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儿园美术教案最新8篇

时间:2025-04-25 作者:Gourmand 备课教案

多样化的教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教案有助于教师合理分配课堂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有所覆盖,以下是范文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中班幼儿园美术教案最新8篇,供大家参考。

中班幼儿园美术教案最新8篇

中班幼儿园美术教案篇1

活动名称:

?桃花开了》

活动班级:

小(3)班

活动目标:

1、在语言的提示下,了解、掌握制作桃花的'方法与过程。

2、学习捻纸团粘贴桃花,发展小肌肉动作。

3、对捻纸团粘贴活动感兴趣,愿意尝试不同形势的美工活动。

活动准备:

1、幼儿观察过桃树花。

2、各种红色、粉红色的皱纹纸橡皮泥若干。卡纸画好的纸板,浆糊、抹布。

3、教师制作的桃花树范例1—2张。

活动过程:

一、歌曲导入。

1、教师唱歌曲《桃花朵朵开》

2、提问幼儿,你刚才听到老师唱的是什么歌?里面唱到了一种花叫什么花?

3、你见过桃花吗?他长什么样子的?

二、教师出示桃花的图片。

1、幼儿观察桃花,

教师做引导,如:桃花的花瓣有几片。它们都开花了吗?花朵是长在桃树的那些部位?

你们觉得桃花好看吗?这么好看的桃花,我们能用我们的小手做出来哦!你们相信吗?

2、教师做好的桃花

请小朋友看老师做的桃花,你看看和你们平时看到的一样吗?我是怎么做的呢?

教师讲解制作的方法,让幼儿尝试捻纸团、搓橡皮泥。

老师比较喜欢用皱纹纸做,你喜欢用什么呢?

三、教师讲解制作要领

你们看到没有老师做的桃花花瓣就像五个好朋友一样,谁也不离开谁。中间还有它们的新朋友,你们看到了吗?它们的新朋友和他们穿的衣服可是不一样的哦!(花心和花瓣颜色的区分)

记住我们的桃花穿衣服可讲究了,它不喜欢穿在下面,你们看看它是穿在那里?

现在老师要来看看我们的小朋友到底有多么厉害,能做出漂亮的桃花。

四、幼儿练习制作桃花

教师把之前准备好的卡纸发给幼儿,让幼儿动手制作。

五、教师巡回指导

针对幼儿的个别差异进行指导。

中班幼儿园美术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利用纸的折叠变化创作不同的“拉拉”小人,感受人物比例变化带来的夸张效果。

2、乐意体验在折痕内画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范例2张、人手粉蓝各色纸3张、勾线笔人手一支、展示板。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理解“顶天立地”

1、师:小朋友喜欢画画吗?你最喜欢画什么?

2、师:今天老师让小朋友们画一个“顶天立地”的孩子,他叫“拉拉”。拉拉最喜欢用头顶着天,脚踩着地,因为他很想快快长大。

3、出示范画,观察范例。

师:给小朋友一点时间,观察一下拉拉的模样和大小,你要是观察好了就请举手。

师:现在请小朋友在箩筐里拿一张白色的纸,一支记号笔,把“拉拉”画在白纸上,记住,他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哦。

4、幼儿作画,观察是否符合要求。

师:检查一下你画得是不是一个顶天立地的“拉拉”?

二、在教师折过的纸上画“拉拉”,发现画面造型与纸张折叠的关系

1、出示粉色纸,请幼儿说说,跟刚才的那张纸有什么区别?

2、请幼儿选择粉色纸,在有折痕的纸上画“拉拉”。

教师提出要求

(1)不能打开有折痕的纸

(2)画面饱满,“顶天立地”

3、展示部分幼儿的作品

师:你发现了什么?拉拉的哪个部位断开了?为什么会断开?

想一想,断开的地方为何不一样?他们断开的地方都是画在哪里的?(答:折痕上的)

有什么办法能把断开的部位链接起来?这一次你又发现了什么?

4、引导幼儿打开自己的作品,连接断开部分,感受变形乐趣。

小结:画在折线上的部位在打开后都会变长,所以如果想要把拉拉的哪个部位变长,就要把那个部位画在折线上。

三、第三次的尝试自己折纸后作画

1、师:如果让你再变一次,你会让拉拉的哪个部位变?

2、教师交代要求

(1)取蓝色纸每人一张

(2)自己根据想要变形的.部位进行折纸

(3)打开连接后,能在折痕部位内添加有趣的画面效果。

3、幼儿组内相互交流,发现。

4、出示几张幼儿作品,进行赏析,从部位变化、变形效果、添加画面入手。

5、全体幼儿相互欣赏同伴的作品后,最后一张作品进行展示。

活动延伸

1、出示一张横折2次的“拉拉”,让幼儿猜这一次“拉拉”的哪些部位会变?

2、幼儿再次思考新的问题并延伸操作。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学好美术课程可以很好的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让孩子变得更聪明,还可以强化孩子的创造想象能力,让孩子变得充满创造力,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

中班幼儿园美术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操作活动,体验与同伴合作的乐趣。

2、能按物体轮廓描画和剪,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学习沿轮廓画并初步尝试剪纸的基本方法。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经有沿轮廓画、剪的经验。

2、各种长方形纸(漂亮广告纸、彩色杂志纸、挂历纸)一人一张。

3、彩色笔、剪刀人手1份。

4、用广告纸做好的大小不一的鞋印4个(班级四名教师)。

活动过程:

1、出示教师用广告纸做好的鞋印,导入活动。

(1)引导幼儿观察并说说黑板上的是什么东西?谁来给它们排排大小?

(2)思考:这些鞋印是用怎样做的?

(3)教师:我们班上哪个小朋友的鞋最大?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小朋友鞋的大小?什么方法最好?(引导幼儿通过讨论后发现可以在纸上描画鞋子轮廓,剪下来后比较鞋印的大小)

2、教师示范操作,讲解操作要点。

(1)教师示范描画自己的鞋印,同时注意提醒大家要注意,放在纸上的鞋不能移动。还要注意笔要挨着鞋边画,线条的接口要连接在一起。

(2)请个别幼儿上前示范,暗示幼儿画鞋跟部位时,可以和其他同伴合作完成,提醒孩子正确操作。

3、幼儿操作:画、剪脚印,教师巡回指导。

(1)幼儿自取工具材料描画鞋子轮廓,并按轮廓剪下鞋印。

(2)请幼儿在自己剪好的鞋印上写上名字,然后请幼儿四人一组比较鞋印的.大小,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鞋印。

(3)把每组选出的最大的鞋印进行比较,选出全班最大的。

4、作品展示,制作鞋印火车。

幼儿将剪下的鞋印一个一个地连接起来(按四人一组,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贴在墙上,变成一列列长长的鞋印火车。

活动延伸:

在美工区组织幼儿对画好的手印或脚印进行添画,鼓励幼儿独立创作。

中班幼儿园美术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在语言的提示下,了解、掌握制作桃花的方法和过程。

2.学习捻纸、团纸粘贴桃花,发展小肌肉动作。

3.对捻纸、团纸粘贴等美术活动感兴趣。

活动准备:

1.认知准备:幼儿已观察过桃树。

2.物质准备:每人一份细长条粉红色或者枚红色皱纹纸、画好桃树枝的操作盘《桃花开了》、胶棒、抹布。

3.ppt《真正的桃花》。

活动重点:

学习用皱纹纸的技能和捻纸、团纸粘贴桃花。

活动难点:

学习捻纸、团纸粘贴桃花,发展小肌肉动作。

活动过程:

一、观看ppt,以提问导入活动。

1.教师:小朋友,现在是春天啦,你们看什么花开了?(桃花开了。)

2.教师:老师这里有许多桃花,你们看看这些桃花是什么样子的?

3.教师小结:桃花有很多种颜色,有白的、粉的、紫红的还有大红的。有的桃花已经开放了,有的桃花还是花骨朵,它们都长在树枝上。

二、引导幼儿学习用捻纸、团纸粘贴桃花的方法制作。

1.教师:今天,我们要请小朋友也来让桃树开花。(出示画好桃树枝的操作盘《桃花开了》)看看老师的桃花是用什么做的?

2.教师小结:小朋友想出了捻纸的方法制作桃花、团纸粘贴的办法制作花骨朵。

3.教师:把一小截皱纹纸用手揉揉,把皱纹纸捻成小小的花朵,涂上胶水,贴到树枝上,一朵“桃花”就开了。

三、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指导幼儿制作桃花:先用一小截皱纹纸,再揉紧成小球,粘贴在树枝上。贴时要先找好位置,再涂胶水,胶水不能涂得太多,贴完把手擦干净。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教师:今天小朋友都动了小脑筋为桃树贴上了美丽的桃花,我们来看一看,谁的桃花开得最漂亮?教师表扬桃花贴得好。

中班幼儿园美术教案篇5

主题名称:

春天来了

活动内容:

?有趣的指纹画》

活动目标:

1、学习在指纹图案上添加简单的线条,使之成为有趣的形象。(知识目标)

2、发挥幼儿想象力、创造力,体验创作的快乐。(情感目标)

活动准备:

1、白纸、记号笔、每组一盒印泥、两块半湿的抹布。

2、教师自制指纹画范例。

3、指纹画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出示指纹画ppt,引起幼儿兴趣

老师今天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些有趣的,漂亮的,也许是小朋友从来没见过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小朋友看的时候可要认真看哦!看完了老师要提问题的。

提问:刚刚小朋友们看得非常认真,请小朋友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举手)

提问:你们想想老师的画是怎么画出来的呢?(手指,印泥)

2、伸出手指给小朋友看,“这是老师的什么?”(手指)

小朋友也伸出自己的小手仔细看一看,你们的手指上有什么?看出来的告诉老师(纹路,花纹)。

教师小结:我们手上有很多纹路叫指纹,我们看到的.美丽图画就是用手指上的指纹宝宝印出来的。

二、了解指纹的印制方法,幼儿动手印制指纹

1、小朋友们一定很想动手试一试了,现在老师就来教小朋友如何印指纹宝宝。(重点:怎样才能印出清晰的指纹)

教师投影示范:我们的手指先用劲的亲亲红红的印泥,再用指纹宝宝稳稳的亲亲白纸,不要摇晃和挪动。印完一种颜色要用抹布擦擦小手,再印另外一种颜色。老师告诉你们一个关于指纹宝宝的小秘密,就是我们的指纹宝宝不喜欢太拥挤的地方,所以,小朋友在印制指纹的时候要给每一个指纹宝宝一个舒服的位置,指纹宝宝也很爱干净,不喜欢小朋友把它们周围弄得脏脏的。

2、个别孩子演示印指纹宝宝(稳稳当当,亲亲,稀疏,换个方向)

3、幼儿根据老师的要求和示范拓印指纹画

现在小朋友已经知道怎么印指纹宝宝了,你们试一试吧。(强调指纹宝宝不能太密)

三、启发幼儿想象,将指纹变成各种各样的东西。教师根据幼儿想象出的东西,当场在指纹上进行创作

1、刚刚我们印制了很多指纹宝宝,开心吗?可是,老师觉得这些指纹宝宝都是一个样子,不好玩,我们小朋友来做一次小魔法师,把他们变成各种各样好玩看的宝宝好吗?谁来说说看,指纹宝宝可以变成什么?

2、请幼儿自由说说指纹可以变成什么东西。

范画展示(小鱼、小鸟、小树、小花、太阳、乌龟、车轮胎、小娃娃、螃蟹、小蜗牛……)

教师再根据幼儿说的各种东西当场在指纹上进行创作,可配上儿歌,如:"小指纹,变变变,变条小鱼游游游"等。

3、幼儿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刚刚小朋友想出了很多喜欢的东西,老师都把他们变出来了,你也想变吗?(想)

那好吧,我们一起去帮我们刚刚印出来的指纹宝宝变变身吧,看谁最能干,能够变出与别人不一样的东西。

4、展示作品与评价:(关注孩子创作过程,色彩搭配,变出了什么,布局)

四、活动延伸

通过展示教师的范画,引导幼儿运用自己变出来的东西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如:海底世界、美丽的花园等。

中班幼儿园美术教案篇6

活动名称:区域活动教案――扇子创意制作坊

班级:中班

活动目标:

1、 引发幼儿对扇子这一日常用品的探究兴趣。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环境创设:

一、 信息资源的准备

1、 收集各种扇子实物,互相介绍自己的扇子,寻找各种扇子的异同,启发幼儿按大小、形状、制作材料(绸面、藤面、葵叶、鹅毛、纸、木等)、扇面图案进行分类。

2、 家长与孩子共同收集跟扇子有关的故事、录像、图书、图片等资料,鼓励幼儿将查找途径、内容用图表形式记录下来(见图一)。

3、 在室内布置有关幼儿参观商场、购买扇子的照片,同时把幼儿围绕扇子所提的问题及如图一的记录表展示在墙面上。

二、 工具与材料的准备

1、 多用组合架。用铁丝做一个架子固定在墙上,将相关的工具与部分装饰用品串挂在组合架上,如线团、包装纸等。在剪去瓶口的矿泉水瓶、酸奶瓶内插装画笔、尺子、钳子、小锯子、剪刀等工具。

2、 趣味废纸箱。既可美化活动区,又能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如将蛋糕盒纵向裁半,将其装饰成孩子头像或其他形象,穿绳悬挂在区角墙壁上。也可直接将经过装饰的方形纸箱放在区角。

3、 制作材料及方法(。有待装饰的扇面和扇页,白志、色纸与废旧挂历纸,有孔的薄木片、薄竹片条等,启发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材料进行制作,作品完成后可用各色丝线饰扇把。

(1) 编织。将厚卡纸均匀切割,可用彩条纸条上下穿插编织扇面。

(2) 刺绣。将各种质地、颜色的布用小螺丝固定在四周钻孔的薄木片上,可以多用组合架上自取彩色丝线,自画图案刺绣扇面。

(3) 绘画。用厚卡纸或快餐盘作为扇面,用彩笔或其他材料进行装饰。

(4) 串扇骨、糊扇面。协助幼儿用长铆钉将有孔的薄竹片条串连起来,一端加上小垫片固定,再在扇骨上糊上扇面,并加以装饰。

(5) 折叠。用各种色纸折叠扇子。

活动扩展:

1、 体验扇子在生活中的用途。

2、 挑选合适的扇子到音乐区表演节目。

3、 师幼共同布置环境。一是设立作品陈列区,供幼儿观赏与分享。二是将扇面垂直串接装饰活动室,或平行排列(如波浪形)装饰墙面,或将扇子与其他物品组合装饰(如可将扇面想象为松叶、花朵等)。

中班幼儿园美术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幼儿能运用皱纹纸在三股辫的基础上,完成装饰花瓶,感受线条的艺术美。

2.体验编织活动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范例花瓶:孩子们,你看到了什么?这些瓶子有什么不一样,哪里是一样的呢?

2.幼儿观察回答

3.教师小结:这些瓶子颜色不一样,但他们都是用了皱纹纸编织的方法进行装饰的。

二、教师明确操作要求

1.教师讲解示范

合作编三股辫,两个幼儿一起从皱纹纸的.中间开始编。编好的三股辫绕在瓶子上。

注意绕的时候,要按一个方向,一圈一圈,慢慢绕。

2.请两幼儿上来练习。

幼儿上来操作,教师指导。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幼儿相互合作,完成三股辫和绕花瓶。

四、作品展示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前,请幼儿带了一些皱纹纸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编三股辫,在家长的帮助下,孩子们编三股辫的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外,编三股辫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特别是对于刚刚起步的中班幼儿来说,故将活动准备带回家中,减少了幼儿编的时间,将活动重点放到了绕的技能上,孩子们合作较好。

中班幼儿园美术教案篇8

活动目的:

1、欣赏各种花瓶,感受工艺品的美。

2、根据花瓶的造型及其变化用各种不同的纹样设计花瓶。

3、发挥幼儿想象力、创造力。

活动准备:

橡皮泥、花瓶范画一张、各种花瓶图案的范例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课件,引导幼儿欣赏:这些花瓶漂亮吗?哪几部分最漂亮?

2.根据幼儿回答,教师归纳小结:花瓶有胖有瘦,有高有矮;花瓶口有的

是平口,有的是花边口;花瓶颈有粗有细,有长有短,有的两边还有“小耳朵”;花瓶肚圆的、椭圆的,还有扁的,等等。

3、引导幼儿学习花瓶造型的设计。

(1)出示范例,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

(2)请1~2个幼儿运用将花瓶的主要组成部分(瓶口、瓶颈、瓶肚)进行组合变化的方法来设计花瓶。

4.引导幼儿学习花瓶图案的装饰设计。

(1)引导幼儿观察花瓶上的图案,说说它们一般在花瓶的什么部位。

(2)出示花瓶图案范例,引导幼儿欣赏。

5、幼儿创作教师指导鼓励幼儿设计出新颖的花瓶造型和图案。要求幼儿注意画面的整洁及色彩的丰富。

6.讲评幼儿作品:

将幼儿作品集中起来开一个“花瓶展览会”,引导幼儿互相欣赏、评价。