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心得推荐6篇

时间:2024-05-04 作者:Indulgence 心得体会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在实践中的成果和不足,总结心得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调整和适应环境变化,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小学教师心得推荐6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学教师心得推荐6篇

小学教师心得篇1

由市教育局举办的中小学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落下了帷幕。作为一名参赛选手亲自经历了比赛的全过程,比赛时紧张的情绪和比赛后的喜悦与轻松随时间的推移而淡漠。而比赛后的感受却在时间的淘洗中沉淀下来。

这是一次全方位展示音乐教师整体业务素质的比赛。它不仅为我们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平台,也让我们在学习和借鉴中,展示了自我风采!

比赛分为笔试答题和面试说课两部分。笔试部分,充分考验了一名音乐教师对课标及教学常规的认识,和所授教材内容的整体把握及教学各环节知识点的教学精准度。

而说课部分,对于我这个教学新兵来说,更是零经验,零概念。

为了准备这次说课比赛,在区进修教研员的培训与指导下,我查阅了大量资料。在准备说课稿的过程中我明确了:说课不仅要反复认真钻研教材;重要的是教学目标要确定正确,教学重难点要定对;然后,教学过程的设计要突出重难点,说明为什么要这么设计;最后,就是看说课时的技巧。通过不断学习,对我今天的说课比赛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经过这次的说课比赛,对于我的教学成长提供了一个很大的平台,让我对说课这种形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此又领悟到一些经验,也总结到一些失败,对于我以后的成长道路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在这次说课比赛中我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1、说课不是简单的说教学过程,它包括对教材的分析和处理,说教法,说教学手段和教学程序。而且每一个部分要求都是很高的。例如对教材的分析就要说该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还要针对教材确定重点和难点及其确定的依据。因此,说课前一定要作好充分的准备,说出“如何教”,还要说清“为什么这样教”,要让听者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准备越充分,说课时越有自信,也就越容易成功。

2、说课不仅仅是对专业的要求,还要求说课者具备一定的演讲功底。因为站在说课的主席台上,说课者就是一名演讲者。说课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说课人的说课语言和肢体语言。因此,说课时候要让语调变化起来,重点难点详细讲说,其他可以略过,在特色和创意的地方重点指出等。

3、说课的每个环节可以配上设计意图,让听者听得更明白,更能显示出自己与其他人不同的或是创新的地方等。

通过这次比赛,我意识到了自身的不足和有待加强的方面,也对未来奋斗的方向有了明确的目标。在平时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多下功夫在教科研方面,不能满足于做一个教书匠。只有这样才能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进步,做个永思进取的教育工作者。我想我们的精彩源于我们认真的态度,源于我们甘愿付出的精神,源于我们对自身发展有要求。我相信只要肯付出就会有收获!

小学教师心得篇2

最近读了肖川教授的《教育的智慧与真情》,我不禁为肖川教授的率直而肃然起敬。再联系他在前文中谈到的“素质教育”,我们可以清晰地触摸到一位有胆识的知识分子对于当前中国教育现状的思考与忧虑:“为什么应试教育早已成为众矢之的却能大行其道,素质教育虽然千呼万唤却难觅踪迹?”“一个民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培养不出世界一流的思想家、科学家和艺术家、在某一领域引起结构性变革的大师,那么,其教育一定存在某些严重的问题。”扪心自问,自己工作了近三十年,是不是在这其中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也许有人会说,一个普通的小学教师能改变什么?是的,我们的力量太微小,改变不了应试教育“滚滚洪流”,但我也可以说,我们的力量很大,足以对自己的学生的养成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式、确立人生目标起到巨大的作用,甚至自己的一举一动会深深地、长久地留在学生的记忆中。

文中还提到“眼界决定境界,方向决定方法。”方向对了,怎么走就得看每个人自己了。如今教育界流行的“填鸭式”,“应试型”的教育方式,已经成为遏制孩子们个性化发展的枷锁。作者有一句话是非常令人警醒的“如果我们没有教孩子们任何她真正需要知道的东西,譬如:如何快乐的活着,如何与不同的人相处,如何面对冲突和挫折,如何有个人价值感和自尊心,而单纯教给她如何读、写、算,那又有多少意义?”如今的许多教育方式所培养出来的很大部分是只会读、写、算,的学习机器,而要出些人才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状元”很多,然而其未必是“人才”,但是状元的出现,很有可能埋没一些真正意义上的可塑之人才,因为大家的目光都被状元所吸引了。这是在现行教育制度下所不可避免的事实。人人呼吁改革,但是又没有人知道该由谁来改革。其实能改变这些现状的,只有我们这些教师——基层的教育工作者。

“教学中的交往使学生间的合作与竞争成为可能,而无论是合作还是竞争均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强大动力;是个体之间面对面的交互作用,因而使及时反馈成为可能;交往使师生间的视界融合成为可能,使课堂生活生动活泼、多姿多彩成为可能——生动活泼、多姿多彩的课堂生活是学生的学校生活之所以值得过的重要原因。”带着智慧与真情和学生交流,是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必需途径。作为小学教师,我们是学生人生的启蒙者;我们肩负着的不仅仅是要他们学会说话、写字更重要的是要将他们引导成为一个高级趣味的人。人生来就是具有自己个性的独立体,每个人都有不同于其他人的一面,因此我们要用自己的智慧和真情来感悟每一个孩子的心灵,只有真正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才可能正确而合理的引导他们。交流便是进入他们内心世界的最佳途径。怎样才能使每个孩子都认为“学校生活值得过”?其实谁都知道,那就是让孩子们觉得上学很有趣。与孩子沟通可以知道孩子们的兴趣,也可以了解他们的性格,当对每个学生都了如指掌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找到孩子们都感兴趣的教学方式了。如果每个孩子都是带着兴趣来学习的话,那么我们的课堂就真正成了孩子们的课堂了。也只有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学生也就有了学习动力和求知欲。对于小孩子来说动力和求知欲就是新鲜感。这样的新鲜感,恰是形成“生动活泼、多姿多彩的课堂”的必要条件。

作为学生内心世界的窥探者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者,老师又该如何修炼?引用书中的一句话“作为教师,只有学而不厌,才能保持内心的开放和鲜活,才会有不断增长的与人分享的内在需要。”教师本身就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自身的成长是教育力量的源泉。学生需要学习,老师也需要通过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使自己更具文化眼光。庄子云: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只有多读,多想,多交流,多实践才能丰富自身底蕴。这是一个需要持之以恒的学习之道,因为丰厚的底蕴是靠长期积累而形成的个人素养。大量的阅读是我们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在阅读中不断思考才能将知识化为己有;拿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与别人交流探讨,是对自己的又一次提升;最后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传播给我们的学生。这便是真正意义上教学!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教师的重要品质,其实,前者是后者的必要条件。

?教育的智慧与真情》是作者对教育这门学科的感悟与探索,记录了他的精神之旅,他给我们读者留下的不仅仅是经验,更多的是思考。

小学教师心得篇3

有幸能报上闵行区201*年暑期《小学(体育与健身)基本内容教材教法研究》培训班,主讲专家是上海市特级教师、闵行区教育学院教研员冯敏老师,在一天半的培训过程中,冯老师详细的针对小学体育教学中按照项目分类,按照各个年级的特点,由浅入深由简到难进行分析,找出重难点,现场进行动作方法和动作环节的讲解与演示,强调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性、创新性,始终不忘强调出一些容易犯的错误以及一些纠正的方法。冯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一直是和颜悦色,幽默风趣,并不时的举例说明,旁征博引、触类旁通,以前教师培训一般都是很枯燥的,可这次大家都听的津津有味,特别说到教法要因地制宜时,冯老师说青浦区的一堂课时,某老师想激励学生如何跑的快,便说后面有条狗在追你必须得跑的快,可是那里的孩子都是农村出身,很有经验了,对老师说:“如果有狗追就蹲下来不动就可以了”,老师:“。。。。。。”。我们的学员顿时哄堂大笑,其实在这期间我们是实实在在的学到很多有用的东西,以下我就个人而言列举一些重要的收获。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难点分析。

这是个很头痛的问题,我们的老师经常抓不住重难点,冯老师的讲解是很直观的,重点就分为教材重点(基本不变)、教学重点(类似于单元重点、具有可变性)。难点就是针对学生而言的,相对于不同的学生难点也不同,所以说我们不能拿到别人的教案就直接上课,首先难点就不同。

二、滚翻与生命教育的关系。

很多老师知道怎么教滚翻,也知道滚翻的育人价值,但是又有谁会想到与生命教育有直接的关系呢?冯老师通过现在很多孩子一摔跤就骨折,一遇到紧急情况就不知道如何避险来说明,很简单的说,熟练掌握滚翻的孩子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三、保护与帮助的方法。

我们很多老师知道保护与帮助的方法,但是有很多是不规范的,不规范的方法不仅起不到保护与帮助,反而是帮倒忙。例如滚翻中的帮助,前滚翻抱膝和前滚翻分腿起就是不同的方法,前者可以蹲在侧面,后者就只能跟随在侧后方,手法也是不同的,前者是推腰,后者就是推臀、扶肩。还有倒立、支撑跳跃中如何站位,都有严格要求的,通过学习我能更加全面的掌握了保护与帮助的方法。

四、教学环节的分析。

假如有人问我山羊分腿腾跃动作分为几个环节,通过培训后我会马上回答出来,七个或者四个,由助跑、上板、踏跳、第一腾空、支撑推手、第二腾空和落地七个环节组成(或是助跑、踏跳、支撑推手、落地四个环节)。还包括很多的教学环节,其实都可以分析出来,关键要多加思考。

五、体育教学中的一些不恰当的教材安排。

冯老师很强调这一点,甚至有些愤怒,本来是一堂好课却被一些不恰当的安排给搞砸了,例如前滚翻教学与障碍接力同课时,体操教学要求是动作的优美和完整性,可是障碍接力中的快速前滚翻把前者都推翻了,甚至把刚学的动作技能给否定了。还有就是各种跑的课程中,有的老师鼓励一些并不利于孩子成长的一些动作,比如学老人走路,学瘸子走路。要多用一些积极向上的,有利于孩子成长的一些方法手段来进行教学,这才是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应该做的。

当然还有很多很多有用的知识点,冯老师在后面半天的时间里对田径教学作了大量的讲解,我就不一一列举了,看这我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的记录,我想今后的教学我将更加得心应手,更加自信,我始终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的,感谢闵行教育学院给我们安排的培训机会,最感谢的是冯老师的精心准备与教导,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的投入到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中去,回报社会。

小学教师心得篇4

20xx年11月,我很荣幸地成为了阳泉市城区教师队伍中的一员,开始了自己人生新的征程。教育局为了使我们尽快适应教学工作,特地对我们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培训。作为一名新教师,我很感谢教育局为我们安排的这次培训。这次培训的内容非常全面、紧凑,既有理论知识的讲解与应用,也有完整的课堂教学呈现。这些学习都使我对教师这个职业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为我将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回忆这几天的学习过程,感觉收获颇丰,下面就具体谈谈培训的一些心得体会:

1、首先就是要守法。坚持依法执教,规范教学行为。作为一个人民教师,自己本身就是知识的传播者,所以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各项法律法规,坚决用法律法规的要求来严格要求自己,防止教学事故的发生,从而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同时,我们不仅要自己知法守法,更要把这些法律规范寓于教学之中,让学生从小就树立法治意识。

2、其次就是要善于反思。武校长的讲座,让我认识到反思的重要性。新教师成长的最佳途径,就是要善于反思自己,不管是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还是在班级管理中,我们都要具有反思精神。波斯纳曾经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我想我会把自我反思当成一种习惯,以促进自己的成长。

3、最后,教师要具有高尚的师德。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师德,给学生树立好榜样,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全社会文明的楷模。教师的职业道德关系到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未来。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务必不断学习,不断进取,锻炼自己的道德修养,做一个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在这两天的培训中,这些来自教育教学一线的校长和老师们给了我很多启发,在此,我想再次感谢给我们上课的每一位老师,感谢安排培训的每一位领导。我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地向老教师、优秀教师以及同事们学习交流,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相信通过本次培训,我一定能更好更快的进去新工作,为学校的工作添砖加瓦。

小学教师心得篇5

1、专题研讨式:

参与学校教研活动是每个教师教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研活动不仅是中小学改进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常用、最普遍的措施和手段,也应该是培训提高教师最常见、最有效的方式和手段。

2、个别指导式:

个别指导式也就是传统的“师带徒”培训方式。接受指导的教师一般包括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新上岗教师,以树立正确的职业信念、熟悉教材教法、掌握基本教育教学技能,尽快适应教育教学为目标;

第二类是教育教学能力相对较弱的教师,以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

第三类是新调入学校的教师,以熟悉了解学校、尽快融入教学体系和教师群体为目标;

第四类是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骨干教师,以继承和发扬名优教师优秀教育思想和成功经验、形成教学风格和特长为目标。

3、专题培训式:

把专题培训式与专题研讨式进行比较,专题研讨式主要以教研活动的方式进行,侧重于当前教育教学的问题解决;专题培训主要以集中办班和专题讲座的方式进行,侧重一些全局性、共同性、前瞻性和系统性的问题解决,侧重于信息交流,它是一种相对集中的培训活动。

专题培训在时间上可长可短,可以是一小时的学术报告、专题讲座,也可以是延续几个月的计算机培训班、英语口语训练班;在内容上可以针对当前突出存在或急需解决的问题,如师德建设研讨与报告、新教材与新教法培训,也可以是系统性、规范性的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指导教师既可以是或先一步了解信息、或自身有研究成果的校内教师,也可以是外聘的教育骨干和专家。

4、学校管理的个别自学式:

在学校教师成长总目标指导下,学校明确规定学习任务,由教师个体实施,每个教师根据自身实际确立自我成才目标,自我定位,自我导向,自我修养,自我提高。促进教师自学,学校要把激发教师内在学习积极性作为根本,必要时辅以制度、检查和奖惩;我校的青年教师参加月考就是一种很好的自学形式,学校要积极为教师个别自学提供条件,使教师有资料可学、有时间可学、有地点可学、有好心情可学。

小学教师心得篇6

为了解学生们的家庭状况,我们学校也开展了教师的家访活动。寒假中我走访了我们班的七名学生。通过家访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以及思想动态,我耐心倾听家长对我们工作的反馈和建议,不仅取得了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还加深了教师与家长的感情。

在这次家访过程中我的感受颇深。学生刘某性格内向,不和同学交流,但成绩很稳定。这次家访主要想了解孩子在家的性格是不是这样,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向她的妈妈简要介绍了孩子在校的表现,面对面促膝长谈, 通过了解才知道刘某是单亲家庭,父亲出车祸不幸离世,就剩下妈妈和年迈的奶奶,自从父亲离世,性格就变得孤僻.刘妈妈说:“再难也要把孩子培养好,一定配合老师工作,一定大力支持学校的工作。”同时在学校我会更关注孩子的成长的。

这次家访让家长和学生感到十分亲切,从内心深处非常感激教师。学生李琳儒见到我的到来,开始非常紧张,站在门口不知所措,害怕我是来向家长"告状"的,没想到我只字不提她表现不好的地方,而是鼓励她要扬长避短,争取更大的进步。在轻松和谐的闲聊中,孩子越说越高兴,把自己的志向、思考统统都讲给老师听,家长也因此了解了孩子内心更深刻的东西,对孩子的表现越来越满意。

在家访中,我还了解到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整个忙于生计,极少照看、督促孩子。这使得我们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我们没办法选择家长,我们只能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来对待这些更需要我们关心的孩子。很多家长都反映:老师说的,孩子会听进去的。作为学生的老师也特感动于这句话,老师的魅力无极限。当然高兴之余,需要我们付出更多了。让我看到了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学生个体和认知表达水平。文化程度较高的家长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学习、生活上的指导,这些家长的'孩子往往已经养成良好的习惯,有较强的自觉性。文化程度不高,但为人处事有原则的一类家长,他们对孩子学习上的指导有欠缺,但会教他们做人的道理,家长说的多,做的少。有相当多的家长对子女出现的一些不良倾向只会念叨,却拿不出或狠不下心采取措施,效果不佳。这类孩子需要在学习习惯、方法上多指导。还有少数家长本身文化程度低,对自己的子女从小又过于溺爱;现在孩子年龄增长,胆子也大了,有些家庭已出现了不会管、管不了的局面。所以针对有问题的学生,我和家长促膝谈心,用一分为二地观点分析学生,同时把握实际,灵活调节,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问题,共同商量、探讨教育措施,使学生心服口服,家长也欣然配合。

总之,家访让我受益匪浅,既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现和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又使我了解学生家庭中各方面的情况及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真正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