胜利,守护好我们的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