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旨在作文中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它能够给作文带来整体性和一致性,使文章更加有说服力,一篇高质量的作文是可以让读者产生深刻的思想共鸣的,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事迹的作文参考8篇,供大家参考。
事迹的作文篇1
天阴沉沉的,窗外的雨水淅淅沥沥地下着,我坐在房间里正上着网课,突然,电脑上弹出一条新闻:默哀!“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2021年5月22日13时02分逝世。
这个消息如同雷电直击我的心坎,脑袋里“轰”的一下,整个人都僵住了,大脑里一片空白。就在这一刹那,“金豆豆”噼里啪啦地掉落下来,泪水打湿了书本上的字。
过了好一会儿,我才缓过神来,低头望了望被泪水打湿的字迹,想起袁隆平爷爷曾经的那些事……
袁隆平爷爷年轻时收了几个徒弟,每天,田园里都看得到他们的身影。这天上午,袁隆平爷爷和他的弟子在干活的时候,突然,大地剧烈摇晃,整个人重心往下倒,房屋也向他们压过来。袁隆平爷爷心里喊了一声:不好!便大声的对附近的人们说:“乡亲们!快跑啊!地震了!”喊完马上转过头对他的弟子说:“快,你们先跑,带上锄头和其他工具!”弟子也着急了:“老师,可您……”“不用管我的,我拿完种子马上就来。”话音刚落,袁隆平爷爷以最快的速度跑到房间,翻箱倒柜的找种子。终于,在床头柜上找到了那包种子。
家具可都碎了,玻璃渣片一堆,一不小心就会刮到流血,房屋也在倒塌,很可能就在一瞬间,这条生命就会飞灰烟散。可袁隆平爷爷不顾一切,拿起了那包“珍贵”的种子。
他曾说:“假如我不在家,那么就一定在试验田;如果不在试验田,那也是在去试验田的路上。”
袁隆平爷爷一生都在钻研水稻,为我们做出了伟大的贡献,让全中国14亿人吃得饱饱儿的,不饿肚子。这比天高,比地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以后再也不会浪费粮食了,因为,在每一粒米饭里都有您的功劳!
事迹的作文篇2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千里送温暖令人感动,而邻里之间的真情流露,同样涌现出令人动容的故事。
一辆出租车前车窗右下角贴着一张纸,写着“医护工作者免费接送”。大年初一,河北省唐山市出租车司机刘超得知全国的疫情形势后,粘贴了这个标识,还在小区的业主群、微信朋友圈承诺,医护工作者、老弱病残孕出行不便都可以找他,免费接送。
无独有偶,在广东省中山市,也有这样一位“别人家的好邻居”——每天免费给小区派发100斤新鲜蔬菜!免费派发蔬菜的好邻居是东区奕翠园的郭先生。看到邻居们外出买菜成了难题,他就将自家农场里的菜摘了送给大伙儿。
这些蔬菜平均5块多一斤,相当于郭先生每天要自掏腰包贴补500多元,但他对此并不在意:“乡里乡亲的,特殊时期,能帮一点是一点。”
遥远的祖国大西北,也正上演着相似的故事。1月30日中午,67岁的兰大爷按照约定的时间打开家门,一份午饭已经如约放在了门口,热气腾腾的抓饭让老人的心也热乎起来。
独居的兰大爷是新疆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水塔山片区管委会团结北社区的居民,正在居家隔离观察。他的一日三餐和身体情况便成为社区工作人员的操心事,大伙儿成立了送餐组,轮流将免费的一日三餐送到老人家门口,还安排负责社区消毒的工作人员,及时将消毒用品、生活必需品等送去。“隔离不代表隔爱。”团结北社区书记贾智晖说。
“你们为了大家每天都坚守在这里,好辛苦,我送上自己的一点心意,为我们国家加油。”1月31日早上7点,在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宝湖天下小区,一位居民趁金凤区综合执法局执法中队值班人员交班时,送来了一箱牛奶、几个苹果和一包湿纸巾,留下了一张字条后便匆匆离去。其他居民也纷纷用温暖人心的举动来感谢执法队员们为防治疫情夜以继日的辛勤工作。
事迹的作文篇3
袁隆平,一个几乎家喻户晓的人。大学学农的袁隆平因亲身经历上世纪六十年代大饥荒,让他不满足于在农业学校当了一名教师,于是转向研究杂交水稻。半个多世纪以来,袁隆平将“禾下乘凉、覆盖全球”的个人梦想与“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几十年来他披星戴月,寒来暑往,为我国粮食安全和世界粮食产量增收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荣膺“国家科学技术奖”、“共和国勋章”、“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等多项国家顶尖荣誉。
按理说,袁隆平专注水稻研究已几十年,早已功成名就,荣誉无数,完全可以光荣退休,安享余年,享受天伦之乐。然而,他不但没有这样做,反而为自己的人生设置一个又一个更高的目标。这让我又想起2008年,当时已近七十岁的袁隆平在回应有关他落选中科院院士话题时曾说过一句话:“我没当上院士,还是说明我水平不够,所以我今后还要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但是有一点,我努力并不是为了当院士,当时我的态度是如此,现在依然如此。”
这些年来,袁隆平不仅是这样说,更是这样做的。即使耄耋之年,他依然选择坚守在农业科研一线,每天戴着一顶草帽,卷着两只裤腿,在烈日下、在稻田里不分日夜地忙碌着,继续为实现“禾下乘凉、覆盖全球”的梦想不懈奋斗、辛勤耕耘。这些年来袁隆平以解决世界的粮食问题为己任,在不断追求的路上,服务了百姓,也成就了自己。可以说,袁隆平用自己不懈的努力,不仅向世人诠释了一个农民科学家对粮食问题的理解,而且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更用其自身的实践,让我们懂得人生的意义就在不断的追求。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里,每个人都想要仰望星空,灿烂的星河也确实令人向往,但若不脚踏实地,锲而不舍,怎么能到达那些看似不可攀的高处呢?年轻的朋友们,让我们以袁隆平院士为榜样,始终坚守“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精神,并融于岗位、融于日常,以食不甘味、寝不安席的敬业精神、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责任担当,答好人生每一道考卷,走好自己事业追梦路。
事迹的作文篇4
我家有个小“老”弟
“老弟”这两个字可最能体现我弟弟,俗话说“姜还是老的辣”,可有些姜还没老就辣了,我弟弟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就拿他的“吃、喝、玩、乐”来说吧。
吃
说到吃,我弟弟可是一个“大老姜”了。每次吃鸡腿,他都势在必得。要不是他大字还不认得多少,我还真要以为他把三十六计给看过了,抢鸡腿可是每一招每一步都是精心计划。每次有鸡腿,他都会先使“a计划”——先到先得。记得有一次,我和老弟正在看电视。就在这时,只听“叮”的一声,老弟立刻分辨出是菜盘放在桌子上的声音,立刻一蹦而起,双眼盯着餐桌,冲了过去。速度可是不一般,话说“吃饭不积极,脑子有问题”,看他这积极的程度,脑子绝对是毫无问题的。当然,有“a计划”就有“b计划”——仗势欺人,不是有个词叫“尊老爱幼”嘛,他就是靠着“爱幼”强抢美食的。只要是我先拿到了鸡腿,他就一定会放出大招——哭!一瞧见他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流下来,我便只好“忍痛割爱”。
喝
我这弟弟,不仅和我抢吃的,有时,喝牛奶、饮料,也同样和我对着干。只要我和他同时看上,他就会把我看成眼中钉。有一次,爷爷买了一瓶橙汁,弟弟仿佛看见了第九大奇迹似的,冲过去一把抱起那瓶橙汁,边抱边说:“我来分,我来分!哥哥不能分!”我听后无语:“这么大一瓶,我又不会全喝了,有本事,你把这一瓶喝没了试试。”接着,他拿出了两个杯子,一个倒了半杯,一个倒了满满一杯,不用说,那半杯一定是可怜的我的。好吧,你可真牛!
玩
我这弟弟,玩起来也是一等一的高手。那一次,我们正在玩扑克,比大小。老弟这一次的手气可不太好,眼看着手里的扑克牌越来越少,他内心开始不淡定了,随后就使出了大神第一招——“怒”。只见他尖声大叫:“坏哥哥,坏哥哥……”可是我也是身经百战,对他这点“毛毛雨”已是眉不皱,心不动了。他见我不吃这一招,又使出第二招——“哭”。牙齿一咬,他突然就嚎啕大哭。冷不丁来这么一下,吓得我一愣,没这么玩的吧,自己玩不过我,竟哭了!我愣了一下,但还是不动声色。他只好使出第三招——“扔”,双手一扬,手中的扑克牌一飞而起,宣誓着他的怒火……得嘞,我认输!
乐
说到他的乐事,恶作剧一定是少不了的。难得的双休日,清早,我还在床上呼呼地睡着懒觉。老弟踮着脚尖,偷偷溜了进来,悄悄把我的拖鞋给提起来,又轻轻地藏在了床底下。当我醒来时,他早就跑远了。我光着脚去问老弟,可他就是不说,只贼兮兮地说:“你的鞋,我怎么知道?”一脸的无辜。呵呵,这表情已经说明了一切,真是“笑眯眯,不是好东西”,小东西,好气人啊!
我这弟弟,你们说他“老不老”!
事迹的作文篇5
世间有太多不如意,但生活还必须要继续。我想用一生作一个精武英雄,任何危难都不低头。乱世中,也要挺胸抬头,坚毅不倒。任命运的捉弄,我都会直起我的脊梁。嗯,加油!
一岁多的时候,在福建的武夷山上就有算卦的先生追着我说这孩子命好,有福气。记事起,就有很多人说我命好。妈也说过,说我就是命好,有运气。
我没有去抓什么彩票来个一夜暴富,没有去满大街的去转看路上有没有天上掉下的馅饼,没有去幻想哪一天有富翁来找我说他们是我的亲生父母。我也相信我自己的命好,很多事情都能证明。幸福,不是什么生活条件就能造就的。每当悲哀,有人陪在身边;每当喜悦,有人共同分享;每遇困境,我都能化险为夷。难道,这不是命好么?我坚信,不论现在是如何的坎坷,命中注定,幸福在前方等待我,上帝说,我会幸福的。
危难的时候,我不会低头。没有谁能够替代我,因为只有一个我。坏也罢,好也罢,都只有一个。不论我对别人的价值如何,我是活给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的。只要他们还重视我,我就要昂首走下去。
虽说是女儿身,却只爱乾坤,男尊女卑了几千年,我也要告诉别人,小小女子,从不低头,坚毅不倒。一杯烈酒,饮豪情!
事迹的作文篇6
当贺老师举起手上的八张五彩斑斓的小报时,同学们的眼前不由一亮,我也情不自禁地想起前不久那场有趣的比赛,其中一张小报可是我们组四个同学呕心沥血的结晶呢……
那是上周五,老师要求各组组长挑选身手不凡的组员三名,利用手头资料和空闲时间,四人分工合作,在一天之完成一张令人耳目一新的名人事迹小报,不然的话就视为自动弃权。
比赛开始了,教室里立刻沸腾起来。有些人议论纷纷,大家各抒己见;有些人踱来踱去,似乎在聚精会神地认真思考对策;有些人东找西寻,开始准备材料。我们组也不例外,组长柴晨晰给我们三个组员分配工作后,我就动作麻利地开始剪资料了。“丁零零零——”上课铃响了,我把资料小心翼翼地放进课桌,可课间休息时,居然发现资料莫名其妙地不翼而飞了。“肯定有别有用心的人恶作剧了!”迫不得已的我只好亮出自己的“杀手锏”——画画了。
柴晨晰建议我画几朵令人赏心悦目的鲜花,于是,我挥手自如地画了几朵娇艳欲滴的玫瑰花,还有一些精巧别致的栅栏。虽然速度有些慢,可慢工出细活,同学们看了,都交口称赞。这一下让我享受到了刮目相看的滋味。
老师马上要收小报了,可就我们这一组还没完工,我心急如焚。突然,柴晨晰发出一声激动人心大喊:“搞定了!”于是一张别具一格的小报问世了:四个大名人的故事赫然在目,“我们向你致敬”的主题美观大方,饶梓膑、柴晨晰、侯思伶、王琰莹四个主办人名字各具特色……
七天后,信心满满的我们终于等来一个让人欢呼雀跃的结果:我们组获得了一等奖!
“那真是一场精彩纷呈而又惊心动魄的比赛呀!”我不禁赞叹道。
事迹的作文篇7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我们学校的小记者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工作和生活的安江农校采访。
安江农校坐落在雪峰山下,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我一踏进校园,就被“勤奋务实、文明进取”的校训振憾了。学校里古树参天、风景秀丽、果树成林。
学校的老师告诉我们,袁爷爷在上世纪50年代初从西南农学院毕业后就来到这所学校任教。当时,全国人民严重缺少粮食,过着苦日子。他心里就有了一个愿望,希望大家不再少吃饿肚子。从此,他废寝忘食,潜心研究,揭开了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在他的组织和指导下,终于研究成功了杂交水稻,解决了全世界人口的吃饭问题,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杂交水稻从地处物种变异天堂的安江农校发源并走向了世界。
学校的老师还介绍说,现在为了让人记住袁爷爷的伟大发明和贡献,准备建设“安江农校杂交水稻园”,建成后,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老师讲解完后,带领我们在学校里参观。阵阵凉风从身边拂过,我想:袁爷爷为什么能从一名普通的教师成长为举世瞩目的“杂交水稻之父”呢?我好奇地问身边的老师。老师沉思片刻,告诉我:这或许是因为他勤奋务实,潜心进取,心想人民吧,因为袁院士有个成功的公式就是: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成功。
哦,我终于明白了,袁爷爷为了我们的吃饭问题,用自己的知识,付出那么多的心血研制杂交水稻,真是伟大呀!
事迹的作文篇8
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这是美国经济学家布朗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尖锐命题。“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就能养活中国人。”袁隆平用惊人的科学成就响亮地回答了这人问题。
袁隆平、平头小脸,土里土气。而正是这个其貌不扬的老头,以自己不懈的努力和惊人的才华,在古老的土地上创造了非凡的奇迹—目前在我国,有一半的稻田里播种着他培育的杂交水稻,每年收获和稻谷60%,源自他培育的杂交水稻种子。是怎样的力量使一个人的命运紧紧联系并且积极影响着13亿人的命运呢?又是怎样的力量促使他执著于杂交水稻的研究而最终走向成功呢?
关于超级杂交水稻,不善言辞的袁隆平有着讲不完的故事。当别人问他成功的秘决时,他似“知识+汗水+灵感+机遇”作了精辟的回答。
面对未来,袁隆平仍满怀梦想,他希望杂交水稻由目前占世界水稻面积10%提高到20%,实现总增产3000万吨,真正造福全人类。袁隆平用科学知识在中国古老的土地上,圆了华夏民族几千年的梦想,实现了一个震惊世界的神话。
我由衷地敬佩他——一个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袁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