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事迹材料7篇

时间:2024-02-24 作者:loser 事迹材料

实用的事迹材料是会给我们的生活带去很大的动力和积极性的,在事迹材料写作中突出人物的人格魅力和亲和力,让读者心生敬意和喜爱,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家庭医生事迹材料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家庭医生事迹材料7篇

家庭医生事迹材料篇1

自2003年获得医生执业证书至今,“80后”林晓光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已经17年。从医以来,他默默坚守“扎根基层,精益求精,做好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誓言,用精湛的医术和贴心的服务,让无数的患者脱离了病痛的折磨。村民都亲切地称他为“小林医生”。

在辖区拥有很多“粉丝”的林晓光,非常受老年患者的欢迎。仅2020年,他的有效家庭签约人数就多达1008人,其中大多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老人,他个人整年综合门诊人数多达18000人次。林晓光用他扎实的专业技能和热情的服务态度得到了患者和医院同事的一致好评和认可。

社区卫生院工作繁忙,平时要接诊大量的病人,林晓光就利用下班时间去村民家随访。

在2020年9月的一次随访中,他发现一位吴姓大爷的血压高达230/120。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林晓光马上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随即劝吴大爷去上级医院进行更加专业的治疗,但吴大爷日常有服高血压药的习惯,同时身体并无不适现象,对林晓光的劝导并没放在心上。

忙完一天的活回到家中的林晓光越想越不放心。当晚20时,他又返回医院拿上随访包,再次来到吴大爷家,对他的血压进行重新测量,发现血压情况没有丝毫改善,而吴大爷又出现了头晕等不适症状。林晓光马上建议吴大爷即刻到上级医院治疗,吴大爷看到林晓光这么严肃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但吴大爷独居,林晓光马上与其家属联系,说明问题的严重性。与吴大爷的儿女商量后,林晓光先带吴大爷去市级医院急诊。经过一系列检查,接诊医生说吴大爷血压太高了,随时可能会发生脑出血,危及生命。在急诊科,林晓光又充当起了临时家属的角色,跑前跑后,为吴大爷办理各种手续。经过紧急处理后,吴大爷的血压终于降到了安全范围,脱离了危险。林晓光这才放心,回到家时已是次日凌晨。吴大爷出院后,逢人就夸林晓光:“多亏了细心的小林医生,不然我这把老骨头不知道在哪了!”从此,林晓光生又多一个“铁杆”粉丝。

在同事眼里,林晓光对病人认真负责,还不忘精进业务,孜孜不倦。勤奋学习,是他业务精诚的主要原因,更是他得到患者信赖的基础。平时,他能察善思,刻苦钻研,为了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更好地履行社区医生的职责,他从做医生的那一天起,就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再忙再苦再累,也没有间断过,为的是向患者提供更专业、更安全、更放心的医疗服务。

守护社区居民的健康,是林晓光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无悔的坚持。无论是雨雪交加的严冬,还是烈日炎炎的盛夏,只要社区居民的求助电话一响,他便马上赶到居民家中,服务于患者需要的第一线。他的名字已经牢牢印在了签约居民的脑海中,是名符其实的“社区健康卫士”。

家庭医生事迹材料篇2

团队长孙磊身兼两个团队的重任,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更是签约工作的难点,病人的不配合,家属的难为情,都使签约工作充满了挑战,但是孙磊队长通过自己的业务能力与良好沟通能力,慢慢的把工作开展起来,目前已有三十余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签下了家庭医生签约。一提起该团队,群众总是笑眯眯的说:“家庭医生们都对我们很好,有啥毛病,总是很耐心的解释,遇到他们这样的医生,心情也会好起来,病也好了一大半了,我们都愿把自己的健康托付于他们”。

肩负使命,无怨无悔。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对服务群众身心健康的事一直铭记于心,不会给患者开大处方和贵重药品,能服药的,就决不打针,采取肌肉注射能解决问题的,就决不输液。他们常说:“做医生的如果单纯去追求经济效益,良心上会过不去,医生是神圣的职业,是患者健康的守护者。”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服务团队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基层农村卫生健康事业,经历了患者生老病死、生死离别的酸甜苦辣,赢得了群众的肯定,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爱戴,无论未来的道路多么曲折和艰辛,为了辖区人民群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都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肩负使命,兢兢业业,无怨无悔,做好基层普通群众健康的守护神。

家庭医生事迹材料篇3

徐鑫梅同志的全部家庭成员都是卫生战线上的白衣天使,丈夫是县医院外科医生,公公是丰县疾控中心党委书记、婆婆是县医院工会副主席、妇联主席。

他们一家人爱国守法、遵德守礼,热爱祖国、注重社会公德,她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的工作,热心公益,积极参加慈善捐助及各类志愿者活动,家庭成员之间平等和谐、尊老爱幼、和睦乐观,日常生活温馨健康、彼此扶助,婆媳之间如母女相处,夫妻之间恩爱忠诚、责任共担。他们坚持言传身教、注重为人处世、修身劝学、教子有方、孩子品德优良、环保意识强、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特别在2020年1月国家遭受新型冠状肺炎的肆虐,危难之际,他们全家人都各自战斗在疫情的第一线,徐鑫梅同志作为一名党员及科室的护士长,置生死与度外、主动请缨援湖武汉,逆行奔赴抗疫最前线。他的举动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和鼓励,临行前婆婆给儿媳妇说:孩子你放心,你在前方、我们在后方共同抗战疫情,要注意保重身体,不负重任、出色地完成任务,我们全家人期盼你早日凯旋归来!现在徐鑫梅同志在武汉市洪山区体育馆方舱医院医治护理新冠肺炎确诊患者。

家庭医生事迹材料篇4

记者从市卫生健康局了解到,我市自2016年启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来,全市296个签约团队、649名医护人员进村入户,积极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辖区居民的健康默默付出,无私奉献。居民们对家庭医生的信任度也越来越高,身体不舒服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家庭医生。

据介绍,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社区成为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和重要战场,瑞安市卫健系统所有家庭医生及签约团队始终坚守在网底和一线。在各个交通卡口,在居民小区,集中隔离点,企事业单位里,处处有着他们的身影。在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工作背后,是家庭医生等社区医务人员不眠不休的付出,是迎难而上的无畏;在疫情防控的同时,家庭医生充分发挥居民健康“守门人”作用,主动对居民进行健康宣教、指导与干预,充分发挥了健康“守门人”的作用。

5月19日,安阳街道瑞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西垟村文化礼堂开展“家庭医生,守护您健康的朋友”义诊签约服务。

据介绍,家庭医生不仅管医疗,还要管健康。家庭医生既可以诊治常见病和多发病,也可以提供健康评估、康复指导等等。家庭医生团队的职责是指导居民加强健康自我管理,持续做好社区卫生服务,确保服务连续、不间断。

家庭医生事迹材料篇5

柴永法,全科医师,1985年8月参加工作,千岛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红茅山社区卫生服务站家庭医生,扎根基层37年,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数年如一日的付出赢得老百姓的高度认可与信任。

截至2021年12月,所在团队共签约2161人。几年下来社区居民中有很多是柴医生的忠实粉丝,他的手机更是24小时开机服务,签约居民如有需求,他总是第一时间想尽一切办法帮他们解决。红茅山服务站的门诊压力非常大,居中心所有服务站首位,每天要接诊服务200多位签约居民,一坐就是一个上午、一个下午。面对繁忙的工作,柴医生总是笑脸相对,耐心细致的为居民服务,他经常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上门为慢性病患者和建立家庭病床患者提供服务,忙碌的身影总是穿梭在服务站和居民家中。记得有一位80多岁的老人因脑梗长期卧床,家属到服务站告知老人小便不畅加腹胀,柴医生二话没说就去了老人家里,检查后发现老人是尿储留,柴医生立即为老人导尿,并根据情况落实了后续治疗,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老人有需求柴医生百忙之中全力服务。柴医生的点点滴滴正印证了签约居民送来的锦旗“医风认真、医术精湛、服务周到、群众满意”。

新冠疫情常态化以来,居家健康观察、核酸采样、网格化巡查、托育机构巡查、新冠疫苗接种、隔离点工作等等,站点的工作更加繁重。站点所有人都可谓连轴转,但柴医生和他的团队人员一如既往的用最优质的服务、最真挚的热情、最暖心的笑容、最精湛的技术服务于每一位患者。柴医生说他就是一个普通的基层医务工作者,他的初心从未变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直是他的宗旨。

家庭医生事迹材料篇6

第六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由医师于旭欣任团队长,成员包括护师赵琦、公卫人员于慧芳、乡医董桂凤四位成员组成。服务区域是金岗口和荆山后村。

在签约活动开始之时,大家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不能够理解,甚至有抵触情绪,认为签约没用,变相的坑钱。为此第六团队小组成员们进行了积极探讨,下乡去村里发动义诊、对签约人群进行健康查体,利用赶集的时候进行宣传,张贴海报、发放明白纸,挨家挨户上门进行宣传,发放纪念品。对于一些白天不在家进城打工的人,第六团队小组成员也认真负责,通过打电话或者夜间上门宣传。经过团队小组成员的努力,人们从刚开始的抵触情绪中,慢慢的接受了这种形式,到最后人们都主动来进行签约,为今后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们不畏风雨、不分严寒与酷暑,只要老百姓需要,就站在前列,捍卫居民的身心健康,充分实现居民健康“守门人”的作用。

家庭医生事迹材料篇7

“林医生热心又细心,我们一有个头疼脑热,一个电话他准到!”这是林川镇林源村村民对家庭签约医生林双龙的评价。

作为一名乡村医生,工作20多年来,林双龙一直坚守在基层医疗卫生岗位上,默默倾注全身精力和心血,为守护全村村民的健康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凭着崇高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积极为病人解除病痛,赢得了广大村民的信赖和赞誉。多年来,他急病人之所急,痛病人之所痛,热情接待每一个病人,积极履行乡村医生的职责,耐心听取病人的病情陈述,认真分析他们的病情做到准确诊断,赢得了村民的信任与支持。不管严寒酷暑,林双龙随叫随到,无怨无悔,坚持把医疗服务奉献给全村的每一个村民,把爱心传递给每一位患者。

“对村民来说,乡村医生太重要!”这是林双龙从业以来最大的感受。从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起,他就立志为乡村卫生室争光添彩,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努力成为一名更优秀的乡村医生。

自从2016年国家推出家庭医生签约工作开始,林双龙积极响应上级布置的任务,开展自己责任村的低收入人群、残疾人群的签约服务,对签约人群进行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宣传防病知识和卫生政策,为他们提供主动、连续、综合、个性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做到没病早防,有病早治,保障了人民的身体健康。

2019年秋天的一个傍晚,村民潘大爷突然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林双龙接到其家人的求救电话后,立即扔下手头上的工作,背起药箱飞速跑到潘大爷家中。检查后,林双龙初步诊断潘大爷可能是因冠心病引发的心梗。在林双龙的建议下,家人立即将老人送到市级医院急救。由于林双龙的积极诊断,建议病人家属及时转诊治疗,为潘大爷争取到了黄金抢救时间,经过治疗,潘大爷顺利恢复健康。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作为一名基层的医生,林双龙亳不退缩,主动请缨上前线。在村卡口,他为所有经过卡点的人员测量体温、查看健康码,并指导他们戴好口罩及宣传病毒防控隔离知识,询问来往车辆情况,做好人员登记,严防疫情扩散。村口执勤持续了多长时间,林双龙就坚持了多长时间。

作为一名家庭签约医生,为打赢疫情防控战,林双龙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医者无私奉献、坚守一线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守护着基层防控的第一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