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观后感7篇

时间:2025-10-20 作者:Anonyme 读后感

观后感的撰写促进我们对影片的多元解读与思考,优秀的观后感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思考,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学生观后感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学生观后感7篇

学生观后感篇1

今天晚上,吉林省频道播出了于丹老师《中小学生感恩》的讲座,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学会感恩、学会独立、学会面对挫折。

讲座中,于丹老师引用了论语里的一句话,“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对于任何知识,懂得它的人不如喜欢它的人,喜欢它的人不如以它为快乐的人。把学习当成一件快乐的事去做我就会成为一个快乐的学生。

于丹老师还给我们讲了许多现实生活中的故事。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学会如何面对挫折。故事中说有这样一对兄弟,他们靠卖陶罐为生。有一天,他们装了满满一船的货物,想去大海的对岸卖陶罐,但途中遇到了巨浪,陶罐全都碎了,哥哥哭起来。弟弟独自一人来到街上,他发现这里的人都在装修房子,街上有很多商人在卖建筑材料。回来后他就把所有的陶罐砸得粉碎,对哥哥说:“咱们卖马赛克吧!”没想到,卖马赛克挣的钱比卖陶罐还多。

通过这件事我知道了:只有灵活运用自已的思维方式,才能找到新的出路。

听了于丹老师的讲座我懂得了,做人要学会感恩,学会独立,学会面对挫折,学会承担责任和爱。

学生观后感篇2

1、是有些父母很溺爱自己的孩子,以为这是爱孩子,但其实是在“害”自己的孩子,比如吉林市的一位女士,她把女儿当公主,宝贝一样的珍爱着,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优异生活。有一天,这位女士在倒开水时不小心把手烫伤了,手背上起了几个水泡,火辣辣的疼。当时,女儿正坐在沙发上看动画片,当她把烫伤的手伸到女儿面前时,女儿不耐烦地说:“把手拿开,别影响我看电视!”

2、是在我国古代,就有“正为本,孝为先”之说,比如孔子把孝敬放在一切道德的首位,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哺育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民族英雄岳飞是孝敬母亲精工报国的典范。在现代也有“孝为德之本”的例子:20xx年9月,田世国为了挽救母亲垂危的生命,瞒着家人偷偷捐肾救母亲,他的事迹感动了许多人,因此,他被评为20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这些都是多么令人感动和敬佩的事迹、名人啊!田世国叔叔有一句名言说得好:父母给了我生命,捐肾救母是做儿子的对母亲的回报,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是呀!我们虽然不能像田世国叔叔那样捐肾救母,但我们可以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做一个有孝心的孩子。

学生观后感篇3

在周五的班队活动课上,我们一起观看了于丹老师的德育的讲座。

“儒家”思想,几千年来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行为准则,不管各种思潮的涌入和融合,都改变不了它在每个中华儿女思想深处的基础地位,它将世世代代伴随着和指导着我们生活、成长、奋斗。

于丹老师深入、细致、认真的阐述了“儒家”思想在中小学生德育中的作用,并对家长如何正确认识中小学生德育、中小学生德育的方式方法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讲解,本人感受如下:第一,每位家长和老师都应把学生的德育放在第一位,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想把孩子培养成对社会有益的人,对社会有用的人,首先,要孩子该怎样做人,培养孩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和正确的做人意识,加之努力的文化学习,孩子才能成为品学兼优,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第二,正如于丹老师所说:孩子的德育要从每位家长和老师自身做起,家长和老师是孩子生活和学习的榜样,是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的导师,我们必须以身作则、身体励行、言传身教,为孩子做一个好榜样;第三,在孩子的方法上政府一直提倡素质,但,学生以后踏入社会将面临各方面对高学历的要求,要面对各类竞争激烈的应试,这又迫使学生不得不以应试的方式完成学业,这是我国无法从现在的应试体制改革为素质体制的关键所在。只有政府、社会、学校和家长达成共识,从根本上改变体制和用人体制,应试向素质的转变才能取得真正进步。

总之,立国、树人,这是中华民族历来的根本,我们应努力好每个孩子,做一个对社会和民族有用的人才。

学生观后感篇4

新春伊始,一场猝不及防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大地。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战“疫”面前,一群“最美逆行者”没有退缩,逆“风”而行,迎难而上,为抗击疫情,奉献力量,传递温暖,他们义无反顾的“逆行”,是最勇敢的坚守,是最温暖的守护。他们如星,照亮后路。

最美逆行者,肩负着责任与担当。“这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而如今的“逆行者”就是我们的英雄。鲁迅先生曾有言:“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钟南山、张定宇,这些逆行英雄们的身上,那一份为民请命的果敢,舍生忘死的执着,是时代精神气质的写照,成就了中国人不屈的脊梁。也让我们看到,真正的英雄从来没有脚踏七彩祥云,也没有什么三头六臂,他们不过是能够坚守自己的选择,能够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恰恰是这些“逆行者”的存在,守护着社会的良知,照亮内心的善良,告诉我们:我活着,可以这样。

最美逆行者,传递着信心与力量。“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你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张晓风如是说。可事到如今,我们开始了这样宅在家里的生活,却感受不到那么美好的世界,更多的是人们的惊慌失措。钟南山饱含热泪告诉我们尽量不要出门,医护人员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应该买哪种口罩,做哪些防护。他们身体力行的告诉我们: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疾病与灾难都会成为岁月的尘埃。总会有一天,这里没有歇斯底里的哭喊,没有绝望与黑暗,春风会吹开这里的樱花,一树又一树尽连成蔽日的云朵,而这里,疾病肆虐过的冰冷土地下,也定会迎来破土而出的春天。

最美逆行者,守护着生命与希望。张定宇说:“我必须跑得快,才能跑赢时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同时,我很内疚,我也许是个好医生,但不是个好丈夫。我愿用渐冻的生命,与千千万万白衣卫士一起,托起信心与希望”。这次疫情源于蝙蝠?源于野味?都不是,它源于人性的无知与贪婪,心理的猎奇与侥幸。一个病人出现,一系列人传染,由一至百呈“井喷式”增长。医生、护士、警察……他们在默默奋战,守护我们,用我们的坚持与团结,善良与不畏和病毒做着一次次的对抗。

2020年的寒假注定不寻常,要说“确保学生度过愉快的假期”,恐怕令人苦笑。在这场没有硝烟战争中,如果让学生们明白,世界上还有一些人与事值得去学习、领悟、珍视、动容,何尝不是英雄般的逆行者们带给孩子们最好的祝福。勇敢逆行的他们,谱写了一首首永不退缩的赞美诗,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最美逆行者是中国人民的英雄,他们如一颗颗璀璨的明星,照亮了我们前行的方向。

学生观后感篇5

今天我在电视上看了一部关于《珍爱生命》的一个专题报道。

一开始请来了一位四川某学校的校长,他讲起了在“5.12”大地震时,他是如何组织全校2千多名师生顺利逃生,无一伤亡的。他讲的在学校发生地震时,首先应该组织好师生从各个通道迅速的跑到操场或者空旷的地方,并蹲下以降低自身的重心。还有在家中遇到地震时要躲在丁字墙角内,并用其他物品保护好头部和颈部的安全。如果被压在了废墟下,首先不要慌张,要保持体力等候救援,延缓生命。

接下来又请了两个嘉宾,介绍了溺水和火灾的情况。溺水是小学生死亡的第一大元凶。有一次十多个孩子在河里玩耍,有几个女生不慎溺水,又有两个不会游泳的男生去救援,也不幸溺水了。还有在游泳池里搞恶作剧,趁小朋友不注意在水下拉小朋友的腿,让小朋友呛水,这样也是很危险的。为了不发生意外,小朋友最好要在家长的陪同下去游泳,下水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不能直接下水。

水火无情,火灾也是元凶之一。有一次一个女生宿舍着火了,原因是这个女生在蚊帐中点着蜡烛看书,结果睡着了,火苗把床上的.物品点燃了引发了这场大火。

我通过这惨痛的教训和血的事实,明白了生命的珍贵,生命只有一次,好好珍惜我们的生命吧。

学生观后感篇6

通过观看安全事故现身说法警示片——前车之鉴后,心情很沉痛,以上事故都是发生在我们集团公司内部的实人实事,事故所给他们本人及家庭带来的不幸也使我感到同情与遗憾。

心情沉痛之余,想到这些事故如果不发生的话,原本幸福的家庭是多么的快乐。可现实却摆在我们面前,怎样才能避免事故的悲剧不在重演,使全集团公司的员工健康快乐的生活与工作,这才是我们今后需要面对并努力争取的事情。

就员工个人的安全,针对每个人的家庭具体的讲,关系到我们的父母、妻子儿女,一旦出现人身安全事故,我们痛在身上,她们疼在心上,仔细用心的想一想,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就不是你个人的事了。

首先,事故的发生,使受到伤害的员工身体健康情况大大下降,这就是健康帐,没有健康的身体,整日在痛苦中度过,伤者行动不便,甚至生活不能自理,谈何个人的生活幸福与快乐?

第二、事故的发生,需要受到伤害的员工家庭成员的造顾,长时间下去,会把整个家庭成员拖的精疲力尽,这就是“家庭帐”,整个家庭成员成天为了伤者而影响到工作学习,谈何“和谐家庭”的幸福美满?

第三、事故的发生,使受到伤害的员工的经济收入明显下降,这就是“经济帐”,受伤后失去劳动的能力,上不了班,干不了活,自然收入就减少了,经济条件不好了,谈何提高家庭生活的质量?

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健康与家庭的完美是最幸福的,要想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就要确保安全生产,那么我们就必须在整个生产工作过程中,按章操作,认真执行“三项制度”,真正做到“三诚、四严、五个一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我们要坚决克服安全思想意识薄弱,常以为安全事故远离我们,不能这么巧就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的错误思想,这个错误的想法也正是在安全生产工作中,我们常说的“侥幸心理”的一个显著的特征。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学习事故案例或观看事故警示片,不仅仅是一时的与启示,核心的问题是在实际的生产工作中,如何吸取事故教训,如何真正把安全工作摆在第一位,坚决做到不安全不生产近期,一场以全员收看电力安全警示片、深刻剖析事故原因、撰写心得体会的安全警示在公司系统如火如荼开展。

观《警示安全》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屏幕上,一起起安全事故,夺去了多少鲜活的生命,给死难者家属心中留下无尽的伤痛。泣血的场面,深深地刺激着我们的.视觉神经,让在场的每一个人揪心、叹惜。深刻剖析事故原因,无一不是由于部分员工安全意识不强,遵章守纪自觉性不高,违反操作程序、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安全监护不到位所造成的。

追求幸福快乐,是人之本能。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心目中的“幸福指数”中,“平安”二字占有越来越重的份量。在春节贴的春联上、在人们的祝福语中、在工厂车间、在出行的车上……“平安”二字无处不在。孙悦的一曲“祝你平安!”曾红遍大江南北,可见,“平安”二字受人们欢迎的程度。因为人们深深知道,只有与安全、平安结缘,才能让幸福相伴。

一个企业要发展,安全是前提;一个家庭要幸福,平安是保障。在工作中,我们要牢记亲人的叮嘱,领导的重托,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时刻保持警惕,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对事故隐患要有一定的预见性,遵章守纪、按章作业,坚决做到“四不伤害”,才能确保安全生产的可控、能控、在控,才能让幸福时刻萦绕在你我的身边。

人的生命是宝贵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高于一切。火灾、交通事故、溺水等却把人们唯一的生命夺走了。今天观看了《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启示录后,再一次使我感受到生命的珍贵,感受到火灾、交通事故、溺水等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灾难。

我国一天大约有四十名中小学生死亡,也就是有一个班的学生消失。多么可怕的数字,多么令人痛心的事情。它不仅摧毁一个个幼小的生命,而且使无数个家庭支离破碎。近些天,我国就发生了几十起恶性-交通事故,共有三千人多人死亡,两万多人受伤。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也为我们敲响了安全警钟。也促使我们在课上和日常生活中多学安全知识,积累安全自救经验。使我感触最深的是那个小女孩被一辆大货车夺去了双腿的事,从此小女孩就坐在篮球上,一步步的挪动,我为这幼小的生命从此残疾而感到痛心。愿安全警钟为我们长鸣。我们一定要遵守交通法规,要走人行横道,要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规则,不在马路上打闹……努力做好自主保安和相互保安。

学生观后感篇7

为了增加小学生的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使学生们度过一个“健康、安全、有益、愉快”的暑假生活。碧湖小学于今日利用班队会的时间,对全校学生进行了暑假安全。

班队会上,老师生动的肢体动作和幽默的语言,通过多媒体课件,围绕着小学生假期消防安全——通过火的危害孩子不玩火、不玩电、逃生中的自我保护知识;交通安全——安全出行,遵守交规;以人为本——孩子不做与自己能力不相适应的事,对孩子不提倡参加不适合小学生的假期的校外活动,形象生动地向在场的小学生们传达了假期在外的安全知识。与此同时,碧湖小学特向学生家长发放《防溺水安全承诺书》,要求家长要关注学生的暑假安全工作,特别是防溺水工作。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学校组织孩子进行假期安全宣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