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防疫工作先进事迹参考6篇

时间:2024-03-11 作者:dopmitopy 事迹材料

小伙伴们在撰写事迹材料的过程中肯定要强调格式正确,事迹在动笔写之前一定要凸显主题人物的优秀,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个人防疫工作先进事迹参考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个人防疫工作先进事迹参考6篇

个人防疫工作先进事迹篇1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人们平静和谐的生活,每一位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心头笼罩着疫情阴霾。疫情发生后,许许多多的党员干部、青年志愿者积极投身到这没有硝烟的战场,我们的老同志宋强也依然成了一名战士。

宋强同志,他来年1月份就要光荣退休了,近期也由于身体有病刚刚出院,作为老同志本应在家好好休息,照顾年迈的老母亲和正在家中上网课的女儿,可他还是来到五泉街道禄家巷社区报到,成了一名疫情防控志愿者。10月22日,宋强同志到社区报到,工作人员看他年纪大了,为了照顾他没有排班,让他在家休息有什么事情随时通知他,但他没有同意,坚持要在小区值班,宋强说“我虽不是党员,文化程度较低,干不了什么大的事情,但是在小区值班、登记信息、检查健康码这些小事我还是能干好的”,社区的领导拧不过他,就安排他在小区卡口值守。他每天穿着防护服、带着老花镜,给小区出入的人员检查健康码、登记人员信息、通知每家每户进行核酸检测,他因年纪大、眼睛时常看不清,在人员信息登记时他让别人帮助登记信息,自己就仔细认真的核对,生怕疏忽登记错了。时常遇到部分群众对疫情防控的重要性不了解,常常会有住户不配合、发牢骚,遇到这种情况,宋强就发挥他老同志的优势,耐心地做思想工作,宣传疫情防控政策,有时他还来个“以案说法”。他为了防疫工作与照顾老人尽量不冲突,主动要求将上班时间调在了夜里,这样虽然出入的人少了,但他要在深夜的寒风里守护小区的平安。

核酸检测开始,他就早早起来拿上喇叭在小区通知住户们核酸检测时间,他就一栋楼一栋楼通知大家,有时他怕自己通知时有些老人听不见,就提着喇叭不厌其烦一遍一遍的到楼下广播,帮助维持秩序。第二轮核酸检测开始,家住小区王老伯独居行动不便,上下楼需要人搀扶,宋强知道后每次在做核酸时就到家中扶他下楼做检测,做完后又送把王老伯送回家,老人和他开玩笑“你都是快退休的人了,还来照顾我这个老头子。”他哈哈一笑“我虽然马上退休了,但是比你年轻,身体比你好,照顾你是应该的”。

面对疫情,无数的市政人用责任和担当在一线坚守,用信念和意志在风雪中挺立,共同期盼疫情早日散去,我们坚信明天的生活会更加美好。

个人防疫工作先进事迹篇2

覃凤美,作为一名普通的社区工作者,同时又是一名普通的党员,自从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以来,积极响应组织号召,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和所有奋战在抗“疫”战线上的所有“战士”一样,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全力以赴做好本职工作,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防“疫”战而努力。

她,瘦小的身躯里充满了大大的能量。她总是骑着电动车,为值守关卡的工作人员送水、泡面、纸巾等物资,同时做好考勤、排班、协调等工作。只要镇北社区关卡守护群有人提出需求,她便有求必应,急人之所及,第一时间赶到需要帮助的同志身边。无论刮风下雨,总能看见那一抹穿梭于生活小区、巷口的身影,哪里需要,她就去哪里。镇北社区共设置有29个关卡点,做好这些关卡点的后勤保障工作并非易事,但覃凤美同志以极大的耐心和热情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她说:“这是我应该做的。”

自1月28日以来,覃凤美同志和全体镇北社区的所有工作者、党员志愿者,街道办同事一样,全身心地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备齐疫情防控宣传单、入户登记表等赶往社区各个小区、街道楼幢,街巷进行入户防控排查、信息采集。前期作为社区“防控小组”,主要负责不间断地对社区开展宣传、巡查、排查、入户走访等工作。同时通过移动喇叭,张贴横幅,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把防疫知识传递进市场、小区楼幢。为确保不遗漏一个家庭,做到无死角全覆盖,每天都要穿梭在每一个楼幢,每一个单元,每一个住户之间进行采集,排查登记。与此同时,发挥党员的积极性,组织开展流动党员疫情防控宣导,为疫情防控自愿爱心捐献等工作。

她说:“防疫工作尚未成功,仍需努力。经过这次的经历与考验,在今年后的工作中,我将会以更加饱满热情,更加自信地投入到社区的工作中,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是的,正如覃凤美同志所言,目前,我们仍需咬紧牙关、齐心协力抗击疫情,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

个人防疫工作先进事迹篇3

xx,女,1972年出生,19xx年毕业于xx学校,当年到行唐县人民医院工作,大专学历,20xx年成功竞聘为医院手术室护士长、20xx年担任内一科护士长、2008年至今任感染性疾病科护士长,20xx年又兼结核科护士长。

一、冲锋在前,不畏生死,守护全县人民

“这里有危险,让我上!”作为感染科的护士长,李星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带头冲向最危险的地方,带领着全科护士日夜坚守,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她带领的团队共排查419名发热病人,治愈并解除留观29人,现仍留观6人。1月22日晚,李星放弃了家人团聚的宝贵时光,带领第一梯队护士迅速进入一级战备状态,无畏被感染风险,积极护理疑似患者,直面生死考验。用她的话说“有领导的支持,家人的理解,我有何惧”。她的`女儿是预防医学专业,特别理解自己的妈妈,主动承担了照顾患有慢病爸爸的责任。凭借多年从医经验,她在为病人输液、疏导、护理方面更娴熟,尤其是在穿上防护服后,原本简单的工作却成为极大的挑战,对于高难度的操作,她亲力亲为。哪里是最危险的地方,哪里是最困难的地方,哪里就有她冲锋在前。众所周知,核酸检测时鼻咽拭子标本采集是感染风险最高的,而正确的标本采集是检验结果的最根本前提和保障,每次标本采集她都亲临现场监督。一个多月以来,她从未休息过,从未喊过一声苦和累,她用自己的全部,来换得全县人民的安全。

二、谋划在前,科学分配,守护全科战士

“大战在即,粮草必先行!”医护战士的“粮草”是医用防护物资,李星凭借多年应对传染病的经验以及高度的政治敏感性,提前申请储备应急物资,带领全科高效解决了春节假期调配难问题,从容攻破了许多史无前例的挑战。整整4天4夜,李星奔走于各个单位、部门之间,每一件储备物资,如数家珍;每一条工作规范,千叮万嘱;每一次培训考核,严之又严,是她的认真细致,让大家从最初的恐慌、紧张转变为从容,让原本的混乱、无章转变为有序,她成为了战友们的“好大姐”。她严格要求,让行为隔离的重要性深入人心,将区域划分入脑入心,配备专职院感督导员,对所有进入科室的梯队人员、医务人员、救护车转运人员、后勤保障人员和清洁人员均开展严格培训考核;她创新方式,遵循科学防护、合理适度原则,根据接触感染风险的高低选择和分配不同的防护用品,提高物资利用效率;她细致严谨,亲自演示,逐人指导,配置穿衣镜,张贴防护用品穿脱流程,有效避免感染风险;她x怀备至,为隔离区申请对讲机,减少接触,科学安排班次,强制轮休,安排营养餐和休所,开展谈心交流,缓解医务人员心理负担;她不漏一处,完善了隔离病房终末处理流程,每天亲自检查,确保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与消毒隔离措施落实到位。她用暖心的守候保护了医护人员的安全,用最周全的行动保障了工作环节的安全。

三、疏导在前,x怀备至,守护隔离患者

“不要担心,有我们在!”一句简单的话却有千斤重,因为她让身心煎熬的患者获得安宁,让暴躁易怒的情绪获得平静,让紧张痛苦的情绪获得纾解,是她不吝啬的微笑与x怀和不介意的拥抱与疏导,为患者带来了带来了无穷的力量。护士是与隔离患者接触最多的人,李星成为了他们的家人,她不仅日常照顾得当,经常沟通交流,还加上了患者们的微信,和他们以朋友的身份相处,给他们带来心灵的慰藉,因为依赖所以信任,因为信任所以有了与病魔抗争的勇气,保持良好心态是痊愈的x键。在隔离病区有这样一位特殊的病人,一个15岁的小男孩,由于年龄小,又无陪护,李星和他互加了微信,有时间就和他视频交流,孩子由原来的恐惧变成了不舍,在男孩解除隔离的那天,孩子母亲为感激她提出要儿子认她做“干妈”。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李星用自己的专业和智慧扛起了一片天,她是这场战役中最美的天使,用爱心和温暖撑起患者的希望,是李星和像她这样默默奋战在一线的无数战士们,让我们相信,这场战“疫”,我们必胜!

个人防疫工作先进事迹篇4

左秀英,女,1956年4月出生,是西苑社区的一位资深志愿者。左秀英热心公益,自退休以来,积极参与西苑社区的各类志愿活动,大家亲切地称她为“左姨”。特别是疫情期间,“左姨”积极投身到我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线,为社区抗疫奉献力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最美逆行者。

2024年的春天,愈演愈烈的疫情,大多数人都是选择“宅家”防止感染,左姨却选择逆向而行,积极投身到我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线。不仅自己积极参与还带动身边的人一同参与,用坚守和担当,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因疫情防控需要,西区街道在1月份组织了五天三检、在3月份三天三检全员核酸检测工作,整整六天,70个多个小时,不管寒风刺骨,不管艳阳高照,也不管多少的委屈和不理解,她一直快乐地做着志愿服务。

考虑到她年纪比较大,平时还要来社区值门岗、去便民核酸点当志愿者,负责人让她早点回去休息,不用“直落”工作,她却说:“不要紧,社区的工作人员更辛苦,哪里需要到我,我随时都可以顶上,现在什么都没有比抗疫更重要了。

她是核酸采样点的“大喇叭”,她在现场积极维持秩序,主动做好宣传和劝解工作,不断响亮地重复着那句“全程戴口罩,保持一米距离,提前准备三个码”;

她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守门员”,她坚守岗位,严格查控,全力筑牢办公室的疫情防控安全屏障;

她还是疫苗接种工作的“宣传大使”,耐心给群众宣传接种疫苗的好处,仔细登记信息台账,帮助行动不便的老人前去接种。

她凭着志愿精神和奉献精神,一直做着平凡的事,将群众的健康放在首位、护在身后,为抗击疫情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也因为“坚持”让她所做的平凡事变得这么不平凡。

个人防疫工作先进事迹篇5

20日,武汉市江夏区卫生健康局发布公告,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协和江南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彭银华,在抗击疫情一线不幸感染新冠肺炎。因病情恶化,经抢救无效,于2月20日21时50分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去世。

“疫情不散,婚期延迟” 从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确诊到隔离病区组建,作为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的一名呼吸内科医生,彭银华深知“有场硬仗要打”。

他推迟了原定正月初八的婚期,主动请缨上一线。彭银华做的每一个决定都得到了未过门妻子的理解和支持。坚守在隔离病区抗击疫情的日子里,“白班加夜班”轮班倒,工作强度很大。虽然陆续有更多医生加入进来共同抗击疫情,压力得到缓解,但随着疫情的发展,彭银华再次选择坚守。大年三十,同事们心疼他,让他回家休息,多陪陪未过门的妻子。他却说:“让更多有家人的同事多休息,我年轻,我先顶上!”和未婚妻简短通话后,彭银华再次义无反顾穿上隔离衣,全身心投入到更需要他的战场。但是不幸还是发生了,正月初一这一天,彭银华倒下了。从1月25日(正月初一)到2月20日(正月二十七),彭银华在医院里被救治了整整27天。一位微博网友曾在2月2日给彭银华拍照,照片里,他躺在病床上,一只手摆出“胜利”的手势,看着镜头,微微笑着。如今他办公桌抽屉里的结婚请柬还没来得及发出去,推迟的婚礼也永远无法举行彭医生,一路走好!

个人防疫工作先进事迹篇6

__是海信兰郡小区业委会主任,在疫情防控人手紧张的情况下,他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和同志们一起,积极投身小区疫情防控工作,以担当和责任,守护一方平安。

为把疫情防控工作做好,他把名下企业交由家人打理,自己却搬到了小区物业办公室,带领业委会成员扎实做好人员排查、核酸检测等各项工作。小区实行封闭管理期间,他组织力量对小区出入口严格把关、逐人登记,切实守好小区第一道“安全门”。为给小区居民提供良好卫生环境,他牵头成立5人消杀队伍,带领人员深入到单元门、楼道间、电梯轿厢等关键位置,加大消杀力度,确保不留死角。面对人手不足的局面,他联合其他业委会成员参与值守工作,每天十余小时在班在岗。全员核酸检测开始后,他连续6轮参与,现场指导居民生成核酸检测二维码,提高检测效率,累计协助检测达9800人次。

部分群众对小区管控措施不理解,他就亲自上门,解释政策,做好思想工作。居家隔离人员购买生活物资不方便,他自觉承担起为隔离人员采购日常生活用品的工作。他的坚守、担当和温情,感动和感染着小区居民,大家纷纷自发加入抗疫队伍,形成了海信兰郡小区群防群治、共同战“疫”的良好局面。心在一线,干在一线,他以全身心的投入筑牢了小区疫情防控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