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老师的心得推荐5篇

时间:2024-03-02 作者:tddiction 心得体会

通过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和发展自己的才能,实用的心得体会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语文老师的心得推荐5篇,供大家参考。

语文老师的心得推荐5篇

语文老师的心得篇1

时间如白驹过隙,从离开学校的那一刻起,117天的顶岗实习生活结束了。回顾这117天的顶岗实习生活,有好奇,有悲伤,有兴奋,有烦躁,有收获,有感动,五谷杂陈,一句话无法表述这百天的经历。

顶岗实习的第1天,来到xx县教师进修学校。第6天,来到实习学校,xx学校,受到老师们的热情欢迎。第11天,上了第一节课——安全课,写了第一个教案,《校园安全需知道》。第13天,第一次值班,给学生微笑,也收获了学生的微笑。第20天,听了第一节六年级的语文公开课,还有一节二年级的语文课,受益匪浅,找到崇拜的偶像,赵老师。第28天,改变安全课教学方式,由我讲变为,分小组讲。

第34天,代表xx学校接受临漳县教体局法规安全股的领导听课,讲了《遵守交通安全规则》一课,受到表扬。第46天,走出xx学校,去实验学校听名师示范课《小小的书橱》,感受了名师的风采。第47~50天,没有上课,完成中考体育监考的任务,感受初三学生在操场尽情奔跑的激情。第54天,与赵艳梅老师交流上课心得,获得“修炼自己”的鼓励。第55天,接受第一次名师试听课,讲安全课《慎用时髦用品》,受到肯定,心理很高兴。第64天,参与期中考试监考、改卷任务,并在其中找到改卷的乐趣。

第68天,上了第一节品德课,既紧张又激动,既忐忑又兴奋,努力备课,看见自己的努力。第81天,上了第一节语文课,讲了《西门豹治邺》一课,终于实现了自己的语文梦。第84天,做“迎六一歌咏比赛”的评委,为孩子们的集体表演所感动,所鼓掌。第91天,接受第二次名师试听课,讲语文《阅读大地的徐霞客》一文,受到老师的肯定,也学到不少有关课堂的知识。

第99天,作为指导老师带领学生参加“xx县第二届我的中国梦师生演讲比赛”,并获得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受到表扬。第105天,在实验小学上了最后一次实习生汇报课,收获多多,一生铭记。

从第一天到第一百一十七天,每一天都还浮现在眼前,每天都有事件发生,我都用笔用心记着,只为给自己一个美好的记忆。

语文老师的心得篇2

经过八天的培训,让我的思想得到了提升,我的教学理念得到了创新,这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学习,我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从理论基础上看,教学技能、教学理念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和改变。结合专家讲座和名师示范课,反思之前工作中的不足,了解自己在教学上存在的问题。

这次培训让我们能够与专家面对面的交流,用生动的案例和简洁精辟的教学理论解决了我在教学中的许多困惑。以下是我的`学习心得。

首先,听专家讲座,从中受益。

许多著名教育专家的讲座为我们的教育科学理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带给我们精神上的启迪、情感上的熏陶和精神上的享受,让我们享受到高标准的“文化盛宴”。

如:研讨会“快乐让学生有效地项目”,让我改变了对农村孩子教育上的误区,理解这个项目更接近孩子们的生活,应该让孩子们在作文写作中理解生活,在独特的游戏中感受生活,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的丰富家庭作业。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感官观察生活,用笔记录生活,让他们品味生活的乐趣。只有追求儿童的需要,创造儿童的学习兴趣,才能铸就小学生作文的辉煌。

另一个例子,当专家讲解如何在农村小学开展综合学习时,他提到了“可以用替代品替代农村学校没有的资源”问题,他教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替代方法。例如,没有书法家的文字展览时,可以展示老师和同学的性格;没有电脑不能上网查资料时,可以看电视、听广播;没钱买贺卡时可以自己用纸画出专属的个性等等。

通过专家精辟的讲解以及名师的精彩课堂,给了我深刻的感悟。

其次,与学生互动并取得进步。

在每次交流讨论中,我们都会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每一个话题都会在小组成员中引发热烈的讨论,每一天我都收获了很多。在交流中,每个人都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让我有了更广阔的视野,掌握了更高的教学技能。因此,讨论和交流丰富了我的见识,让我得到进步。我会把我所学到的知识和体会运用到实践中去,只有这样我的工作才会更加得心应手,教学效果才会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最后,享受教育,收获幸福。

虽然这几天工作很辛苦,但是让我得到了快乐。我明白了只有不断的充电,才能适应现代的教学模式。我们都知道,为了给学生一碗水,你必须有一桶水。而一桶水不能满足现在的教学需求,我们想给孩子淡水的来源,就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总结,及时记录教学经历。在安排中思考,在行动中学习,将是我未来的目标。

这次的培训给我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和丰富的精神食粮。通过学习,我对教材和教学方法有了新的更全面的了解。

语文老师的心得篇3

我很庆幸,有这样一个机会实现我当老师的梦想,在学校领导的关心下,在其他老师、同事的帮助下,在同学们的配合下,我完成了一学期的教学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关于教学方面

虽然进行了本科阶段的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但真正踏上工作岗位才发现大学里的知识还远远不够,想要出色胜任初中语文教师的工作必须不断学习,抓住每一节课的实践机会。对于教学的内容,从题目上来看觉得之前都有涉及过,但是细看具体的内容,却都那么陌生。对此,我没有退缩,我相信自己的自学能力,也很感谢集备组的老师们在专业的方面给予我的帮助。半年来,我每次备课都比写一篇毕业论文还要困难和仔细,大量的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并收集相关的文学作品或作者生平,希望把学生们眼中距离他们生活很远的文人墨客们讲得有血有肉,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对文学的兴趣。其实我看过的资料大部分都不能直接运用在教学中,却对我扩展背景知识,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非常有用。我的课时很少,目前只教一个班的语文,但是每天的听课学习,备课、思考却让我异常充实。这刚开始上课的一年我给自己的要求是一定要把基础打好。通过半年的努力,我觉得还是有一定的收获和提升。

在教学设计上,我从最初的单纯模仿到有了自己的理解与思路,明确了语文的板块教学,我知道要想跑先要走得稳,从板块教学开始打磨自己的教学,练好语文教学基本功。

在课堂临场表现上。初登讲台,为了缓解紧张情绪,总是不自觉地走来走去,教态不够稳重,经过领导和指导教师的指正和帮助,已经基本改正这一问题,合理规划课堂上站讲台时间、走动时间及站在学生中间与他们近距离交流的时间。在教学语言方面,注重环节之间的过渡,注重对学生的即时而有针对性的评价,变换评价语言,增加课堂的灵动性。

除此之外,注重与学生们的眼神交流,从他们的眼睛里读出他们的赞许、疑惑或对某些问题的不认同,及时调整教学节奏。

语文老师的心得篇4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曾说:“我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他的阅读水平。”阅读对于个体成长,对于民族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阅读习惯的养成必须从小抓起,从小就培养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和爱好。而绘本正因为其趣味性、故事性,正符合孩子初期阅读的这种需求。

绘本是什么呢?绘本就是图画书,英文名称是picturebook。狭义的解释:“绘本是用一组图画来叙述故事,依靠翻页推进剧情,即使不识字的人,也能看图画而猜解出其大意的书。”广义的解释:“绘本就是有图画的书。”

寒假期间,有幸拜读了台湾资深儿童作家“花婆婆”方素珍的《绘本读写课堂》。这本书有效地把绘本教学课程化,让学生一面听老师讲述幽默温馨的绘本故事,一面欣赏优美的图话,又能在优质的绘本故事中,潜移默化增进语文表达能力,真可谓是一举数得。读后让我受益匪浅。《绘本读写课堂》重点呈现的是在课堂中,实践与检验读写创意的活动。这些活动本着“快乐、兴趣、多元、能力”的核心理念来设计,把阅读的快乐交给孩子们,让他们多阅读、多讨论、多表达,不但启发了他们的创作灵感,并且培养了他们优雅和高贵的情操,使孩子们都能成为读写高手。方老师在书中以“阅读提要”为起点,解析绘本图像中所蕴含的意义与秘密;以“阅读活动”为媒介,通过各种写作活动的实际操作,鼓励孩子们“像作家一样的去想象”“像作家一样的去写作”。

捧着这本书,我如获至宝。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们也都明白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有时枯燥无味的文字吸引不了孩子们,致使许多孩子的阅读坚持不下去,最终阅读习惯无法养成。而“花婆婆”这本书为我们导航引路,将绘本教学引进语文课堂,让我受益颇丰。

一、和孩子走在一起

在《绘本读写课堂》一书中,方老师推荐的每一本绘本,都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不可分。如“和你在一起”这个主题中推荐的绘本《我和小溜溜坐一起》,针对的是刚升入一年级的学生面对陌生的同学时如何主动打招呼、主动交朋友的问题。“星星笑了”主题中的绘本推荐《你想要一颗星星吗》。在绘本中,给了孩子们一个天马行空想象的机会,让思想在旅行的同时也让学生不知不觉有了“给予”的意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不需要刻意的言语强调,孩子们在会心的微笑中明白了送给别人快乐的同时自己也体会到了快乐。

二、教孩子打破固定思维

我们说,儿童的天性是活泼的、富有创造力的,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的确是这样。我们把普通的文字进行符合儿童思维的变换,变成图像,就成了一口永不枯竭的甘泉之井,孩子们不断从这里受到启发,产生新的学习需求,同时获得审美的享受。但有时孩子们总会受到固定思维的限制。所以要打破常规,“花婆婆”正是通过自己的“创意”来引导孩子,挖掘孩子。

在绘本课堂中,每个主题的绘本阅读后,方老师都会安排一个别出心裁的小活动来让孩子打破固定思维。方老师十分了解儿童心理,总在看似平常的问答中,给小读者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如在绘本《家》中,有这样的句子“白云是谁的家?”一般孩子都会回答“小雨点的”,但是方老师给出的答案却是“气球的”。这种“出人意料”的问答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培养了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同时在这篇绘本教学中,还可以借助图片让学生回答“天空是谁的`家?”在孩子们五彩缤纷的回答中,思维也在被激活,被扩散。

在绘本的阅读世界里,我们可以感觉到学生自由地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事物,感知世界。因此方老师推荐让学生更多地“自由阅读”。即使绘本《家》他们已经会背了,在“自由阅读”时,他们还是会喜欢一遍一遍地去读它。每一次读,他们在画面的细节上都会有新的发现。这何尝不是对孩子思维的又一次转换?

另外,在绘本教学之余,方老师还主张我们让学生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合理的想象。如在绘本《家》的阅读之后,“白云和叶子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让孩子展开想象,假设出三种情况。再把设想的情节编写成一则微童话。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深深认识到“阅读”这个词不仅仅是我们表面看到的“看书”,它远比这生动。

三、帮孩子走入写作

记得这样一段话:“语文教育实践,首要的不是语言知识或技能的学习,而应贴近学生的言语生命的律动,帮助他们认识自我的言语潜能,唤醒他们的言语表现欲和对言语表现的热爱,让他们驾驭语言,体验言语创作的乐趣……”我们都有过学生“写作难”的深切体验,所以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应该让孩子写自己能写的,写自己爱写的。

如绘本《咚咚咚》中,方老师提到一句“我是长颈鹿,门太矮了,我进不去。”我们就可以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上,拓展对比概念的学习和理解,描写生活中的发现。他们文思泉涌,创作出了“冷热”“朝夕”“多少”“黑白”等各种充满活力的相对内容。

又如在绘本《爸爸的好儿子》阅读后,方老师提倡我们亲子写作。这样既训练了孩子的写作能力,又融洽了亲子关系。这种融洽是心能体会到的。我们从来不知道孩子的小脑瓜里在想些什么,但是通过“写”,我们了解了他们的内心世界。绘本阅读和写话丰富了孩子们的思维和想象,让学习变得更有趣味。

总之方老师的这本书,让孩子们在阅读一本本绘本、写作一篇篇有创意的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掌握了绘本赏析的方法和技巧,累积各种体裁作文的写作方法,从而汇聚成一股蓄势待发的学习动能。

细细翻阅这本书,每一遍的阅读都能带给我不同的感悟和发现。虽然我的视觉还很有限,寥寥数语也很难表达方老师此书的精华。但我认为,方老师著此书的目的在于给我们一线语文教师推进绘本教学指明道路。我更应该在自己的课堂中实践、推荐这些方法,让“花婆婆“的思想更好得指导我们的教学,让更多的孩子都能养成阅读习惯。我们和方老师一起努力,一起进步!

语文老师的心得篇5

本学期学校组织了好多听课活动,广大教师受益颇多。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一节课是我们办公室王慧敏老师的《香港,璀灿的明珠》,置身于课堂教学中,看到老师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仅让我连声赞叹,这样的功底岂是一日可为?课堂上老师先进的教学风格、变化多端的多媒体课件,这些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启迪。赞叹之余,更多的是深深地沉思,从中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

一、对新课程的思考

王老师为我们上了精彩的课,使我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有了新的诠释,对教材有了新的理解和把握。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反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健康持久发展的空间。

二、对教师角色的思考

教师应该是课程改革的推动者、课程的实施者,通过教师的推动和实施,课程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所接受和理解。教师在推进新课程的过程中必然会发现许许多多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思考和改进,提出看法,提炼方法,不断地拓展和完善我们的教学资源。

三、对课堂教学的思考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力争一切活动都以富有情感的学生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情感的激发,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在本次听课活动中,我认真聆听了老师的示范课例,能从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出发,明确把“加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放在首位,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重视学生情感的激发,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展现。另外,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